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参数在膝前疼痛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隋金颇 葛帮荣 +4 位作者 杨文锋 段国庆 张元民 赵晓伟 谢士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33-1640,共8页
背景:膝关节参数如合适角异常对于膝前疼痛有统计学意义已在CT测量下证实,但是没有在临床手术实践中证实。目的:通过对膝前疼痛患者髌骨X射线轴位片上的合适角、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倾斜角等参数的测量,分析这些参数对膝前疼痛的诊... 背景:膝关节参数如合适角异常对于膝前疼痛有统计学意义已在CT测量下证实,但是没有在临床手术实践中证实。目的:通过对膝前疼痛患者髌骨X射线轴位片上的合适角、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倾斜角等参数的测量,分析这些参数对膝前疼痛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不同程度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膝前痛患者50例患者的50个膝关节,测量髌骨X射线轴位片上合适角、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倾斜角参数,同时与50例无膝前痛仅存在半月板损伤的50个膝关节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髌骨X射线轴位片的合适角及髌股指数、倾斜角对于膝前疼痛有显著性差异,外侧髌股角无显著性差异。髌骨X射线轴位片的合适角、髌股指数对由髌股关节紊乱导致的膝前疼痛患者有重要的诊断治疗价值,是对髌股关节紊乱具有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损伤基础实验 膝关节参数 膝前疼痛 髋关节置换 合适角 髌股指数 倾斜角 外侧髌股角 髌股关节紊乱 X射线 髌骨轴位片 其他基金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隋金颇 张元民 +2 位作者 葛帮荣 谢士成 宋富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炎 髋关节强直 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
下载PDF
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修复前后:膝关节参数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隋金颇 葛帮荣 +3 位作者 谢士成 段国庆 张元民 赵晓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2-1726,共5页
背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膝前痛在临床实践中是有意义的,但没有在膝关节参数测量下证实。目的:通过分析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前后患者髌骨轴位X射线片上的相关参数,得出髌骨轴位片上对髌股关节紊乱最具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方法:随机... 背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膝前痛在临床实践中是有意义的,但没有在膝关节参数测量下证实。目的:通过分析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前后患者髌骨轴位X射线片上的相关参数,得出髌骨轴位片上对髌股关节紊乱最具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科收治的50例膝前痛患者,OuterbridgeⅠ-Ⅲ级患者45例在关节镜下松解外侧支持带、修整关节软骨,另5例软骨损伤OuterbridgeⅣ级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的膝关节表面置换。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外侧支持带松解后患者髌股指数、倾斜角及合适角均明显缩小(P<0.05或P<0.01),而外侧髌股角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且髌骨运动轨迹恢复到原来相对应的股骨髁中央位置,同时未观察到关节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髌骨半脱位等并发症。说明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治疗髌股外侧高压引起的膝前痛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骨关节 疼痛 关节镜 膝关节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膝关节参数 骨关节损伤 髌股关节紊乱 支持带松解 膝前痛 合适角 髌股指数 倾斜角 外侧髌股角 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2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隋金颇 谢士成 +1 位作者 葛帮荣 段国庆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8X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30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一期单膝置换24例,双膝同时置换3例,均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随访3月~33月,平均24月。应用HSS评分...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30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一期单膝置换24例,双膝同时置换3例,均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随访3月~33月,平均24月。应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23膝,良4膝,可3膝,差0膝。优良率9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 置换术 骨关节炎
下载PDF
23例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士成 隋金颇 胡如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行双侧同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23例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38个月,采... 目的探讨行双侧同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23例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骨性关节炎18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38个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定临床疗效[1]。结果术前评分平均31分,术后平均89.4分;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平均76°,术后平均105°;手术效果评定:优34膝(73.9%),良9膝(19.6%),可3膝(6.5%),差0膝,手术优良率93.5%。所有患者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度、畸形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双侧同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双侧膝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双侧 关节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国庆 张元民 +3 位作者 赵晓伟 王雷 隋金颇 王国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06-407,共2页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例(30膝)。结果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失访;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5...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例(30膝)。结果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失访;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5膝(83.3%),良:4膝(13.3%),可:1膝(3.3%),优良率96.7%。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膝关节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疾病172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赵晓伟 张元民 +3 位作者 王国栋 王雷 隋金颇 段国庆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6-146,152,共2页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病变 并发症
下载PDF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15例
8
作者 段国庆 张元民 +3 位作者 赵晓伟 隋金颇 王雷 王国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18-418,421,共2页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15例(30髋)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7~61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分(32~58分)。结果手术时间2h 50min~5h,...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15例(30髋)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7~61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分(32~58分)。结果手术时间2h 50min~5h,平均4h 10min,术中出血600~1000ml,平均850ml,术中输血700~1000ml,平均900ml。15例获随访4~29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75~96分,平均85分。结论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近期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病变 坏死
下载PDF
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隋金颇 葛帮荣 +3 位作者 张元民 赵晓伟 谢士成 刘庆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髋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髋)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分析,根据骨缺损情况进行髋臼自体骨植骨(结构性植骨、颗粒植骨)。结果 50例获平均随访24.2个月,49例髋臼植骨处愈合...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髋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髋)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分析,根据骨缺损情况进行髋臼自体骨植骨(结构性植骨、颗粒植骨)。结果 50例获平均随访24.2个月,49例髋臼植骨处愈合。术后2周Harris评分67~82分,平均79.5分;术后1年86.5~94.6分,平均91.3分。结论髋臼自体骨植于髋臼骨缺损处,可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增加髋臼的骨覆盖,提高THR术后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缺损 全髋关节置换术 植骨 自体骨
原文传递
关节内应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士成 隋金颇 +2 位作者 张玉革 段国庆 陈继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847-185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应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2月,选取10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28例,女72例;年龄55-78岁,平均65.5岁;骨性关节炎7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病程1-15...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应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2月,选取10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28例,女72例;年龄55-78岁,平均65.5岁;骨性关节炎7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病程1-15年,平均6.5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向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溶于50 ml生理盐水;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关节腔内注射。记录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为评价指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于术后第7、14 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A、B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并且避免了静脉内应用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士成 隋金颇 葛帮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 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的翻修原因,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假体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国庆 张元民 +3 位作者 赵晓伟 王雷 隋金颇 张玉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5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骨折类型:...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5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股骨颈骨折121例。结果135例患者获得3—43个月随访,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13例,动力髋螺钉固定15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4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57例,各种手术方法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00.0%(2/2)、76.9%(10/13)、80.0%(12/15)、89.6%(43/48)、96.5%(55~7)。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重要方法,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但应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髋骨折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髌骨成形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元民 赵晓伟 +2 位作者 王雷 隋金颇 王国栋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骨关节炎行TKA的33例(36膝)患者,其中髌骨成形26膝,髌骨置换10膝。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41个月,平均35.3个月。结果通...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成形与髌骨置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骨关节炎行TKA的33例(36膝)患者,其中髌骨成形26膝,髌骨置换10膝。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41个月,平均35.3个月。结果通过HSS评分及髌前疼痛等方面对比分析髌骨成形组和髌骨置换组疗效,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近期临床疗效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髌骨成形和髌骨置换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髌骨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