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1 位作者 刘洛夫 雷声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9-433,共15页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深湖亚相和滨 -浅湖亚相。层序Ⅱ湖泊沉积范围广 ,厚度大 ,厚层的湖相暗色泥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滨 -浅湖亚相。盆地中古近系沉积经过了洪积或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 (扇三角洲 )→河流的发育过程 ,反映了盆地从初期形成→扩张→萎缩的完整的演化序列。在层序Ⅰ和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 ,田东凹陷的中央断凹、南部次凹和那笔凸起的北部断鼻等区带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三角洲砂岩 ,这些砂岩处于烃源岩成熟区 ,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是河道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在层序Ⅱ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北部陡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 ,与烃源岩指状交叉接触 ,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容易形成大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百色盆地 那读组 扇三角洲 古近系 沉积相 烃源岩 河流相 体系域 三角洲相
下载PDF
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1 位作者 刘洛夫 雷声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野外剖面显示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内部、那读组与百岗组之间存在不整合面。综合分析地震、测井等资料,将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那读组那三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Ⅰ,那读组那二和那一段构成三级层序... 野外剖面显示百色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内部、那读组与百岗组之间存在不整合面。综合分析地震、测井等资料,将盆地古近系那读组和百岗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那读组那三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Ⅰ,那读组那二和那一段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Ⅱ,百岗组构成三级层序的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的沉积,具有相似的充填特征,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层序Ⅱ既发育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深湖亚相泥岩,又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砂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发育层序。盆地北部层序Ⅱ,Ⅲ发育的扇三角洲是盆地有利储集岩。各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砂岩,这些砂岩是盆地隐蔽性圈闭勘探的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层序 百色盆地 那读组 古近系 沉积演化 层序地层 扇三角洲 河流相 三角洲相 断陷
下载PDF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中央断凹那读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元壮 姜在兴 +2 位作者 吴景荣 雷声刚 刘洛夫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中央断凹那读组砂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二、三段的底部,具有西厚东薄、南薄北厚的特点,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砂岩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河口砂坝、三角洲平原曲流河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相 岩性油气藏 那读组 百色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