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白媛媛 霍丽丽 +2 位作者 李伟 兰玲 邓微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骨折合并T2DM围手术期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共96例。收集病史,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骨折合并T2DM围手术期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共96例。收集病史,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观察低血糖发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骨折合并T2DM患者术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至血糖达标时间为(2.8±1.3)d,总体低血糖发生率为15.6%。低血糖组15例,非低血糖组81例,与非低血糖组相比,低血糖组的年龄更大[(71.1±11.1)岁比(56.0±10.6)岁,P=0.000]、病程更长[14.0(8.8~17.8)年比5.0(2.8~12.0)年,P=0.017]、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更低[(78.7±27.5)mL/(min·1.73 m^(2))比(106.8±15.0)mL/(min·1.73 m^(2)),P=0.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更高(25%比3%,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172,95%CI:1.027~1.091,P=0.012)、病程长(OR=1.193,95%CI:1.001~1.420,P=0.049)和eGFR低(OR=0.950,95%CI:0.903~0.998,P=0.049)是围手术期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围手术期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可使血糖快速达标;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以及eGFR水平低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低血糖
下载PDF
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5 位作者 刘竹 包瑞 王鸿旭 申意伟 张杰 霍丽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芒针围刺组(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口... 目的:探究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芒针围刺组(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口服三七活骨丸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并根据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及血浆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围刺“股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疼痛,对血脂、血液流动学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缓解坏死股骨头周围的血液供应,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围刺针法 股五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型
下载PDF
我国蔬菜废弃物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娟 赵立欣 +3 位作者 于佳动 姚宗路 霍丽丽 张沛祯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蔬菜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保障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概述了当前我国蔬菜生产及分布情况、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及理化特性,从原位还田、好氧发酵、饲料利用、厌氧发酵4... 蔬菜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保障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概述了当前我国蔬菜生产及分布情况、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及理化特性,从原位还田、好氧发酵、饲料利用、厌氧发酵4个方面阐述蔬菜废弃物的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当前限制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构建全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台账、提高技术装备经济性、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试点示范、构建处理利用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蔬菜废弃物的转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废弃物 处理利用
下载PDF
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成逻辑及世界意义
4
作者 于钦明 鲁晓凡 +2 位作者 王玮 刘淑昱 霍丽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6期593-596,共4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深刻表达了中国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这一重要主张,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理论,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价值...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深刻表达了中国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这一重要主张,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理论,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价值取向,彰显着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内在要求,是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于凝聚广泛共识、突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鲜明时代主题,回应国际关切、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生成逻辑 公共卫生治理
下载PDF
多腔室秸秆原位炭化还田设备设计
5
作者 姚宗路 张帅帅 +5 位作者 贾吉秀 霍丽丽 李粤 朱本海 李媛 赵立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219,共8页
原位炭化还田技术可将田间秸秆就地直接转化为生物炭,改善土壤结构,解决秸秆直接还田腐解慢、出苗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但目前炭化还田设备仍存在炭化不均匀,运行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精准控氧控温炭化要求,在前... 原位炭化还田技术可将田间秸秆就地直接转化为生物炭,改善土壤结构,解决秸秆直接还田腐解慢、出苗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但目前炭化还田设备仍存在炭化不均匀,运行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精准控氧控温炭化要求,在前期样机基础上,创新研发了立式多腔限域式炭化反应器,研制强化物料定向流动的多翅片型扰动部件,并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仿真模拟和结构优化,研制热解气清洁燃烧及高温烟气换热回用系统,集成秸秆捡拾粉碎系统及田间作业机具,研制立式多腔室秸秆原位炭化还田设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炭化试验,设备秸秆处理量为500 kg/h,生物炭产率为125 kg/h,固定碳含量为50.30%,系统能量利用率为70.66%,产出的炭达到Ⅰ级生物炭还田标准,燃烧烟气中颗粒物、NO_(x)、SO_(x)等排放均满足国标要求,整机系统运行稳定,满足设计标准,为秸秆直接炭化还田提供了技术及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热解原位炭化 生物炭还田 设备 能量分析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维D3或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炎症细胞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周美岑 邓微 +4 位作者 霍丽丽 兰玲 王倩 徐晓杰 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维D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维D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n=3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组(维生素D2组,n=31)、无预处理组(对照组,n=33)。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及输注唑来膦酸24 h后留取外周血,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输注唑来膦酸前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对照组、维生素D2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输注唑来膦酸前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3^(+)/CD3^(+)CD69^(+)(CD3^(+)与CD3^(+)CD69^(+)两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TNF-α、IFN-γ均较输注前升高(均P<0.05),对照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升高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维生素D2组高于阿仑膦酸钠维D3组(P=0.002)。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TNF-α、IFN-γ升高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T淋巴细胞均较输注前减少,阿仑膦酸钠维D3组CD3^(+)T淋巴细胞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40)。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CD3^(+)CD69^(+)T淋巴细胞均较前增多,且对照组、维生素D2组较阿仑膦酸钠维D3组增加更多(P=0.047、0.046)。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后CD3^(+)/CD3^(+)TCRγδ^(+)、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dim) IL-23R-、CD3^(+)/CD3^(+)TCRγδ^(+)/CD27 High IL-23R-水平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维D3、维生素D2预处理可减少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引起急性时相反应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6的产生,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保留了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的CD3^(+)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CD3^(+)/CD3^(+)CD69^(+)T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炎症相关淋巴细胞活化,可减轻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出现的急性时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急性时相反应 唑来膦酸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
下载PDF
粉碎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物理特性试验 被引量:70
7
作者 霍丽丽 孟海波 +2 位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为分析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的物理特性,该文选取自然晾晒后(全水分8%左右)的6种不同地区玉米秸秆和5种不同种类秸秆,细粉(粒度0~10mm)后进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粉碎秸秆的自然和振实堆积密度范围分别在37.43~140和48.40~200kg/m3之... 为分析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的物理特性,该文选取自然晾晒后(全水分8%左右)的6种不同地区玉米秸秆和5种不同种类秸秆,细粉(粒度0~10mm)后进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粉碎秸秆的自然和振实堆积密度范围分别在37.43~140和48.40~200kg/m3之间,静态和动态堆积角分别在44°~51°和17°~31°之间,与金属、橡胶材料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分别在0.45~0.55和0.51~0.62之间,内摩擦系数在0.53~0.73之间。不同地区玉米秸秆和不同种类秸秆的堆积密度和堆积角均不同,秸秆品种和原料的均匀度对堆积密度有影响,不同种类秸秆堆积密度差异较大。原料的全水分越高,堆积角越大。摩擦特性和流动特性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在秸秆原料的压缩、输送、储存等相关装备及工艺路线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秸秆原料堆积特性的差异性。该研究为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物理特性 试验 堆积密度 堆积角 摩擦系数 流动特性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压辊磨损失效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霍丽丽 侯书林 +3 位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孟海波 孙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106,共5页
针对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在加工成型燃料过程中,关键部件环模和压辊磨损后导致使用寿命短、影响生产率等问题,该文对压辊进行磨损试验研究,该压辊采用45钢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3mm,在实际生产工况下工作200h。由于原料中的硅酸盐成分、... 针对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在加工成型燃料过程中,关键部件环模和压辊磨损后导致使用寿命短、影响生产率等问题,该文对压辊进行磨损试验研究,该压辊采用45钢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3mm,在实际生产工况下工作200h。由于原料中的硅酸盐成分、杂质、喂料的不均匀以及原料中水分影响加剧压辊表面的磨损,致使压辊快速磨损失效。磨损后利用S-570扫描电镜观察其磨损形貌,探究压辊失效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靠近喂料一侧压辊表面磨损严重,磨损量4.2mm左右,比其他位置表面的磨损量多1.2mm。磨损机理主要是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磨损面已接近渗碳层与基体交界处,并且磨损面存在应力腐蚀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辊 磨损 失效 生物质固体燃料 成型机
下载PDF
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 被引量:27
9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立欣 姚宗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1-25,共5页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微观成型机理,以玉米秸秆、木屑为原料利用环模式成型机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并对原料、粉碎原料及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显微形貌观察,对比不同原料、不同阶段物料的微观形态和散粒体压缩过程的结合形式。结果表明...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微观成型机理,以玉米秸秆、木屑为原料利用环模式成型机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并对原料、粉碎原料及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显微形貌观察,对比不同原料、不同阶段物料的微观形态和散粒体压缩过程的结合形式。结果表明:环模式成型机为间断性压缩,生物质颗粒燃料微观成型机理为分层压缩,层与层间距为25~40μm;从横截面看分3层:中心层散粒体"平铺",过渡层扭曲变形,表层"直立"。相同挤压力下秸秆颗粒燃料比木屑颗粒燃料的密度小。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成型机具提供重要的设计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秸秆 形态学 颗粒燃料 木屑 成型机理
下载PDF
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的黏弹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30
10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2 位作者 田宜水 姚宗路 孟海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0-206,共7页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压缩成型机理,该文用玉米秸秆、花生壳、小麦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木屑等6种生物质原料,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进行压缩成型,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压缩成型过程,采用黏弹性理论,建立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 为研究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压缩成型机理,该文用玉米秸秆、花生壳、小麦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木屑等6种生物质原料,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进行压缩成型,研究生物质颗粒燃料压缩成型过程,采用黏弹性理论,建立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的本构模型,从力学角度提出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的压缩成型机理,并研究对比不同种类生物质原料压缩的最大应力与能耗。结果表明,6种生物质原料中棉杆和木屑的最大应力较高,其余4种原料略低;木屑的压缩能耗最高,其次为棉秆、花生壳和豆秸,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较小。该研究结论为解决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成型加工能耗高,关键部件受力磨损导致寿命低等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黏弹性 模型 颗粒燃料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29
11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立欣 姚宗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5-1880,共6页
为探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能源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对北京地区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净能量为13243.5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0.8,其... 为探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能源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对北京地区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净能量为13243.5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10.8,其中,种植阶段、加工阶段以及秸秆运输能源消费居前三位,分别占总量的58.65%、24.23%、12.58%。CO2当量排放量为11.13g/MJ,约为煤的1/9。这说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较大的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温室气体 净能量 能量产出投入比
下载PDF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霍丽丽 侯书林 +2 位作者 赵立欣 孟海波 田宜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1,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与产业及成型机发展现状,综述了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对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比较,并针对目前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与产业及成型机发展现状,综述了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对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比较,并针对目前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及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设备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能源 生物质 成犁燃料技术 成型机
下载PDF
秸秆类生物质气炭联产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3 位作者 孟海波 姚宗路 丛宏斌 王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1-266,共6页
为探究秸秆类生物质热解转化生物炭及热解气过程的能源转化过程的效率、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该文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建立秸秆类生物质气炭联产全生命周期3E(economic,energy and environment)模型,对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 为探究秸秆类生物质热解转化生物炭及热解气过程的能源转化过程的效率、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该文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原理,建立秸秆类生物质气炭联产全生命周期3E(economic,energy and environment)模型,对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气炭联产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价范围从作物种植到生物气炭产物的利用,系统分为玉米作物种植阶段、秸秆从田间到转化工厂的收储运阶段、生物质气炭转化阶段、生物质气炭应用阶段等4个阶段,并对比分析了横流移动床生物质气炭联产和竖流移动床生物质气炭联产2种工艺技术优劣。结果表明,横流移动床生物质气炭联产的净能量6 542.2 MJ/t,能量产出投入比为4.5,其中,居能源消费的前三位的是种植氮肥、种植农机油耗、热解电耗,分别占总能耗的30.8%、20.4%、17.2%;气炭联产转化的总成本319.4元/t,其中热解气炭转化阶段成本最高,约占总成本34.0%,产品收入567.6元/t,纯利润248.2元/t;能源消耗过程的温室气体CO_2当量排放量18.05 g/MJ,经生物炭还田固碳,CO_2当量减排量约为40 g/MJ。竖流移动床生物质气炭联产技术能源效益较横流略低,但经济效益较高,2种生物质热解气炭联产技术各具优势,可根据产品应用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转化工艺方案。2种气炭联产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均有较大的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秸秆 温室气体 排放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模辊式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性能试验 被引量:27
14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立欣 侯书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针对模辊式成型机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成型机模辊间隙、主轴转速和模孔直径等参数对生产率、吨燃料能耗、颗粒燃料的成型率、机械耐久性和颗粒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模辊间隙仅对成型... 针对模辊式成型机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成型机模辊间隙、主轴转速和模孔直径等参数对生产率、吨燃料能耗、颗粒燃料的成型率、机械耐久性和颗粒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模辊间隙仅对成型率有影响,间隙为0.2 mm最优。吨燃料能耗和颗粒密度随主轴转速增大而减小;模孔直径大,生产率高,吨燃料能耗低,颗粒密度小;为保证生产率,主轴转速应大于等于160 r/min。不同因素试验,颗粒燃料的成型率大于95%,机械耐久性大于96%,均符合生物质颗粒燃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颗粒燃料 成型机 成型率 机械耐久性
下载PDF
秸秆热解炭化多联产技术应用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2 位作者 姚宗路 孟海波 丛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通过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能够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燃气和生物炭等,既能提供清洁能源,改善用能结构,又能有效还田和固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分析内加热式移动床生物质炭气联产技术、外加热式移动床生物质热解炭气联产技术、外加热... 通过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能够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燃气和生物炭等,既能提供清洁能源,改善用能结构,又能有效还田和固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分析内加热式移动床生物质炭气联产技术、外加热式移动床生物质热解炭气联产技术、外加热式移动床生物质热解炭气油联产技术的工艺参数,提出了适宜自然村、村镇社区和规模化应用等3种不同规模用户的秸秆热解炭化生产技术应用模式,并以不同规模秸秆利用量为例,得到消耗每吨秸秆的纯利润分别为87、135和141元/t,销售利润率20%左右,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可增加8%左右的纯收益,经济与环境效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热解 生物炭 燃气 模式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原料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3 位作者 赵立欣 姚宗路 侯书林 孟海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2,共7页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作为燃料、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利用,近年来被广泛重视。文章详细分析了秸秆原料的主要物理特性、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认为秸秆原料物理特性可参考性数据不健全,建议完善测试方法以及建立生物质原料特性的数...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作为燃料、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利用,近年来被广泛重视。文章详细分析了秸秆原料的主要物理特性、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认为秸秆原料物理特性可参考性数据不健全,建议完善测试方法以及建立生物质原料特性的数据库,为秸秆原料的粉碎、干燥、压缩、输送、储存等机具的合理化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物理特性 测试方法
下载PDF
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与颗粒饲料的对比 被引量:14
17
作者 霍丽丽 孟海波 +2 位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侯书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28-333,共6页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为研究剩余秸秆的能源和饲料2种转化利用途径,对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性能和用途、加工原料和工艺过程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的原料成分、工艺路线和工况均不同,对成型设...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为研究剩余秸秆的能源和饲料2种转化利用途径,对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性能和用途、加工原料和工艺过程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的原料成分、工艺路线和工况均不同,对成型设备的磨损不同,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工艺路线较短,工况较复杂,关键部件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为缩短秸秆固体燃料成型机设计周期,可借鉴颗粒饲料使用的环模式成型机的成型原理进行结构和部件的优化。因此,颗粒饲料成型机不能直接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需对关键部件加以改进,并建议秸秆分级利用以适应饲料和燃料的不同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固体成型燃料 颗粒饲料 对比
下载PDF
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供应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1 位作者 姚宗路 孟海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2-1078,共7页
原料供应是制约秸秆能源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原料供应成本高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秸秆能源化利用和原料供应方式,提出4种秸秆原料供应模式,并进行优缺点和经济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收集半径小于12... 原料供应是制约秸秆能源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原料供应成本高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秸秆能源化利用和原料供应方式,提出4种秸秆原料供应模式,并进行优缺点和经济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收集半径小于12 km时(秸秆可收集量小于3.6万t),模式1(田间晾晒后收集—农用车装载—能源利用)经济性最优,适合于年消耗原料小于2.5万t的应用方式;收集半径为12~26 km时(秸秆可收集量为3.6~17万t),模式3(田间移动式打捆—收储点储存—能源利用)经济性最优,适合于原料用量较大的应用方式;为保障原料供应的经济性,收集半径不宜超过26 km;秸秆供应成本中人工成本居首,其次是原料成本,然后是收集和运输燃油动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 秸秆 供应 成本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区玉米秸秆连续供应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丽丽 吴娟娟 +2 位作者 赵立欣 姚宗路 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03-210,共8页
为保证秸秆连续稳定的供应,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该文建立了基于秸秆田间收集-秸秆集中存储-秸秆利用的连续供应模型,并以华北平原地区(山东肥城)为例,确定了秸秆收储站的选址与数量,并分析了田间收集、初级运输、收储站存储、次级运输... 为保证秸秆连续稳定的供应,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该文建立了基于秸秆田间收集-秸秆集中存储-秸秆利用的连续供应模型,并以华北平原地区(山东肥城)为例,确定了秸秆收储站的选址与数量,并分析了田间收集、初级运输、收储站存储、次级运输和原料装卸等5个环节的成本和能耗。结果表明,收集肥城市10万t玉米秸秆应用点的最优选址地理坐标为(N116.741,E36.069),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收储站的优化选址与数量,拟建立10个收储站,秸秆供应成本约为169.14元/t,其中,按秸秆供应环节分析,收集成本和运输成本占比较高,分别占总成本的55%和23%;按运行成本分析,秸秆收购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燃料动力费占比较高,分别占总成本的41.39%、30.14%、25.90%。秸秆供应总能耗为186 MJ/t,其中,运输和打捆环节燃油能耗较高,分别占总能耗的45%和34%。该文建立的秸秆供应模型,对指导中国不同地区建立合理的秸秆供应模型提供参考,为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原料持续稳定供应,节约供应成本和能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成本 生物质 连续供应 能耗 收储运
下载PDF
生物质原料持续供应条件下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丽丽 田宜水 +2 位作者 赵立欣 姚宗路 孟海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以北京市大兴某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厂为例,研究了不同季节供应的玉米秸秆、花生壳、木屑3种生物质原料物理和热化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屑的全水分质量分数较高,超过40%,花生壳和玉米秸秆为10%左右,不同种类原料的堆积密度、流... 以北京市大兴某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厂为例,研究了不同季节供应的玉米秸秆、花生壳、木屑3种生物质原料物理和热化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屑的全水分质量分数较高,超过40%,花生壳和玉米秸秆为10%左右,不同种类原料的堆积密度、流动特性、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等特性有一定差异。木屑的堆积密度较大,挥发分含量较高,灰分含量较低。木屑和花生壳的干燥基发热量较玉米秸秆高,但由于木屑的水分过高导致其收到基发热量较低。不同季节的同类原料理化特性也有差异,特别是水分、发热量、灰分差异显著。全水分含量随当地气候条件而变化,6月份之后,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木屑的干燥基发热量分别降低约7%、3.5%和5%。因此,在生物质原料储藏、运输、压缩成型等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种类原料堆积密度、流动特性等物理特性的差异,而生物质原料的燃烧过程,不仅涉及不同种类原料的差异,还应考虑不同季节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理化特性 持续供应 能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