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隋潇徽 周慧 +3 位作者 刘新 李颖 王欣 许洪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观察CAG方案(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 17例。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周期治疗,缓解后治疗采用CAG方案与... 目的:观察CAG方案(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 17例。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周期治疗,缓解后治疗采用CAG方案与常规化疗交替。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5例,骨髓完全缓解(MCR)伴血液学进步(HI)5例,未缓解(NR)1例。有效率94.12%,完全缓解率35.30%。6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总时间为10.5个月(6~16个月)。中位死亡时间17个月(10~22个月),1年总生存率88.24%,2年总生存率69.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5/17)。结论: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疗法 阿柔比星/治疗应用 阿糖胞苷/治疗应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TLA-4Ig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2
作者 隋潇徽 徐从高 +3 位作者 李丽珍 张锑 于媛 彭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TLA-4Ig阻断前后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8+、CD25+、CD4+C...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TLA-4Ig阻断前后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8+、CD25+、CD4+CD25+和CD8+CD25+的变化。结果:再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重型再障(SAA)和非重型再障(NSAA)患者骨髓CD3+、CD25+比值、CD4+和CD8+细胞中CD25+细胞比值均明显减低(P<0.05),CTLA-4Ig对重型再障的抑制作用高于非重型再障,对CD4+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CD8+群体。结论:CTLA-4Ig能够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局部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降低骨髓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异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免疫耐受
下载PDF
成人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隋潇徽 王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治疗 长期无病生存率 原发耐药 急性白血病 难治性病例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4^+T细胞亚群转录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冯秀梅 许洪志 +3 位作者 张婧瑶 尹冬梅 刘萌萌 隋潇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CD4+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mRNA(T-bet、GATA-3、Foxp3、RORγt)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3种疾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 本研究通过检测CD4+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mRNA(T-bet、GATA-3、Foxp3、RORγt)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3种疾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AA组23例、MDS组42例、AML组17例和正常组16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转录因子的T-bet、GATA-3、Foxp3、RORγt mRNA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A组患者T-bet、RORγt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GATA-3、Foxp3表达减低(P<0.01)。MDS组T-bet、GATA-3 m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而Foxp3、RORγt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DS-RA组T-bet、RORγt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P<0.01),GATA-3表达显著性减低(P<0.05),Foxp3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MDS-RAEB和AML组T-bet、RORγt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GATA-3、Foxp3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A、MDS不同阶段以及AML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转录因子表达水平不同,提示细胞免疫状态有差异,在AA和MDS早期阶段,异常免疫介导的造血细胞过度凋亡在骨髓衰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在MDS晚期阶段和在AML时,恶性克隆的大量积聚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T-bet GATA-3 RORΓT Foxp3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婧瑶 许洪志 +4 位作者 尹冬梅 冯秀梅 隋潇徽 崔彬 马春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3-208,共6页
本研究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毒T细胞亚群平衡及其活性的改变,探讨三种疾病造血异常的细胞免疫机制,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17例、MDS组35例(其... 本研究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毒T细胞亚群平衡及其活性的改变,探讨三种疾病造血异常的细胞免疫机制,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17例、MDS组35例(其中RA 19例,RAEB 16例)、AML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的细胞毒性T细胞(Tc1、Tc2)以及部分T细胞亚群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MDS-RA组Tc1、Tc1/Tc2、CD8+HLA-DR+、CD3+CD8+CD28+、CD8+CD45RO+显著升高,Tc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D8+CD45RA+显著减低;MDS-RAEB组Tc1、CD3+CD8+CD28+、CD8+HLA-DR+比例显著减低,Tc、Tc1/Tc2无明显变化,CD8+CD45RA+减低但差异不明显,CD8+CD45RO+显著升高;AML组Tc1、CD3+CD8+CD28+、CD8+CD45RA+、CD8+CD45RO+、CD8+HLA-DR+,Tc1/Tc2显著减低,Tc2显著上升。结论:AA、MDS不同阶段、AML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在AA和MDS早期阶段,Tc1/Tc2的平衡向Tc1偏移,且伴有T细胞亚群活性增加;而在MDS晚期和AML阶段,则向Tc2偏移,T细胞亚群活性减低。前者可能与骨髓造血衰竭密切相关,而后者可能是恶性克隆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8+T细胞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ITP患者脾细胞分泌IL-18及IL-18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单宁宁 王欣 +4 位作者 姜玉杰 隋潇徽 李颖 刘新 侯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75-97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后IL-18,IL-18结合蛋白(b ind ingprotein,BP),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常规无菌制备脾单个核细胞,置含PHA(phytohem agg lutinin)10μg/m l,10%胎牛血...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后IL-18,IL-18结合蛋白(b ind ingprotein,BP),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常规无菌制备脾单个核细胞,置含PHA(phytohem agg lutinin)10μg/m l,10%胎牛血清的RPM I1640完全培养基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分析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脾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脾单个核细胞培养48小时后,ITP患者IL-18和IFN-γ的含量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IL-18BP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IL-4低于检测限。结论:IL-18、IL-18BP等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在ITP的免疫紊乱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介素18 白介素18结合蛋白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敏 许洪志 +4 位作者 隋潇徽 刘新 李颖 王相华 于桂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26-428,共3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经历了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s2O3)治疗3个阶段,由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上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ATRA和As2O3作用于PML/RARα融合基因诱导分化及凋亡,使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经历了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s2O3)治疗3个阶段,由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上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ATRA和As2O3作用于PML/RARα融合基因诱导分化及凋亡,使APL在治疗上有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治愈。尽管如此,仍有约12%~30%的患者在早期诱导缓解失败、复发或死于相关并发症阻[1],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早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急性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柔红霉素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体外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恢复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迎雪 隋潇徽 +5 位作者 张建华 张彩 李丽珍 张锑 郭成山 徐从高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CD3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机制。方法:建立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造血细胞液态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加入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进行扩增,并加入CD3单抗药物干预,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肿瘤坏... 目的:探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CD3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机制。方法:建立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造血细胞液态及半固体培养体系,加入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进行扩增,并加入CD3单抗药物干预,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以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扩增前后的细胞表面标志,检测CD34+细胞的比例,并观察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红系爆式集落(BFU-E)的形成能力,从而研究CD3单抗对再障BMMNC中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结果:加CD3单抗组与未加CD3单抗组相比较:体外液态培养7d时,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CD34+细胞的扩增倍数升高,体外半固体培养10d时CFU-GM、BFU-E的产率增加。结论:CD3单抗可明显抑制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激活,改善再障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造血细胞 细胞扩增 单克隆抗体 CD3
下载PDF
CTLA-4 Ig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附40例分析
9
作者 于媛 李丽珍 +1 位作者 徐从 隋潇徽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人IgG1的重组融合蛋白CTLA-4Ig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再障患者平均分为2组,抽取骨髓并分离骨...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人IgG1的重组融合蛋白CTLA-4Ig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再障患者平均分为2组,抽取骨髓并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其中A组加入CTLA-4Ig,B组为对照组,另收集骨髓细胞学检查正常的2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骨髓作为C组,3组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介素-10水平。结果:A组患者骨髓白介素-10水平为(208±71)ng/L,B组与C组相应为(135±64)ng/L、(443±157)ng/L。患者骨髓白介素-10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A组骨髓白介素-10水平高于B组(均为P(0.01)。结论:重型再障患者白介素-10的水平下降,应用CTLA-4Ig可提高白介素-1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 共刺激信号 骨髓单个核细胞 白介素-10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TFPI-2基因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丽丽 樊娟 +4 位作者 王蕊 封丽丽 甄长青 隋潇徽 李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0-926,共7页
本研究检测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分离33例... 本研究检测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分离33例初治、19例完全缓解、12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及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TFPI-2 mRNA在其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P=0.006),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初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30);64例AML患者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4.63%(42/64),其中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67%(22/33)、52.63%(10/19)和83.33%(10/12)(P>0.05);甲基化AML患者与非甲基化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FPI-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5(0.005-2.099)和0.597(0.011-2.787)(P<0.05),在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未检测到TFPI-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初治组经2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骨髓单个核细胞TFPI-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R+NR)(P=0.031)。结论:在AML中TFPI-2基因表达下调或沉默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TFPI-2基因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AML分层及病情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FPI-2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
下载PDF
ABCA3和Pgp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韩立平 樊娟 +3 位作者 王欣 周芳慧 刘新 隋潇徽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3(ABCA3)及P-糖蛋白(P-gp)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种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初治、21例复发/难治成人AL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BCA3和P-... 目的: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3(ABCA3)及P-糖蛋白(P-gp)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种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初治、21例复发/难治成人AL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BCA3和P-gpmRNA表达水平。结果:初治AL组ABCA3、P-g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复发难治AL组2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均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ABCA3、P-g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均P<0.05)。AL患者ABCA3、P-g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99,P<0.01)。初治AL患者中获完全缓解组AB-CA3、P-g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未完全缓解组(均P<0.05)。结论:ABCA3、P-gp与AL患者的多药耐药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且2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3 预后
下载PDF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隋潇徽 周慧 +3 位作者 李颖 刘新 王欣 许洪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633-635,共3页
目的:报道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探讨此类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治疗预后。方法:分析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 目的:报道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探讨此类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治疗预后。方法:分析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皮肤活检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大量核深染、形状不规则单个核细胞。免疫组化示,CD45RO弥漫阳性,CD3阳性,CD4阴性,CD8阳性,CD30部分阳性,TIA-1阳性,CD20阴性。CHOP方案化疗后一度好转,但很快复发,死于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预后差,免疫表型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在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脂膜炎 表型 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抗CD40L单抗4F1体外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免疫沉默和促进造血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隋潇徽 徐从高 +4 位作者 李丽珍 张锑 于媛 彭军 宋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目前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介导的骨髓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共刺激信号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虽然对再障共刺激信号系统的改变认识仍非常有限,但已有证据表... 目前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介导的骨髓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共刺激信号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虽然对再障共刺激信号系统的改变认识仍非常有限,但已有证据表明,患者的共刺激信号系统存在异常。CD40/CD40L是共刺激信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分子对。我们通过观察抗CD40L单抗4FI对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型及集落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对再障T淋巴细胞异常免疫反应的抑制和造血恢复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CD40L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造血恢复 T细胞免疫 体外诱导 共刺激信号系统 单抗 T淋巴细胞表型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隋潇徽 徐从高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4-286,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但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为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的损伤,表现为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我们主要针对原发性获得性再障的干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病理生理学改变 细胞损伤 造血祖细胞 祖细胞数量 发病机制 获得性 原发性 再障
原文传递
咖啡酸片促进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中血细胞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颖 单宁宁 +9 位作者 刘新--- 隋潇徽 姜玉杰 赵文博 李英 樊娟 张凌岩 闵捷 许洪志 王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3-424,共2页
化学疗法是急性白血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骨髓抑制往往是化疗的主要限制性不良反应,化疗后患者极易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不但影响了化疗的顺利实施,而且降低了疗效,我们尝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预防和治... 化学疗法是急性白血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骨髓抑制往往是化疗的主要限制性不良反应,化疗后患者极易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不但影响了化疗的顺利实施,而且降低了疗效,我们尝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化疗后外周血细胞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 化疗后 临床观察 咖啡酸片 中西医结合方法 初治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AA、MDS和AML患者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尹冬梅 许洪志 +4 位作者 张婧瑶 隋潇徽 崔彬 马春燕 甄长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25例,MDS组48例[其中难治性贫血... 目的探讨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25例,MDS组48例[其中难治性贫血(MDS-RA)2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26例],AML组12例和正常对照组8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评价各组的细胞免疫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Th1、Th17细胞及Th1/Th2升高,而Th2和Treg细胞比例减低(P<0.05);MDS组Th1、Th2细胞、Th1/Th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h17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MDS-RA组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均升高(P<0.05),Th2细胞比例减低(P<0.05),而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RAEB组和AML组Th1、Th17细胞比例和Th1/Th2减低(P<0.05),Th2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 AA、MDS不同阶段与AML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在AA和MDS早期阶段,免疫因素介导的凋亡过度是骨髓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在MDS晚期和AML阶段,异常克隆细胞的大量积聚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髓系白血病 TH细胞 TREG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慧 崔新 +2 位作者 赵娟 王建虹 隋潇徽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5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毒副反应。方法:应用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6例。氟达拉滨(Flu)50mg/d,静脉滴入... 目的:观察应用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毒副反应。方法:应用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6例。氟达拉滨(Flu)50mg/d,静脉滴入,持续30min,d1~d5;阿糖胞苷(Ara-C)2g/d,Flu后4h,静脉滴入,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皮下注射,d0~d5。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间隔3周后继续原方案治疗1个周期。结果:AML组CR6例(30.00%),PR10例(50.00%),NR4例(20.00%),OR率(CR+PR)80.00%,持续CR(CCR)中位时间为6个月(2~12个月)。ALL组CR5例(31.25%),PR7例(43.75%),NR4例(25.00%),OR率75.00%,CCR中位时间为4个月(2~10个月)。两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热和感染。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难治病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复发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IL-18及IL-18B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单宁宁 姜玉杰 +4 位作者 隋潇徽 李颖 刘新 许洪志 王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及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9例AA患者和22名正常人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IL-18及IL-18BP的mRNA表达...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及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9例AA患者和22名正常人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IL-18及IL-18BP的mRNA表达。结果AA患者血清IL-18水平为(365.5±160.6)pg/ml,较正常对照组[(175.9±92.8)pg/ml]明显升高(P〈0.01);重型AA患者的IL-18水平[(441.3±116.9)pg/ml]较慢性AA患者的IL-18水平[(326.4±167.0)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5);AA患者血清IL-18BP[(1788.6±523.8)pg/ml]较正常对照组[(1083.6±489.6)pg/ml]明显升高(P〈0.05),IL-18/IL-18BP比值在AA患者明显升高。RT—PCR结果证实AA患者IL-18和IL-18BP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IL-18/IL-18BP比值明显升高。结论IL-18及IL-18BP在AA患者的免疫紊乱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重塑IL-18/IL-18BP平衡可能是AA治疗一个新的策略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肥大细胞及IL-9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封丽丽 刘新 +2 位作者 王夏炜 隋潇徽 王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及IL-9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ll7在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C在B-NHL患者肿瘤局部的浸润情况。通过计算MC与B-NHL患者肿...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及IL-9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ll7在B-NHL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C在B-NHL患者肿瘤局部的浸润情况。通过计算MC与B-NHL患者肿瘤标志物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MC在预后中的意义。通过ELISA方法检测B-NHL患者外周血中IL-9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衍化的MC(BMMC)的纯度,并应用RT-PCR检测IL-9对小鼠MC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B-NHL患者肿瘤组织CDll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0551士O.0064对0.0192士0.0072,P〈0.01),局部浸润的MC明显增多,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B-NHL患者血清中IL-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体外实验证实IL-9可以诱导小鼠BMMC的分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CDll7、Fcerla、Mcptl和Mcpt5。结论IL-9可增强MC介导的免疫反应,在促进肿瘤的生长中可能起重要作用。IL-9有可能成为B-NHL的免疫治疗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9 淋巴瘤 B细胞
原文传递
MDS、AA和AL患者骨髓细胞周期及增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睿婕 许洪志 +5 位作者 黄敏 马春燕 隋潇徽 刘新 张炳昌 李元堂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CD34、Ki67抗原的表达。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8例,MDS组30例,...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CD34、Ki67抗原的表达。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8例,MDS组30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组1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12例;AA组22例,其中急性重型再障组7例,慢性非重型再障组15例;AL组16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4例。另外选取正常对照组18例(均为非血液病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FCM),通过碘化丙啶细胞核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法,对其BMMN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CD34、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DS和AL组BMMNCs中细胞周期G0/G1期、造血干/祖细胞CD34+细胞、Ki67+细胞、CD34+Ki67+细胞、CD34+细胞中Ki67+细胞和Ki67+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周期S和S+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AL组细胞周期G2/M期细胞比例亦显著降低(P<0.05)。RAEB组与RA组以及AL组与RAEB组相比,RAEB组和AL组的G0/G1期、CD34+、Ki67+、CD34+Ki67+、CD34+细胞中Ki67+和Ki67+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S、S+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BMMNC中G0/G1、S、G2/M和S+G2/M期细胞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D34+、CD34+Ki67+、CD34+细胞中Ki67+和Ki67+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与AA组相比,RA组的G0/G1期、CD34+、Ki67+、CD34+Ki67+、CD34+细胞中Ki67+和Ki67+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S和S+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AA不同于MDS与AL,MDS和AL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并且BMMN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增殖特性的差异可作为RA与A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急性白血病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