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前CT解剖特征与风险分类——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阳 王墨扬 +16 位作者 牛冠男 赵杰 张洪亮 刘庆荣 赵振燕 随永刚 丰德京 张斌 李子昂 胡祥铭 张宇轩 王璨 曾正 吕滨 武涛 宋光远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CT测量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术前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然而当前国内外缺少TAVR术前CT解剖风险评估分类,本研究将初步就此进行总结。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210例,... 目的:CT测量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术前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然而当前国内外缺少TAVR术前CT解剖风险评估分类,本研究将初步就此进行总结。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210例,收集并分析患者基线信息、CT测量及解剖风险和解剖风险分类。TAVR术前主动脉瓣病变的CT解剖综合风险分为A类(简单病变)、B类(复杂病变)、C类(高危复杂病变)、D类(禁忌病变)四类。结果:210例患者平均年龄(73.1±5.5)岁,男性89例(42.4%),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0±13.8)%。瓣叶分型包括70例(33.3%)三叶瓣,47例(22.4%)0型二叶瓣,82例(39.1%)1型二叶瓣和11例(5.2%)2型二叶瓣。其中常见解剖风险包括冠状动脉闭塞风险(38.6%),横位心(22.4%),下肢入路风险(21.4%),重度钙化(20.0%),瓣叶钙化不足(14.8%),小心室(12.9%),升主动脉扩张(12.4%)和瓣环破裂风险(10.5%)。综合风险分类结果为,31例A类(14.8%),131例B类(62.4%),36例C类(17.1%),12例D类(5.7%)。结论:不同瓣叶分型的TAVR术前CT解剖特征及病变风险分类有所差异,术前CT识别TAVR的高危复杂病变和禁忌病变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CT解剖特征 风险分类
下载PDF
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医疗服务应用情况及对治疗的影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随永刚 杨进刚 +7 位作者 许海燕 高晓津 冷文修 滕思勇 钱杰 乔树宾 吴永健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组11 534例进行分析。结果:仅2 015例(14.9%)患者呼叫救护车就诊。与自行来院组相比,EMS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较高(64.9%vs 52.9%,P<0.001),从症状发作到医院的中位时间较短(170min vs 240 min,P<0.0001),到达医院至溶栓时间(D2N)较短(47 min vs 53 min,P=0.003),但是门-球时间(即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相似(106 min vs 108 min,P=0.9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EMS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农村居民和家中症状发作,而应用EMS的预测因素是非前壁心肌梗死、持续胸痛、严重呼吸困难或晕厥、院前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 2、收缩压<100mmHg(1 mmHg=0.133 kPa)、超重/肥胖以及至省级医院就诊。结论:中国STEMI患者应用EMS的比例仅15%左右。应用EMS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就诊时间较短,接受再灌注的比例较高,但门-球时间未缩短。中国应加强公众教育,鼓励胸痛患者使用EMS,以及加强EMS和医院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置人支架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随永刚 滕思勇 +10 位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杨跃进 乔树宾 陈珏 姚民 刘海波 尤士杰 袁晋青 戴军 高润霖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发生再狭窄(ISR)患者再次实施DES置入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DES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发生再狭窄(ISR≥50%),并且再次置入DES治疗ISR介入手术成功的患者。985例DES-ISR患... 目的探讨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发生再狭窄(ISR)患者再次实施DES置入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DES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发生再狭窄(ISR≥50%),并且再次置入DES治疗ISR介入手术成功的患者。985例DES-ISR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分为局限性狭窄组130例(13.2%),弥漫性狭窄组699例(71.0%),闭塞性狭窄组156例(15.8%)。随访观察3组患者的远期(6个月、12个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3.85%(5/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2.72%(19/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3.21%(5/156),3组6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13.08%(17/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16%(64/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62%(15/156),3组12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对于DES-ISR患者来说,不论ISR的类型,再次置入DES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再次置入 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随永刚 吴元 +3 位作者 窦克非 唐熠达 乔树宾 吴永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001-1004,1008,共5页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别。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0例急性STEMI...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别。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0例急性STEMI合并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以甲亢患者病例数为基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照1∶1比例从同期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筛选出的40例急性STEMI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合并甲减患者为甲减组。比较3组临床用药、住院时间和住院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3组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口流速峰值(E峰)、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使用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甲亢组比较,甲减组住院时间更长,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EMI合并甲功异常患者中,合并甲减患者一般较合并甲亢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异常 心肌梗死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随永刚 吴永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474-477,共4页
药物洗脱支架大幅度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然而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再狭窄患者的绝对数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数字。再狭窄的临床表现常常是再发心绞痛,但是有些患者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的发生可能和生物因素、... 药物洗脱支架大幅度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然而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再狭窄患者的绝对数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数字。再狭窄的临床表现常常是再发心绞痛,但是有些患者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的发生可能和生物因素、机械因素、技术因素有关。再狭窄的类型主要是局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机制 治疗策略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随永刚 吴永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主要病因之一。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然而,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常并发多种疾病,出血风险较高,不论是药物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有一...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主要病因之一。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然而,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常并发多种疾病,出血风险较高,不论是药物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有一定的禁忌和风险。针对高龄A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仍缺少广泛的大规模数据支持,使患者预后更有益的治疗手段存在争议。笔者回顾了80岁以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了介入治疗与药物溶栓的治疗方法,旨在为高龄AMI患者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龄患者 治疗现状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病变表现为aVR导联抬高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随永刚 姜芳 +1 位作者 郝玉明 刘金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0-82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J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室颤动一例
8
作者 随永刚 王虹剑 +1 位作者 张文佳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3,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平时血压维持在13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吸烟史40年,每日20支。家族中无猝死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40/80mmHg,心率52次/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平时血压维持在13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吸烟史40年,每日20支。家族中无猝死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140/80mmHg,心率52次/分,律齐,心肺未见异常。入院查血:血钾4.12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后 J波综合征 心室颤动 冠状动脉 患者 高血压病史 心前区疼痛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成年人肥胖指标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丽娟 袁兰所 +3 位作者 郑群 陈茗莉 随永刚 牟丽娜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7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评估肥胖指标腰围(W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与血脂素乱的相关性,计算三个指标预测血脂紊乱的筛选切点。方法:共纳入河北省衡水市高等院校男女教职工4 000名,年龄≥16岁。WC、WHR、BMI预测血脂紊乱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通... 目的:评估肥胖指标腰围(W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与血脂素乱的相关性,计算三个指标预测血脂紊乱的筛选切点。方法:共纳入河北省衡水市高等院校男女教职工4 000名,年龄≥16岁。WC、WHR、BMI预测血脂紊乱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通过软件统计。各肥胖参数与血脂紊乱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3525名参与数据完整纳入研究,各个肥胖指标鉴别血脂紊乱的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ROC下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三个指标与总的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优劣没有统计学关、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男性WC与TC和LDL相关性的ROC下面积更大,女性WHR与TG的相关性ROC下面积更大(P<0.05)。结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WC、WHR、BMI与血脂紊乱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男性WC与TC和LDL相关性更好,女性WHR与TG的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紊乱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兰所 郝玉明 +6 位作者 王珊 李芳 冯亮 王鸿超 随永刚 郑群 牟丽娜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比较缬沙坦单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轻中度EH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接受缬沙坦80mg,QD;缬沙坦160 mg,QD或缬沙坦80mg联合氨氯地平5mg,QD治疗,疗程为... 目的:比较缬沙坦单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轻中度EH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接受缬沙坦80mg,QD;缬沙坦160 mg,QD或缬沙坦80mg联合氨氯地平5mg,QD治疗,疗程为8周。测定双盲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SI=Ln(1/FIN*FBG))。结果:有75例患者符合标准进入了双盲治疗研究。治疗前后三个治疗组SBP和DBP均较基线比较明显下降,以缬沙坦80mg联合氨氯地平5mg组血压下降最明显。联合治疗组与缬沙坦160 mg组,FIN明显下降[(23.76±9.04)VS15.30±6.51],P<0.05)和ISI[(-1.35±0.41)VS(-0.91±0.39)],P<0.05)显著改善;但在缬沙坦单药组(无论是单药还是加量组)没有发现有意义的变化。矫正了血压后,联合治疗组仍保持着这种优势。结论: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更有效的降压和改善EH患者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指数
下载PDF
中国首例Silara®-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阳 宋光远 +6 位作者 牛冠男 王墨扬 周政 赵振燕 随永刚 张海彤 吴永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98-100,共3页
探讨中国首例Silara®-Valve(原Direct Flow)瓣膜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6日阜外医院首次开展的1例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与患者围术期情况。1例外科手术中危的症... 探讨中国首例Silara®-Valve(原Direct Flow)瓣膜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6日阜外医院首次开展的1例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与患者围术期情况。1例外科手术中危的症状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成功接受了Silara®-Valve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膜位置、功能良好,无反流,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后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ara®-Valve瓣膜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随永刚 滕思勇 +3 位作者 钱杰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688-688,共1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进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47例患者与行冠脉支架... 目的:研究并探讨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进行冠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47例患者与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1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分别将其设置为狭窄组、未狭窄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方面资料,对导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得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术前胆固醇水平、术前血尿酸水平是影响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主要和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术前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有关,临床上应根据相应因素进行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庆荣 张海彤 +3 位作者 张洪亮 随永刚 宋光远 吴永健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2期1330-1335,共6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择期行PCI治疗的240例...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择期行PCI治疗的2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的靶血管需满足PCI术前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0.80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 y resistance,IMR)<20U。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为术后靶血管FFR>0.80且IMR≥20U,据此将240例患者分为术后冠脉微循环损伤组144例及术后冠脉微循环正常组96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χ~2=20.980,P<0.001)、心肌梗死(χ~2=24.464,P<0.001)、周围血管病史(χ~2=7.237,P=0.007)、糖尿病史(χ~2=13.333,P<0.001)、高血压史(χ~2=18.286,P<0.001)、高脂血症(χ~2=13.084,P<0.001)、糖化血红蛋白(t=6.361,P<0.001)、术中收缩压(t=-3.421,P=0.001)、预扩张次数(z=8.113,P<0.001)、预扩张最大压力(Z=6.920,P<0.001)、预扩张时间(Z=8.003,P<0.001)与术后IMR升高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14,95%CI:1.156~8.529)、既往心肌梗死(OR=6.767,95%CI:1.585~28.894)、周围血管病史(OR=3.794,95%CI:1.139~12.636)、糖尿病史(OR=5.043,95%CI:1.532~16.599)、高血压史(OR=3.323,95%CI:1.231~8.974)、最大扩张压力(OR=0.806,95%CI:0.668~0.972)、扩张时间(OR=0.754,95%CI:0.606~0.937)、糖化血红蛋白(OR=1.242,95%CI:1.088~1.418)和术中收缩压(OR=0.964,95%CI:0.934~0.994)是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糖化血红蛋白是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的危险因素;球囊预扩张最大压力、预扩张时间和术中收缩压是PCI手术中微循环损伤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随永刚 滕思勇 +5 位作者 钱杰 吴元 窦克非 唐熠达 乔树宾 吴永健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045-4050,共6页
目的分析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26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其中121例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39例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 目的分析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26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其中121例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39例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A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60例高龄AMI患者平均年龄83(81,84)岁,其中NSTEMI患者年龄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NSTEMI患者121例(46.5%),STEMI患者139例(53.5%)。左主干病变患者37例(14.2%);Killip心功能≥2级187例(71.9%);3支病变支数151例(58.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AMI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72.3%和42.7%;无论NSTEMI患者还是STEMI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AMI患者比例均超过90%。NSTEMI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STEMI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支架术后患者比例,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比例也均高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没有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比例高于STEMI患者,而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比例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再住院率高于STEMI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96,95%CI=0.92-1.01,P=0.04);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32,95%CI=0.11-0.98,P=0.04);外周动脉疾病是高龄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5.93,95%CI=1.50-23.40,P<0.05)。结论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一般具有合并症多、病变支数多、心功能差、病死率高的特点,NSTEMI患者一般较STEMI患者预后更差,再住院率高。STEMI患者介入过程往往更需要IABP植入保护。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合并外周动脉病是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预后 被引量:4
15
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13 位作者 杨跃进 陈纪林 乔树宾 徐波 李建军 刘海波 戴军 窦克非 慕朝伟 随永刚 吕峰 许建屏 胡盛寿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括心脏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事件;院外随访的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结果 患者年龄(61±5)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患者5例(45.5%).在介入治疗的靶血管病变中,9例(81.8%)位于左前降支,中、重度钙化、慢性完全闭塞及弥漫性长病变分别为3例(27.3%)、4例(36.4%)和4例(36.4%).11例患者均有行急诊CABG的指征,其中冠状动脉夹层5例(45.5%)、冠状动脉穿孔 3例(27.3%)、病变无法充分扩张1例(9.1%)、血管急性闭塞1例(9.1%)和支架脱载1例(9.1%).CABG术后随访(47±33)个月.院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性死亡1例(9.1%),Q波心肌梗死2例(18.2%).院外随访期间,1例(9.1%)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无因心原性事件再次住院的患者.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多见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分流术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左束支起搏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天捷 宋光远 +9 位作者 赵杰 陈阳 牛冠男 周政 赵振燕 王墨扬 随永刚 陈柯萍 华伟 吴永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运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TAVI治疗、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35例。根据心室...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运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TAVI治疗、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35例。根据心室电极放置位置,分为LBBP组(12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23例)。计算LBBP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观察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第3天及1、3、6个月测量起搏器程控参数。比较两组患者TAVI术后1、3、6个月时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指标。结果共纳入35例患者,年龄(76.4±7.7)岁,男性19例(54.3%)。与RVAP组患者比较,LBBP组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中的手术时间[(86.58±17.10)min比(68.74±9.18)min,P<0.001]及X线透视时间[(20.08±4.44)min比(17.00±2.26)min,P<0.001]更长。LBBP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1/12,12例患者均无气胸和血胸、电极脱位、感染以及囊袋出血等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起搏器程控参数均在理想范围且稳定。共随访7.43(5.21,9.84)个月,术后3、6个月时,与RVAP组患者比较,LBBP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均更高[3个月时:(60.75±2.89)%比(57.35±3.33)%,P=0.004;6个月时:(63.17±3.33)%比(56.17±3.97)%,P<0.001],NT-proBNP值均更低[3个月:822(607,1150)ng/L比1052(902,1536)ng/L,P=0.006;6个月:440(330,679)ng/L比783(588,1023)ng/L,P=0.001];术后1、3、6个月时,LBBP组患者的QRS时限均较RVAP组患者短[1个月时:99(97,107)ms比126(124,130)ms,P<0.001;3个月时:98(96,105)ms比129(128,133)ms,P<0.001;6个月时:96(94,104)ms比130(128,132)ms,P<0.001]。结论对于TAVI术后存在永久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LBBP是可行、安全可靠的,短期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左束支起搏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起搏器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随永刚 滕思勇 +7 位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杨跃进 乔树宾 陈珏 姚民 刘海波 尤士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5期4851-4854,487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行冠脉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SPSS21.0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行冠脉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SPSS21.0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5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冠脉再狭窄(22.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吸烟史、糖尿病史、脂蛋白a(Lp(a))水平、空腹血糖、尿素氮(BUN)、总胆红素、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以及直径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Lp(a)水平、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61、1.944、3.593、2.798、2.449、3.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支架直径是冠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数量,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Lp(a)水平、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不断优化支架并根据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支架手术 冠脉再狭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