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多组学角度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免疫相关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少毅 雷艺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9-527,共9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亚太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中国发病率高,尽管如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发病率仍较高。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免疫治疗开始成为肿...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亚太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中国发病率高,尽管如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发病率仍较高。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免疫治疗开始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同样地,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临床研究中,免疫治疗也表现出良好的生存获益。然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是复杂多变的,单一的组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而多组学分析能够将多个组学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肿瘤的研究能更全面和深入。然而,目前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免疫相关研究中,大多数仍集中于单一组学的研究,尤以基因组学为主,存在局限性及片面性。因此,本综述通过文献学习,拟从多组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总结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免疫相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特征 免疫治疗 多组学分析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雷艺炎 陈振光 +3 位作者 罗红鹤 苏春华 郝元涛 钟佛添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对肺癌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指导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0年6月~2006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对肺癌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指导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0年6月~2006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死亡率为0.66%(3/4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40/452),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胸腔出血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70岁(OR=17.823)、吸烟指数>400支年(OR=5.666)、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OR=8.290)、行全肺切除术(OR=7.991)和一秒率(FEV1.0%)≤60%(OR=0.922)是肺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肺癌患者术前评估上述相关因素,可初步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供积极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心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细胞Bcl-2及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雷艺炎 陈振光 +4 位作者 鲁建军 刘晓冰 庄梅 苏春华 罗红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CPB)心瓣膜置换术中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细胞Bcl-2及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取2004年4月-2004年12月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min和开放3min的IP方...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CPB)心瓣膜置换术中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细胞Bcl-2及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取2004年4月-2004年12月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min和开放3min的IP方案,阻断主动脉后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进行手术;对照组(n=32):未进行IP方案,余步骤同IP组。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百分率(FS)及每搏心输出量(SV)变化,观察肌钙蛋白T(c-TnT)、Bcl-2蛋白表达以及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对照组术后EF、FS及SV均较术前降低,P<0.05;IP组术前后EF、FS及SV变化不明显,IP组术后6h、24h、48h、72h及第5d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组术前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IP组为19.85±5.88,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为14.17±3.39,与术前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2组Bcl-2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膜模糊不清,部分线粒体膜破裂;线粒体嵴明显疏松溶解,大量空泡形成;IP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基本完整,线粒体嵴密集,电子密度增高,无空泡形成。结论:IP可能上调心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起保护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蛋白质BCL-2 线粒体 心脏手术
下载PDF
38例胸部错构瘤的临床治疗
4
作者 雷艺炎 罗红鹤 +2 位作者 陈振光 苏春华 邝健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47,共2页
目的分析常见胸部错构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38例胸部错构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疗效良好,无术中并发症、死亡或术后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胸部错构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要... 目的分析常见胸部错构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38例胸部错构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疗效良好,无术中并发症、死亡或术后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胸部错构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要注意保存肺组织及胸壁完整性与顺应性,注意特殊类型的胸部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胸部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贝玉 吴绮常 +2 位作者 谢春玲 雷艺炎 谭敏谊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强对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方法分析4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70岁、吸烟指数>400、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行全肺切除术以及FEV1.0%,是肺癌患者手术后围术期并发症...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强对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方法分析45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70岁、吸烟指数>400、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行全肺切除术以及FEV1.0%,是肺癌患者手术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针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高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死亡率为0.6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低于文献报道的肺癌患者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围绕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并发症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Notch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毛细血管新生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春华 何裕隆 +4 位作者 陈振光 雷艺炎 邹健勇 钟佛添 罗红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55-2258,共4页
目的研究Notch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食管鳞癌新生毛细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8例正常食管组织的Notc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毛细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Notch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食管鳞癌新生毛细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8例正常食管组织的Notc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毛细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otc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不同的分化程度中有差异(P<0.05),但在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无明显差异(P>0.05)。VEGF和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otch1与VEGF为负相关关系。结论Notch1在食管鳞癌中可能为抑癌基因;在早中期食管鳞癌中可能是主要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其的异常低表达可能是引起VEGF和MVD异常高表达的原因之一。Notch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新生毛细血管中可能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毛细血管密度 食管肿瘤 毛细血管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沿芬 饶慧兰 +2 位作者 吴秋良 雷艺炎 匡亚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寻找其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诊断标记。【方法】HE染色观察10例病例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CD56、CD10、嗜铬素A、突触素、神...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寻找其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诊断标记。【方法】HE染色观察10例病例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CD56、CD10、嗜铬素A、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α-1抗胰蛋白酶、孕激素受体和E-钙粘素、β-连环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另选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10例SPN中6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年龄17~41岁,平均29岁。全部病例随访至今均存活,未发生复发或转移。肿瘤组织囊实性外观,镜下呈实性假乳头状结构。10例中,Vim、CD56及PR均弥漫阳性,9例NSE(+),7例CD10(+),6例Syn(+),5例CK及α-AT(+),4例CgA(+)。5例正常胰腺组织E-cadherin与β-catenin均为细胞膜表达,且cyclinD1(-);在10例SPN中,均未见E-cadherin的胞膜表达,仅2例中少数肿瘤细胞核阳性;β-catenin为核/胞浆异常表达;且cyclinD1均为阳性。【结论】在SPN中,E-cadherin为阴性或胞核阳性,而β-catenin呈异常表达;SPN中Vim、CD56、PR、CD10阳性以及E-cadherin与β-catenin的表达情况为该肿瘤诊断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苏春华 陈振光 +2 位作者 罗红鹤 雷艺炎 钟佛添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1-169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与盐酸曲马多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为MG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方法选取行扩大范围胸腺切除术治疗的成年患者(>18岁)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术后予氟比洛芬脂50m...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与盐酸曲马多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为MG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方法选取行扩大范围胸腺切除术治疗的成年患者(>18岁)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术后予氟比洛芬脂50mg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23例,术后予曲马多0.1g肌肉注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0min、2,4,8,24h的VAS评分、心率、血压、呼吸和SpO2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术后用药前均诉切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及主动咳嗽排痰,VAS评分≥6,用药后疼痛缓解率观察组达98%,对照组42%,镇痛持续时间观察组(24±2.3)h,对照(4±1.7)h。观察组出现副作用4例,对照组6例,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两组术后皆无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可以安全用于临床。使用静脉缓慢滴注的方法安全有效,不易诱发肌无力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扩大范围胸腺切除术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术后镇痛
下载PDF
Mnk2和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博 冯沿芬 +9 位作者 黄启涛 陈景福 张昕 韩向前 张水深 邹健勇 苏春华 陈振光 罗红鹤 雷艺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MAPK相互作用激酶-2(MAPK-interacting kinase-2,Mnk2)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石蜡标本9... 目的:探讨MAPK相互作用激酶-2(MAPK-interacting kinase-2,Mnk2)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石蜡标本98例及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nk2和eIF4E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nk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8.4%(67/98),eIF4E的阳性率为61.2%(60/98),Mnk2与eIF4E表达呈正相关(P<0.05),且Mnk2蛋白过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Mnk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过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同时与eIF4E在食管癌的表达相关,两者在食管癌的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MAPK相互作用激酶-2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在心瓣膜置换术中对心电活动及细胞缝隙连接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红鹤 雷艺炎 +1 位作者 陈振光 刘晓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结构角度探讨缺血预处理(I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连续随机观察2004年4月-2004年1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min开放3... 目的: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结构角度探讨缺血预处理(I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连续随机观察2004年4月-2004年1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两组:IP组(n=22),主动脉阻断前实行单次缺血2min开放3min的IP方案,阻断主动脉后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进行手术;对照组(n=32),无缺血预处理,余步骤同IP组。观察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以及电镜下心肌细胞结构及闰盘的变化。结果:IP组有1例(4.5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早博);11例(50.00%)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各种室上速、各种房室传导阻滞);有10例(45.50%)发生心肌缺血性ST-T段改变。对照组有14例(43.7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各种室性早博、心动过速);18例(56.25%)室上性心律失常;有28例(87.50%)发生心肌缺血性ST-T段改变,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Cx43表达阳性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IP组为16.15±4.40,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为11.92±1.26,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两组Cx43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观察:对照组闰盘不连接、紊乱、部分断裂,甚至完全断裂、崩解;心肌纤维也发生了大量坏死性结构改变:肌丝纤维肿胀,排列紊乱,肌丝Z线增宽,其它各带模糊,部分肌纤维溶解。IP组心肌细胞闰盘基本正常、连续,而心肌结构也基本正常。结论:IP维持了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具有保护细胞间缝隙连接结构和心肌电活动的正常传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连接蛋白43 缝隙接合部 心脏瓣膜手术
下载PDF
两种肺癌术式对比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勇德 罗红鹤 +2 位作者 雷艺炎 田作春 陈振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肺癌手术的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农垦三亚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前外侧切口(A)组与后外侧切口(B)组,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病人... 目的探讨常规肺癌手术的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农垦三亚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前外侧切口(A)组与后外侧切口(B)组,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病人平均开胸时间(12.1±3.8)min,平均关胸时问(19.5±2.2)min,分剐较B组缩短约8min和7min(P〈0.05);A组病人术后病人疼痛VAS评分5.5±3.1,明显低于B组病人(P〈0.05);A组病人术侧肩关节乃至上肢活动基本不受影响,B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阻明显。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伤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胸部前外侧切口在常规的肺癌手术中较传统的后外侧切口优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方式,是微创手术概念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术式 围术期 疗效
下载PDF
PTEN和mTO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建军 雷艺炎 +1 位作者 潘游 冯沿芬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与m TOR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48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食管组织中PTEN和m TOR表达,分析其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与m TOR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48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食管组织中PTEN和m TOR表达,分析其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9%,癌旁组织为67.6%,而正常组织为93.2%,食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率均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TOR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8%,癌旁组织为35.1%,而正常组织为3.4%,食管癌组织中m TOR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表达与m TOR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m TOR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与PTEN的抑制,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PTEN低表达与m TOR高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雷帕霉素靶蛋白 PTEN抑癌基因
下载PDF
沙培林胸腔内灌注在肺癌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建军 张凡 +2 位作者 雷艺炎 罗红鹤 钟佛添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腔内灌注在肺癌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0月至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术中胸腔灌注沙培林5KE;对照组37例,不予沙培林处理。记录术后24h内体温变化情况及24h胸腔引... 目的探讨沙培林胸腔内灌注在肺癌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0月至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术中胸腔灌注沙培林5KE;对照组37例,不予沙培林处理。记录术后24h内体温变化情况及24h胸腔引流液的量;观察术后24h胸部疼痛的情况、手术前肝肾功能的状况及术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观察两组胸腔积液及胸膜种植灶发生率。结果两组高热发生率、胸腔引流液量、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恶性胸腔积液及胸膜种植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使用沙培林胸腔内灌注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恶性胸腔积液及胸膜种植灶的发生率明显减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沙培林 胸腔内灌注
下载PDF
Mnk2蛋白水平与食管鳞癌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曾博 傅珉倚 +4 位作者 冯沿芬 韩向前 邹大威 罗红鹤 雷艺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互作用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teracting kinase-2,Mnk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标本86例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54例,应用... 目的: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互作用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teracting kinase-2,Mnk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标本86例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54例,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nk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方法探究其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Mnk2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Mnk2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同时Mnk2蛋白高表达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少于Mnk2低表达组,多因素分析提示Mnk2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Mnk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同时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相互作用激酶2 预后因子
下载PDF
胸部错构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15
作者 黄贝玉 吴绮常 雷艺炎 《全科护理》 200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报告38例胸部错构瘤病人围术期护理,术前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症状护理,术前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形体和肢体功能锻炼,本组38例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关键词 错构瘤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48例围术期护理
16
作者 谢春玲 王丽华 +3 位作者 孙良坤 雷艺炎 苏春华 罗红鹤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子转移患者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脑部术后的并发症,加强营养,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安全护理;术后密切监护,做好疼痛、高热...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子转移患者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脑部术后的并发症,加强营养,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安全护理;术后密切监护,做好疼痛、高热、压疮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半年生存率为95.83%,术后1年生存率为41.67%;生存时间为5~56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脑转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症状,做好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1例肺腺癌的综合治疗与全程管理经验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冰玉 罗红鹤 雷艺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2期504-507,共4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肺腺癌的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模式对于改善预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报告1例48岁男性肺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过程,并针对该患者的诊疗经验...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肺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肺腺癌的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模式对于改善预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报告1例48岁男性肺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过程,并针对该患者的诊疗经验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的临床诊断为右中肺癌,行胸腔镜右中肺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腺癌。术后1年出现复发,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个月后进展,改用铂类联合培美曲塞方案化学药物治疗8疗程,疾病进展,予安维汀加泰索帝联合顺铂方案化学药物治疗5疗程,因出现肾功能不全而停止。液体检测:T790M(+)。患者口服奥希替尼至2019年10月,病情稳定。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评估、综合治疗及全程化管理模式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 全程管理 预后
下载PDF
观察改良Ravitch手术与Nuss手术矫正漏斗胸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衍洪 鲁建军 +4 位作者 顾勇 雷艺炎 巫国勇 罗红鹤 钟佛添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分别观察采用两种改良Ravitch和Nuss手术方式矫治漏斗胸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接受漏斗胸矫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Ravitch手术36例,Nuss手术16例,回顾分析两种术... 目的:分别观察采用两种改良Ravitch和Nuss手术方式矫治漏斗胸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接受漏斗胸矫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Ravitch手术36例,Nuss手术16例,回顾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矫形满意度。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Ravitch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6.66±25.65)min,Nuss手术组为(54.32±12.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在改良Ravitch手术组为(85.23±30.54)mL,Nuss手术组为(30.57±10.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在Nuss手术组分别为(60.25±20.38)mL、(7.13±1.24)d,明显低于改良Ravitch手术组的(180.25±32.55)mL、(14.25±2.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Ravitch手术组出现的并发症为胸腔积液(1例)、气胸(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并发症发生率8.33%;Nuss手术组出现的并发症为胸腔积液(1例)、皮下气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12.50%。两组并发症经处理后均顺利恢复;术后外形矫正满意度无明显差别。结论: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术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切口小、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Nuss手术将成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RAVITCH手术 NUSS手术 漏斗胸
下载PDF
基于原代肺癌细胞3D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
19
作者 刘小虎 唐可京 +3 位作者 雷艺炎 董勇 陈孝 唐欲博 《今日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335-341,351,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原代肺癌细胞的3D水凝胶培养模型并研究其在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测试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患者来源的肺癌细胞;利用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凝胶反应原理构建海藻酸钠-透明质酸3D微球培养原代肺癌细胞;应用扫描电... 目的构建基于原代肺癌细胞的3D水凝胶培养模型并研究其在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测试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患者来源的肺癌细胞;利用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凝胶反应原理构建海藻酸钠-透明质酸3D微球培养原代肺癌细胞;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D微球的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考察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MTS法检测原代肺癌细胞经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扁塑藤素等药物处理后的细胞活力;Caspase-3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aspase-3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海藻酸钠-透明质酸微球内部呈均匀多孔结构,3D培养的原代肺癌细胞以细胞团形式生长。与2D培养方式相比,3D微球培养的原代肺癌细胞G0/G1期细胞阻滞增多,增殖速率变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显著提升,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下降,且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此外,与2D培养的细胞相比,3D微球培养的原代肺癌细胞Akt/GSK3β通路激活水平显著升高。结论3D水凝胶细胞培养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肺癌肿瘤组织的生长特点和微环境,客观反映体内肺癌肿瘤组织对药物的反应过程,有利于更准确地体外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重编程技术 患者来源肺癌细胞 3D水凝胶培养 海藻酸盐-透明质酸微球 抗肿瘤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韩向前 雷艺炎 +7 位作者 曾博 张水深 邹大威 张昕 顾勇 邹健勇 苏春华 罗红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 目的比较单孔、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的影响,探讨单孔法及单操作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1例,分为单孔组(n=22)、单操作孔组(n=28)及三孔组(n=41),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胸液总量、胸管停留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胸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停留胸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三孔组(P<0.05),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单孔组延长(P<0.05),而三孔组与单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单操作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效果,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单操作孔法 三孔法 肺癌 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