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导入和鉴定分析
1
作者 张君 张虹 +4 位作者 张芮 路国栋 雍婧姣 郎思睿 陈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G1,构建植物基因过量表达载体,以单独或组合的形式将这些基因导入到甜叶菊中,获得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对照植株相比,单独导入SrUGT85C2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提高,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单独导入SrUGT91D2m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显著降低,而甜菊醇双糖苷含量显著增加;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植株中,总糖苷含量显著提高,莱包迪苷A含量达到10%以上,比对照提高了2倍,而甜菊糖苷含量减少了一半。3个基因组合同时导入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与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类似,其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其占比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为以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调控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培育莱包迪苷A含量高的高品质甜叶菊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莱包迪苷A 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转化
下载PDF
利用微型离心管提取分析天然橡胶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张君 雍婧姣 +4 位作者 路国栋 安迎瑞 张虹 郎思睿 陈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8,234,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从少量样品中提取、分析天然橡胶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含量的方法,在已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采用2 mL微型离心管的方法提取分析材料(0.5 g以下)中的聚异戊二烯含量。从分别利用微型离心管与索氏...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从少量样品中提取、分析天然橡胶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含量的方法,在已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采用2 mL微型离心管的方法提取分析材料(0.5 g以下)中的聚异戊二烯含量。从分别利用微型离心管与索氏提取器提取4种样品分析材料,即顺式聚异戊二烯标准品、多汁乳菇子实体、杠柳枝条、杜仲果翅的提取得率和分子量分布看,2种提取方法的差别不大,再通过每次提取时利用顺式聚异戊二烯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校正,采用2 mL微型离心管微量提取分析测定植物植株、组织材料或真菌子实体、菌丝体中的顺式或反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含量的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聚异戊二烯 微型离心管提取 索氏提取器提取 提取得率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霞 张芳 +4 位作者 赵建军 雍婧姣 高晓娟 张文华 王汉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9-1534,共6页
目的:分析、预测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药理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依据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SP)等数据库,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甘草中的黄酮类化... 目的:分析、预测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药理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依据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SP)等数据库,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药效团匹配与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其潜在的作用靶点,随后借助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V6.8(DAVIDV6.8)分析工具对获得的靶点蛋白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以P<0.05为标准判断相关),并运用Cytoscape3.5.1软件构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靶点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共从甘草中筛选出了19个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等),涉及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脑啡肽酶等78个靶点蛋白(共188次),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等40条信号通路(其中与癌症相关的通路8条、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通路7条、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通路6条、与传染病相关的通路5条、与代谢相关的通路3条等);所建黄酮类化合物-靶点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显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个靶点作用于不同的疾病代谢通路。结论: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症、内分泌系统、传染病、代谢系统等方面疾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且可能有潜在的抗帕金森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网络药理学 黄酮 靶点蛋白 信号通路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妍 董琳 +3 位作者 雍婧姣 毛福英 尹蕾 付雪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970-297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毛蕊异黄酮-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异槲皮苷、染料木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和芒炳花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 29~1.514 5μg(r=0.999 4)、0.015 00~0.7 500μg(r=0.999 5)、0.007 39~0.369 5μg(r=0.999 1)、0.12011~6.005 5μg(r=0.999 8)、0.038 36~1.918μg(r=0.999 9)、0.029 89~1.494 5μg(r=0.999 5)、0.007 04~0.352μg(r=0.9994)、0.016 83~0.841 5μg(r=0.999 5)、0.004 54~0.227μg(r=0.999 9)、0.013 36~0.668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5%~100.45%(RSD=0.36%,n=6)、99.34%~101.00%(RSD=0.59%,n=6)、98.05%~100.36%(RSD=1.27%,n=6)、99.73%~100.13%(RSD=0.18%,n=6)、99.70%~100.30%(RSD=0.22%,n=6)、99.67%~103.27%(RSD=1.37%,n=6)、98.13%~104.41%(RSD=2.37%,n=6)、96.35%~100.06%(RSD=1.46%,n=6)、99.47%~101.13%(RSD=0.60%,n=6)、99.70%~100.06%(RSD=0.1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类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治芳 温奎申 +4 位作者 赵建军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张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75-177,18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水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指导沙棘提取物生产实践。[方法]分别采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沙棘提取物中水分、总黄酮、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结果]冷冻干...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水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指导沙棘提取物生产实践。[方法]分别采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沙棘提取物中水分、总黄酮、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结果]冷冻干燥提取物中水分含量最低,总黄酮和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方法对沙棘提取物的含水量、活性成分含量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沙棘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提取物 干燥方法 水分 总黄酮 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甘草中皂苷类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霞 张芳 +4 位作者 赵建军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权洪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7期658-665,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甘草中皂苷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理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甘草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甘草中主要皂苷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DAV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甘草中皂苷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理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甘草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采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甘草中主要皂苷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DAVID分析工具对获得的靶标蛋白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注释;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甘草皂苷化合物-靶点蛋白-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共从甘草中筛选出了12种皂苷类化合物,涉及52个靶点蛋白(共118次)、40条重要信号通路,所建网络药理模型中的3个节点交错连接,代谢通路间相互协调、相互调节,显示甘草中皂苷类化合物可通过多个靶点作用于不同的疾病代谢通路。结论甘草皂苷类化合物对癌症、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且可能有潜在的解酒精中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皂苷 网络药理学 靶点蛋白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的蒙古黄芪与对照药材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尚博扬 董琪 +7 位作者 夏秀萍 冯军 王建寰 张霞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赵建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基于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评价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栽培蒙古黄芪质量。方法建立宁夏固原市隆德县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分别比较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 目的基于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评价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栽培蒙古黄芪质量。方法建立宁夏固原市隆德县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分别比较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对12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及近红外指纹图谱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分别大于0.955和0.989,且二者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吸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研究所用的12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基于综合性较强的两种检测手段的比较研究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避免了仅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引起的误判,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指纹图谱 近红外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霞 张芳 +4 位作者 高晓娟 雍婧姣 张文华 赵建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26-3931,共6页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的外观性状、口感、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指导黑果枸杞生产实践。分别将冷冻干燥、低温干燥和自然烘干的黑果枸杞用福林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消光系数法和DPPH法、FRAP法测定总多酚、原...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的外观性状、口感、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指导黑果枸杞生产实践。分别将冷冻干燥、低温干燥和自然烘干的黑果枸杞用福林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消光系数法和DPPH法、FRAP法测定总多酚、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的性状、口感、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冷冻干燥后黑果枸杞外观性状及口感均佳,水分含量低,总多酚、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低于自然晾干者,但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自然晾干者外观形状及口感较差,水分含量高,但其3种活性成分含量最高,FRAP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因此应综合考虑性状、口感、抗氧化活性及生产成本选择黑果枸杞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干燥方法 活性成分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宁夏产甘草不同组织部位成分差异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汉卿 雍婧姣 +6 位作者 肖东 佟月 温奎申 李元杰 高晓娟 赵建军 张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72-2675,共4页
目的:比较甘草木质部、韧皮部及木栓层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宁夏产甘草及其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利用R3.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甘... 目的:比较甘草木质部、韧皮部及木栓层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宁夏产甘草及其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利用R3.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草组织构成以木质部和韧皮部为主,有少量木栓层存在;甘草中总黄酮主要分布在木栓层;甘草苷主要分布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甘草酸在木质部、韧皮部和木栓层均匀分布;木栓层总黄酮与甘草中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部、韧皮部、木栓层,中甘草苷含量与甘草中甘草苷含量呈显著相关(P<0.01,P<0.05),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甘草酸含量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显著相关(P<0.01,P<0.05);木质部和韧皮部甘草酸含量与其质量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的生物合成及总黄酮构成做了铺垫,为甘草研究及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苷 甘草酸 总黄酮 韧皮部 木质部 木栓层 组织
原文传递
基于R语言的近红外光谱对甘草中指标成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雍婧姣 王霞 +7 位作者 石思佳 温奎申 佟月 张霞 赵建军 王建寰 高晓娟 王汉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6-181,共6页
目的:建立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水分、总灰分、甘草苷、甘草酸)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实现快速检测。方法:基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97批甘草中水分、总灰分、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其近红外光谱。采用R语言筛... 目的:建立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水分、总灰分、甘草苷、甘草酸)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实现快速检测。方法:基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97批甘草中水分、总灰分、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其近红外光谱。采用R语言筛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水分和甘草苷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其中水分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0和0.929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3 2和0.203 8,甘草苷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3和0.907 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93 9和0.128 9;总灰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 5和0.917 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09 6和0.103 7;甘草酸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测试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 1和0.915 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4 8和0.236 0。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较优的甘草质控成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其模型的准确度均较高,为实现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近红外 偏最小二乘 光谱预处理 定量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苏晓乾 夏长波 +6 位作者 严福林 李元杰 雍婧姣 高晓娟 陶伟伟 王汉卿 赵建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62-169,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淫羊藿治疗抑郁症的抗炎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集和筛选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TCMSP数据库对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利用OMIM数据库,C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的相关靶点以及抗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并对网络拓扑结构分析;采用GOLD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炎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淫羊藿与抑郁症相关的12个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5个关键抗炎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生物过程65个,细胞组成4个,分子功能1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1条,其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9个;分子对接验证淫羊藿苷与关键抗炎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揭示了淫羊藿通过抗炎靶点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网络作用于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淫羊藿抗抑郁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淫羊藿 抑郁症 抗炎作用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宁夏产柴胡药材与其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近红外光谱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建军 高晓娟 +4 位作者 雍婧姣 张霞 王英华 马玲 王汉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6,共7页
目的:通过宁夏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研究,对宁夏柴胡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比较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分别对13批柴胡药材和对照药材的... 目的:通过宁夏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研究,对宁夏柴胡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比较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分别对13批柴胡药材和对照药材的共有峰面积和近红外吸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的相似度分别>0.901和0.982,结合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对应点吸收)的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均无显著差异,验证了13批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的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图谱,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认为13批宁夏产柴胡药材与对照药材质量无显著差异。研究采用两种综合性较强的检测手段,避免了分析中因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而引起的误判,为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指纹图谱 近红外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黄芪药材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妍 董琳 +2 位作者 雍婧姣 毛福英 付雪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0-2613,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药材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黄芪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药材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黄芪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四种黄酮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良好(r=0.9996~0.9999),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均小于1.85%;经过主成分分析,为黄芪药材进行了综合排名;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指定了20个共有峰,18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经过聚类分析,将21批黄芪药材分为三类。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可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类成分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枸杞属不同品种枸杞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晓娟 邹慧 +5 位作者 张霞 雍婧姣 赵建军 安巍 王英华 王汉卿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我国产枸杞属7种3变种和1个培育的新品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叶抗氧化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法测定各枸杞叶总黄酮... 目的比较研究我国产枸杞属7种3变种和1个培育的新品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叶抗氧化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法测定各枸杞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采用SPSS19.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产枸杞属11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除截萼枸杞与黑果枸杞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种枸杞叶间总黄酮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枸杞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即其抗氧化活性不同,且其抗氧化活性与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结论我国产枸杞属叶中总黄酮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由种的不同所引起,并最终影响枸杞叶中总黄酮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叶抗氧化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 总黄酮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基于指标成分与近红外光谱对宁夏野生和栽培甘草的比较鉴别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狄天云 高晓娟 +5 位作者 张霞 赵建军 雍婧姣 马玲 王英华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6-541,共6页
比较宁夏乌拉尔甘草(以下均简称甘草)中基于指标成分含量的色谱鉴别和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光谱鉴别差异,建立快速有效鉴别宁夏野生和栽培甘草的方法。采用HPLC和紫外光谱法测定9批野生甘草和14批栽培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并... 比较宁夏乌拉尔甘草(以下均简称甘草)中基于指标成分含量的色谱鉴别和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光谱鉴别差异,建立快速有效鉴别宁夏野生和栽培甘草的方法。采用HPLC和紫外光谱法测定9批野生甘草和14批栽培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信息。结果显示,基于指标成分定量的色谱鉴别无法有效鉴别宁夏野生和栽培甘草,近红外光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够直观、快速、有效鉴别宁夏野生和栽培甘草样品,为甘草生长方式的鉴别及应用研究提供有效方法。同时,为甘草的品种、产地及规格等方面的鉴别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近红外 指标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鉴别
原文传递
苦豆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尚博扬 杨萍 +5 位作者 陈丽 高晓娟 雍婧姣 张霞 赵建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7,共8页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苦豆子生物碱潜在的药理作用。收集苦豆子主要生物碱成分,然后进行类药性分析、潜在靶点预测和信号通路筛选;借助DAVID分析工具,结合KEGG数据库对通路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生物...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苦豆子生物碱潜在的药理作用。收集苦豆子主要生物碱成分,然后进行类药性分析、潜在靶点预测和信号通路筛选;借助DAVID分析工具,结合KEGG数据库对通路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生物碱-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表明,苦豆子的17种生物碱涉及49个靶点蛋白(共170次)、22条重要信号通路,所建网络药理模型中的3个节点交错连接,代谢通路间相互协调、相互调节。苦豆子生物碱可能对癌症、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苦豆子 生物碱 靶点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苦豆子中黄酮类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东 庄改改 +6 位作者 李元杰 柳全霞 高晓娟 雍婧姣 张霞 赵建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353-3361,共9页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黄酮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通过调控INSR,KDR,MET等62个靶点,干预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胰岛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44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血糖等作用,这与该课题组前期以苦豆子黄酮类成分为基础进行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所得结果相符合,初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探讨了苦豆子黄酮类成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阐释苦豆子药用的相关机制及开发利用苦豆子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苦豆子 靶点 反向药效团匹配 物质基础 黄酮类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抗紫外线致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苟军丽 杨程 +7 位作者 李元杰 雍婧姣 赵建军 张霞 高晓娟 王建寰 陶伟伟 王汉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8-186,共9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及工具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的潜在协同保护皮肤光损伤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现代化及新药创新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所查文献,获得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活性...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及工具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的潜在协同保护皮肤光损伤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现代化及新药创新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所查文献,获得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活性成分及所对应的靶标;将所得靶标输入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中,查询靶标对应的基因名称。通过检索疾病相关网站C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获取防晒相关靶标;通过在线String数据库分析作用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预测的核心作用靶标。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预测靶标的基因本体(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做网络图;利用在线网站Draw Venn Diagram将疾病靶标与药物预测靶标之间的关系用Venn图呈现;利用R Studio软件绘制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图。通过GOLD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标之间的分子对接。结果:收集到甘草-石榴皮复配活性成分16个,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山柰酚、槲皮素等。主要涉及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抑癌基因(TP53)这5个核心靶点,涉及乙型肝炎,癌症信号通路,弓形虫病,美国锥虫病,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防晒作用。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究了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皮肤光保护作用靶标与通路,进一步印证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点,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甘草 石榴皮 光损伤 协同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益母草中阿魏酸对含益母草中成药质量标准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凯 王庆 +4 位作者 赵建军 张霞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TQ-MS测定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评价益母草中阿魏酸对中成药调经止痛片及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影响,为制定含有益母草并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 目的:建立HPLC/TQ-MS测定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评价益母草中阿魏酸对中成药调经止痛片及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影响,为制定含有益母草并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UPLC-Q/TOF定性鉴别及分析益母草中阿魏酸,采用HPLC/TQ-MS定量分析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基于定量分析结果及处方用量探讨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对其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影响。结果:薄层鉴别及UPLC-Q/TOF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均含有阿魏酸。HPLC/TQ-M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在0.004 2%~0.006 5%之间。结论:益母草与当归、川芎等含有阿魏酸的药材配伍且其用量较大时,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会对其质量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阿魏酸 定量分析 定性鉴别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