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1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BF较治疗前高,rMTT、rTTP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异常者中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较血流灌注正常者高(95.6%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9 h内经溶栓治疗患者43例,其中预后良好者28例,预后不良者15例。预后良好者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者rCBF较预后不良高,rMTT、rTTP较预后不良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可早期发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异常情况,可用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诊断肾脏外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霍敏中 梁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与增强CT在肾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肾脏外伤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肾外伤分级标准及肾外伤CT分级判断外伤程度,并对结...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与增强CT在肾脏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肾脏外伤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肾外伤分级标准及肾外伤CT分级判断外伤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超声造影发现1例I级肾外伤,而增强CT未发现;CEUS漏诊2例I级肾外伤;1例CEUS将Ⅲ级高估为Ⅳ级;2例将Ⅳ级低估为Ⅲ级。增强CT与CEUS各自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91.2%,两者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00)。结论 :CEUS在评价实质器官外伤上具有优势,而增强CT在判断腹部合并伤方面更具优势,两种检查技术的有机组合必将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 外伤
下载PDF
超声评估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霍敏中 梁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判断有无TFC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分型。结果: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经关节镜证实TFC损伤53例,常规超声共检出50... 目的:探讨超声在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判断有无TFC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分型。结果: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经关节镜证实TFC损伤53例,常规超声共检出50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约87.72%,其中为2例ⅠD型、1例ⅠC型;另有4例出现分型错误,1例ⅠB型、2例ⅠC型、1例ⅠD型均误诊为ⅠA型;其判断损伤程度分型与关节镜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TFC损伤,其判断损伤程度分型与关节镜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诊断TFC损伤的重要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软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霍敏中 梁彤 李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临床疑诊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超声表现为拇长屈肌腱于掌骨头处结节性增厚,掌指关节处A1滑车增厚,呈环状低回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临床疑诊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超声表现为拇长屈肌腱于掌骨头处结节性增厚,掌指关节处A1滑车增厚,呈环状低回声,动态观察可见拇长屈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限。本组病例超声漏诊3例,3条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超声诊断该病敏感性为93%,特异性100%,正确性94%,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3%。结论高频超声对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腱鞘炎 先天性 狭窄性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霍敏中 梁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外伤患者脾脏不典型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常规超声发现脾脏内病灶,但难以定性的外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灶造影增强过程的特点。结果 43例脾内不典型病灶,常规超声表现:病灶呈低回声25例,高回声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外伤患者脾脏不典型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常规超声发现脾脏内病灶,但难以定性的外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灶造影增强过程的特点。结果 43例脾内不典型病灶,常规超声表现:病灶呈低回声25例,高回声5例,无回声6例,混合回声7例;病灶边界清晰14例,边界欠清或不清29例。超声造影表现:血肿27例,血管瘤6例,分叶脾2例,脾先天性切迹3例,动脉瘤5例。脾脏病灶常规超声正确诊断35例,超声造影正确诊断42例,误诊1例不完全灌注的血管瘤为血肿。结论超声造影对脾脏外伤不典型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脾脏 外伤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评价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1
6
作者 霍敏中 衣利磊 梁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989-299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行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动脉狭窄情况,对比三者检查结果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行超声造影、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动脉狭窄情况,对比三者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金标准,23例46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3.8%,Kappa=0.861;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95.9%,Kappa=0.863;超声造影联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7.9%,Kappa=0.945。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造影各有优缺点,相互之间存在互补性,有机地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从多侧面、多方位地了解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能基本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超声造影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评价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霍敏中 梁彤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价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优劣。方法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行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判断有无三角软骨盘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分型。以关节镜或手术所见为对照,比较两种影像学手段对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诊断... 目的比较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价腕部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优劣。方法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行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判断有无三角软骨盘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分型。以关节镜或手术所见为对照,比较两种影像学手段对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的诊断水平。结果57例腕部尺侧疼痛患者经关节镜证实三角软骨盘损伤53例;常规超声共检出5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6%,其中为1例ID型、1例IC型;另有2例出现分型错误,1例IC型、1例ID型均误诊为IA型;磁共振共检出50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95%,其中为1例IA型、2例IB型;另有1例分型错误,1例ID型误诊为IA型;超声及磁共振判断损伤程度分型与关节镜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磁共振均能清晰显示三角软骨盘损伤,其判断损伤程度分型与关节镜分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诊断三角软骨盘损伤的重要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 损伤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霍敏中 潘素芬 +1 位作者 梁彤 蔡世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在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3D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颅颈部动脉狭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D CE-MRA共发现颅颈部动脉狭窄52处,41处与DS...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在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3D CE-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颅颈部动脉狭窄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D CE-MRA共发现颅颈部动脉狭窄52处,41处与DSA分级相符,高估11处,其中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评价方面与DSA取得相当高的一致性,在颅底段、颅内段颈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评价方面与DSA一致性稍差。结论:3D CE-MRA可作为颅颈部动脉狭窄的有效筛查手段,但在评价颅底、颅内段颈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方面的准确度不够,不能完全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颈部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桂宁 张家雄 霍敏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4例均有X线平片,20例CT扫描,12例MRI检查。结果:24例中,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22例),病灶周围硬化边(15例),病灶内明显的斑...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4例均有X线平片,20例CT扫描,12例MRI检查。结果:24例中,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22例),病灶周围硬化边(15例),病灶内明显的斑点状及片状钙化(14例)。20例CT均显示清晰骨质破坏及硬化边,伴有明显的斑点/片状钙化(18例),骨膜反应(5例)及周围软组织肿胀(9例)。12例MRI显示边界清楚的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5例可见明显的骨髓水肿,3例显示骨膜反应,增强4例强化较明显。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X线、CT、MRI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波 魏光师 +2 位作者 霍敏中 吴珊珊 陈树良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 (MRI)影像特征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 ,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子宫增大 48例 ;T2WI及T1WI显示子宫有弥散分布的片状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点状高信号 30例...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 (MRI)影像特征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 ,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子宫增大 48例 ;T2WI及T1WI显示子宫有弥散分布的片状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点状高信号 30例 ;T2WI显示子宫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点状高信号 ,T1WI呈低信号 2 1例 .2 9个卵巢囊肿 ,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有 15个 ,T1WI呈高信号而T2WI呈低或等信号 5个 ,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 9个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MRI表现 :(1)子宫内出现片状低信号区 ,同时夹杂斑点状高信号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影像 病理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典型肺炎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波 谭四平 +3 位作者 吴珊珊 江勋源 郑良伟 霍敏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典型肺炎的胸部X线征象,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4月SARS患者90例和同期典型肺炎75例的X线胸片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热1~4 d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肺炎...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典型肺炎的胸部X线征象,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4月SARS患者90例和同期典型肺炎75例的X线胸片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热1~4 d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肺炎早期病灶肺内出现阴影的患者分别占72.2%、77.3%,两组早期病灶多位于下野,病灶形态以肺纹理增强、斑片状分布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8 h内病灶扩展速度大于50%的患者比例多于典型肺炎(P<0.0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峰期病灶多数累及双肺,病灶形态呈毛玻璃样变为主,而典型肺炎以单侧为主,病灶形态以片状为主(P<0.05),两组吸收期改变大致相同。[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肺炎X线影像在早期和吸收期区别不大、宜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诊断,但进展期和高峰期病灶的扩展速度和累及范围以及形态均有明显不同,动态观察肺内病灶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X线表现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