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形式主义接受中的思维问题与当代文论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雍青 孙芳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2,共6页
俄国形式主义融入中国文论的过程,也是中国文论转型中克服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思维的过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最初遭到拒斥及随之的全面接受,都受到中国当代文论转型中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而20世纪90年代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综... 俄国形式主义融入中国文论的过程,也是中国文论转型中克服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思维的过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最初遭到拒斥及随之的全面接受,都受到中国当代文论转型中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而20世纪90年代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综合性解读,则标志着中国当代文论对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超越的开始。不过,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还远远没有消除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本文认为:只有缩小文学本质的逻辑内涵,扩大文学本质的逻辑外延,文论转型与重构中的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才可能被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接受思维 文论转型
下载PDF
接受与过滤:中国先锋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雍青 陈国恩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3期9-18,共10页
先锋批评接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文学批评学术地位的重新界定、文学本体的位移及批评的科学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先锋批评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接受,使中国先锋批评从批评态度到文学观念再到批评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 先锋批评接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文学批评学术地位的重新界定、文学本体的位移及批评的科学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先锋批评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接受,使中国先锋批评从批评态度到文学观念再到批评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同时,由于时代审美需求、文论传统和传统审美心理等机制过滤,先锋批评在文学本体论观念、批评的逻辑起点及批评实践上对俄国形式主义进行了误读。正是这种对话性的误读,使先锋批评很快既超越了俄国形式主义,又很快超越了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接受与过滤
下载PDF
影像的自律与他律——重审巴赞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本体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雍青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巴赞理论是影像本体论和自律论的有机统一,然而,中国学者仅接受了其影像本体论,而过滤、改写了他的自律论。中国学者一方面过滤了巴赞自律论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另一方面又用现实主义审美认识论改写了其活动照相、心理学和艺术... 巴赞理论是影像本体论和自律论的有机统一,然而,中国学者仅接受了其影像本体论,而过滤、改写了他的自律论。中国学者一方面过滤了巴赞自律论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另一方面又用现实主义审美认识论改写了其活动照相、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自律论前提。这一创造性转化确立了中国电影研究中"影像"的主导地位、恢复了现实主义细节真实的一面并凸显了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论 他律论 影像本体论 真实观 长镜头理论
下载PDF
“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的文化渗透 被引量:1
4
作者 雍青 肖华锋 《全球传媒学刊》 2016年第3期103-117,共15页
美国政府的文化扩张战略和好莱坞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渗透美国文化价值的双重动因。好莱坞电影在传播美国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发明创造美国的文化价值。这一过程存在全球文化同质/美国化的危机,但也... 美国政府的文化扩张战略和好莱坞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渗透美国文化价值的双重动因。好莱坞电影在传播美国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发明创造美国的文化价值。这一过程存在全球文化同质/美国化的危机,但也招致全球各国的抵制。解决这一危机的主要途径是改变不对等的媒介话语权,促成各国平等表达本国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美国文化 “冷战” 文化渗透
下载PDF
没有本体的电影诗学——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批判与价值本体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雍青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7-54,142,共8页
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主要包含以实证为基础的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去阐释化的知识范围和纯粹的认知方式三个方面,这为我们反思现代电影理论的联想式思维、本质主义和相对主义提供了理论维度。但是,由于缺少本体论的支撑,波德... 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主要包含以实证为基础的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去阐释化的知识范围和纯粹的认知方式三个方面,这为我们反思现代电影理论的联想式思维、本质主义和相对主义提供了理论维度。但是,由于缺少本体论的支撑,波德维尔不仅使自身的理论建构沦入碎片化与犬儒化的境地,而且也削弱了他对现代电影理论批判的力度。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都缺少对电影本体的承诺。反思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的知识论前提,是为了提倡电影价值本体的建构,以澄明"理论何为"的问题,试图为平衡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提供一种统一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维尔 电影理论 知识论 价值本体
下载PDF
英语世界电影剧作研究新动态——评三本新书 被引量:1
6
作者 雍青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0-143,153,共5页
英语世界电影剧作文化比较繁荣,其中创作指南成果最多。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电影剧作研究开始向本体反思、创作过程探寻和跨平台写作等方向拓展。特德·南里切利的《剧本哲学》、伊恩·麦克唐纳的《剧作诗学与电影观念》、凯瑟... 英语世界电影剧作文化比较繁荣,其中创作指南成果最多。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电影剧作研究开始向本体反思、创作过程探寻和跨平台写作等方向拓展。特德·南里切利的《剧本哲学》、伊恩·麦克唐纳的《剧作诗学与电影观念》、凯瑟琳·米拉德的《数字时代的电影剧本创作》分别代表上述三个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参考国外研究,国内可向电影剧作本体反思、动态创作过程、跨平台写作及电影剧作史等研究方向推进电影剧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剧作 研究 新动态
下载PDF
《甄嬛传》:一次不成功的突围 被引量:1
7
作者 雍青 《艺苑》 2012年第6期83-85,共3页
《甄嬛传》是对当下类型化的宫廷剧"戏说"和"穿越"的一次不成功的突围。它在剧作风格、叙事逻辑和制作的精致上都超出了当下一般的宫廷剧,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然而,由于对影视商业化存在认识的误区,该剧又在主题... 《甄嬛传》是对当下类型化的宫廷剧"戏说"和"穿越"的一次不成功的突围。它在剧作风格、叙事逻辑和制作的精致上都超出了当下一般的宫廷剧,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然而,由于对影视商业化存在认识的误区,该剧又在主题上存在制度戕害让位于复仇主题和价值立场模糊等方面的不足。只有克服这些对影视商业化认识上的误区,我们才能生产出既叫座又叫好的影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嬛传》 宫廷剧 影视商业化
下载PDF
论影视改编对叙事作品文学性的弱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雍青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6-58,共3页
应在反思的基础上,在文学教学中应用影视手段。影视对文学作品(叙事性作品)文学性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限定了审美的边界;其次是简化了原作的主题;三是弱化了原作的叙事结构及线索。当然,这一手段在教学中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应在反思的基础上,在文学教学中应用影视手段。影视对文学作品(叙事性作品)文学性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限定了审美的边界;其次是简化了原作的主题;三是弱化了原作的叙事结构及线索。当然,这一手段在教学中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提供一个文本解读范本及有利于比较教学。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手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引导学生对原著与影视的主题、叙事方式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进一步的发挥影视教学手段的作用而避免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文学性 弱化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主流话语的生活化表达——《三里湾》话语类型与文本构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雍青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认为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中的生活化叙事与民间话语形态的采用并非是基于他的民间立场,而是将实现主流话语的斗争性方式转化为生活化的叙事,同时利用启蒙话语和民间话语中与主流话语具有同构性的因素来结构文本,通过主流话语对... 本文认为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中的生活化叙事与民间话语形态的采用并非是基于他的民间立场,而是将实现主流话语的斗争性方式转化为生活化的叙事,同时利用启蒙话语和民间话语中与主流话语具有同构性的因素来结构文本,通过主流话语对其它话语的渗透,从而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这一意识形态审美化的创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话语 启蒙话语 民间话语
下载PDF
在开拓中创新——“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雍青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教育学院 武汉大学 师范学院 师范大学 研究会 主办 闻一多 文学 新诗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在跨越“断裂”与爆破历史中消解历史——1990年代文学史叙事自我解构的危机
11
作者 雍青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9-161,共3页
1990年代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叙事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危机。一方面文学史叙事通过对文学史“断裂”的弥合来完成一种对文学史总体图景的描绘,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的文学对象的开掘,将历史爆破出来,从而承诺一种对历史真实的想象。然而前... 1990年代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叙事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危机。一方面文学史叙事通过对文学史“断裂”的弥合来完成一种对文学史总体图景的描绘,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的文学对象的开掘,将历史爆破出来,从而承诺一种对历史真实的想象。然而前者将历史客观化,后者将历史主观化,都存在着消解历史的危机。既回到文学本身又回归历史的深度是超越这些悖论和危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叙事 断裂 消解
下载PDF
解构语境中的建构性话语——兼论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理论的逻辑建构
12
作者 雍青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检视1990年代以来本土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建构性话语,能给我们提供建构的资源和创新的原则、方向。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理论主要以"文学性"为建构的逻辑起点,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形式审美与人文意蕴的关系;二是文学批评理论建... 检视1990年代以来本土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建构性话语,能给我们提供建构的资源和创新的原则、方向。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理论主要以"文学性"为建构的逻辑起点,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形式审美与人文意蕴的关系;二是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中的民族性问题;三是审美中的超越性问题。这些建构话语丰富了文学本质的内涵。同时,这些建构中又存在语境化、价值与价值生成机制之间的倒置及忽视批评对象等不足。本文在检视这些建构性话语的基础上提出文学批评理论的重建要回到文本,在对象认知与价值评判、客体意蕴与主体感受、现实语境与历史视野之间进行视域融合,生成新的价值与体验,同时这种融合是动态的不可最后完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话语 建构
下载PDF
从本质追寻到存在关怀——巴赫金哲学人类学评述
13
作者 雍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巴赫金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统一的存在,是在事件中的存在,应分是人存在的动因,对话在应分中起着动力性作用。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既超越了实证主义又超越了心理主义,既注重对人作整体的考察,又注重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考察人的意义的生... 巴赫金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统一的存在,是在事件中的存在,应分是人存在的动因,对话在应分中起着动力性作用。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思想既超越了实证主义又超越了心理主义,既注重对人作整体的考察,又注重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考察人的意义的生成。这一思想完成了欧洲哲学人类学从本质论到存在论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 存在 应分
下载PDF
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
14
作者 雍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象的形成。我国的学者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巴赫金形象,他们所接受的实际上是他人之镜中的巴赫金形象,进而使我国接受者在世界巴赫金接受的对话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国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的丧失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新的主体性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形象 接受 主体性
下载PDF
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199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研究
15
作者 雍青 《长江学术》 2007年第2期130-130,共1页
1990年代,随着传统意识形态的终结与转型,以及商业社会和读图时代的来临,文学批评经历了一次转型。梳理这次转型的内在脉络及寻找形成动因成为本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话语 有效性特征 文学活动 政治合法性 年代 意识形态 审美 形成动因 读图时代
下载PDF
从症候阅读到意识形态缝合——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的嬗变
16
作者 雍青 《长江学术》 2012年第4期16-23,共8页
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意识形态批评呈现出批判性逐渐减弱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症候阅读与现代性批判分别是对电影意识形态特性的重新体认和我国意识形态自我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全球... 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意识形态批评呈现出批判性逐渐减弱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症候阅读与现代性批判分别是对电影意识形态特性的重新体认和我国意识形态自我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全球化过程中民族身份自我认同的表征,认同中过分强调了对立,缺少对话精神;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电影中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总结,则使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与意识形态缝合,批判性减弱。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体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应坚持意识形态批评的批判性、动态观与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批评 意识形态 现代性 民族主义 主旋律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中俄国形式主义的传播与接受
17
作者 雍青 王琪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15,共5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俄国形式主义在我国传播与接受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展开的。在这一语境之下,俄国形式主义一方面因和后现代文学观念抵牾而受到訾议,另一方面因其对文化研究的救弊作用而在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建中被重新发现价值。俄国形...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俄国形式主义在我国传播与接受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展开的。在这一语境之下,俄国形式主义一方面因和后现代文学观念抵牾而受到訾议,另一方面因其对文化研究的救弊作用而在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建中被重新发现价值。俄国形式主义在我国1990年代以来传播与接受从"抑"到"尊"的走向表明,我国文学理论批评正从现代型向后现代型转型,并进而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论八股文的程式化
18
作者 王炜 雍青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7-82,共6页
八股文是一种程式化程度极强的考试文体。明清两代,从形式、写作内容及文章风格上都对八股作了严格的要求。八股文的程式化自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合逻辑性,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不仅大大提高了考官的阅卷效率,而且直接影响了明清文人思... 八股文是一种程式化程度极强的考试文体。明清两代,从形式、写作内容及文章风格上都对八股作了严格的要求。八股文的程式化自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合逻辑性,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不仅大大提高了考官的阅卷效率,而且直接影响了明清文人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的建构与形成。但高度的程式化也限制了文人的创造力,八股文不可避免地随科举制度的结束走向了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程式化 合理性 弊端
下载PDF
2022年度第二次青藏科考在藏工作开展情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才巴 雍青 +2 位作者 雷鸣 吴敏 尹君 《西藏科技》 2023年第12期3-8,共6页
2022年以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 2022年以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任务及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在西藏扎实有序开展工作。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赴藏各科考分队野外考察情况,梳理分析了2022年度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藏工作开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小组 西藏工作座谈会 野外考察 科考队 第十次党代会 西藏自治区 梳理分析 青藏
下载PDF
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以《牛铃之声》为例
20
作者 靳雅洁 雍青 《声屏世界》 2020年第3期68-69,共2页
《牛铃之声》摒弃了以往人物述说的叙事方式,从老人和妻子的话语中呈现老人与牛的前世今生。导演通过旁观者、牛、老人三者的不同视野,将情义二字贯穿始末,采用日常生活镜头挖掘真善美。老人与牛相互尊重理解,使受众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 《牛铃之声》摒弃了以往人物述说的叙事方式,从老人和妻子的话语中呈现老人与牛的前世今生。导演通过旁观者、牛、老人三者的不同视野,将情义二字贯穿始末,采用日常生活镜头挖掘真善美。老人与牛相互尊重理解,使受众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比叙事隐匿在全片之中,引发受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方式 《牛铃之声》 纪录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