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特拉津海水水质基准及在莱州湾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1
作者 王辉 隋傅 +5 位作者 高晨 秦璐 赵玲超 宋秀凯 汝少国 王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7,共10页
针对近海常见污染物阿特拉津水质基准缺失的问题,本研究搜集了阿特拉津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数据,获得急性毒性数据76个,涵盖10门34科,共38个物种,其中,绿藻门扁藻(Tetraselmis chuii)和褐藻门鼓藻(Bellerochea polymorpha)的种平均急性毒... 针对近海常见污染物阿特拉津水质基准缺失的问题,本研究搜集了阿特拉津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数据,获得急性毒性数据76个,涵盖10门34科,共38个物种,其中,绿藻门扁藻(Tetraselmis chuii)和褐藻门鼓藻(Bellerochea polymorpha)的种平均急性毒性值为0.02 mg/L,对阿特拉津最为敏感;得到慢性毒性数据32个,涵盖10门18科,共19个物种,其中褐藻门舟形藻(Navicula sp.)的种平均慢性毒性值为0.0043 mg/L,对阿特拉津最敏感。基于收集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法推导出阿特拉津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分别为6600和1975 ng/L。此外,本研究中还发现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阿特拉津的检出率为100%,浓度范围为48.15~118.24 ng/L。风险商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均显示莱州湾海水中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些结果可为制订阿特拉津的海水水质标准、评估其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阿特拉津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数据
下载PDF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高晨 王晓峰 +6 位作者 石雅君 马元庆 隋傅 姜向阳 刘丽娟 姜会超 宋秀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9,共13页
2022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鉴定出35种甲藻孢囊(隶属13个属)和3种未定种,其中优势种为甲藻孢囊A型、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1)、膝沟藻(Spiniferites spp.)、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p.)、网... 2022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鉴定出35种甲藻孢囊(隶属13个属)和3种未定种,其中优势种为甲藻孢囊A型、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1)、膝沟藻(Spiniferites spp.)、原多甲藻(Brigantedinium spp.)、网状原角管藻(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甲藻孢囊C型和甲藻孢囊B型。其中,孢囊物种丰富度指数(d _(Ma))为3.66~5.91,多样性指数(H’)为2.72~3.68,均匀度指数(J)为0.53~0.73。孢囊总丰度为35~921个/g(干重,下同),平均丰度为346个/g。研究表明,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和莱州湾至渤海中部海域甲藻孢囊多样性和丰度逐渐升高,高比率的异养型甲藻孢囊显示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2种产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甲藻(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和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孢囊和3种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孢囊调查海域分布广泛但丰度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孢囊 黄河口 沉积物 有毒有害赤潮
下载PDF
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受体TlpA1对琥珀酸的感应机理
3
作者 隋傅 刘晓琳 解志红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84,共8页
趋化作用在根瘤菌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的起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lpA1是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重要的跨膜趋化受体,但其感应机理尚未清楚。考察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跨膜趋化受体TlpA1对趋化物的感应机理及生物学功能。通过平末端... 趋化作用在根瘤菌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的起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lpA1是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重要的跨膜趋化受体,但其感应机理尚未清楚。考察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跨膜趋化受体TlpA1对趋化物的感应机理及生物学功能。通过平末端连接的方法构建N端表达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蛋白及纯化,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检测蛋白与趋化物的相互作用,测定野生型与突变株的生物膜及絮凝等表型。结果显示,跨膜趋化受体TlpA1通过胞外部分第29~183位氨基酸与琥珀酸结合。固氮条件下,突变株ΔTlpA1生物膜形成量相较于野生型下降约38%。絮凝量与野生型无显著性差异。跨膜趋化受体TlpA1通过感应琥珀酸调控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生物膜的形成,对细胞絮凝无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 TlpA1 原核表达 ITC 生物膜 絮凝
下载PDF
UV-B辐射对白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晋 董恒 +2 位作者 隋傅 徐婷婷 曾凡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68-72,共5页
以人工模拟增强UV-B辐射(25μw/cm2,50μw/cm2)处理白桦种子及幼苗,统计其发芽率及根长,测定幼苗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揭示UV-B辐射处理对白桦种子萌发和幼苗... 以人工模拟增强UV-B辐射(25μw/cm2,50μw/cm2)处理白桦种子及幼苗,统计其发芽率及根长,测定幼苗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揭示UV-B辐射处理对白桦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的影响。UV-B辐射显著影响了白桦种子萌发,25μw/cm2和50μw/cm2处理后萌发率分别较对照低了10%和16%,且根生长分别较对照低6%和32%。随着UVB处理强度增加和时间延长,白桦幼苗中MDA的含量显著增加;幼苗的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增加(10h前)后降低的趋势。25μw/cm2和50μw/cm2UV-B处理后白桦幼苗的NO含量显著升高,在1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96.32%和92.94%;同时,UV-B处理后H2O2含量均显著升高,在1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64.92%和20.43%;5h后,50μw/cm2UV-B处理的白桦幼苗的H2O2含量是25μw/cm2的1.5倍。UV-B辐射抑制了白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强,抑制程度越强。NO和ROS参与白桦UV-B辐射信号传导过程,并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UV—B辐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