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季节尾水排放对河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晨宇 祝亚楠 +2 位作者 王继华 关健飞 隋海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3-900,共8页
为探究不同季节尾水排放对河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为例,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并分别讨论了不同季节尾水对河道水质、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为探究不同季节尾水排放对河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为例,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并分别讨论了不同季节尾水对河道水质、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水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尾水增加了夏季、秋季河道的NO_3^--N、TN浓度.(2)由于尾水的排放,使夏季、秋季河道细菌多样性下降.(3)共检测到43个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菌门,平均占比为60.11%,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尾水主要影响夏季、秋季河道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夏季增加49.14倍,秋季减少0.95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夏季增加6.63倍,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秋季减少0.98倍.(4)TN浓度对细菌菌属分布影响最大,其与微球菌属(Micrococcaceae)、Hgcl_clade呈负相关;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尾水排放对河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使NO_3^--N、TN浓度显著上升,而使细菌多样性下降,对河道Proteobacteria下的Pseudomonas、Acinetobacter、Sphingomonas相对丰度影响较大,水中的细菌分布主要受TN浓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尾水排放 高通量测序 相对丰度
下载PDF
基于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永安河小流域健康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立鑫 王继华 +5 位作者 祝亚楠 隋海潮 任氢欣 陈爽 车琦 崔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根据2018年夏季对常州市永安河小流域10个样点进行浮游藻类及环境因子的监测,运用生物完整性的方法和理论,构建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筛选确定参照... [目的]根据2018年夏季对常州市永安河小流域10个样点进行浮游藻类及环境因子的监测,运用生物完整性的方法和理论,构建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夏季永安河小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筛选确定参照河流及参照点,对20个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等。[结果]获得了永安河小流域丰水期P-IBI指数的5个核心指标:藻类属的总数、硅藻属数量比例、小环藻属密度百分比、细小平裂藻属细胞密度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采用比值法统一各参数的量纲,累加后得到丰水期太湖P-IBI分值,并划分健康评价标准。[结论]应用P-IBI对研究区域水生态进行评价,1个样点评价结果为健康,7个样点评价结果为亚健康,2个样点评价结果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永安河小流域 健康评价
下载PDF
常州市运北水系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立鑫 祝亚楠 +3 位作者 潘瑞松 隋海潮 刘晨宇 王继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92-97,101,共7页
[目的]研究常州市运北水系治理过程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共8次对常州市新北区运北水系鱼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采集到鱼类617尾24种,隶属3目4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2... [目的]研究常州市运北水系治理过程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共8次对常州市新北区运北水系鱼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采集到鱼类617尾24种,隶属3目4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21种,占总物种数的87.5%,鱼类组成以定居杂食性小型鱼类为主,鲫(Carassius aural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为优势种,占总尾数的79.58%。常州市运北水系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2015-2016年(第Ⅱ年)高于2013-2014年(第Ⅰ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冬季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第Ⅰ年呈现冬季最低,在第Ⅱ年呈现夏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发现,河流主要污染物NH 3-N、NO 3--N、TN、TP浓度与大部分鱼类的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鱼类多样性指数均与NH 3-N、TN、T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NO 3--N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常州市运北水系的N、P含量变化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运北水系 鱼类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4
作者 任春晓 隋海潮 +2 位作者 王继华 刘晨宇 车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81-85,共5页
选择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抽滤法和平板计数法监测水中细菌总数变化并解析其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均出现在2015年12月,分别为9.7... 选择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抽滤法和平板计数法监测水中细菌总数变化并解析其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均出现在2015年12月,分别为9.7×10~4CFU/m L和13.9×10~4CFU/m L,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6年8月和9月,分别为32.9×10~4CFU/m L和33.6×10~4CFU/m L,且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与季节相关;二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r=0.945,n=12);细菌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地表水细菌总数与硝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r=-0.659,n=12),地下水细菌总数与各水质指标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细菌总数 水质指标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抑制雪梨腐烂的拮抗菌的筛选及效果研究
5
作者 任春晓 赵月颖 +4 位作者 祝亚楠 刘晨宇 隋海潮 王继发 王继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为了探究抑制雪梨腐烂的拮抗菌的拮抗效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腐烂雪梨表面真菌群落结构,并从新鲜雪梨表皮筛选拮抗菌,研究拮抗效能.结果表明,在采后的腐烂雪梨表面,共分离出10株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菌属,占80%,毛... 为了探究抑制雪梨腐烂的拮抗菌的拮抗效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腐烂雪梨表面真菌群落结构,并从新鲜雪梨表皮筛选拮抗菌,研究拮抗效能.结果表明,在采后的腐烂雪梨表面,共分离出10株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菌属,占80%,毛霉属(Mucor)和胶霉属(Gliocladium)其次.采用菌丝体牙签接种法发现,Penicillium是引起雪梨腐烂的主要致腐菌.通过离体实验发现酵母菌Sac1、Sac2和Sac3作为拮抗菌对某些主要致腐菌有拮抗效果.在确定最佳拮抗效果的酵母菌浓度试验中,浓度为75%的Sac2对Pen6的拮抗效果最好;浓度为50%和75%的Sac3对Pen7的拮抗效果最好,浓度为25%的Sac1对Pen5的拮抗效果最好.因此利用酵母菌作为拮抗菌的生物防治技术来预防水果腐烂是可行的,为水果防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腐烂雪梨 真菌 酵母菌 拮抗菌
下载PDF
大豆根际溶磷真菌的筛选、复配及包埋固定化回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曾齐 王继华 +3 位作者 隋海潮 车琦 张必弦 刘秀林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53-3363,共11页
为获得具高效溶磷能力的溶磷真菌,本研究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5株具有溶解Ca3(PO4)2、AlPO4、FePO4及磷矿粉能力的高效菌株,分别命名为Z2、Z3、Z8、T4和Y2,分析了其对不同磷源的溶解能力,复配了最优溶磷组合同时评价了最优组合固... 为获得具高效溶磷能力的溶磷真菌,本研究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5株具有溶解Ca3(PO4)2、AlPO4、FePO4及磷矿粉能力的高效菌株,分别命名为Z2、Z3、Z8、T4和Y2,分析了其对不同磷源的溶解能力,复配了最优溶磷组合同时评价了最优组合固定化回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菌株Z2为黄色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Z3为绳状篮状菌(Talaromyces funiculosus),Z8为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T4为嗜松蓝状菌(Talaromyces pinophilus),Y2为糙刺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培养11 d内,Z2、Z3、Z8、T4及Y2对Ca3(PO4)2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610.51 mg/mL、674.39 mg/mL、687.10 mg/mL、667.06 mg/mL和629.08 mg/m L,对Al PO4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485.76 mg/mL、505.59 mg/mL、559.72 mg/m L、495.97 mg/mL和540.02 mg/mL,对FePO4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504.60 mg/mL、511.57 mg/m L、553.21 mg/mL、508.23 mg/m L和520.42 mg/mL以及对磷矿粉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139.78mg/mL、135.31mg/mL、159.03mg/mL、154.61mg/m L和154.43mg/mL。溶磷过程中,溶磷量与pH值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并测得5株真菌释放有机酸含量分别为228.6 mL/L、91.5 mL/L、7 254.1 mL/L、314.4 mL/L和284.6 mL/L。对无拮抗反应的菌株进行随机复配组合,发现菌株Z3、Z8和Y2组成的复配组合溶磷能力最强,其对Ca3(PO4)2溶磷量高达779.94 mg/m L。最优复配组合包埋固定回用至土壤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得到明显提升,最高效磷含量可增长至113.5 mg/kg,增长率为127.3%。本研究为微生物溶磷菌肥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也可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真菌 筛选 复配组合 包埋固定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