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林地区初雷预报方法的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乙奇 《气象研究与应用》 1989年第4期11-12,共2页
冷暖两种空气共同作用是产生初雷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某地区初雷的出现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此地春季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本文分析了玉林地区1954~1985年共32年初雷出现的时段后(用玉林市站的资料),把3月6日以前(含6日)出现的初雷定... 冷暖两种空气共同作用是产生初雷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某地区初雷的出现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此地春季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本文分析了玉林地区1954~1985年共32年初雷出现的时段后(用玉林市站的资料),把3月6日以前(含6日)出现的初雷定为早初雷,3月7日后出现的初雷定为迟初雷。(即以惊蛰为界)32年中共出现早初雷19年,出现迟初雷13年。资料分析发现,历年初雷当天的降水绝大部分为小雨,没有出现过大雨以上降水,初雷后1~40天内出现大~暴雨日降水的有22年,约占70%;70%初雷早的年份没有出现过倒春寒天气;75%初雷早的年份对应当年3~4月份的总降水量都在历年同期平均值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 总降水量 雷定 预报方法 环流特征 极端最高气温 热带高压 脊线 权重回归方程 长期天气预报
下载PDF
7—9月南海热带气旋与玉林地区降水 被引量:1
2
作者 雷乙奇 《广西气象》 1990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气旋 降水 源地 移动路径 登陆地段
下载PDF
玉林地区“龙舟水”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1
3
作者 雷乙奇 《广西气象》 1995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分析了玉林地区前汛期后期的降水量(龙舟水)分布和大气环流特征,提出了简易的预报方法,为该时期雨量的长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前汛期 降水量 降水预报 大气环流
下载PDF
玉林地区初夏旱涝环流特征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雷乙奇 《广西气象》 1991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针对玉林地区初夏的旱涝情况,统计分析500hpa环流特征,结果得到在旱涝年间的环流特征有五个差异。目的为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灾 干旱 环流分析
下载PDF
应用地面指标站资料预报桂东南2—3月份低温阴雨
5
作者 雷乙奇 《广西气象》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采用统计方法,找出了能反映侵入我区的冷空气强度和路径并造成桂东南2—3月份低温阴雨的指标,同时根据这些指标建立了预报方程,为桂东南2—3月低温阴雨的预报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指标站数据 低温 阴雨 降水预报
下载PDF
玉林地区四月份锋面降水的气候分析和预报
6
作者 雷乙奇 《广西气象》 1989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分析了1957~1978年共22年四月份的气候资料后发现。每年春末交初,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有一次季节性调整。西太副高逐渐西伸北抬控制华南沿海和中南半岛,500hpa图上,低纬度地区的孟加拉湾低槽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低层850hpa西南低压(... 本文分析了1957~1978年共22年四月份的气候资料后发现。每年春末交初,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有一次季节性调整。西太副高逐渐西伸北抬控制华南沿海和中南半岛,500hpa图上,低纬度地区的孟加拉湾低槽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低层850hpa西南低压(槽)也常有发生,西南季风开始盛行,此时,来自洋面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如果北方下来的是中等强度以上的冷空气,则仍可到达华南沿海,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弱,则被阻于南岭、武夷山一带,形成地面静止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锋面 气候 玉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