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在脊髓损伤中的定向迁移 被引量:2
1
作者 余良宏 康德智 +2 位作者 林建华 雷盛民 吴朝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bonemarrowstromalcells,rMSCs)静脉移植在体内的定向迁移。方法分离培养r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rMSCs静脉移植组。假手术...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bonemarrowstromalcells,rMSCs)静脉移植在体内的定向迁移。方法分离培养r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rMSCs静脉移植组。假手术组、rMSCs静脉移植组同时于大鼠损伤后72小时经尾静脉移植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MSCs。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结果r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5代,细胞数可达1~2×1011个,具有多态性和贴壁生长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5阴性,CD29、CD90表达阳性。移植的r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3~5W后即有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MAP2)。结论rMSCs体外扩增迅速,具有干细胞特性,经静脉移植在宿主体内可向损伤区脊髓聚集存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于细胞 大鼠 脊髓损伤 静脉移植 定向迁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促进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修复 被引量:10
2
作者 康德智 王灯亮 +3 位作者 林建华 余良宏 吴朝阳 雷盛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cells,BM SC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N 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疗法。方...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cells,BM SC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N 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疗法。方法:采用改良A llen打击法建立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观察3d再分别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BM SCs、BD N F和BM SCs+BD N F干预。脊髓损伤移植后1、3、5周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及CSEP评测,5周观察脊髓结构的变化。结果:与BM SCs组、BD N F组相比,移植后第5周,BM SCs+BD N F联合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结构恢复较好,第3周、5周后,BM SCs+BD N F组的CSEP和改良Tarlov评分亦明显好于BM SCs组和BD N F组(P<0.01)。结论:BM SCs和BD N F联合移植对急性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外伤性截瘫 修复
下载PDF
Pilon骨折手术治疗28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盛民 陈海潮 +1 位作者 卓杰 李清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胫骨Pi-lon骨折患者28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分为Ⅰ型3例,Ⅱ型18例,Ⅲ型7例。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25个... 目的回顾性分析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胫骨Pi-lon骨折患者28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分为Ⅰ型3例,Ⅱ型18例,Ⅲ型7例。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25个月的随访,根据Mazur制定的踝关节症状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正确判断损伤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个性化选择手术方案,早期关节活动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静脉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建华 雷盛民 +3 位作者 康德智 张志坚 余良宏 吴朝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体重约300g,雌雄不限。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体重约300g,雌雄不限。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暴露T10段脊髓,将一直径为3mm的圆形薄铜垫片置于T10段脊髓表面,以重量为10g的砝码,从5cm高度自由坠落打击该垫片,造成T10段脊髓冲击伤,损伤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建立后24h,损伤组随机分为实验组14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及假手术组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MSCs,对照组经静脉注射PBS。损伤后24h、注射MSCs后1、3、5周评价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并检测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结果细胞CD34、CD45阴性表达,CD29、CD90阳性表达。实验组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的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注射MSCs3~5周后部分细胞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的Brdu阳性细胞。结论MSCs经静脉注射后可向脊髓损伤处聚集并存活,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脊髓损伤 注射 静脉内
原文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康德智 林建华 +2 位作者 余良宏 雷盛民 吴朝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MSCs,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BMSCs,损伤后24h、移植后1、3、5周评价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状况,...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MSCs,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BMSCs,损伤后24h、移植后1、3、5周评价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状况,并检测B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移植的B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3~5周后有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MAP2);BMSCs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周后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损伤区脊髓结构较完整。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向脊髓损伤处聚集并存活分化,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静脉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