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戎族源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雷鹄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代戎是东周时期活动于中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其族属与渊源众说纷纭。认为代戎为商王朝同姓封国或为北戎、西戎、追族等说法均与史实不合。代戎是一些白狄族从山陕北部东迁到达代地后经过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当地土著人群的融合,而整合... 代戎是东周时期活动于中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其族属与渊源众说纷纭。认为代戎为商王朝同姓封国或为北戎、西戎、追族等说法均与史实不合。代戎是一些白狄族从山陕北部东迁到达代地后经过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当地土著人群的融合,而整合形成的一个新的部族。简言之,代戎为白狄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戎 族源 白狄 东迁
下载PDF
略论战国时期赵国对代地之经营 被引量:4
2
作者 雷鹄宇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3-46,共4页
代地原本是代戎活动的区域,战国时期一直处于赵国的治下。赵国对代地先后采用了设立封君、设置郡县、归边将统领以及流亡后成立代王国等统治方式,各种统治方式下赵国都给予代地相当大的自主权。这种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使得代地为赵国... 代地原本是代戎活动的区域,战国时期一直处于赵国的治下。赵国对代地先后采用了设立封君、设置郡县、归边将统领以及流亡后成立代王国等统治方式,各种统治方式下赵国都给予代地相当大的自主权。这种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使得代地为赵国成为军事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国 代地 代郡 统治方式
下载PDF
从玉皇庙文化看东周时期代戎之社会经济 被引量:2
3
作者 雷鹄宇 《文物春秋》 2011年第3期9-13,共5页
玉皇庙文化是东周时期分布于冀北山地一带的考古文化遗存,其族属为文献中所见的代戎。通过对玉皇庙墓地考古材料的分析比对,可以看出该地区人群的经济方式主要是畜牧与狩猎,虽有一定的游牧化程度,但不发达;社会风气尚武,绝大多数成年男... 玉皇庙文化是东周时期分布于冀北山地一带的考古文化遗存,其族属为文献中所见的代戎。通过对玉皇庙墓地考古材料的分析比对,可以看出该地区人群的经济方式主要是畜牧与狩猎,虽有一定的游牧化程度,但不发达;社会风气尚武,绝大多数成年男子有武装化倾向;有一定的社会分层,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等级还不是很森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代戎 玉皇庙文化 社会经济
下载PDF
战国时期燕国兵学文化摭谈——以苏秦为例
4
作者 雷鹄宇 《华夏文化》 2014年第1期10-11,共2页
战国时期列国间烽烟不断,干戈不息。那个动荡的时代固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也激荡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活跃的景象。兵学因各国统治集团的刚性需求,成绩尤斐。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因国力较弱,在实际战争中成功的范例不... 战国时期列国间烽烟不断,干戈不息。那个动荡的时代固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苦痛,但也激荡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活跃的景象。兵学因各国统治集团的刚性需求,成绩尤斐。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因国力较弱,在实际战争中成功的范例不多,再加上僻处北隅,文化也不很发达,留下来的兵学著述不多,故世人对其兵学成就关注不够。但燕国能屹立于强国环伺之中,且一度有南陷强齐、北却东胡的壮举,显示其兵学有与他国相比独具特色--用间。本文拟通过对灭齐时的关键人物--苏秦的案例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学文化 战国时期 燕国 苏秦 思想文化 刚性需求 统治集团 关键人物
下载PDF
浅谈中国北方游牧社会的形成
5
作者 丁毅 雷鹄宇 《西部资源》 2009年第3期42-43,共2页
传统认为中国的长城以北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与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相异的游牧社会。这一观念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到近代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两千年来为国人所深信不疑。《匈奴列传》开篇就谈在所谓的"北... 传统认为中国的长城以北地区,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与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相异的游牧社会。这一观念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到近代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两千年来为国人所深信不疑。《匈奴列传》开篇就谈在所谓的"北蛮"之地从传说中唐尧虞舜时代的山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社会 中国北方 河湟地区 鄂尔多斯地区 西辽河流域 公元前 中原地区 周边地区 考古发现 匈奴列传
下载PDF
林胡、楼烦地理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雷鹄宇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战国时期赵国所统治的"胡地"部族主要以林胡、楼烦为代表,其活动地域基本相当于后来所设的雁门、云中、九原三郡之地。其中林胡主要的活动范围是从山西西部吕梁山的离石地区向西至陕北,再北至鄂尔多斯一带。楼烦除早期曾有部... 战国时期赵国所统治的"胡地"部族主要以林胡、楼烦为代表,其活动地域基本相当于后来所设的雁门、云中、九原三郡之地。其中林胡主要的活动范围是从山西西部吕梁山的离石地区向西至陕北,再北至鄂尔多斯一带。楼烦除早期曾有部分活动于燕国北部外,主要的活动范围是从山西西北部的宁武、神池向西北绵延至河套地区。赵国对胡地完全统治的时期主要在赵武灵王时及稍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赵国 胡地 林胡 楼烦
下载PDF
从清华简《赵简子》论春秋贵族家族中的“师保傅母”
7
作者 雷鹄宇 《邯郸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清华简《赵简子》前半部分记述了晋国老臣范献子对初任卿职的赵简子所进行的劝谏。其中提到的"师保傅母"是春秋时期贵族家族中对未成年子弟的教养监护人员。春秋时期"师保傅母"在各级贵族家族中的,虽然仍扮演较为... 清华简《赵简子》前半部分记述了晋国老臣范献子对初任卿职的赵简子所进行的劝谏。其中提到的"师保傅母"是春秋时期贵族家族中对未成年子弟的教养监护人员。春秋时期"师保傅母"在各级贵族家族中的,虽然仍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但重要性较西周时期已大为减弱,已不具有监护长老的身份。这也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日渐衰落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赵简子》 长老监护制度 师保傅母 贵族政治
下载PDF
论“窜于戎狄”时期周部族的社会组织结构
8
作者 雷鹄宇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174,共4页
史载迁居岐山之前周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关于其社会组织性质的讨论,过去提出的氏族说和国家说,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缺陷。借鉴相关政治学理论,深入分析先周历史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可发现这一时期周部族已经是一个政治上初具... 史载迁居岐山之前周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关于其社会组织性质的讨论,过去提出的氏族说和国家说,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缺陷。借鉴相关政治学理论,深入分析先周历史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可发现这一时期周部族已经是一个政治上初具规模的贵族部落国,并与其他戎狄部族的贵族部落国组成较为松散的贵族部落国联盟。以武装化与经常迁徙为特点的"戎狄之俗",正是这一时期周部族政治组织水平逐步成熟,并最后建立西周统一国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周 贵族国家说 戎狄之俗 早期国家
原文传递
西周时期“四国”含义新解
9
作者 雷鹄宇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7,共7页
西周时期周人所称的“四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地理名词。在西周时人的观念中,“四国”即四域,就是天下的四方域土,而非四个具体邦国,其内涵与当时另外的几个地理词汇“四方”“四土”“下国”“下土”“天下”并无不同。“四国... 西周时期周人所称的“四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地理名词。在西周时人的观念中,“四国”即四域,就是天下的四方域土,而非四个具体邦国,其内涵与当时另外的几个地理词汇“四方”“四土”“下国”“下土”“天下”并无不同。“四国”是周王在法理上的统治区域,其内部由众多错居杂处的西周封国与蛮夷戎狄族邦组成。虽然周王对“四国”内某些蛮夷戎狄族邦的统治力度有限,但仍将其视为周王朝固有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王朝 四国 天下 统一国家
原文传递
“周邦”“有周”双重含义说
10
作者 雷鹄宇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周邦"与"有周"是西周文献与金文习见的词汇,是具有双重意义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既可以指由周王直接统治与四方庶邦并存的政治实体,又可作为周邦与庶邦所组成天下四方的代表。其含义反映... "周邦"与"有周"是西周文献与金文习见的词汇,是具有双重意义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既可以指由周王直接统治与四方庶邦并存的政治实体,又可作为周邦与庶邦所组成天下四方的代表。其含义反映出西周国家结构的特点:周邦既是一个对本土进行统治的政治地理单元,又是一个代表中央政权而凌驾众邦之上,将周邦与众邦组成联合体进行统治的早期统一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邦 有周 四方庶邦 早期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