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次教《植物的果实》
1
作者 雷道国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年第Z1期43-43,共1页
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绝然不同的。 1995年初教《植物的果实》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照本宣科,反复强调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并严格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是活生生的知识变成了学... 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绝然不同的。 1995年初教《植物的果实》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照本宣科,反复强调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并严格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是活生生的知识变成了学生头脑中的死条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植物 课文插图 学生头脑 麦子 果皮 教学方法 仔细观察 花生米 底光
下载PDF
“收墒”的秘密
2
作者 雷道国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年第4期23-23,共1页
我们的学校是鄂北的一个山村小学,在我们那里,农民有一句方言叫“收墒”。就是下过雨后,不管地里有草无草,都要再锄一遍,意为“收墒”。学了《毛细现象》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题:同学们分为两组,每组准备一个大小一样、不渗水... 我们的学校是鄂北的一个山村小学,在我们那里,农民有一句方言叫“收墒”。就是下过雨后,不管地里有草无草,都要再锄一遍,意为“收墒”。学了《毛细现象》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题:同学们分为两组,每组准备一个大小一样、不渗水的容器,装上同样多的颗粒大小一样的细土,浇上同样多的水(以手能捏成团为宜),在太阳下蒸晒相同的时间,再把土压实。一组把压实的土层表面用小铲铲松,一组土层表面不铲松,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现象 土层 表面土 压实的土 晒相 山村小学 容器口 小铲 鄂北 颗粒之间
下载PDF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种子的构造》一课的教后感
3
作者 雷道国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8年第6期23-23,共1页
我在教《种子的构造》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采集一些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一天,选一些较大的容易解剖的,如蚕豆、花生、玉米等种子带到自然课堂上。先讲了一些解剖要领,然后,学生们自己动手解剖种子。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
关键词 教后感 体现学 主体地位 自然课教学 自己动手 种子带 胚芽 学生的主体作用 花生 蚕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