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描绘的蓝天
1
作者 雷昕奕 《环境教育》 2018年第11期59-59,共1页
爸爸是做广告生意的,有时候的订单就是KT板和喷绘布之类的东西——都是不折不扣的工业化学产物。去年,因为查环保,好多印场都被迫关门,导致众多外来打工的人失业,爸爸虽然不到失业的地步,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整天的在我和我妈耳边抱... 爸爸是做广告生意的,有时候的订单就是KT板和喷绘布之类的东西——都是不折不扣的工业化学产物。去年,因为查环保,好多印场都被迫关门,导致众多外来打工的人失业,爸爸虽然不到失业的地步,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整天的在我和我妈耳边抱怨。后来我才知道,在查环保的那段时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绘 环保 失业 生意 广告 工业 喷绘 打工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白介素6的表达与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马驯 唐朝晖 雷昕奕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12期185-186,共2页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大肠炎症诱发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白介素6(IL-6)作为炎症因子,能...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大肠炎症诱发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白介素6(IL-6)作为炎症因子,能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凋亡,有可能成为治疗大肠癌的靶点。大肠癌的治疗虽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以5-氟尿嘧啶为一线的化疗,对降低大肠癌的复发及转移有相当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大肠癌细胞白介素6的表达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抗肿瘤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细胞 白介素6 5-氟尿嘧啶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 FN1、COL4A1、COL4A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雷昕奕 宋丹军 +2 位作者 戴丐国 张云利 杨立涛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1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胃癌预后预测和胃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关键基因(Hub基因)。方法本研究选取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GSE33651和GSE118916数据集(研究时间为2011年11月-2019年8月)。GEO2R进行胃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DAVID数... 目的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胃癌预后预测和胃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关键基因(Hub基因)。方法本研究选取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GSE33651和GSE118916数据集(研究时间为2011年11月-2019年8月)。GEO2R进行胃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其中Degree>10的DEGs被认为是Hub基因。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胃腺癌数据,使用OncoLnc和UALCAN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和表达分析。TIMER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GSE33651和GSE118916中鉴定出80个共有上调和34个共有下调DEGs。DEGs富集在69个GO条目和7个KEGG信号通路。从PPI网络中筛选出14个Hub基因。FN1、COL4A2和COL4A1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且在胃癌中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价值。FN1、COL4A2和COL4A1与免疫浸润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胃癌的免疫反应。结论FN1、COL4A2、COL4A1是胃癌的Hub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胃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预后 免疫浸润
原文传递
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的表达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及机制
4
作者 刘冬 雷昕奕 +3 位作者 宋丹军 戴丐国 张云利 杨立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CHST1)作为胃癌(STAD)分子标志物靶点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储存(GEO)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CHST1 mRNA表达及临床资料数据。探索CHST1的表达水平,并体外组化实验验证其蛋...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CHST1)作为胃癌(STAD)分子标志物靶点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储存(GEO)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CHST1 mRNA表达及临床资料数据。探索CHST1的表达水平,并体外组化实验验证其蛋白表达水平;随后探索CHST1的表达模式,利用Kaplan-Meier(KM)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x回归、诺模分析评估CHST1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免疫浸润分析探索CHST1相关作用机制。结果TCGA数据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HST1在胃癌患者中明显高表达(P<0.05),免疫组织化学同样发现其在肿瘤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HST1高表达明显缩短了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风险比(HR)=1.64,P<0.05],可独立预测患者生存(HR=1.632,P<0.05),且CHST1预测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性能较好。此外,年龄与CHST1的预后价值有关,该基因主要影响年龄≤60岁患者的生存(HR=3.250,P<0.05)。CHST1的表达模式及预后价值均已在GEO数据集中得以验证(P<0.05)。GSEA分析发现CHST1高表达时,主要与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细胞黏附分子(CAMs)等转移相关通路有关(P<0.05)。由于免疫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了CHST1对胃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发现CHST1与多数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特别地,CHST1高表达抑制了激活型CD4_T细胞浸润、促进了M0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P<0.05),且CHST1表达水平与此类细胞的相关免疫检查点基因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HST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不利于患者预后,且该基因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参与胃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 预后 通路
原文传递
经剖腹产瘢痕或比基尼线切口入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文辉 杨华 +6 位作者 卞景愿 雷昕奕 姜舒文 关炳生 杨景哥 董志勇 王存川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剖腹产瘢痕或比基尼线切口入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2例合并代谢性疾病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111例;年龄为(35... 目的探讨经剖腹产瘢痕或比基尼线切口入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2例合并代谢性疾病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111例;年龄为(35±8)岁,年龄范围为12~47岁。162例患者中,72例采用经剖腹产瘢痕或比基尼线切口入路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设为隐蔽性切口组;90例采用经传统切口入路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设为传统切口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中情况。(3)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微信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和1、2、5年。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隐蔽性切口组和传统切口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再手术、围术期死亡。(2)术中情况:隐蔽性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额外增加孔道例数分别为(102±17)min、(11±4)mL、6例;传统切口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5±19)min、(11±4)mL、21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2,-0.676,P>0.05)。两组患者术中额外增加孔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0,P<0.05)。(3)术后情况:隐蔽性切口组患者切口瘢痕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分别为非常满意56例、满意16例、无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4.9±0.9)d,(64408±5123)元;传统切口组上述指标分别为非常满意42例、满意48例、无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2±1.5)d,(64953±3477)元。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2,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88,-0.804,P>0.05)。隐蔽性切口组患者中19例发生胃食管反流,无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漏发生;传统切口组患者中14例发生胃食管反流,无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漏发生。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94,P>0.05)。(4)随访情况:162例患者中,失访32例(隐蔽性切口组10例、传统切口组22例),13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期间,1例传统切口组患者术后3个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返院行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1例隐蔽性切口组患者术后1个月因功能性肠梗阻在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治疗。结论经剖腹产瘢痕或比基尼线切口入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代谢性疾病 经剖腹产瘢痕切口 经比基尼线切口 隐蔽性切口 袖状胃切除术 减重手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IGFs与消化系统肿瘤及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昕奕 唐朝晖 +6 位作者 马驯 张思远 黄洪林 吴辰 罗鹏飞 温哲 孙洁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22-226,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IGFs)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 receptor,IGFR)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IGFs)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 receptor,IGFR)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 binding proteins,IGFBPs)。IGFs在上皮生长、抗凋亡及促有丝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GFs在不同恶性肿瘤细胞株、患者血清及其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IGFs与消化系统肿瘤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诊断、治疗及预测恶性肿瘤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 结直肠癌 乳腺癌 卵巢癌 宫颈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