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与润滑油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佩玉 李赵 +2 位作者 刘东来 王永庆 靳遵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共6页
应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CO2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的键长和键角分布基本符合高斯分布规律,超临界CO2系统中二聚体的比例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当系统内压力大于9 MPa时,T形二聚... 应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CO2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的键长和键角分布基本符合高斯分布规律,超临界CO2系统中二聚体的比例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当系统内压力大于9 MPa时,T形二聚体的比例较大,推断出T形二聚体的存在使得CO2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变化剧烈.同时研究了润滑油对超临界CO2的微观特性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润滑油的混入,改变了CO2团簇体的分布比例,从而给制冷循环系统的流动与换热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分子动力学模拟 润滑油
下载PDF
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增高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雷佩玉 刘鑫 +4 位作者 赵春燕 仪慧兰 王幼萍 梁瑞峰 白剑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待生长至适宜密度时用不同浓度亚硫酸钠染毒4h。采用Fluo-3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法测...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待生长至适宜密度时用不同浓度亚硫酸钠染毒4h。采用Fluo-3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法测定肝细胞内Ca^2+。水平变化,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荧光标记法测定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杂交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的亚硫酸钠可引起肝细胞内Ca^2+水平增加,并伴随着活性氧水平增加和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但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亚硫酸钠可通过增加肝细胞内Ca^2+水平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p53蛋白水平增加,这种影响可能发生在蛋白质翻译或翻译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钙离子浓度 活性氧 P53
下载PDF
预防医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志红 白剑英 +5 位作者 王祝欣 刘杰静 赵莹 雷佩玉 邱勇 徐建军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7期506-509,共4页
调查PBL和LBL教学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影响。随机抽样预防医学五年级2个班开展LBL教学,3个班级实施PBL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结果显示,LBL教学方法比PBL教学法能明显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各... 调查PBL和LBL教学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影响。随机抽样预防医学五年级2个班开展LBL教学,3个班级实施PBL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结果显示,LBL教学方法比PBL教学法能明显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各门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PBL方法比LBL法能显著提高课堂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和网络的利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学方法 PBL教学 LBL教学法
下载PDF
矩形微通道内单相液体湍流对流流动与换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靳遵龙 李水云 +2 位作者 雷佩玉 刘敏珊 张志超 《压力容器》 2013年第5期7-12,69,共7页
采用CFD方法对不同当量直径矩形微通道内微流体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同时对当量直径为100μm的微通道内的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雷诺数相同时,阻力系数随当量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努赛尔数... 采用CFD方法对不同当量直径矩形微通道内微流体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同时对当量直径为100μm的微通道内的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雷诺数相同时,阻力系数随当量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努赛尔数和压降随当量直径的增加而减小;沿流体流动方向,各个截面上的温度逐渐上升。所得计算结果可为分析和设计矩形微通道及其组成的微尺度换热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微通道 数值研究 流体流动 传热
下载PDF
一种带状支撑的纵流壳程换热器热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庆 靳遵龙 +2 位作者 郭晓迪 雷佩玉 郭月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纵流壳程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对一种带状支撑纵流壳程换热器的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分析.基于纵流壳程换热器的特性,建立了带状支撑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其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壳程流场和温度分布等... 以纵流壳程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对一种带状支撑纵流壳程换热器的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与分析.基于纵流壳程换热器的特性,建立了带状支撑结构的计算模型,对其流体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壳程流场和温度分布等细观信息.对带状支撑换热器在不同几何参数及工况情况下的热力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将其特性与折流杆式支撑壳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流动条件下,带状支撑结构壳程内,流体具有较强的湍动度,增大了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纵向流 带状支撑结构 热力特性
下载PDF
甲醛对HepG2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闫丹丹 白剑英 +2 位作者 梁瑞峰 王幼萍 雷佩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甲醛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2、0.1、0.5、2.5、12.5 mmol/L的甲醛(formaldehyde,FA)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PO-POD酶法测定细胞内TG含... 目的:探讨甲醛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2、0.1、0.5、2.5、12.5 mmol/L的甲醛(formaldehyde,FA)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PO-POD酶法测定细胞内TG含量。另分别以0.004、0.02、0.1 mmol/L的甲醛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protern-1c,SREBP-1c)、腺苷酸核糖基化因子1(ADP-ribosylation factor 1,Arf1)和包被蛋白Ⅰ(coat protein comlexⅠ,COPⅠ)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5~12.5 mmol/L FA染毒24 h或0.1~12.5 mmol/L染毒48 h时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活性(P均<0.05);0.1 mmol/L FA染毒24 h,或者0.1和0.02 mmol/L FA染毒48 h,均可致HepG2细胞内TG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FA染毒48 h引起肝细胞内CP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SREBP-1c和COPⅠ表达水平在染毒24和48 h后均增高(P均<0.05),FA染毒24 h后Arf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FA接触可引起HepG2细胞内TG含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脂肪酸β氧化受到抑制和脂肪合成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甘油三酯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腺苷酸核糖基化因子1 包被蛋白Ⅰ
下载PDF
亚硫酸钠对HL-7702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分泌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7
作者 张艳 白剑英 +3 位作者 雷佩玉 王幼萍 赵春燕 梁瑞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9-173,178,共6页
目的:研究亚硫酸钠(Na_2SO_3)是否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装分泌和诱导内质网应激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方法:分别经不同浓度(0.1、0.5、2.5、10 mmol/L)Na_2SO_3染毒人正常HL-7702肝细胞24和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 目的:研究亚硫酸钠(Na_2SO_3)是否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装分泌和诱导内质网应激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方法:分别经不同浓度(0.1、0.5、2.5、10 mmol/L)Na_2SO_3染毒人正常HL-7702肝细胞24和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VLDL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VLDL组装相关因子微粒体载脂蛋白B100(apoB100)、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重链结合蛋白(BiP)和钙连蛋白(Calnexin)的表达水平。结果: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染毒24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Na_2SO_3处理组VLDL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作用48 h后,各Na_2SO_3处理组VLDL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染毒24 h,10mmol/L Na_2SO_3组肝细胞内apoB100mRNA表达升高(P<0.05);2.5和10 mmol/L Na_2SO_3可使肝细胞内TGH mRNA表达升高(P<0.05);染毒48 h,0.5和2.5 mmol/L Na_2SO_3引起肝细胞内TGH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染毒24 h和48h后,不同浓度Na_2SO_3对细胞内BiP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明显增加Calnexin蛋白表达(P<0.05)。结论:Na_2SO_3不能抑制VLDL组装分泌,但可能对肝细胞糖蛋白的正确折叠有一定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 内质网应激 肝细胞
下载PDF
2018年陕西省市政供水消毒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雷佩玉 孟昭伟 +1 位作者 郑晶利 常锋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8年城市市政供水水质消毒状况和微生物指标污染情况,为改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陕西省城市市政供水水质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消毒剂余量、消毒副产物和微生物...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8年城市市政供水水质消毒状况和微生物指标污染情况,为改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陕西省城市市政供水水质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消毒剂余量、消毒副产物和微生物指标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陕西省市政供水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为91.66%,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为93.56%;地下水水质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高于地面水(χ^2=30.625,P<0.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也高于地面水(χ^2=6.456,P=0.011);出厂水中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低于末梢水(χ^2=41.091,P<0.001)和二次供水(χ^2=20.999,P<0.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的水厂微生物指标达标率较高(χ^2=83.022,P<0.001);消毒副产物中,亚氯酸盐、氯酸盐、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达标率分别为98.33%、99.38%、99.81%和100.00%。结论影响陕西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达标率的主要因素是消毒剂余量。建议政府持续加大管理力度,督促供水单位加强水质净化消毒,规范消毒程序,确保消毒剂投放充足、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供水 微生物指标 消毒剂相关指标
下载PDF
2019年陕西省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卫生状况 被引量:1
9
作者 雷佩玉 郑晶利 +1 位作者 贾茹 孟昭伟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卫生现状,为进一步解决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在陕西省108个县(区)城区设置城市饮用水监测点,实现市政供水全覆盖。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区域对... 目的了解陕西省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卫生现状,为进一步解决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在陕西省108个县(区)城区设置城市饮用水监测点,实现市政供水全覆盖。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区域对水质常规指标加氨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9年采集分析有效水样1 562份,水质整体达标率为87.52%,不同区域水质达标率由高到低为陕南地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P均<0.05);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关中地区水质总大肠菌群达标率较高(P均<0.05),陕北地区水质菌落总数达标率较低(P均<0.05);除陕南地区毒理学指标全部达标外,铬、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关中、陕北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结论陕西省城市公共供水水质以微生物指标和氟化物、六价铬等毒理学指标超标为主。建议政府持续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品质,统筹解决影响饮水安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供水 水质监测 城市
下载PDF
陕西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氮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估
10
作者 雷佩玉 郑晶利 +1 位作者 贾茹 孟昭伟 《首都公共卫生》 2022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估陕西省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健康风险,为改善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2020年对陕西省农村饮用水进行监测,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指标硝酸盐氮进行达标评价,并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 目的评估陕西省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健康风险,为改善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2020年对陕西省农村饮用水进行监测,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指标硝酸盐氮进行达标评价,并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硝酸盐氮经饮水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2018-2020年共监测水样15366份,水质硝酸盐氮整体达标率为98.91%,非致癌健康风险平均水平为0.062。硝酸盐氮的浓度水平和健康风险水平分布在不同年度、区域、水源类型和水处理方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氮经口摄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仍需关注重点区域、地下水源类型以及未采取任何水处理方式等方面饮用水硝酸盐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硝酸盐氮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2019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茹 雷佩玉 +1 位作者 丁勇 孟昭伟 《首都公共卫生》 2021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9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该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方法2019年在全省涉农区县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2019共监测6110...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9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该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方法2019年在全省涉农区县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2019共监测6110份水样,合格率为66.53%(4065/6110),主要的不合格指标为总大肠菌群和氟化物,合格率分别为80.02%(4889/6110)和94.01%(5744/61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消毒、消毒设备使用情况、是否常规处理、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规范消毒及加强供水工程管理对饮水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饮用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茹 孙茜 +3 位作者 雷佩玉 郑晶利 张同军 惠晓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6期31-33,38,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4至9月对陕西省涉农县水样中砷、六价铬、铅、镉、汞、硒、铜、锌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4至9月对陕西省涉农县水样中砷、六价铬、铅、镉、汞、硒、铜、锌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元素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共采集检测水样6144份(出厂水2790份、末梢水3354份),砷、六价铬、铅和硒的超标率分别为0.52%、4.44%、0.24%和0.70%。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出厂水和末梢水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风险评价显示,砷和六价铬存在致癌风险,铅的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且8种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无论致癌风险还是非致癌风险,其数值均是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中砷和六价铬的致癌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饮用水 重金属元素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茜 贾茹 +2 位作者 郑晶利 雷佩玉 惠晓芬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关中地区不同公共场所内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聘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0年陕西省关中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479人次,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分析陕西省关中地区不同公共场所内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聘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0年陕西省关中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479人次,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除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手套合格率较低(81.95%)外,其余健康行为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文化程度和工作时长三项指标对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行为有影响(P<0.05),女性的个人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高于男性(OR=1.881),低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高于高文化程度(OR=0.816),工作时长≤8 h的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高于工作时长>8 h的(OR=0.733);三种影响因素中性别对于个人健康行为的影响面最广。结论提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招聘中除岗位对体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外,可以优先选择录用女性;高文化程度可能并不能作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选拔的标准,且在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管理者用人制度要合理,每天工作时长最好不要超过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健康行为
下载PDF
饮用水六价铬暴露与血常规及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
14
作者 张欣怡 李毅芳 +2 位作者 雷佩玉 李洪兴 张荣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某农村地区饮用水六价铬暴露对血常规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在我国西部某农村地区选取集中式供水且既往饮用水水质监测六价铬超标现象的甲、乙两乡镇,甲乡镇中选取两个行政村作为暴露组A,乙乡镇中选取两个行政村作为... 目的研究我国某农村地区饮用水六价铬暴露对血常规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在我国西部某农村地区选取集中式供水且既往饮用水水质监测六价铬超标现象的甲、乙两乡镇,甲乡镇中选取两个行政村作为暴露组A,乙乡镇中选取两个行政村作为暴露组B;选取既往饮用水水质监测六价铬未超标的某乡镇,从中抽取两个行政村作为对照组。检测暴露组A、B和对照组出厂水和末梢水中六价铬浓度,并在3组内抽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个人情况资料,检测静脉血血常规指标、微量元素和氧化应激酶活性。结果饮水六价铬外暴露调查显示,对照组出厂水和末梢水六价铬浓度均小于0.05 mg/L,暴露组A出厂水和末梢水六价铬浓度分别为0.066和0.065 mg/L,暴露组B出厂水和末梢水六价铬浓度分别为0.208和0.210 mg/L。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119人,其中对照组38人,暴露组A 42人,暴露组B 39人。三组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相似,暴露组A的全血铁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B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暴露组A和对照组(P<0.05)。暴露组A和暴露组B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暴露组B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暴露组A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暴露组B和对照组(P<0.05)。结论饮用水六价铬暴露未引起暴露组调查对象红细胞计数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变化,暴露人群的部分氧化应激指标高于对照组。当地需继续做好改水工作,对既往有过饮水六价铬暴露的人群加强健康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六价铬 血常规 氧化应激
下载PDF
2019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调查分析
15
作者 郑晶利 贾茹 +3 位作者 孙茜 雷佩玉 张同军 惠晓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掌握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环境卫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7月至9月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查看等方法对抽取的239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39所学校中,供水方式主要为... 目的掌握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环境卫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7月至9月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查看等方法对抽取的239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39所学校中,供水方式主要为村镇水厂供水,占比61.09%,其次为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占比21.76%;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以深井水为主,占比69.05%,供水处理方式大部分为沉淀过滤,占比34.52%;学生饮水方式以学校提供开水为主,占比59.00%。初中的卫生厕所占比高于小学(P<0.01);初中宿舍楼内有厕所的学校占比高于小学(P<0.05);男厕蹲位达标率高于女厕(P<0.01);厕所使用方面有问题的学校占比56.49%。结论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水平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的配备,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饮水 厕所卫生
下载PDF
亚硫酸钠和甲醛联合染毒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活力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佩玉 王晓君 +4 位作者 白剑英 王静 邢锦 梁瑞峰 王婕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究亚硫酸钠与甲醛联合染毒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肝细胞内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0.156、0.625、2.5 mmol/L亚硫酸钠,0.02、0.1、0.5、2.5、12.5 mmol/L甲醛以... 目的研究亚硫酸钠与甲醛联合染毒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肝细胞内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0.156、0.625、2.5 mmol/L亚硫酸钠,0.02、0.1、0.5、2.5、12.5 mmol/L甲醛以及0.1 mmol/L甲醛+0.156、0.625、2.5 mmol/L亚硫酸钠进行染毒24 h,采用MTT试验检测肝细胞的活性。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0.039、0.156、0.625、2.5 mmol/L亚硫酸钠,0.02、0.1、0.5、2.5、12.5mmol/L甲醛,10 mmol/L甲醛+0.039、0.156、0.625、2.5 mmol/L亚硫酸钠以及0.1 mmol/L甲醛+0.039、0.156、0.625、2.5mmol/L亚硫酸钠进行染毒24 h,采用蛋白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5 mmol/L亚硫酸钠及0.1~12.5 mmol/L甲醛单独染毒肝细胞的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且肝细胞活性均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而下降;0.1 mmol/L甲醛+不同浓度亚硫酸钠联合染毒肝细胞的活性均高于0.1 mmol/L甲醛单独染毒组(P<0.05),且0.1 mmol/L甲醛+2.5 mmol/L亚硫酸钠联合染毒组肝细胞活性也明显高于2.5 mmol/L亚硫酸钠单独染毒组(P<0.05)。各浓度亚硫酸钠单独染毒对肝细胞内p53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0.5~12.5 mmol/L甲醛单独染毒可引起肝细胞内p5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10 mmol/L甲醛+不同浓度亚硫酸钠联合染毒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10 mmol/L甲醛单独染毒组及相同剂量亚硫酸钠单独染毒组(P<0.05);而0.1 mmol/L甲醛+不同浓度亚硫酸钠联合染毒肝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亚硫酸钠和甲醛联合染毒对肝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较高浓度(10 mmol/L)甲醛可抑制肝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亚硫酸钠可加强这种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甲醛 肝细胞 P53蛋白
原文传递
亚硫酸钠对章氏肝细胞TG含量和VLDL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佩玉 白剑英 +2 位作者 赵春燕 王幼萍 梁瑞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Na2SO3)对章氏肝(Chang's liver)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致肝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的Na2SO3染毒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法... 目的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Na2SO3)对章氏肝(Chang's liver)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致肝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的Na2SO3染毒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甘油三酯GPO-POD酶法测定试剂盒检测染毒24 h后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外培养上清中VLDL的分泌。结果 (1)Na2SO3染毒组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染毒24 h后,10、2.5和0.5 mmol/LNa2SO3处理组细胞内均未出现红色脂滴,即未见细胞出现脂肪变性;(3)染毒24 h后,10 mmol/L Na2SO3处理组细胞内TG含量明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染毒24 h后,Na2SO3各处理组胞外培养上清中VLDL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2SO3染毒24 h虽不能诱导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但高浓度可引起肝细胞中TG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甘油三酯(TG)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原文传递
亚硫酸钠对HepG2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春燕 原福胜 +2 位作者 白剑英 雷佩玉 任玉龙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6,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脂肪变作用。方法向HepG2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10 mmol/L亚硫酸钠溶液染毒24、48和72 h,并设空白对照(无细胞)组和阳性对照组(含1%Tritonx-100的DM... 目的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脂肪变作用。方法向HepG2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10 mmol/L亚硫酸钠溶液染毒24、48和72 h,并设空白对照(无细胞)组和阳性对照组(含1%Tritonx-100的DMEM),每组6个复孔。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法检测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肝细胞的活性改变,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仅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后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的释放率增加(P<0.05);而各剂量亚硫酸钠染毒48和72 h后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的释放率无显著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亚硫酸钠染毒24、48、72 h后(除0.039 mmol/L染毒72 h外)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细胞存活率随着亚硫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染毒24、48 h后,部分亚硫酸钠染毒组HepG2细胞内出现了极少量的脂滴,而阴性对照组却未发现;染毒72 h后,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组出现明显脂滴。结论一定剂量的亚硫酸钠染毒可增加HepG2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肝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引起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人肝肿瘤细胞 乳酸脱氢酶 甘油三酯
原文传递
亚硫酸钠对人胚肾293细胞的毒性作用与胞内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剑英 雷佩玉 +1 位作者 邢锦 王静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Na2SO3)对人胚肾293细胞(HEK293)的毒性作用与胞内重要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子G2(ABCG2)含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S)法观察Na2SO3对HEK293细胞的...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Na2SO3)对人胚肾293细胞(HEK293)的毒性作用与胞内重要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子G2(ABCG2)含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S)法观察Na2SO3对HEK293细胞的毒性作用,用蛋白印记法检测HEK293细胞中p53、PCNA和ABCG2蛋白水平。结果0.625~10mmol/L NaSO3处理组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NaSO3对HEK293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蛋白印记分析发现最高剂量组10mmol/L Na2SO3可同时降低细胞内p53、PCNA和ABCG2蛋白水平,而其余剂量组0.039~2.5mmol/L Na2SO3对HEK293细胞内p53、PCNA和ABCG2蛋白的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当Na2SO3的接触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对人胚肾293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这种毒性作用很可能与其降低肾细胞内的蛋白水平,干扰肾细胞的正常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运子G2 人胚肾293细胞
原文传递
四氯化碳对HL-7702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剑英 雷佩玉 +3 位作者 王幼萍 闫丹丹 梁瑞峰 王祝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对人正常二倍体HL-77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影响。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Cl4组(10 mmol/L)和阳性对照组(1 mmol/L油酸),染毒结束后检测TG含量,采用磷钨酸盐沉淀和蛋白印迹法检...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对人正常二倍体HL-77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影响。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Cl4组(10 mmol/L)和阳性对照组(1 mmol/L油酸),染毒结束后检测TG含量,采用磷钨酸盐沉淀和蛋白印迹法检测VLDL含量,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肉碱酰基转移酶(CPT1A)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poB100含量。结果染毒24 h后,CCl4组细胞内TG含量[(3.235 3±1.116 8)mmol/g prot]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221 8±0.527 2)mmol/g prot](P<0.05);VLDL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内MTP、DGAT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染毒24、48 h后,CCl4处理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poB100蛋白含量分别为231.79、263.33 ng/mL,较阴性对照组(135.12、143.59 ng/mL)明显增加(P<0.05)。结论四氯化碳可能通过促进DGAT2蛋白表达而引起肝细胞内TG含量增加,或通过MTP途径促进ApoB100分泌,但对VLDL分泌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甘油三酯(TG)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 载脂蛋白B10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