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站防雷监管优化和气象服务探索——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
1
作者 杨静超 冯子晏 +3 位作者 王燕娜 王璐 朱利苹 隋婧怡 《低碳经济》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提升加氢站防雷监管和气象服务工作,总结了北京市延庆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氢站防雷安全监管融入地方安全监管体系的“4 + 1”模式和融入项目管理的“三专四员”工作法。同时围绕加氢站运维过程中关注的天气现象、气温、风速、风向... 为提升加氢站防雷监管和气象服务工作,总结了北京市延庆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氢站防雷安全监管融入地方安全监管体系的“4 + 1”模式和融入项目管理的“三专四员”工作法。同时围绕加氢站运维过程中关注的天气现象、气温、风速、风向、湿度和能见度,制作了气象服务专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向延庆区域加氢站提供了专项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防雷监管 气象服务
下载PDF
7种农药对管氏肿腿蜂的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沈航 薛明明 +5 位作者 隋婧怡 林荣华 任晓东 李敏 傅桂平 于彩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0-278,共9页
为评估农药对寄生类自然天敌昆虫的安全性,选择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作为受试生物,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2种除草剂、2种杀菌剂对其致死效应,并根据田间推荐剂量计算暴露量,采用风险商值HQ对杀虫剂进行... 为评估农药对寄生类自然天敌昆虫的安全性,选择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作为受试生物,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2种除草剂、2种杀菌剂对其致死效应,并根据田间推荐剂量计算暴露量,采用风险商值HQ对杀虫剂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3种杀虫剂均具明显毒性作用,其中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呋虫胺对管氏肿腿蜂的24 h半致死量(24 h-LR50)分别为5.11、2.92和0.06 g a.i.·ha-1,农田内风险商值分别为60.23、16.64和3 105。除草剂和杀菌剂在3倍最大田间推荐剂量作用下,24 h管氏肿腿蜂死亡率均小于50%。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用量下,3种杀虫剂对管氏肿腿蜂的初级风险评价为存在高风险,建议进一步开展高级阶段风险评估或者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除草剂和杀菌剂对管氏肿腿蜂的风险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管氏肿腿蜂 致死效应 风险商值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延庆城区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3
作者 隋婧怡 高猛 +2 位作者 阎宏亮 杨静超 王燕娜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选取2018和2019年延庆城区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PM2.5)质量浓度(夏都公园站),并结合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延庆站),对延庆城区的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条件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延庆空气污染状况、传输特征以及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选取2018和2019年延庆城区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PM2.5)质量浓度(夏都公园站),并结合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延庆站),对延庆城区的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条件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延庆空气污染状况、传输特征以及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为建立定量化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模型积累经验,为本地空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近两年来看,延庆城区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占总风向频率的14.5%,在近地面吹北风时,PM10质量浓度最高,偏东风能够明显增加PM2.5质量浓度,日平均风速处于1.1~2.0米/秒时,颗粒物污染日数占比达到最大值,日平均相对湿度在40%~60%区间时,污染日数占比相对比较集中。能见度随PM2.5增加呈幂指数降低,在80 ≤ RH 2.5质量浓度低于69 μg/m3时,能够大幅提高能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颗粒物 气象条件 湿度
下载PDF
2017年7月延庆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燕娜 张杰 +3 位作者 隋婧怡 阎宏亮 杨静超 张瑶珠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1期40-52,共13页
本文采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与加密地面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和多普勒雷达以及云图资料,分析了2017年7月7日延庆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由此讨论了基层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的难点。结果表明:1) 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前大尺度环境条... 本文采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与加密地面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和多普勒雷达以及云图资料,分析了2017年7月7日延庆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由此讨论了基层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的难点。结果表明:1) 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前大尺度环境条件有利于对流天气发展,高空受到低涡底部冷空气影响,低层存在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地面上受到气旋影响。2) 午后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强,CAPE达到2000 J/kg,同时0~3 km存在中等到强的垂直风速切变(16~22 m/s),0℃和?20℃高度适宜冰雹发展,中小尺度环境场有利于对流单体发展为超级单体风暴;此外,地面上中尺度辐合线和露点锋是此次强对流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3) 雷达回波结构分析表明,对流单体南下到怀来北部盆地区域时加强发展为超级单体风暴,卫星云图表现出“V”形风雹云的特征,风廓线雷达监测表明超级单体开始影响延庆西部时,延庆城区低层出现强的东南风上升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辐合线 超级单体风暴
下载PDF
组蛋白修饰在脑卒中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隋婧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4-6,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上升,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增加,且逐渐年轻化态势发展。表观遗传学中组蛋白修饰已经被证明在脑卒中的发展中介导多种调控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组蛋白修饰中研...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上升,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增加,且逐渐年轻化态势发展。表观遗传学中组蛋白修饰已经被证明在脑卒中的发展中介导多种调控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组蛋白修饰中研究较为广泛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作用机制及其近年来在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甲基化 脑卒中
下载PDF
北京野鸭湖湿地观测站PM2.5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6
作者 杨静超 隋婧怡 +3 位作者 王璐 宋楠 张杰 王燕娜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利用北京野鸭湖湿地观测站2014~2016年PM2.5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野鸭湖地区PM2.5的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野鸭湖观测站PM2.5年平均浓度为40 μg?m?3,3年来超标比例下降61.6%。PM2.5污染夏季最轻,春秋次之,冬季最重... 利用北京野鸭湖湿地观测站2014~2016年PM2.5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野鸭湖地区PM2.5的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野鸭湖观测站PM2.5年平均浓度为40 μg?m?3,3年来超标比例下降61.6%。PM2.5污染夏季最轻,春秋次之,冬季最重,各月中PM2.5浓度2月份达到峰值,9月最低。各季PM2.5日变化大致为双峰型,春冬季更为明显。PM2.5日均浓度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正相关,与气温和风速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最高;各季略有差别,PM2.5在夏季与气温呈正相关且气压为主导因素,秋季PM2.5与气压显负相关,其余与日浓度表现一致。野鸭湖地区PM2.5浓度受本地源和外来源的共同影响,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易造成PM2.5积累,西南偏西风控制下PM2.5浓度在各季节中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湖湿地观测站 PM2.5 气象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研究
7
作者 张思晴 贾良 +4 位作者 朱江 隋婧怡 程婷婷 朱利苹 卢海涛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5期1673-1676,共4页
健全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始终是推动法治国家全面建设步伐不可或缺和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执法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 健全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始终是推动法治国家全面建设步伐不可或缺和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执法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气象行政职权管理职责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法律授权行使的法定职权,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逐渐建立健全了一个包括中华人民气象法及多部单行条例法律法规制度在内的完备的体系,执法保障能力和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政府或部门的法治形象和公信力,影响着中国法治城市建设和法治进程,只有政府部门对政府执法机关行为及其执法相关人员行为及时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才能逐步使执法全程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行政执法 执法监督 气象执法
下载PDF
13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彩虹 隋婧怡 +5 位作者 张燕 曲甍甍 周欣欣 周艳明 瞿唯钢 姜辉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明确13种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的毒性效应,评估农药对家蚕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饲喂毒叶法测定13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采用风险商值(R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较高,杀菌剂、杀... [目的]明确13种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的毒性效应,评估农药对家蚕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饲喂毒叶法测定13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采用风险商值(R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较高,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的毒性较低,杀虫剂的RQ均>1。[结论]呋虫胺、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和联苯菊酯对家蚕存在风险,最外围桑树上的戊唑醇对家蚕存在风险,但次外围桑树上的戊唑醇对家蚕造成的风险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急性毒性 风险 评估 农药飘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