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红梅 雷旻 +4 位作者 黄宝兴 周高枫 雷炎玲 谭锟 邓继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的病原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血液或脓液培养确诊的66例侵袭性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血清型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66例患儿中,男48例、女18例,2岁以下43例;住院...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沙门菌感染的病原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血液或脓液培养确诊的66例侵袭性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血清型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66例患儿中,男48例、女18例,2岁以下43例;住院患儿60例,门诊患儿6例;5—10月份检出者占80.30%。住院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55例(91. 67%)、腹痛和/或腹泻32例(53. 33%)、贫血36例(60. 00%)、咳嗽28例(46. 67%)、肝脏肿大24例(40. 00%)、脾脏肿大12例(20.00%)。所有患儿中,白细胞总数升高45例(68.18%),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下降56例(84.85%),其中15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超敏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升高51例(77. 27%)。沙门菌血清型主要分布在D群和B群,分别为26例(39.39%)和22例(33.33%);未检出耐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侵袭性沙门菌菌株,检出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敏感率均>70.00%。结论儿童侵袭性沙门菌感染在<2岁婴幼儿中最为多见,5—10月份高发,血清型以D群和B群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应结合血清型及药敏结果慎重选择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沙门菌 血清型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红梅 雷旻 +3 位作者 周高枫 雷炎玲 谭锟 邓继岿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监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肠道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控制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确...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监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肠道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控制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76例肠道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特点;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E-Test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阿奇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阿奇霉素的MIC值与其抑菌圈直径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76株非伤寒沙门菌属于4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和肠炎沙门菌血清型为主; 1岁以下小婴儿54例,占71. 05%;非伤寒沙门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头孢曲松、氯霉素、奈定酸、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分别为73. 68%、63. 16%、60. 53%、27. 63%和22. 37%;检出多重耐药非伤寒沙门菌16株,占21. 05%; E-Test法检测阿奇霉素对沙门菌的MIC为2~96μg/m L,MIC50为3μg/m L,MIC90为4μg/m L;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抑菌圈直径范围为6. 50~19. 75 mm,二者显著相关(P<0. 01,r=-0. 836)。结论:本地区儿童肠道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多样,以小婴儿为主,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检出的非伤寒沙门菌对阿奇霉素的基础数据可以作为以后临床应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流行病学 药物敏感性 阿奇霉素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及密切接触者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雷炎玲 王红梅 +1 位作者 张交生 邓继岿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调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诊百日咳住院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分离情况,并检测患儿分离株对9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通过PCR确诊的百... 目的:调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诊百日咳住院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分离情况,并检测患儿分离株对9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通过PCR确诊的百日咳住院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并对患儿分离株使用E-Test法检测红霉素等9种抗生素的MIC。结果:确诊百日咳住院患儿共373例,其中男223例(59.79%),年龄≤3个月200例(53.62%),经培养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136株(36.46%)。在449例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出116株百日咳鲍特菌(25.84%),主要来自母亲(50.00%,58/116)。E-Test法提示患儿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47.7%,对复方磺胺甲■唑敏感率为100%。结论:百日咳住院患儿以3个月以下小婴儿多见;母亲可能是主要传染源;深圳地区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常见,未发现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百日咳鲍特菌 抗生素 敏感性
下载PDF
百日咳脑病患儿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美 王红梅 +1 位作者 雷炎玲 邓继岿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5-427,共3页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2015年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共报道了142512例百日咳病例,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婴儿由于对百日咳鲍特菌未产生完全免疫,成为百日咳发生率、住院率及病死率最高的人群。
关键词 百日咳鲍特菌 临床分析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儿 脑病 发展中国家 数据显示 传染性
原文传递
住院患儿百日咳相关性肺炎3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美 雷炎玲 +1 位作者 谭锟 邓继岿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经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或PCR确诊为百日咳的住院患儿,按病程中胸X线片或肺部CT结果显示有无肺炎分为2组,收集其临床资... 目的探讨百日咳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经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或PCR确诊为百日咳的住院患儿,按病程中胸X线片或肺部CT结果显示有无肺炎分为2组,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百日咳住院患儿共501例,确诊为肺炎的患儿309例,年龄中位数3(2,6)月龄;252例(81.6%)有典型痉挛性咳嗽,69例(22.3%)有气促,105例(34.0%)有发绀。影像学提示肺炎是在咳嗽开始的第1~66天,中位数9(5.5,15.0)d。共感染病原检出的首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0例)。306例百日咳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平均(8.2±3.6)d,均有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肺炎组中男性患儿多见[62.1%(192/309)比50.3%(95/189),χ2=6.768,P=0.009];年龄小于无肺炎组[3(2,6)比4(2,6)月龄,Z=32.91,P=0.000];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多于无肺炎组[13.3%(41/309)比5.8%(11/189),χ2=6.957,P=0.008]。性别(男)、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为百日咳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8、1.486、2.695,P=0.008、0.036、0.005)。 结论肺炎作为百日咳的并发症,在住院患儿中非常容易见到,住院时间更长;男性、年龄小、有基础疾病的百日咳患儿更易发生,特别是病程的前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肺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