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法的四个平面:从逻辑语法转向全息语法──从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看语法的四个层次的信息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友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27,共4页
语法的四个平面:从逻辑语法转向全息语法──从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看语法的四个层次的信息雷友梧一语法"平面",指组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规则在人的意识过程中控制、制导的信息层次。语法的"四个平面",指组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规则在人... 语法的四个平面:从逻辑语法转向全息语法──从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看语法的四个层次的信息雷友梧一语法"平面",指组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规则在人的意识过程中控制、制导的信息层次。语法的"四个平面",指组词成句的语法结构规则在人的意识过程中控制、制导的四个层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理解 逻辑语法 心理机制 句法结构 四个平面 四个层次 语法研究 逻辑信息 语用义 心理信息
下载PDF
论语义的心理构成及其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2-30,共9页
一、引言语言是结构模式,是一个自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学从静态角度分析语言,是为了从构成元素上把握这一物质对象的本质,这种分析无疑是必要的。然而,从历史的、发生的角度看,对语言仅仅做静态的结构分析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 一、引言语言是结构模式,是一个自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学从静态角度分析语言,是为了从构成元素上把握这一物质对象的本质,这种分析无疑是必要的。然而,从历史的、发生的角度看,对语言仅仅做静态的结构分析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存在的自然形式并非“静态”的,而是一种活动过程,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其存在形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联觉 认知结构 话语理解 词义结构 心理构成 语义结构 物质对象 语言规则 心理过程 句义
下载PDF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的心理构成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友梧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一语言的起源问题,是历史上徘徊了很久的一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语言学,在缺乏原始语言材料的情况下,难于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另一方面,语言学作为一门联系众多科学的学科,在相关科学未得到充分发展并进入语言学... 一语言的起源问题,是历史上徘徊了很久的一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语言学,在缺乏原始语言材料的情况下,难于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另一方面,语言学作为一门联系众多科学的学科,在相关科学未得到充分发展并进入语言学领域时,使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永远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起源 认知结构 语言学 认知形式 “感觉” 原始语言 声音联觉 语言起源 语音联觉 语言结构
下载PDF
语言起源新论——语言的起源与语义的心理构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往所有学说,都是把语言看成一种结果,尽情去追溯这种结果。语言起源问题,也是作为一种结果来探讨。在我们看来,语言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机制,一种生成过程,一种与语音联系在一起的语义层级系统的生成过程。这样。
关键词 语言起源 联觉 声音联觉 原始性声音联觉 认知性语音联觉
下载PDF
论语言在人的意识建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69-76,9,共9页
1、引言 1.1 人的意识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探讨语言在意识建构中的作用,对于科学地解释意识的本质及人的意识活动的特有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史上,像杜林、叔本华、伯格森等人之所以提出存在不需要语言的“纯粹思维”,除了各... 1、引言 1.1 人的意识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探讨语言在意识建构中的作用,对于科学地解释意识的本质及人的意识活动的特有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史上,像杜林、叔本华、伯格森等人之所以提出存在不需要语言的“纯粹思维”,除了各自为了借此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外,作为认识上的原因,还在于从他们的哲学认识论出发,根本不可能认识到语言在意识建构中的作用。事实上,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都不可能建立正确的语言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提出,由于引入了实践的概念,才使认识论、也使语言观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主要推动力,在它们影响下,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而意识只是“人脑这块特殊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即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意识导源于人的变革外部世界的劳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在 学史 伯格森 哲学认识论 感觉经验 统觉 纯粹思维 观从 特有方式 语义场
下载PDF
论语义规范场——关于“表层、深层结构”的规范场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2-47,共6页
1、引言1·1 本文肯定转换一生成语法关于语言中的每个句子可以区分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认为揭示语言中的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方法论意义,是转换一生成语法的重要贡献。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深层结构”解释很不一... 1、引言1·1 本文肯定转换一生成语法关于语言中的每个句子可以区分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认为揭示语言中的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方法论意义,是转换一生成语法的重要贡献。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深层结构”解释很不一致(实际也涉及对与之相关的表层结构的解释),有的学者甚至不承认这一语言现象的存在。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语言学的科学概念,似乎还是一种“猜想”中的存在。能否提出一种理论模式,既能概括各种分歧解释中的一些可取的看法,又能较完整地表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实际存在方式,这是本文所追求的,这个追求更多地是方法论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生成语法 揭示语 心理场 音联觉 汉语句法 言语过程 深层语义 句法形式
下载PDF
词语的联接作用与隔离作用——兼谈语言的规范原则
7
作者 雷友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27,共5页
语言和人的意识活动关系密切,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意识正是借助它与语言的多种形式的联系,来完成它的反映外部世界的复杂过程。 这里谈的是词语在意识活动中的联接作用与隔离作用。 “联接”与“隔离”是人的意识活动两种相反的机制。... 语言和人的意识活动关系密切,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意识正是借助它与语言的多种形式的联系,来完成它的反映外部世界的复杂过程。 这里谈的是词语在意识活动中的联接作用与隔离作用。 “联接”与“隔离”是人的意识活动两种相反的机制。联接是人的意识反映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形成意识对外部事物、现象的瞬间理解;隔离是一种相反的机制,是在意识活动中隔绝意识反映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原有的联系,以另一种感性形式取代原有的感性形式,以产生某种特定的心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接作 词语 隔离作用 语言形式 规范原则 语言现象 语言直觉 感性形式 意识反映 理性形式
下载PDF
论语言在认识中的不同作用及几种不同的思维形式
8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61-64,共4页
语言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然而语言在人的认识中却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由于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思维形式。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原话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 语言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然而语言在人的认识中却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由于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思维形式。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原话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129页)。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而不是什么外部介入的成分,这是分析语言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本世纪被人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指出:“没有符号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形式 生命表现 哲学手稿 言在 知觉过程 思维过程 直觉思维 外部事物 感性形式 图象识别
下载PDF
汉字排列法的心理学性质、类型及其在字典编纂中的应用问题
9
作者 雷友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1-30,共10页
引言编一部字典,或词典,字头怎样排列,才能使检字容易,手续简便,获字快,效率高,应该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字”,研究“字”的构形,研究怎样通过分解“字”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分类排列的标志,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以及由此... 引言编一部字典,或词典,字头怎样排列,才能使检字容易,手续简便,获字快,效率高,应该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字”,研究“字”的构形,研究怎样通过分解“字”来确定一个合适的分类排列的标志,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检字手续),其中包括取得一个能够有效地控制检索的准确性与检索的速度的分类值,这些,都是排列法应该研究的文字学方面的课题;其次应该研究人与排列法的关系方面,研究人是怎样辨识“字头”的分类排列标志的,研究人对不同的排列法的排列标志的感知、辨识的规律,以及实现检字时的心理过程,研究排列法本身的心理学性质、心理学类型,从而为字、词典的编纂提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法 心理学角度 汉字 检字 心理过程 新华字典 分类排列 排列方式 字典编纂 部首法
下载PDF
语言控制论导言
10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5-90,共6页
语言和意识的关系性质,以及与之关联的语言的本质问题,在哲学史、语言学史中始终是两个相关的论争中的问题。本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意识观与语言观,以及理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就这个对哲学、语言学以及其它许多涉及语言问题... 语言和意识的关系性质,以及与之关联的语言的本质问题,在哲学史、语言学史中始终是两个相关的论争中的问题。本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意识观与语言观,以及理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就这个对哲学、语言学以及其它许多涉及语言问题的学科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提出了语言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要点。指出,语言是人的意识的物化的控制系统。语言的功能与构成方式,导源于人与物的实践性关系、联系,以及外部环境中的物与枷的关系、联系。语言存在于控制信息的意识过程中。语言是人脑在人的实践中对信息实现自控制、自组织、自调节的产物。语言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的控制系统,其主导的控制信息的功能是,变外部环境的物质信息,为人脑的观念信息。控制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控制种种不同形式(如图像识别、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等)现实的意识反映过程,等等。从而揭示了语言与意识的共存关系性质。并指出,语言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在于人脑和信息的复杂的关系、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控制论 物质信息 观念信息 外化语言 内化语言 语义块ABCDE
下载PDF
图象识别、语言理解与直感思维——论语言在意识反映中的作用
11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以探讨图象识别、语言理解与直感思维的共性和联系,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关系的深层内容。语义块是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汇合的最基本的语言模型。三种反映形式的共性和联系,集中表现在都要借助、运用语义块,都要以语义块的不同作用... 本文以探讨图象识别、语言理解与直感思维的共性和联系,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关系的深层内容。语义块是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汇合的最基本的语言模型。三种反映形式的共性和联系,集中表现在都要借助、运用语义块,都要以语义块的不同作用来实现反映过程。图象识别表现为信息图象与语义块的符合;语言理解,表现为语义块在主方与客方的通讯过程;直感思维,则是图象识别在主体意识中的接通和与之相应的语义块在主体意识中的接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块 图象识别 顺向图象识别 逆向图象识别
下载PDF
论反馈在人的意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作者 雷友梧 《心理学探新》 1984年第2期28-33,共6页
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反馈”,对于我们理解人的意识活动的整体性,认识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一把重要的钥匙。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已习惯于孤立地探讨各种意识现象象,孤立地考察意识活动的某些环节和过程。
关键词 意识活动 反馈 意义 物质运动形式 意识现象 研究者 普遍
下载PDF
论语义的理论框架及其科学意义——语义的“实践—知识论”
13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0-72,89,共4页
语义的构成,西方国家理论很多,流派纷呈,但他们没有回答清楚一个基本问题———语义究竟是什么?“实践—知识论”认为语义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的语言表达。其理论框架为实践—知识—语言表达。根据这个理论框架,可以批判语义... 语义的构成,西方国家理论很多,流派纷呈,但他们没有回答清楚一个基本问题———语义究竟是什么?“实践—知识论”认为语义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的语言表达。其理论框架为实践—知识—语言表达。根据这个理论框架,可以批判语义杜撰论、语言决定论、欧美分析哲学等唯心主义语义学思想,并可说明其在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实践-知识 论语义的心理构成
下载PDF
“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中的哲学与心理学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友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4-25,共12页
§1、引言 1.1.“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性质,历来为国内外多种学科的学者们所关注。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交叉的性质,哲学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以致人类学、逻辑学的等。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课题,而同时又有共同的课题。由于问题的综... §1、引言 1.1.“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性质,历来为国内外多种学科的学者们所关注。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交叉的性质,哲学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以致人类学、逻辑学的等。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课题,而同时又有共同的课题。由于问题的综合性质, 因此争论的焦点有时很不一致。在讨论中,由于各门学科基本理论发展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心理学问题 客观实在 关系问题 意识结构 哲学认识论 表象 语言学
下载PDF
论语言的三品格与语言学必然走向认知型──中国现代语言学之前瞻
15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7,共5页
中国的普通语言学体系,是建国初照搬前苏联的。当时苏联针对马尔院士的"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集中论证了语言的社会性。然而,语言作为意识的物化控制系统,其性质远非社会性一种品格能概括。人类自然语言具有三种重要品格:实践化... 中国的普通语言学体系,是建国初照搬前苏联的。当时苏联针对马尔院士的"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集中论证了语言的社会性。然而,语言作为意识的物化控制系统,其性质远非社会性一种品格能概括。人类自然语言具有三种重要品格:实践化品格,意识化品格,逻辑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实践化品格 语言的意识化品格 语言的逻辑化品格
下载PDF
语言控制论与语言哲学──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人文哲学背离语言本质的转向
16
作者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论证语言的功能与构成方式均导源于人和物的实践性关系;论证语言的三个重要品格,即实践化品格、意识化品格和逻辑化品格。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与欧陆人文哲学正是以背离语言基本品格而实现其背离语言本质的转向。
关键词 语言控制论 语言哲学
下载PDF
统筹法在汉字字典排列与检字法改革中的应用——介绍三种新式号码检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友梧 付玉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96-107,共12页
排列与检字法(或简称排检法),对于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以使用字典、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为例,一种好的排检法,在字典中检索一个字,一般只要十几秒钟,最多几十秒钟就够了,但一种排列得不科学的字典,使用它的检字法时,在... 排列与检字法(或简称排检法),对于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以使用字典、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为例,一种好的排检法,在字典中检索一个字,一般只要十几秒钟,最多几十秒钟就够了,但一种排列得不科学的字典,使用它的检字法时,在字典中检索一个字就很费劲了,据工农兵同志们反映,有时甚至几天也找不到一个要找的字,有时则因找不到而作罢,这就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效率。排列与检字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用途又十分广泛,在许多领域,许多部门中都使用它。例如图书目录、档案、统计资料、索引、商品目录、户籍卡、药典、规格集、病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法 工农兵 直接影响 四角号码检字法 字典排列 排检法 新华字典 优点 分类排列 学习效率
下载PDF
论汉字字形排列法的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下)
18
作者 雷友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75-85,共11页
§3.字形排列法中的文字学问题 3.1.以实现高效率检索为目的的对“字”的分类.其出发点与归宿,都应该是为了获得一个最大的“分类”值,或者说,获得一个能够有效地控制检索的准确性与检索的速度的“分类”值。“分类”值越大,则字头... §3.字形排列法中的文字学问题 3.1.以实现高效率检索为目的的对“字”的分类.其出发点与归宿,都应该是为了获得一个最大的“分类”值,或者说,获得一个能够有效地控制检索的准确性与检索的速度的“分类”值。“分类”值越大,则字头的同类现象越小,字头的同类现象越小,就能更有效地控制检索的准确性与速度,分类的结果也就越理想。换句话说,“类”必须分得细,排列的项目才会明显地现显其本身所具备的差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方法 排列法 汉字字形 研究对象 分类结果 汉字排检法 文字学 组合 检索 笔画数
下载PDF
论汉字字形排列法的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上)
19
作者 雷友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63-71,共9页
§0.引言§1.关于字形排列法问题讨论中的分歧§2.字形排列法中的心理学问题§3.字形排列法中的文字学问题§4.字形排列法中的排列程序与检索手续的分析§5.在比较中寻求最优方案§6.结论§0.引言0.1.... §0.引言§1.关于字形排列法问题讨论中的分歧§2.字形排列法中的心理学问题§3.字形排列法中的文字学问题§4.字形排列法中的排列程序与检索手续的分析§5.在比较中寻求最优方案§6.结论§0.引言0.1.汉字字形排列法的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领域。历年来①反映在关于字形排列法问题讨论中的深刻分歧,都与这些问题不清楚、认识不统一有关。我们在《统筹法在汉字字典排列与检字法中的应用——介绍三种新式号码检字法》一文②,对于现在国内通行字典的排列法——“部首法”的七项检索手续,划分为三种类型,一中为“辨识性”手续,一为“技术性”手续,一为“寻检手续”③。所谓“辨识性手续”,即对“部首”的辨识,这是一项关键性手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法 理论与方法 汉字字形 研究对象 问题讨论 心理过程 检字法 字典排列 文字学 查字法
下载PDF
林彪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和杜林的普鲁士式的社会主义是一路货色——《反杜林论》学习札记
20
作者 雷友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9-12,共4页
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时尖锐地指出: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一八七五年,江湖骗子杜林,“作为社会主义的行家,同时兼社会主义的改革家”,突然向马克思主义发动全面挑战时。
关键词 资产阶级 恩格斯 资本主义社会 思想体系 现代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 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 私有财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