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Ⅰ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隋小龙 梁良 +8 位作者 张玲 朱华 徐艳峰 黄澜 徐玉环 韩云林 姚志刚 秦川 邓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9-53,I0004,I0005,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ild-type,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四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产物和分解酶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APP分解酶(ADAM10和BACE1)(P<0.01)及APP的分解产物的量,如:β-CTF(C99)、α-CTF(C83)、s APPα、s APPβ(P<0.01)。结论中药I号方通过影响APP的分解过程减少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的生成,减少脑内老年斑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Ⅰ号方 阿尔茨海默病 APP分解酶 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
下载PDF
梅毒性胃炎1例
2
作者 王静 隋小龙 +3 位作者 杜安琪 罗丹 杨平 曲桂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2047-2051,共5页
梅毒性胃炎作为一种少见病,临床及镜下表现均不特异,极易误诊或漏诊。现报告1例年轻女性梅毒性胃炎患者,该患者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均得到改善,预后良好。梅毒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人,男... 梅毒性胃炎作为一种少见病,临床及镜下表现均不特异,极易误诊或漏诊。现报告1例年轻女性梅毒性胃炎患者,该患者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均得到改善,预后良好。梅毒性胃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人,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PCR检测梅毒螺旋体可以明确诊断。目前治疗方案为青霉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胃炎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初步探讨过敏性紫癜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彦红 朱华 +8 位作者 隋小龙 徐艳峰 杨亚军 孙井江 黄澜 徐玉环 韩云林 冯晓纯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6-41,I0009,I0010,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为该病治疗方法的评价和新药研发提供可能。方法通过对日本大耳白兔热性药物的喂饮、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持续抗原刺激后,耳缘静脉和背部皮内注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激发过... 目的通过构建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为该病治疗方法的评价和新药研发提供可能。方法通过对日本大耳白兔热性药物的喂饮、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持续抗原刺激后,耳缘静脉和背部皮内注射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激发过敏反应来构建过敏性紫癜模型。实验过程中分别进行一般症状观察;平均每天饮食,饮水量、体温、血常规、尿常规、便潜血等测量;皮肤、肾脏等脏器病理检测,并与人类疾病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改变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表现为皮肤瘀斑;每天进食减少、饮水增多(P<0.01),体温升高(P<0.05);血WBC增多(P<0.01),RBC减少(P<0.01),HGB、MCHC均降低(P<0.01),NEU、NEU%、EOS、EOS%均升高(P<0.01);67%尿蛋白、尿红细胞阳性,70%便潜血阳性;病理表现为皮下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真皮水肿,炎细胞浸润;肾小球局灶性慢性肾炎,囊腔蛋白渗出,血管扩张充血,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厚,红细胞管型,炎细胞浸润等;关节腔淤血,结缔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等;皮肤、肾IgA免疫球蛋白大量沉积等;胃黏膜出血,坏死脱落;小肠绒毛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脱落;肺淤血,肥大细胞似有脱颗粒现象;肝灶性炎细胞浸润等,这些改变与人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变基本相似。结论大耳白兔通过热性药物的喂饮,连续抗原刺激,静脉和皮内抗原冲击后,其症状、病理改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人类过敏性紫癜病变基本相似,有望构建良好的过敏性紫癜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兔模型 构建 抗原刺激 过敏反应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兔模型的免疫学改变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彦红 朱华 +5 位作者 徐艳峰 黄澜 隋小龙 徐玉环 冯晓纯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5-69,I0011,F0003,共7页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IL-2、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IL-2、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兔模型 免疫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水平井油气层复合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隋小龙 白瑞 +2 位作者 詹镜杨 吴东勇 范晋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7期101-102,共2页
为了配合老油田的增油上产及合理保护油气层,近年来,我厂在黄河南地区实施了一批水平井复合保护技术的实验与现场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水平井钻井液性能的改进和完善,提高钻井液的固相清除能力、润滑能力和防止井壁坍塌的能力,同时... 为了配合老油田的增油上产及合理保护油气层,近年来,我厂在黄河南地区实施了一批水平井复合保护技术的实验与现场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水平井钻井液性能的改进和完善,提高钻井液的固相清除能力、润滑能力和防止井壁坍塌的能力,同时起到了很好的屏蔽钻井液侵入油层造成污染的效果。该项技术为我厂开展水平油气层保护工作,提高原油产能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油气层 水平井 固相清除 屏蔽 原油产能
下载PDF
肺肠型腺癌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6
作者 杜安琪 姜蕾 +4 位作者 隋小龙 王通 于国华 曲桂梅 冉雯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5例PEA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7、TTF-1、Napsin A、Villin、CDX-2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例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5例PEA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7、TTF-1、Napsin A、Villin、CDX-2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例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EAC患者年龄38~65岁,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4例于体检中发现。肿瘤细胞呈筛状或者腺样排列,可见坏死。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免疫表型:5例PEAC表达Villin、CK7,4例表达CDX-2,3例表达CK20,1例表达TTF-1;5例均不表达Napsin A。RT-PCR检测4例均未发生基因突变。术后随访8~55个月,1例失访,其余4例均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均存活。结论PEAC是肺浸润性腺癌中的罕见亚型,应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鉴别,PEAC需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丙戊酸钠对锚蛋白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7
作者 刘翠 武杰 +7 位作者 隋小龙 李彦红 韩云林 徐玉环 黄澜 朱华 盛树力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目的采用体外锚蛋白(Ank G)启动子介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研究,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nk G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人和小鼠的Ank G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小鼠Ank G启动子序列;将Ank G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 目的采用体外锚蛋白(Ank G)启动子介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研究,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nk G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人和小鼠的Ank G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小鼠Ank G启动子序列;将Ank G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质粒p GL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与pRL-CMV共转染至N2a细胞和293T细胞,同时给予0、0.5、1.0 mmol/L的VPA处理12 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Ank G启动子片段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及VPA处理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Ank G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Ank G启动子在N2a和293T细胞中均有较高的转录活性;0.5 mmol/L VPA处理两种品系细胞12 h后,Luciferase活性都明显上调。结论 VPA能够从转录水平调控Ank G启动子的活性,体内VPA对Ank G表达的调控可能是直接在转录水平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锚蛋白 启动子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红艳 于国华 +3 位作者 隋小龙 姜蕾 王通 曲桂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预后相关最佳CUT OFF值。结果肿瘤细胞阳性比≥30%时p53预后相关意义最显著(χ^(2)=8.174,P=0.004),p53蛋白表达阳性率约37.5%(84/224),阳性组PFS(χ^(2)=8.174,P=0.004)及OS(χ^(2)=8.636,P=0.003)显著低于阴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ans分型、Ann Arbor临床分期、IPI评分及p53蛋白表达均是DLBCL独立预后因素(χ^(2)=53.951,P<0.001)。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首次发病部位、Hans分型、Ann Arbor临床分期及IP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53蛋白阳性表达是DLBCL独立预后因素,年龄、Hans亚型、Ann Arbor临床分期、IPI评分及p53蛋白表达均可作为DLBCL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肾脏集合管癌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国华 姜蕾 +3 位作者 隋小龙 孙迪 潘旭波 曲桂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管癌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肾脏CD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3例均为男性,年龄55~83岁,平均70岁。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2例有肉眼血尿,1例因尿频、尿急、夜尿... 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管癌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肾脏CD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3例均为男性,年龄55~83岁,平均70岁。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2例有肉眼血尿,1例因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就诊。结果:3例均行肾脏根治手术,肿瘤直径3~4 cm,平均直径3.5 cm。TNM分期1例Ⅲ期,2例Ⅰ期。病理学特点: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内,组织学瘤细胞呈管状或管状乳头状结构,胞质嗜酸,核仁清晰;肿瘤细胞呈靴钉样,间质纤维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肿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34βE12、AE1/AE3、EMA、CK7和vimentin均呈阳性表达,CD10和CK20阴性表达。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6月,平均无瘤生存13月。结论:CD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较差。术后辅助放疗及免疫治疗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血液免疫学指标在过敏性紫癜大鼠和兔模型及患儿体内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彦红 黄澜 +6 位作者 朱华 徐艳峰 隋小龙 徐玉环 韩云林 冯晓纯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2-67,F0003,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大鼠及兔模型的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并与人类患者血液学指标改变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首先构建模型;进行过敏性紫癜大鼠及兔的症状观察和病理分析;血常规检测;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大鼠及兔模型的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并与人类患者血液学指标改变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首先构建模型;进行过敏性紫癜大鼠及兔的症状观察和病理分析;血常规检测;检测大鼠、兔及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TNF-α,白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3、CD4、CD8等,免疫球蛋白IgA,IgE,IgG及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和兔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皮肤,胃肠道,关节及肾脏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模型大鼠、兔及患者急性期血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WBC)升高,淋巴细胞(LYM)及百分比(LYM%)下降,中性粒细胞(UEN)及百分比(UEN%)升高,血小板(TLP)正常;血清CD4+T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IL-4及TNF-α水平升高;IgA升高,C3、C4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这些指标改变的程度不同,血清IL-2、IgG、IgE水平改变不完全一致。结论过敏性紫癜大鼠及兔模型大部分血液学指标改变与人类相似,可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大鼠模型 兔模型 血液 免疫学
下载PDF
AHP方法在公共建筑冷热源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伟 隋小龙 郑建毅 《建筑技术开发》 2015年第10期57-60,共4页
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三期工程为例,综合考虑缺少市政配套、容积率低、场区地热能丰富等项目特点,提出了四种冷热源方案。结合大型公建项目的共性及本案特殊功用,构建了含四个准则、七个评价指标的层次分析法(AHP法)评价... 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西区三期工程为例,综合考虑缺少市政配套、容积率低、场区地热能丰富等项目特点,提出了四种冷热源方案。结合大型公建项目的共性及本案特殊功用,构建了含四个准则、七个评价指标的层次分析法(AHP法)评价体系,并应用AHP法对4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地埋管式地源热泵+螺杆式电制冷+燃气真空热水锅炉"的冷热源方案在经济性、技术条件、环境影响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优于其余三个方案,可用于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法 地源热泵 大型公建项目 冷热源选择
下载PDF
根治手术清扫淋巴结合并异源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12
作者 潘玙 宋立玲 +3 位作者 高源 周卉卉 隋小龙 于国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根治手术清扫淋巴结合并异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3年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病理科47354例根治手术清扫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其中合并异源性肿瘤9例,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分... 目的:探讨根治手术清扫淋巴结合并异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3年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病理科47354例根治手术清扫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其中合并异源性肿瘤9例,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51~72岁;实体肿瘤清扫淋巴结诊断淋巴组织恶性肿瘤6例,淋巴管肌瘤病3例。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表现为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完全破坏,异型淋巴细胞呈弥漫或结节状浸润性破坏性生长;淋巴管肌瘤病表现为淋巴结内肌样梭形细胞片状增生形成的界限清楚的结节性病变。随访时间1~66个月,其中2例死亡,7例病情稳定。结论:实体恶性肿瘤清扫淋巴结伴发异源性肿瘤少见,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伴发异源性肿瘤以淋巴瘤常见,当淋巴结出现结构异常、异型淋巴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等组织学特点时,病理医师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根治手术 烟台毓璜顶医院 淋巴管肌瘤病 浸润性生长 结节性病变 病理医师 实体肿瘤
原文传递
EB病毒阳性皮肤黏膜溃疡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3
作者 尹颖 吴仕收 +5 位作者 杨平 刘小倩 高源 宋立玲 隋小龙 于国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阳性皮肤黏膜溃疡(EBVMCU)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21年烟台毓璜顶医院确诊的3例EBVMCU,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染色和分子重排技术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 目的探讨EB病毒阳性皮肤黏膜溃疡(EBVMCU)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21年烟台毓璜顶医院确诊的3例EBVMCU,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染色和分子重排技术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65、75和69岁。3例均为年龄相关性EBVMCU。病变局限于口腔黏膜2例、胃1例。1例有局部淋巴结肿大,3例均无肝、脾、骨髓受累,经保守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预后均良好。3例EBVMCU患者在形态学上表现混杂的炎性细胞背景中见中至大的异型细胞浸润,部分形态似R-S细胞;异型细胞表达CD20、CD30、MUM1,Ki-67阳性指数高。3例病例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均阳性,免疫球蛋白分子重排结果均阴性。结论EBVMCU少见,发生在高龄、医源性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缺陷人群,口腔黏膜是好发部位。3例病例未出现免疫球蛋白克隆性分子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分子 化学药物治疗 局部淋巴结肿 异型细胞 年龄相关性 阳性指数 分子重排 EB病毒
原文传递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其强 赵云丽 +4 位作者 赵海卫 张学宝 隋小龙 王科 刘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5,共1页
患者,男,62岁。2017年5月16日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B超检查:膀胱前壁占位性病变。CTA+CTU检查:膀胱充盈可,膀胱前壁可见结节状囊实性稍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周围可见多发斑片状钙质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实变部分轻度强... 患者,男,62岁。2017年5月16日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B超检查:膀胱前壁占位性病变。CTA+CTU检查:膀胱充盈可,膀胱前壁可见结节状囊实性稍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周围可见多发斑片状钙质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实变部分轻度强化,边界尚清,大小约2.3cm×3.3 cm。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心电图均正常。膀胱镜检查:膀胱前壁实性肿物,广基底,肿物侵及黏膜下组织,肿物周围黏膜呈火山口样改变,肿物表面呈菜花样,被覆脓苔,触之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前壁 印戒细胞癌 原发性 高密度影 B超检查 占位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膀胱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