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融合器钢...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进行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6、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采取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降低术后椎前软组织厚度与吞咽困难发生率,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 颈椎前路 椎间融合 固定系统 单节段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39-42,共4页
目的对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6月—2019年12月入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150例。实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 目的对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7年6月—2019年12月入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患者150例。实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为观察组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术后疼痛感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 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腰痛复发 损伤血管丛 手术部位再突出
下载PDF
OLIF与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4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斜向腰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7月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O组(30例)与T组(30例),O组实施OLIF,T组实施TLIF。对比两组围手术期... 目的:观察斜向腰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7月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O组(30例)与T组(30例),O组实施OLIF,T组实施TLIF。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评分。结果:O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T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O组VAS评分、ODI低于T组(P<0.05)。治疗前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O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明显高于T组(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治疗中,OLIF与TLIF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以OLIF术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短期的疼痛感及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腰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近期疗效
下载PDF
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雷洪俊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PVP(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分别采用PKP和PVP治疗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目的:观察PVP(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分别采用PKP和PVP治疗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VP治疗的25例患者为PVP组,采用PKP治疗的25例患者为PKP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均在5分以上,治疗后PVP组均为优良,优良率100%;PKP组25例患者优良率100%;2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和PVP2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缓解疼痛,2种方法各有优势,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 PVP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缓解疼痛 疗效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付兆宗 向珊珊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总计5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总计5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治疗。对照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术后接受颈椎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的总有效率,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并发症率(P<0.05)。2组患者治疗前WH0Q0L-BREF评分(P>0.05)可比。治疗后2组患者WH0Q0L-BREF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WH0Q0L-BREF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术后进行颈椎康复的时间,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更低,手术更安全,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单开门 微型钢板 内固定治疗 多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雷洪俊 陈忠羡 +1 位作者 薛忠林 付朝华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5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其临床症状缓解、手术前后后凸Cobb角度变化及Frankel分级情...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5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其临床症状缓解、手术前后后凸Cobb角度变化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后凸Cobb角为(51.2±4.9)度,术后经随访恢复为(11.2±1.7)度,术后后凸Cobb角度<术前(P<0.01),且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降低。结论后路全脊椎切除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与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付兆宗 陈忠羡 +4 位作者 梁胜根 赵振东 付朝华 雷洪俊 刘一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寰枢椎脱位病人12例,接受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术。术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视...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寰枢椎脱位病人12例,接受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术。术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评估疼痛症状,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术后病人颈部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提高(P<0.01)。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固定节段融合良好。结论:寰枢椎钉钩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椎板钩 齿状突骨折
下载PDF
前路跳跃式减压在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忠羡 付朝华 +6 位作者 梁胜根 范全 薛忠林 谢清华 原向伟 雷洪俊 秦英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跳跃式减压,保留颈5椎体,切除颈4、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 目的评价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跳跃式减压,保留颈5椎体,切除颈4、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180min;术中失血约300~800ml,平均650ml;术后颈椎X—RAY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3.75%。无植骨块脱m或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断裂松脱、脑脊液瘘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JOA评分为(13.6±1.3)、(13.9±1.1)、(14.O±0.8)分(P〈0.05),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6.4%、60.2%、61.5%。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38+3.0),术后(16.22+1.9)。(P〈0.05)。结论颈椎前路跳跃式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 跳跃式减压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致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薛忠林 陈忠羡 +6 位作者 范全 付朝华 雷洪俊 谢清华 原向伟 秦英 刘一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 13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71个椎体。对患者进行术前VAS疼痛评分,根据Genant半量法对塌陷的椎体进行分级。按常规方法实施椎体成形术。结果 122例患者术后疼痛...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 13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71个椎体。对患者进行术前VAS疼痛评分,根据Genant半量法对塌陷的椎体进行分级。按常规方法实施椎体成形术。结果 1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8.2±1.22和2.5±1.26。术中36例患者、共41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在渗漏的41个椎体中,4个渗漏至椎管内,2个渗漏至神经根管周围,7个渗漏至椎旁或沿椎旁静脉扩散,9个渗漏至前纵韧带下及周围组织,17个渗漏至椎间隙,2个回渗至椎弓根。2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症状,术后短期内恢复。骨水泥渗漏与总体疼痛缓解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术前椎体的压缩程度及手术技巧明显相关。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某些椎体病损的有效方法,避免骨水泥渗漏的措施包括术前确认椎体的形态和穿刺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渗漏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原向伟 陈忠羡 +7 位作者 范全 梁胜根 赵振东 秦英 谢清华 付朝华 雷洪俊 薛忠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9-11,59,共4页
目的探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确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患者182例共267椎进行PVP(102例)和PKP(80例)治疗,随访12~4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a... 目的探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确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患者182例共267椎进行PVP(102例)和PKP(80例)治疗,随访12~4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等疗效指标,观察并处理手术并发症。结果 PVP组和PKP组术后胸腰背痛均获良好缓解,术后3天、术后1年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例发生并发症80例,发生率43.96%。其中PVP组和PKP组发生穿刺并发症各1、2例;骨水泥渗漏各40例(53椎)、13例(15椎),发生率各为36.05%和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因骨水泥渗漏导致截瘫、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截至术后1年随访发生临近椎体骨折21例(11.54%),其中PVP组和PKP组各10例(9.80%)、11例(1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呛咳3例,予加强吸氧、安抚患者后好转。结论 PVP和PKP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骨水泥渗漏率上PKP相对于PVP具有优越性,在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二者无明显差别,完善术前检查评估、良好的手术操作以及规范的抗骨松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忠羡 付朝华 +6 位作者 梁胜根 赵振东 原向伟 谢清华 雷洪俊 秦英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5期450-451,共2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18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特点,病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归纳出两类...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18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特点,病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归纳出两类疾病的各自特征及鉴别要点和方法。结果临床上椎骨内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影像学检查、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结论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资料,两者是可以鉴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胸腰部 误诊 肿瘤 体格检查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术前短期化疗联合前路单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忠林 陈忠羡 +5 位作者 付朝华 雷洪俊 范全 赵振东 原向伟 秦英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3期252-257,251,共7页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脊柱结核术前化疗至少需要4周,且大多选用接骨板或双钉棒系统作为前路手术的内固定材料。有关缩短术前化疗时间和选择更为简单内固定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化疗联合前路单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脊柱结核术前化疗至少需要4周,且大多选用接骨板或双钉棒系统作为前路手术的内固定材料。有关缩短术前化疗时间和选择更为简单内固定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化疗联合前路单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16例脊柱结核患者行HRES四联化疗1周后行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年。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的一般情况及疼痛症状,记录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通过X线片了解植骨融合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术前抗结核治疗1周,患者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自术后第3d起,患者一般状况开始改善。术后3例患者出现肋间神经痛,经治疗2周后2例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所有植骨均得到融合,融合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个月;后凸畸形由15°~82°,平均42.0°±16.7°,矫正至3°~19°,平均9.7°±4.4°。术后2年随访后凸畸形为3°~23°,平均11.6°±5.3°。平均丢失1.9°。结论:术前短期化疗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但能缩短患者术前承受痛苦的时间。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减压,同时矫正畸形、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以防止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可尝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短期化疗 单钉棒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忠羡 付朝华 +7 位作者 梁胜根 范全 薛忠林 谢清华 赵振东 原向伟 雷洪俊 秦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6期463-465,4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减压术的连续性资料,其中21例3节段患者采用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6例4节段段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减压术的连续性资料,其中21例3节段患者采用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6例4节段段患者采用保留C5椎体的切除C4、C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10~230min,平均155min。术中失血约150~650mL,平均325.5mL。术后颈椎X线照片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1.8%。无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折断、脑脊液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JOA评分为(13.6±1.9)、(14.0±1.6)分,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3.4%、58.9%。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68±3.2)°,术后(16.52±2.2)°。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手术 分节段减压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胜根 付朝华 +4 位作者 陈忠羡 张敏 范全 雷洪俊 赵振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和传统Gibson切口在THR中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采用小切口(n=47)和传统Gibson切口(n=50)行THR97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术后的出血总量,髋臼外展角度,髋臼前倾角,术后第1、3、6个月及最后次...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和传统Gibson切口在THR中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采用小切口(n=47)和传统Gibson切口(n=50)行THR97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术后的出血总量,髋臼外展角度,髋臼前倾角,术后第1、3、6个月及最后次Harris评分。结果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为84.0±17.4min,传统切口组为90.0±19.8min(P<0.05);小切口组出血量为365.5±73.5ml,传统切口组485.8±114.6ml(P<0.05);小切口组术后X线片髋臼前倾角为23.5±3.3°,传统切口组为22.8±3.2°小切口组外展角为;46.5±6.2°,传统切口组为46.8±6.6°P<0.05)。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2~30)。术后第1、3个月(随访时,小切口组的Harris评分为69.7±7.6、84.8±7.4分,传统切口组为57.4±7.3、70.6±7.3分(P<0.05);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的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86.8±5.2、93.7±4.0分,传统切口组为84.0±4.8、92.2±4.0分(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小切口手术较传统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微创术 Gibson切口
下载PDF
应用SSE系统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峡部裂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忠羡 谢清华 +2 位作者 梁胜根 赵振东 雷洪俊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全面恢复术前工作,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SSE系统同节段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存了腰椎的节段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峡部裂 内固定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作者 范全 梁胜根 +3 位作者 陈忠羡 卢永开 赵振东 雷洪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位复发 腰椎融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颈外浅静脉移植在下肢大血管缺损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陈忠羡 梁胜根 +3 位作者 陈元庄 黄远翘 赵振东 雷洪俊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的 报道颈外浅静脉移植在下肢大血管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下肢大血管缺损20例。其中感染性股动脉瘤11例,外伤性股动脉瘤4例,腘动脉损伤3例、腰静脉损伤2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全组病例吻合... 目的 报道颈外浅静脉移植在下肢大血管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颈外浅静脉移植治疗下肢大血管缺损20例。其中感染性股动脉瘤11例,外伤性股动脉瘤4例,腘动脉损伤3例、腰静脉损伤2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全组病例吻合口通畅。吻合段血管无栓塞、无破裂出血、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在下肢大血管损伤性缺损或感染性股动脉瘤的治疗中,可首选颈外浅静脉移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缺损 自体静脉 血管重建术 颈外浅静脉移植 临床应用效果 血管缺损 下肢 感染性股动脉瘤 外伤性股动脉瘤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青少年强迫症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洪俊 +1 位作者 彭娟 张高峰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3-76,82,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脑结构改变的脑区及异常脑区灰质体积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3.0T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为3D-T_(1)WI,然后对两组数据进行VBM处理分析,对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值与Y-BOCS总...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脑结构改变的脑区及异常脑区灰质体积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3.0T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为3D-T_(1)WI,然后对两组数据进行VBM处理分析,对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值与Y-BOCS总分作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灰质体积降低脑区: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高脑区:左侧中央前回、右内侧额上回;病例组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值与Y-BOCS总分呈Pearson正相关(r=0.866;P=0.042)。结论青少年强迫症存在多个脑区结构异常,且异常脑区均位于大脑皮层,与经典的CSTC环路基本相符合;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的改变可能对强迫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强迫症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盛莹莹 雷洪俊 +1 位作者 欧薇 彭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青少年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脑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NSSI青少年患者23例(NSSI组)与健康青少年18名(healthy control,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分析NSSI组...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青少年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脑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NSSI青少年患者23例(NSSI组)与健康青少年18名(healthy control,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分析NSSI组与HC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有差异的脑区,以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并分析NSSI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NSSI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双侧杏仁核(x=-27,y=3,z=-24,t=2.492,P<0.05,FDR校正;x=27,y=3,z=-12,t=2.746,P<0.05,FDR校正)、右侧背外侧额上回(x=15,y=21,z=45,t=4.051,P<0.05,FDR校正)。以双侧杏仁核作为种子点分别计算全脑FC,与HC组比较,NSSI组左侧杏仁核与右侧前扣带回(t=3.352,P<0.05,FDR校正)、左侧前扣带回(t=2.843,P<0.05,FDR校正)、右侧丘脑(t=3.026,P<0.05,FDR校正)、左侧丘脑(t=2.352,P<0.05,FDR校正)FC强度增高,与左侧眶部额上回(t=-2.181,P<0.05,FDR校正)、左侧眶部额中回(t=-3.378,P<0.05,FDR校正)FC强度减低。NSSI组左侧杏仁核ALFF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27,P=0.004)。结论NSSI青少年静息态下多个脑区存在神经元异常活动,左侧杏仁核与多个脑区的FC存在异常,这可能是NSSI神经病理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残 青少年 神经影像 功能磁共振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珊珊 陈忠羡 +2 位作者 雷洪俊 付兆宗 原向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间隙渗漏时对患者症状及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并予以行椎体成形术(PVP)106例,其中发生椎间隙渗漏27例,未发生骨水泥渗漏79例,发生其他部位渗漏的病...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椎间隙渗漏时对患者症状及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并予以行椎体成形术(PVP)106例,其中发生椎间隙渗漏27例,未发生骨水泥渗漏79例,发生其他部位渗漏的病例未纳入研究。术后所有病例常规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并于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予以行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并于术后1年观察椎间隙渗漏的病例较术前椎间隙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间患者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间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骨水泥椎间隙渗漏组术后1年椎间隙明显变窄,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出现椎间隙渗漏后,仍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会造成远期椎间隙高度丢失,影响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间隙渗漏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