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书法艺术的宝库——西安碑林
1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5期78-82,87,共6页
文摘
西安碑林是我国保存历代碑石墓志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但收藏了古代的大批典籍石刻,也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如果从北宋元祐二年(1087)漕运使吕大忠为存藏唐《开成石经》等碑而修置专室算起,西安碑林已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为避免士大夫文人儒士们读经攻学传抄之误,朝廷委派国子祭酒郑覃等人将《论语》等十二部经书镌刻于国子监内。这部保存至今的典籍石刻,在当时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
关键词
西安碑林
开成石经
十二部经
吕大忠
郑覃
国子祭酒
士大夫文人
玄秘塔碑
孔子庙堂碑
二王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守护西安人的“精神圣殿”
2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决策探索》
2018年第21期60-62,共3页
文摘
回顾西安城一个甲子的风风雨雨,一位曾经参与西安城市规划的先生感叹说:现实和历史在这里以一种荒谬的方式交错,好似黑色幽默,其背后是60余年的时光.
关键词
西安
圣殿
精神
城市规划
黑色幽默
分类号
K82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说墨
被引量:3
3
作者
雒长安
严敏
江涛
机构
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文博》
2006年第4期60-63,共4页
文摘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笔、墨、纸、砚历来被称作"文房四宝",为文人士大夫所必备.自远古以来,墨的用材质地、制作方法、质量品种历经变迁和优化,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见彰显.……
关键词
制墨业
方于鲁
程君房
吴天章
烟墨
墨模
汪节庵
汪近圣
曹素功
胡开文
双鸳鸯
贡墨
漆烟
石墨
黑色颜料
分类号
K875.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石门摩崖书法艺术散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60-162,155,共4页
文摘
位于汉中市北二十公里的褒斜道石门摩崖久已闻名于海内外。据镌于东汉永平六年的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记,汉中郡守鄐君“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石门开凿时间距今已一千九百余年。以石门所在地昔有栈道飞虹、车辆频频之盛,又有群峰叠峦、银涛滚雪之奇,历代文人墨客至此而情动于衷,每每记事抒怀锈刻于摩崖之上。如此历代相延,在谷中留下东汉至明清石刻文字百余处。
关键词
开通褒斜道摩崖
石刻文字
褒斜道
艺术构思
褒谷
书风
散论
至明
开通褒斜道石刻
裹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关于楷书源流
被引量:1
5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2期57-62,共6页
文摘
西安碑林集中保存了上自汉魏下迄明清的许多重要碑石。而这些碑石中,又以楷书碑刻居多。面对列祖先贤空前的艺术成就,给人的启迪和联想之一是,在数千年中国书法以及文字发展历史上,楷书究竟起源于何时,它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此类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虽在某些学术论文及专著中偶有提及,然而论述尚嫌不足。笔者谨以浅陋之质,权陈一管之见,借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中国书法
北碑
一管之见
结体
二王
文字发展
汉字书法
学术论文
王次仲
艺术成就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题名 秦“峄山刻石”
被引量:1
6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8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文摘
西安碑林不仅是我国古代经典石刻藏存之处,亦为历朝书法名碑荟萃之地。然而与隋唐以后屡百盈千的碑石相比,所存汉碑较少,而汉代以前(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复制品)的碑刻则更是凤毛麟角。在碑林第五陈列室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
关键词
汉碑
西安碑林
文物价值
胡亥
开元年间
周秦
古代经典
陕西省博物馆
六国文字
书断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民族魂 平民心
7
作者
雒长安
杨天民
机构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出处
《文博》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文摘
仵德厚,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雒仵村的一位普通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食其力,在关中农村象这样的人家,是再普通不过的了.2004年春季,香港一家大型媒体报道了仵德厚这位平凡老人不平凡的人生之后,海内外的中国人才发现了嵯峨山下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发现了这位值得全民族尊敬的抗日英雄.……
关键词
八年抗战
老人
德厚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题名 唐墓壁画的发掘与保护
被引量:4
8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97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摘
以13朝古都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周围,古墓葬、古遗址等历代的遗存星罗棋布,堪称天然的历史博物馆.50年代初期,文物考古研究者在发掘的唐代墓葬中陆续发现了绘制在墓室、墓道、甬道、天井等处的壁画,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1952年,位于西安东郊的苏思(?)墓被揭开,墓中的20余幅壁画大都保存完好,有乐舞图、抬箱图、仕女图及朱雀、玄武等内容.以11名乐师和1名舞者组成的3幅1组乐舞图最为精彩,使人大开眼界.此后不久,即有一批唐代墓葬中出土了数百平方米的壁画,
关键词
唐墓壁画
陪葬墓
历史博物馆
章怀太子
墓葬
病害分析
公主
文物保护
保护研究
技术手段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唐墓壁画鉴赏
被引量:2
9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99年第2期14-21,共8页
文摘
自本世纪50年代初唐代墓室壁画在关中出土之后,这无疑填补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空白.也许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发掘数量尚不太多,媒体传播也较为有限,人们对唐墓壁画的认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八、九十年代,当陕西文物部门辟出专室进行陈列,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和保护以来,它的巨大学术价值和艺术魁力不但为人们所逐渐认识,而且其影响之大,也远远超越了国界.这一幅幅艺术杰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奇珍.本文是对几幅较大篇幅壁画研读之后的细浅认识,权做引玉之砖,以就教于方家.章怀太子李贤墓中有一幅著名的《打马球图》,气氛紧张而热烈,堪称精品.
关键词
唐墓壁画
墓室壁画
章怀太子
胡旋舞
反手击球
李世民
艺术魁力
本世纪50年代
唐玄宗
中国艺术史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洞窟壁画与墓葬壁画
被引量:1
10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5期57-60,共4页
文摘
在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唐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相适应,出现了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大量壁画艺术作品.这些绘制在宫廷庙堂、寺院道观、陵墓地官等处的艺术品,在经历了1000余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仅存一些佛教洞窟壁画和陵墓墓室壁画.洞窟壁画制作场面宏大,题材内容广博,人物形象生动和谐.这些壁画从创作思想上体现了外来艺术与中原艺术相结合的格调,表现了由理想天国向世俗社会转化的趋势.被称为东方佛教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保留至今的唐代洞窟壁画的代表.
关键词
墓室壁画
唐墓壁画
壁画艺术
墓葬
现实主义
艺术特点
艺术语言
人物形象
社会生活
创作思想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千年古刹藏珍奇——法门寺塔基地宫发现大批珍贵文物
11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4期3-4,101-102+2,共5页
文摘
建于东汉桓、灵时期的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因寺内宝塔裂崩,一九八一年以来曾两次清理出所藏珍本经卷和佛教造像(见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六期、一九八七年第三期)。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文物管理部门在塔基地宫内发现了佛指舍利和唐代为迎送舍利而奉献的大批金银器、珠玉法器、丝织品等珍贵文物,引起了考古学界、宗教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舍利塔
寺内
汉桓
塔基
文物管理
金银器
佛教造像
塔庙
宝函
一九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秦始皇陵
12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1期91-92,96,共3页
文摘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在我国古代封建帝王陵寝中,是规模较大、内涵也较为丰富的一座。秦陵北临渭水,南依骊山。此地风景佳丽,陵园气势雄伟。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羸政(前259——前210)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秦孝文王之孙,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前238年开始亲政。从前230年起,秦始皇在十年之内派兵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封建国家。羸政自称“始皇帝”,意即天下第一个皇帝,有将帝位流传万代之意。
关键词
临潼县
秦陵
秦庄襄王
秦孝文王
封建帝王
始皇帝
九六
考古工作者
丽山
军事博物馆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陕西碑版石刻及其分布特点
13
作者
雒长安
李爽
机构
文博杂志编辑部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9,共8页
文摘
一
中国古代树碑立石的习俗,远起于三代.当时的碑石用于识时、辨向、栓牲和下棺.西汉之后,碑版石刻逐渐有了一定的形制."臣之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见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名谓之碑也"(释名·释典艺).东汉郑玄注<仪礼>:"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两千多年来,或铭功,或记事,或抒怀,树碑刻铭之风绵绵不绝.碑石文字记录了历代社会的人物史迹、生活习俗、曲章制度以及其它方面的广泛内容,是我们今天进行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同时,不同时期的石刻文字也展示了当时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
陕西
碑版石刻
墓碑志
西安碑林
摩崖石刻
民族文化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坦荡书法 忠义人生——颜真卿其人其书
14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8-83,共6页
文摘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书坛上,影响最大并实际上处于领袖地位的,是中唐时期的忠烈名卧、大名鼎鼎的颜真卿。
关键词
书法
颜真卿
唐朝
处世原则
生平事迹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题名 感受卢浮宫
15
作者
雒长安
机构
文博杂志编辑部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卢浮宫(Louv re Museum)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始建于1190年,占地24公顷,是中世纪法国的王宫,到拿破仑三世时形成今日的规模.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为著名的艺术宝库之一,1793年8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卢浮宫藏有世界各地艺术品达40万件之多,包括有各国皇室的大量珍品.设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分为198个展厅,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陈列面积也最大.
关键词
卢浮宫
绘画馆
艺术馆
文化机构
分类号
K956.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题名 笔墨走处天地动——释怀素的狂草艺术
16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摘
怀素是唐代草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张旭的草书一样狂放不羁,被称为“狂草”,历来有所谓“癫张狂素”之说。
关键词
怀素
狂草艺术
书法艺术
个性精神
分类号
J292.34
[艺术—美术]
题名 陕西碑版石刻及其分布
17
作者
雒长安
李爽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5期143-145,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树碑立石的习俗,远起夏、商、周三代。当时的碑石用于识时、辨向、栓牲和下棺。西汉之后,碑版石刻逐渐有了一定的形制。"臣之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见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名谓之碑也"(《释名·释典艺》)。东汉郑玄注《仪礼》:"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2000多年来,或铭功,或记事,或抒怀,树碑刻铭之风绵绵不绝。碑石文字记录了历代社会的人物史迹、生活习俗、典章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广泛内容,是我们今天进行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同时。
关键词
碑版
《仪礼》
石经
典章制度
陕西地区
毛血
西安碑林
立石
绵绵不绝
郑玄注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题名 广惠胞泽 薄于一身——朱子桥碑志读略
18
作者
雒长安
机构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出处
《文博》
2005年第5期43-49,共7页
文摘
绍兴朱庆澜(1871-1941)先生,字子桥.其早年军史出身,参加二次护法,拥护国民革命,后屡受要职而不就.抗战时期援军御敌,多有建树.曾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致力于社会救济.先生在陕十余年间,拯救灾民,奔走呼号,力倡拓荒垦植,终以积劳成疾、咯血不治而逝,葬终南山下东韦村,长眠于三秦大地."文革"时期,以先生之善举,其灵榇竟险遭不测.1982年,经李瘦枝等陕西社会知名人士倡议,并得朱先生子女朱德君、朱权等协助,将其碑志移入西安碑林收藏.
关键词
朱庆澜
灾民
将军
陕西
难民
护法军
孙先生
朱子
碑志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题名 雒宝珊:一位渐行渐远的抗战老兵
19
作者
雒长安
出处
《各界》
2017年第3期61-64,共4页
文摘
1980年秋,祖父雒宝珊以83岁高龄逝世。遵照他生前的多次嘱咐,家里安排对祖父火葬。传统的土葬已经在农村延续了几千年,当时祖父提出要求火葬,让亲友和乡邻们都惊讶不已。祖父当时一是知道家里在历经多年磨难之后的艰辛,不愿因自己丧事多花费;第二是也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不随流俗和旧有传统,这是祖父几十年独立性格的一个特点。
关键词
老兵
抗战
祖父
火葬
传统
逝世
土葬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法门寺佛骨往事
20
作者
雒长安
机构
不详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4期38-39,共2页
文摘
法门寺最早被称为阿育王寺,在唐代是一座皇家寺院。法门寺藏着佛祖舍利据说,关中法门寺便是藏有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的寺院之一。当年因传说法门寺藏有佛祖舍利子,这座位于岐山之阳的寺院由此成为佛门圣地。原先一座较小的寺院,在唐代被建成为具有“环林宫二十四院”的大型建筑群,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长安城里最大的慈恩寺、西明寺了。
关键词
法门寺
舍利子
释迦牟尼
寺院
阿育王
建筑群
慈恩寺
长安城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