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神经磁刺激治疗老年女性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
1
作者 杨波 赵亮 +1 位作者 谭丹 霍文谦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对老年女性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失败的老年女性OAB患者60例,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骶神经磁刺激...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对老年女性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失败的老年女性OAB患者60例,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骶神经磁刺激,对照组患者完成相同流程(但不予刺激强度)。结果治疗后1周及4周时,观察组患者24 h排尿次数、24 h尿急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OAB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急迫尿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尿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骶神经磁刺激能明显改善OAB症状且无创,有望成为老年女性药物难治性OAB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抗胆碱能药物 骶神经磁刺激 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临床疗效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肾小管缺氧损伤中肾损伤分子-1表达信号通路的调节 被引量:9
2
作者 霍文谦 靳风烁 +2 位作者 李黔生 聂志林 张克勤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过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HIF-1α对KIM-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缺氧、缺氧复氧后不同时段培养的HK-2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过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HIF-1α对KIM-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缺氧、缺氧复氧后不同时段培养的HK-2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KIM-1及HIF-1α表达,同时观察HIF激动剂(CoCl2)及抑制剂(雷帕霉素)对KIM-1表达的影响;应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验证KIM-1启动子区和HIF-1结合情况。结果:HK-2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KIM-1和HIF-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相关,HIF-1激动剂CoCl2或抑制剂雷帕霉素可上调或下调KIM-1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EMSA表明HIF-1α可以和KIM-1启动子区HRE结合位点为模板所设计的双链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结合,而且这种特异性结合受HIF-1α调节,同时ChIP实验证实了KIM-1启动子区和HIF-1α的结合。结论:KIM-1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时的表达受HIF-1α调控,KIM-1可能作为HIF-1的下游分子参与肾损伤及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损伤 肾损伤分子-1 缺氧诱导因子-1
下载PDF
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中尿肾损伤分子1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霍文谦 靳风烁 +3 位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朱方强 张克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62-3266,共5页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后...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评估及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纳入46例肾移植受者,根据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3组,肾功能迅速恢复组22例,肾功能缓慢恢复组14例,肾功能延迟恢复组10例。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收集24h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肾损伤分子1含量,同时检测尿液肌酐浓度和当天血清肌酐浓度。观察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变化,并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血清肌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各组肾移植后2d内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处于高水平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移植2d后肾功能迅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随肌酐的下降而迅速下降;肾功能缓慢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肌酐正常后开始下降;肾功能延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迅速下降,但在肌酐开始下降的前一两天迅速上升并持续到肌酐恢复正常。提示尿肾损伤分子1动态检测对预测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肾损伤分子1水平高可能预示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肾移植 肾功能 诊断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与肾小管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霍文谦 张克勤 靳风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665-2667,共3页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肾小管 肾损伤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带功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霍文谦 李黔生 +2 位作者 卓文利 吴刚 聂志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分析19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带功死亡原因,为临床防治移植肾带功死亡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移植肾带功死亡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感染死亡12例,其中肺部感染10例(5例混合感染、2例单纯感染、3例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术后... 目的:分析19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带功死亡原因,为临床防治移植肾带功死亡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移植肾带功死亡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感染死亡12例,其中肺部感染10例(5例混合感染、2例单纯感染、3例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术后尿漏引起菌血症2例(均为混合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死亡5例,均为50岁以上(其中脑出血2例、急性左心衰2例、DIC 1例);恶性肿瘤死亡2例(均为淋巴瘤)。 结论:感染是移植肾带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与术后免疫状态低下和手术并发症有关,其中肺部感染最重要,移植后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感染或某些免疫抑制剂有关;心脑血管意外多发生于老年人,术前术后多有难治性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术后免疫力低下有关。防止肾移植术后带功死亡的关键在于预防,对于引起术后带功死亡原因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调整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移植肾带功死亡 感染 肺间质纤维化 免疫抑制剂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尿瘘定位诊断及治疗策略14年回顾性病例数据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霍文谦 靳风烁 +2 位作者 聂志林 张克勤 李黔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1-764,共4页
背景:肾移植后尿瘘发生率各中心报道不同,而且没有标准的分类标准和治疗规范。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治疗效果,以探讨治疗尿瘘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确诊的68例肾移植术后尿瘘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 背景:肾移植后尿瘘发生率各中心报道不同,而且没有标准的分类标准和治疗规范。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治疗效果,以探讨治疗尿瘘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确诊的68例肾移植术后尿瘘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21~57岁。尿瘘发生时间术后1~17d。根据尿瘘的部位将68例患者分为吻合口瘘及输尿管瘘。尿瘘部位根据膀胱造影、磁共振水成像及经手术探查结果确定。尿瘘诊断后先行保守治疗,即立即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伤口渗液,逆行插入双J导管及留置尿管。无效时立即手术修补尿瘘,68例患者中4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尿瘘的发生部位、时间、治疗情况及复发后治疗结果。结果与结论:吻合口瘘20例(29.4%),输尿管瘘48例(70.6%),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5.1±2.5),(8.8±5.5)d(P<0.05)。吻合口瘘15例(75.0%)保守治疗成功,5例(25.0%)手术治疗,其中4例治愈无复发,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输尿管瘘中8例(16.7%)保守治疗成功,40例(83.3%)手术治疗,其中35例治愈(包括6例复发再次手术),3例移植肾切除(2例修补失败,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吻合口瘘的保守治疗成功率较输尿管瘘高(P<0.01)。肾移植术后尿瘘的定位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吻合口瘘发生时间相对较早,漏尿量大。对于吻合口瘘可首选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吻合口以上的输尿管瘘应尽早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瘘 肾移植 并发症 诊断 定位
下载PDF
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146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霍文谦 李黔生 +4 位作者 靳风烁 朱方强 张克勤 聂志林 颜加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6153-6157,共5页
背景:肾移植后早期肾功能异常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移植肾功能状态对移植肾长期存活有明显影响。目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于2003-04/2006-0... 背景:肾移植后早期肾功能异常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移植肾功能状态对移植肾长期存活有明显影响。目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于2003-04/2006-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对象:收集14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根据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肾功能正常组及早期肾功能异常组,后者包含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组、移植肾功能缓慢恢复组。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病因。主要观察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观察移植肾功能异常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血管吻合时间、移植中发生低血压、男性受者、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HLA错配是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其病因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外科并发症等。②血管吻合时间超过42min、术中发生低血压易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P<0.01);HLA错配>3、群体反应性抗体≥10%、血管吻合时间超过42min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P<0.01)。结论: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是包括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供受体的严格选择、控制移植中血压、完美的技术操作、早期病因诊断及针对性的治疗是防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小管坏死 急性 移植物排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霍文谦 张克勤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时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证实KIM-1对肾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用pcDNA-hKIM-1质粒转染HK-2细胞,获得稳定表达KIM-1的pcDNA-hKIM-1-HK2细胞株...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时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证实KIM-1对肾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用pcDNA-hKIM-1质粒转染HK-2细胞,获得稳定表达KIM-1的pcDNA-hKIM-1-HK2细胞株。观察pcDNA-hKIM-1-HK2细胞(A组)和KIM-1抗体预处理pcDNA-hKIM-1-HK2细胞(C组)在缺氧损伤后细胞活力、凋亡指标及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表达,以未转染缺氧HK-2细胞(B组)作为对照。结果 A组细胞活力指数高于B组(0.427±0.046 vs.0.210±0.036,P<0.05),细胞凋亡数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缺氧早、晚期凋亡指数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细胞缺氧时磷酸化ERK、磷酸化Akt表达较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KIM-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PKB和ERK信号通路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损伤 保护效应
下载PDF
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预警: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有价值吗?
9
作者 霍文谦 靳凤烁 +3 位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朱方强 张克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5705-5708,共4页
背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其预警诊断和病因诊断对指导早期干预治疗有重要价值,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白细胞介素18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预测及病因诊... 背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其预警诊断和病因诊断对指导早期干预治疗有重要价值,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白细胞介素18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预测及病因诊断的意义方面尚未见报道。目的:评价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笼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在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预警诊断和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71例患者肾移植后的第1个24h尿NGAL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根据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迅速恢复组(n=41)和早期肾功能异常组(n=30),将早期肾功能异常组按病因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组(n=18)和急性排斥反应组(n=12),按肾功能恢复形式分为缓慢恢复组(n=16)和延迟恢复组(n=14),观察尿液NGAL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肾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移植后尿NGAL和白细胞介素8均明显升高,但早期肾功能异常组明显高于迅速恢复组。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的肾功能异常组白细胞介素18明显高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的肾功能异常组(P<0.01),两组尿NGA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缓慢恢复组尿NGAL水平较延迟恢复组高(P<0.01),两组尿白细胞介素1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尿NGAL和白细胞介素18可作为预测早期移植肾功能异常的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8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病因诊断,而NGAL的升高除了诊断移植肾功能异常外,还可能成为预测肾功能恢复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NGAL 延迟恢复 诊断 肾移植
下载PDF
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减量联合西罗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10
作者 霍文谦 李黔生 +3 位作者 靳风烁 聂志林 朱方强 张克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0453-10456,共4页
背景:西罗莫司具有明确的抗增殖特性而无肾毒性,可能在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作用,但以其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探讨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减量联合西罗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效果。设计、时... 背景:西罗莫司具有明确的抗增殖特性而无肾毒性,可能在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作用,但以其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探讨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减量联合西罗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5-05/2007-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对象:选取同期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测证实的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69例,免疫抑制剂方案为他克莫司+霉酚酸脂+强地松19例,环孢素+霉酚酸脂+强地松43例,环孢素+硫唑嘌呤+强地松7例,其中他克莫司用量1.0~4.0mg/d,环孢素用量100~325mg/d,霉酚酸脂用量500~1500mg/d,强地松用量2.5~15mg/d。西罗莫司为美国惠氏制药公司产品,批号H20050066。神经钙蛋白阻滞剂他克莫司为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产品,批号X980596;环孢素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H10960122。方法:将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减少2/3,加用西罗莫司2mg/d,根据血药浓度监测调整西罗莫司用量达到常规目标谷浓度的1/2,其余免疫抑制剂霉酚酸脂、硫唑嘌呤及醋酸泼尼松用量维持不变,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24h尿量、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的变化;部分患者移植肾再次活检病理学表现。结果:与使用前比较,69例患者使用西罗莫司6个月后24h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血清肌酐值、24h尿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使用西罗莫司6个月后4例患者接受再次穿刺活检,病理学上可见以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特点的排斥反应减轻,而以微动脉管壁增厚和玻璃样变性为特点的神经钙蛋白阻滞剂肾毒性反应变化不大。结论:神经钙蛋白阻滞剂减量联合西罗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原因可能与两者联合应用后产生的协同性免疫抑制作用及减少神经钙蛋白阻滞剂肾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钙蛋白阻滞剂 西罗莫司 慢性移植肾肾病 肾毒性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治疗策略
11
作者 霍文谦 靳风烁 +3 位作者 聂志林 张克勤 朱方强 李黔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肾移植术后尿瘘患者分为低位瘘(包括吻合口瘘和膀胱瘘)和高位瘘(包括输尿管瘘、肾盂瘘)。尿瘘部位根据膀胱造影、磁共振水成像及手术探查结果确定。尿瘘诊断后先行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肾移植术后尿瘘患者分为低位瘘(包括吻合口瘘和膀胱瘘)和高位瘘(包括输尿管瘘、肾盂瘘)。尿瘘部位根据膀胱造影、磁共振水成像及手术探查结果确定。尿瘘诊断后先行保守治疗,即立即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伤口渗液,逆行插入双"J"导管及留置尿管。无效时立即手术修补尿瘘。比较不同部位尿瘘的治疗效果。结果:低位瘘26例(38.2%)中20例(76.9%)保守治疗成功,6例(23.1%)手术治疗,其中5例治愈,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高位瘘42例(61.8%)中8例(19.0%)保守治疗成功,34例(81.0%)手术治疗,其中29例治愈(包括8例再次手术),3例移植肾切除(2例修补失败,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低位瘘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高位瘘(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尿瘘的定位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对于低位尿瘘可首选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高位尿瘘应尽早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瘘 治疗 肾移植
下载PDF
小剂量万乃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霍文谦 李黔生 +3 位作者 靳凤烁 朱方强 李沙丹 马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万乃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预防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将47例接受血清学CMV-IgG阳性供肾的血清学阴性受者(D+/R-)和59例血清学阳性受者(D±/R+)分别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万乃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预防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将47例接受血清学CMV-IgG阳性供肾的血清学阴性受者(D+/R-)和59例血清学阳性受者(D±/R+)分别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术后第2天预防组口服盐酸万乃洛韦0.6g,每天3次,共服90天;对照组不用任何预防性抗病毒药物。观察预防组和对照组CMV感染、CMV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万乃洛韦减少了术后CMV感染率及CMV病发病率(P<0.05);万乃洛韦延缓了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病时间(P<0.01)。万乃洛韦减少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肾移植术后高危受者使用小剂量万乃洛韦是预防CMV感染、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乃洛韦 CMV感染 预防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经尿道微创精囊电切术治疗精囊疾病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彦锋 梁培和 +6 位作者 孙中义 张军 张克勤 张勇 霍文谦 毕罡 靳风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寻求和评价临床治疗严重精囊疾病和血精的新方法,为保守治疗无效的该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措施。方法5例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明显精囊部症状或血精症状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55.4岁),病史4~10年,平均7.2年。采用经尿道途径,通... 目的寻求和评价临床治疗严重精囊疾病和血精的新方法,为保守治疗无效的该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措施。方法5例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明显精囊部症状或血精症状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55.4岁),病史4~10年,平均7.2年。采用经尿道途径,通过精囊外入路和/或精囊内入路,分别进行了精囊电切除术或电灼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电切或电灼治疗,手术时间50~65min,失血量20~50ml。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所切除精囊组织显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对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均述术前症状消失,恢复性生活后,存在射精和性高潮快感。结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精囊微创治疗技术,经尿道微创精囊电切术适用于长期慢性血精或其他严重精囊疾病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严格掌握指证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疾病 血精 电切 微创治疗
下载PDF
人睾丸精原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毕罡 李彦锋 +5 位作者 李黔生 靳风烁 张勇 徐序广 靳文生 霍文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睾丸精原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用联合二步酶消化法获得人生殖细胞悬液,经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再用差异粘附法纯化得到成活率较好、含量较高的人精原细胞。结果 所获得睾丸组织细胞悬液内活细胞、死细胞平均所占... 目的 探讨人睾丸精原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用联合二步酶消化法获得人生殖细胞悬液,经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再用差异粘附法纯化得到成活率较好、含量较高的人精原细胞。结果 所获得睾丸组织细胞悬液内活细胞、死细胞平均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9 71%、10 2 9%。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中,细胞主要在相邻梯度的界面处形成细胞带,其中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2 7%~3 5 %Percoll梯度间,根据细胞体外培养时的形态学特征等进行判断和分析,经纯化后精原细胞的纯度达到60 42 %。结论 应用联合酶消化法、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粘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人精原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尿瘘病因68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巍 聂志林 +3 位作者 霍文谦 朱方强 靳风烁 李黔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7-780,共4页
背景:肾移植后并发尿瘘占泌尿系并发症的40%~70%,其尿瘘的可能诱因包括外科因素和内科因素两个方面。目的:有效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尿瘘的发生,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方法:从病因、诊断和处理方面回顾分析6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瘘... 背景:肾移植后并发尿瘘占泌尿系并发症的40%~70%,其尿瘘的可能诱因包括外科因素和内科因素两个方面。目的:有效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尿瘘的发生,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方法:从病因、诊断和处理方面回顾分析6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20~58岁,肾移植后尿瘘发生时间为3~31d,每日漏尿量60~2000mL。参照尿道损伤分类标准,按照尿瘘病变程度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大类,按照尿瘘的病因及部位分为低位瘘、高位瘘和多发瘘。观察肾移植后尿瘘病例中单纯性和复杂性尿瘘各自发生概率,分析尿瘘的病因。结果与结论:6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尿瘘中,47例为单纯性尿瘘,占69.1%,其中输尿管末端坏死4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伤口感染致吻合口愈合不良1例;复杂性尿瘘21例,占30.9%,其中肾盂瘘2例,输尿管瘘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瘘11例,输尿管坏死段大于2cm6例。肾移植的任何步骤处理不当都可引起术后尿瘘,术中应根据输尿管血液供应,水肿情况,瘘口大小和输尿管的长度来选择不同的术式,以确保无张力的可靠吻合。发生尿瘘后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瘘 病因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1223例次资料回顾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4 位作者 靳风烁 张克勤 朱方强 霍文谦 马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75-3278,共4页
背景:尿路并发症是肾移植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主要包括尿瘘、输尿管梗阻、输尿管返流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 背景:尿路并发症是肾移植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主要包括尿瘘、输尿管梗阻、输尿管返流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于1993-12/2007-04开展的1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肾移植后发生的尿瘘、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外科治疗。分析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观察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变化,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与结论:1223例次肾移植共发生尿路并发症92例(7.5%),其中尿瘘43例(3.5%),3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输尿管梗阻35例(2.9%),29例经外科手术治愈;膀胱输尿管返流14例(1.1%),6例经外科手术治愈。70例行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35例(占50%),输尿管-膀胱重新再植18例(占25.7%),泌尿内镜治疗11例(占15.7%),其他手术6例(占9.6%)。除1例由于供肾肾盂、输尿管全段坏死行移植肾切除外,其余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未发生由于尿路并发症导致的移植肾丢失及患者死亡。出现尿路并发症及无尿路并发症移植肾3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大都需要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是常用术式,处理得当对移植肾远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瘘 肾移植 并发症 输尿管梗阻 膀胱输尿管返流
下载PDF
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沙丹 靳风烁 +3 位作者 李黔生 朱方强 聂志林 霍文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3-856,共4页
目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是免疫和移植相关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但即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大多以单侧肾脏为供肾,手术时间较长,实验经济性不高。拟建立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并进行改良,以期缩短手术时间及实验费用。方法:①实验于2007-0... 目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是免疫和移植相关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但即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大多以单侧肾脏为供肾,手术时间较长,实验经济性不高。拟建立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并进行改良,以期缩短手术时间及实验费用。方法:①实验于2007-05/08于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方法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②共选用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双侧供肾组Wistar供体大鼠18只,SD受体大鼠36只,采用原位低温灌洗,同时取供者双肾作为供肾;单侧供肾组Wistar供体大鼠18只,SD受体大鼠18只,取供者左侧肾脏为供肾。③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行供肾静脉与受者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带腹主脉瓣与受者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受者术中预置右侧肾脏血管体外结扎线,术后3d结扎。④术后1,5,7d由受体大鼠尾静脉分别抽取静脉血1mL测肌酐。结果:①双侧供肾组手术成功率为91.7%,大鼠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感染、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单侧供肾组手术成功率为88.9%。②除取肾时间外两组其余手术耗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受体大鼠组内比较术后血肌酐含量均持续升高(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侧供肾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建立方法可靠、稳定,并能降低实验成本,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组织供者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输尿管-输尿管吻合在肾移植尿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3 位作者 靳风烁 张克勤 朱方强 霍文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433-3436,共4页
背景: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与尿路重建方式的选择有关,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能否取代输尿管膀胱吻合成为尿路重建方式的首选目前仍有争论。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后尿路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 背景: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与尿路重建方式的选择有关,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能否取代输尿管膀胱吻合成为尿路重建方式的首选目前仍有争论。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后尿路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探索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成为首选肾移植尿路重建方式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参试者:选取同期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且尿路重建方式采用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方式275例。方法:受者输尿管近端结扎,远端输尿管导管探查通畅后,修剪供肾输尿管及受者输尿管吻合端成袖口状,供肾输尿管放置一根6Fr双J管,上至供肾肾盂,下至膀胱。移植过程中均常规放置尿管,移植后第7天拨除尿管,第8天拨除双J管。抗生素均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5d。主要观察指标:总结受者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尿瘘、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共发生17例次尿路并发症,其中尿瘘4例,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再次手术治愈,输尿管梗阻13例次,其中早期梗阻4例,包括2例移植肾周血肿压迫,手术清除血肿后治愈,1例为支架管血凝块堵塞,更换支架管后治愈,1例为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9例为后期梗阻,其中6例为吻合口狭窄,采用输尿管镜下冷刀切开、球囊扩张治愈。3例为输尿管结石,经内镜下激光碎石治愈。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所有患者处理后,尿量及肾功均得到恢复,各种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是一种安全的尿路重建方式,发生的输尿管梗阻大都能通过内镜得到有效处理,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风险,有可能作为无尿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尿路重建方式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路重建 输尿管-输尿管吻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梗阻: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4 位作者 靳风烁 张克勤 朱方强 霍文谦 马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0445-10448,共4页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目的:回顾不同尿路重建方式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目的:回顾不同尿路重建方式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对象:选择1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方法: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可根据不同原因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开放性手术及内镜下治疗。主要观察指标:输尿管梗阻原因,治疗后患者尿量、血肌酐变化及输尿管扩张或肾盂积水恢复情况,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1223例次肾移植发生输尿管梗阻35例(2.9%),开放性手术处理20例(57%)。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梗阻8例,其中4例为髂窝血肿压迫,2例为血凝块堵塞,2例为小结石。移植1个月后发生梗阻27例,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为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8例为尿路结石。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后24h,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1)。平均随访52个月,B超或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均得到解决,并且均无复发。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2.5%,未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处理得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远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尿管梗阻 再植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聂志林 李黔生 +4 位作者 靳风烁 张克勤 朱方强 霍文谦 马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50-2551,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至2007年4月1 223例次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病情况、诊断、处理及结果。结果1 223例次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19例(1.6%)。其中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 目的探讨并总结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至2007年4月1 223例次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发病情况、诊断、处理及结果。结果1 223例次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19例(1.6%)。其中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5例经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治愈,8例经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治愈。其余6例为输尿管-输尿管吻合口狭窄,采用输尿管镜下冷刀切开、球囊扩张治愈。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肾功能均得到恢复,术后平均随访52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输尿管狭窄。结论造成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原因复杂,外科手术是解除狭窄的主要方法,处理得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尿管狭窄 再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