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技术下的移动博物馆新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成伟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年第1期122-126,共5页
5G时代的即将到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各大博物馆的移动博物馆带来新生机.进入互联网数字化时代以来,尤其是数字虚拟现实技术与5G技术的结合会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在文物、文创等方面与公众的互动.通过对5G技术下移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探... 5G时代的即将到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各大博物馆的移动博物馆带来新生机.进入互联网数字化时代以来,尤其是数字虚拟现实技术与5G技术的结合会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在文物、文创等方面与公众的互动.通过对5G技术下移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探索等方面产生的变化进行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移动博物馆 变化 新探讨
下载PDF
清代《香妃洋装像》中的采花工具与洛阳铲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考证
2
作者 霍成伟 李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前学界对洛阳铲的出现年代、形状及功能的演变过程没有系统地研究,通过对清代《香妃洋装像》中的采花工具与洛阳铲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进行考证分析,并以古代文献中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为论据,借以考证出洛阳铲的出现时间和发展演变过程,... 目前学界对洛阳铲的出现年代、形状及功能的演变过程没有系统地研究,通过对清代《香妃洋装像》中的采花工具与洛阳铲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进行考证分析,并以古代文献中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为论据,借以考证出洛阳铲的出现时间和发展演变过程,以期能够解决洛阳铲出现的时间和发展演变中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士宁 采花工具 洛阳铲 《农书》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巷道超前支护方式的应用以及选择
3
作者 霍成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3期121-121,123,共2页
在进行煤矿开采生产工作中,地形地貌、煤矿开采区域的地质环境都会对开采操作安全性形成影响,在煤矿生产建设中必须针对一些井下结构进行强有力的支护措施才能够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当前较为普及的一种防护措施就是超前支护技术。本... 在进行煤矿开采生产工作中,地形地貌、煤矿开采区域的地质环境都会对开采操作安全性形成影响,在煤矿生产建设中必须针对一些井下结构进行强有力的支护措施才能够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当前较为普及的一种防护措施就是超前支护技术。本文就煤矿超前支护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并就其在具体煤矿生产中的应用选择与效益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煤矿生产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掘进巷道 超前支护 应用及选择
下载PDF
新疆土陶非遗传承研究
4
作者 高伟松 霍成伟 《陶瓷研究》 2018年第6期103-104,共2页
对新疆土陶的田野调查,探讨其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结合相关文献记载,结合现实状况分析其目前的困境,借以找到其发展的瓶颈,以此重新唤醒拥有千年工艺的重要陶器遗产。
关键词 新疆土陶 维族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景德镇昌江沿岸古代窑业遗迹考古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霍成伟 周思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6,共24页
景德镇昌江中游河段沿岸散布着大量的窑业遗迹和生活遗迹,2017年秋天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队对昌江沿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多为明清景德镇窑业生产分布、居民生活遗迹。此一可印证古文献中对渡口沿岸窑业遗迹堆积的记载,二也可探究明清... 景德镇昌江中游河段沿岸散布着大量的窑业遗迹和生活遗迹,2017年秋天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队对昌江沿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多为明清景德镇窑业生产分布、居民生活遗迹。此一可印证古文献中对渡口沿岸窑业遗迹堆积的记载,二也可探究明清景德镇昌江沿岸窑业分布及生产情况,部分还原沿线窑民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昌江 窑址 外销瓷 小白礁一号
原文传递
瓷器中的道教人物故事图像研究
6
作者 霍成伟 黄文清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5,共7页
在中国古代道教中有大量的故事文本和图像。其中在瓷器上展现相关的故事和图像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许逊斩蛟、张天师除五毒、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等。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从东汉末年诞生至今,其历史已经有1800余年。道教中斩妖除怪的故... 在中国古代道教中有大量的故事文本和图像。其中在瓷器上展现相关的故事和图像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许逊斩蛟、张天师除五毒、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等。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从东汉末年诞生至今,其历史已经有1800余年。道教中斩妖除怪的故事有很多,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到明清之际已经在戏曲、小说等各种类型的作品中演化出各种各样的版本,但在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祭祀和信仰体系中已经形成固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宗教 信仰体系 张天师 明清之际 风花雪月 故事文本 东汉末年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灯火常明 祥瑞长生
7
作者 霍成伟 谭玉华 《读者欣赏》 2020年第10期38-49,共12页
中国早期的灯具主要应用于日常照明,后来成为祭祀用品。《周礼·秋官》中说,祭祀时,人们会将特制的灯具和三牲摆于供桌之上。考古研究证明,春秋以后,灯具开始应用于墓葬照明或作为随葬品,并逐渐流行于后世。
关键词 考古研究 周礼·秋官 灯具 随葬品 照明 墓葬
原文传递
新解“定州花瓷琢红玉”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杨 霍成伟 《中国港口》 2020年第S02期92-99,共8页
"定州花瓷琢红玉"历来被学者认为是定窑红釉瓷器的文献证明。通过分析苏轼《试院煎茶》的全文结构,以及文彦博在诗作中流露出对"煎茶"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我认为"红玉"并非形容"花瓷"。其最可能... "定州花瓷琢红玉"历来被学者认为是定窑红釉瓷器的文献证明。通过分析苏轼《试院煎茶》的全文结构,以及文彦博在诗作中流露出对"煎茶"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我认为"红玉"并非形容"花瓷"。其最可能的解释,是苏轼借用了白居易《对火玩雪》中"红玉"的用法,即形容燃烧的木炭。因为苏轼写"煎茶"必然要抓住要点,结合"煎茶"和《茶经》,只有将"瓷"与"玉"分别对应"茶有九难"中的"器"与"火"才可满足。根据考古出土器物可证实,"花瓷"应是定窑白釉"茶铫"。"琢"则形容"瓷铫"年长日久受炭火的炙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玉 煎茶 茶铫 定窑 炭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