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永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lα和GLUT1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lα)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lα和GLUT1的表达。结果 HIF-lα和GLUT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表达和少量表达,而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均有表达,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lα和GLUT1的阳性表达强度有随FIGO手术病例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HIF-lα蛋白与GLUT-1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4,P<0.05)。结论 HIF-lα和GLUT1在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子宫内膜腺癌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并具有相关性,推测二者可能在子宫内膜病变由良性到恶性的过程中,以及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lα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下载PDF
GLU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永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632-634,共3页
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LUT1的表达。结果:G... 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GLUT1的表达。结果:GLUT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不表达或少量表达,而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中均有表达,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GLUT1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FIGO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浸润有一定关系,三者阳性表达强度有随着FIGO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LUT1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子宫内膜腺癌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并具有相关性。推测GLUT1可能在子宫内膜病变由良性到恶性过程中,以及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与妇科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永凤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0期3093-3095,共3页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分布在细胞膜的跨膜糖蛋白,介导葡萄糖在细胞膜两侧的转运。不同的GLUT在组织中的分布、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有异常的GLUT的表达,尤其是GLUT1。GLUT1的高表达可以作为细胞恶...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分布在细胞膜的跨膜糖蛋白,介导葡萄糖在细胞膜两侧的转运。不同的GLUT在组织中的分布、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有异常的GLUT的表达,尤其是GLUT1。GLUT1的高表达可以作为细胞恶性转化的标志,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 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
下载PDF
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4
作者 雷永凤 毛熙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α...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86%、53.33%和7.14%,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83,P=0.00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72,P=0.000;Z=-5.501,P=0.0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679,P=0.011)。结论:HIF-1α在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子宫内膜腺癌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说明HIF-1α可能在子宫内膜病变由良性到恶性转变过程中,以及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急诊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尹集东 尹婷立 +2 位作者 高静虹 雷永凤 蒋立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4名医护人员和来我科的临床本科实习生实行急救演练的操作培训。经过理论讲课和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最后使用角色扮演。结果提高了实习生...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4名医护人员和来我科的临床本科实习生实行急救演练的操作培训。经过理论讲课和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最后使用角色扮演。结果提高了实习生和年轻医生对产科危急重症的认识能力、医护人员对产科急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及沟通能力,易于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急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急重症救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演练 产科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三维超声与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雷永凤 杨梅 +2 位作者 杜建勋 张小燕 林彩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89例有剖宫产术史妊娠妇女临床诊治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超声组(n=45,采用三维超声...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89例有剖宫产术史妊娠妇女临床诊治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超声组(n=45,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和MRI组(n=44,采用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两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结果超.声组和MRI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375%、8462%、9111%;MRI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55%、8667%、9.333%,两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诊断出结果时间明显短于MRI组(P<005)。MRI组孕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局部瘢痕浸润检出率较超声组明显高,而卵黄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则明显低于超声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三维超声检测方便快速,但MRI在显示妊娠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局部瘢痕浸润等方面相较三维超声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MRI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妊娠早期
下载PDF
超声及MSCT对盆腔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永凤 杨梅 +2 位作者 杜建勋 张小燕 林彩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盆腔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盆腔囊性、囊实性及实性包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及MSCT检查,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6... 目的探究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盆腔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盆腔囊性、囊实性及实性包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及MSCT检查,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6例盆腔肿物中良性45例,恶性21例,超声诊断盆腔良、恶性肿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75.56%、78.79%、62.07%、91.89%;MSCT为95.24%、91.11%、92.42%、83.33%、97.62%,两者诊断准确度具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盆腔包虫、子宫肌瘤、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癌的诊断符合度分别为80.00%、86.67%、68.00%、85.71%,M S CT分别为80.00%、100.00%、96.00%、96.24%,CT对卵巢囊腺瘤诊断符合度高于超声(P<0.05)。结论MSCT能有效诊断盆腔的良、恶性病变,相比于超声,其诊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 盆腔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