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唤醒乡愁的乡村游
- 1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7年第9期45-45,共1页
-
文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都市人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上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桃花源”之行。踏青赏花、水果采摘、钓鱼网虾……乡村旅游确实火了。如果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乡村特色文化精品,就能让人记得乡愁。同时,也能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
关键词
乡愁
乡村游
唤醒
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桃花源”
生活节奏
文化精品
-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把“农村文化日”当作制度来抓好落实
- 2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6年第21期46-46,共1页
-
文摘
农村文化亦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因此,要把“农村文化日”当作制度来抓好落实,形成长效机制,传承、发展和创新农村文化。
-
关键词
新农村文化
制度
乡村文化
民俗文化
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
生活方式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做一个保护文物的有心人
- 3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6年第27期46-46,共1页
-
文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以,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
关键词
文物
保护
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
文明古国
精神价值
思维方式
想象力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送礼终得关乎情
- 4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5年第6期48-48,共1页
-
文摘
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其实,礼物不需要太贵重,只要表达了心意就行。乡村的礼品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从普通的情感表达、意愿体现到相互间信息传递,由纯朴到真情,经历着数千载的演变。
-
关键词
送礼
礼尚往来
社会现象
人类社会
情感表达
信息传递
中国人
礼物
-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
-
题名乡村文化的“大课堂”
- 5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5年第27期46-46,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农村文化墙在各地蔚然成风。采用图片、漫画、格言、寓言等各种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与周边环境相辉成趣的人文景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过往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大课堂”。“一村一特色”。川南的乡村多半处在盆地边缘,有的村子存在文化氛围不浓的问题。
-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大课堂
农村文化
表现手法
人文景观
周边环境
潜移默化
文化氛围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管与导”并举
- 6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33期45-45,共1页
-
文摘
近些年,随着“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为了赚取钱财,把垃圾书刊、劣质音像制品等低级趣味的“文化垃圾”带入乡村,毒害青少年。如何杜绝类似现象继续污染农村这方“净土”?需要在管理和引导等方面加大力度,“管导”并举,刹住“文化垃圾”下乡的势头。
-
关键词
文化垃圾
文化下乡
文化生活
农民群众
不法分子
音像制品
加大力度
青少年
-
分类号
F71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闲时节育乡村文化之才正当时
- 7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7年第3期47-47,共1页
-
文摘
农闲是相对于农忙而言的,农忙即春耕、夏管、秋收。随着农村文化的发展和村民对文化需求的提高,在农闲时节培育文化人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农闲季节无闲农。
-
关键词
乡村文化
节育
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
文化人才
春耕
时节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广场舞“点亮”乡村文化
- 8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6年第30期47-47,共1页
-
文摘
随着城市广场舞的兴起和普及,近郊农村也是遍地开了花。更有甚者还相继带动了国外的广场休闲思维,使中国广场舞走向了世界。可以说,“广场舞”人人皆知,且成了中国大众娱乐的广场休闲模式。尤其是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自由飞翔》等成了人们最喜爱的舞曲,让人们熟知、应用。因广场舞具有广泛的受众,无论男的女的、
-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乡村文化
《荷塘月色》
休闲模式
近郊农村
大众娱乐
中国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保护与建设相得益彰
- 9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12期48-48,共1页
-
文摘
高水平的城镇化,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质.让城镇化呈现出“一个地方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一种特色”的风格,使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积淀并成为永恒的城镇风景线.
-
关键词
相得益彰
保护
文化特质
城镇化
文化内涵
文化特色
风景线
-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凉桥,不一样的乡村文化标识
- 10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7年第15期46-46,共1页
-
文摘
依山傍水的农村,有“桥”是再平凡不过的事。而家乡有座“凉桥”,虽然不能与现代的桥梁相媲美,但作为小镇对外的文化标识,不仅把山水风光浓缩聚集于此.还把古建筑工匠风格传承下来,显得特别厚重。
-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标识
山水风光
“桥”
古建筑
农村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春联是不俗的年味
- 11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6年第12期46-46,共1页
-
文摘
在农村,每当春节临近,家家户户为过节忙个不停。购年货、杀年猪、贴春联、放鞭炮……欢欢喜喜迎新春。不过。不俗的年味,要算是春联了。它体现了农家的文化气韵和文化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
-
关键词
春联
年味
俗
美好生活
文化传承
文化气韵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水车——展现农家人智慧
- 12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5年第21期46-46,共1页
-
文摘
水车历史悠久,相传龙骨水车始于东汉,到三国时有改进。唐宋以来在农田灌溉、排水及运河供水中使用最为普遍。水车是农村最常见的提水灌溉农具,它由车壳、车板、“羊蹄”、车头、“水冒落”、踏头、车脚(“踏车”用)或轱拐(“牵车”用)等木制机件构成、多以人力为动力,通过木制车轮传动的原理将水上提的一种重要抗旱机械。
-
关键词
智慧
农家
农田灌溉
农具
抗旱
羊
-
分类号
S828.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在传承中提升品位
- 13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27期17-17,共1页
-
文摘
在百度上搜索“草台班”.跃入眼帘的多半是“裸露色情”等字眼。这种低俗的“草台班”直接挑战着乡村文化.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引导“草台班”传承地方文化.提升文化品位,是摆在乡村“文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
关键词
文化品位
传承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文化
“文化人”
地方文化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常回家看看”不是口头弹
- 14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30期47-47,共1页
-
文摘
笔者记得有则公益广告反映了这样的现实: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张罗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后.独自守在电话旁.儿孙们陆续打来电话都说很忙.回不去.老人失落的表情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在生活中,时常有这样的故事发生。计划周末回家看看,但却因为一个饭局、一个聚会.就把看望父母的事情搁到了一边。尤其是从农村出来到城里工作的人.常常是因为爱人的一个“不高兴”而放弃“回家看看”。有的城里媳妇压根就不想“下乡”.生怕弄脏了“贵”脚.“回家看看”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
关键词
回家
公益广告
老人
电话
聚会
农村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发表言论要做到"三问"
- 15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36期46-46,共1页
-
文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变得无处不在。如“蛆橘事件”不仅伤害了农民的权益.而且引发了公众恐慌。种种谣言告诉我们.互联网信息时代.要做文明的倡导者和坚守人,莫做谣言的造谣人和追随者。
-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言论
网络谣言
信息时代
倡导者
追随者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李庄白肉醉人嘴
- 16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5年第3期36-36,共1页
-
文摘
李庄白肉,是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的传统美食。它的制作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四个要素上。
-
关键词
李庄
肉
宜宾市
四川省
古镇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沉下去就能热起来
- 17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30期47-47,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送文化下乡”活动给村民们带去了许多开心和热闹。欣喜之余,也应该看到,文化下乡还存在“热在上面、冷在下面、沉不下去”的现象,基层群众感到不过瘾、不解渴。那么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做实文化惠民文艺演出,丰富节日期间的农民生活。
-
关键词
文化下乡
基层群众
文艺演出
农民生活
节日期间
-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斗笠蓑衣挡风雨
- 18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18期47-47,共1页
-
文摘
在那“大集体时代”的偏僻山村.为劳作遮风挡雨的斗笠和蓑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化纤产品的出现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个“老物件”留给人们的并非是价值连城的物质财富.却是一种年代的镌刻和记忆。
-
关键词
风雨
化纤产品
物质财富
山村
物件
-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老鹰捉小鸡
- 19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4年第36期46-46,共1页
-
文摘
老鹰捉小鸡是一种多人参与的游戏,通常在户外平坦空旷的地面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游戏一般由6、7个人组团进行,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剩下的就在鸡妈妈后面当小鸡。小鸡们拉住老母鸡的后衣襟,半猫着腰,抬着头,后面的人一个拉一个,双手搂住前面人的腰部,
-
关键词
老鹰
鸡
个人
游戏
妈妈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让“厚养薄葬”成为时尚
- 20
-
-
作者
雷贤君
-
出处
《乡镇论坛》
2013年第21期27-27,共1页
-
文摘
几千年的“殡葬观”不是一朝可以改变的。但在精神和物质都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倡导“薄葬厚养”的理念,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丧葬祭祀时少花费,杜绝盲目攀比。
-
关键词
薄葬
时尚
精神和物质
丧葬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