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与TNF-α的关联性及不同液体复苏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霍正禄 郑荔峰 +1 位作者 王美堂 周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研究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时不同液体复苏的作用以及TNF-α的变化规律,以期阐明限制性液体复苏降低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后的Krausz方法建立重度脾创伤未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分组... 目的研究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时不同液体复苏的作用以及TNF-α的变化规律,以期阐明限制性液体复苏降低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后的Krausz方法建立重度脾创伤未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大鼠分为假处理组、限制输液组、常规输液组、不输液组。观察各组动物的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各时间点的血压、血细胞比容(Hct)和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限制输液组的输液量明显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②限制输液组Hct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P<0.05)。③限制输液组的存活时间比常规输液组及不输液组明显延长(P均<0.05)。限制输液组在72 h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和不输液组,但低于假处理组(P均<0.1)。④除假处理组外其余各组在伤后90 min和180 min血TNF-α水平均较伤前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常规输液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限制输液组(P<0.05)。⑤死亡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生存者。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度未控制出血条件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出血量,提高存活率。未控制性出血休克时的TNF-α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TNF-α高预后不良,而限制性液体复苏时TNF-α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未控制出血性 限制性 液体复苏 创伤
下载PDF
急救网络在急诊成批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霍正禄 周彬 +2 位作者 张玲 程传苗 杨瑞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急救网络 急诊 成批伤员救治 作用
下载PDF
急救网络在危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霍正禄 程传苗 +5 位作者 詹剑勇 沈美华 周彬 梅冰 张玲 何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03~2007-10间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692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单位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致伤原因、送院工... 目的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03~2007-10间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692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单位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致伤原因、送院工具、通讯联络、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网络组1h内入院率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417例(89%)有预报,非网络组108例(13%)120送院前有预报。结论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城市
下载PDF
氟呱酸银对大鼠延迟性绿脓杆菌脓毒症的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霍正禄 葛绳德 +1 位作者 胡云风 屠世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3-494,共2页
氟呱酸银对大鼠延迟性绿脓杆菌脓毒症的疗效霍正禄葛绳德胡云风屠世忠△烧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全身免疫机能低下,感染的易感性增加[1]。且感染坏死组织是阻止抗生素和机体防御因子在病灶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屏障[2],因... 氟呱酸银对大鼠延迟性绿脓杆菌脓毒症的疗效霍正禄葛绳德胡云风屠世忠△烧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全身免疫机能低下,感染的易感性增加[1]。且感染坏死组织是阻止抗生素和机体防御因子在病灶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屏障[2],因此烧伤创面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重要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绿脓杆菌 药物疗法 氟哌酸银
下载PDF
2例超1/4躯体严重毁损濒死伤员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正禄 周彬 +2 位作者 梅冰 康舟军 仲剑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8-549,共2页
关键词 1/4躯体 严重毁损 濒死伤员 抢救体会 创伤病员
下载PDF
完善大城市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提高突发事件中伤员救治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霍正禄 沈美华 +4 位作者 周彬 梅冰 张玲 何建 程传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0-1042,共3页
面对21世纪创伤急救医学的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已创建的上海市东北区域创伤急救网络,总结其运行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城市创伤急救网络模式,提高突发事件急救的组织能力和伤员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城市
下载PDF
不同含钠复苏液对严重烧伤早期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7
作者 霍正禄 陈玉林 +4 位作者 颉黄峰 路卫 郇京宁 杨勇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5-86,共2页
不同含钠复苏液对严重烧伤早期机体内环境的影响霍正禄,陈玉林,颉黄峰,路卫,郇京宁,杨勇,葛绳德严重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体表屏障破坏及化学递质损伤因子和氧自由基的作用,造成微血管内皮受损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液体和电解... 不同含钠复苏液对严重烧伤早期机体内环境的影响霍正禄,陈玉林,颉黄峰,路卫,郇京宁,杨勇,葛绳德严重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体表屏障破坏及化学递质损伤因子和氧自由基的作用,造成微血管内皮受损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外渗,血容量减少,导致机体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复苏 内环境
下载PDF
液体复苏与休克 被引量:9
8
作者 霍正禄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自1743年法国医师LeDran首次在论文中描述休克(希腊文oboe)以来,经过260多年的研究,对休克的认识已深入到它的本质。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打击后出现以体循环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和心率改变,组织氧合不足为主... 自1743年法国医师LeDran首次在论文中描述休克(希腊文oboe)以来,经过260多年的研究,对休克的认识已深入到它的本质。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打击后出现以体循环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和心率改变,组织氧合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导致休克的原凶不同,目前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阻塞性休克等。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大血管损伤、内脏破裂、大范同软组织损伤等原凶造成大量失血。机体失去代偿能力便出现休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休克 创伤性 失血性 晶体液 胶体液
下载PDF
大城市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危重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9
作者 霍正禄 程传苗 +5 位作者 詹剑勇 沈美华 周彬 梅冰 张玲 何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7年10月间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421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单位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致伤原因、送... 目的研究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7年10月间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421例伤员的资料,根据是否为网络内单位伤员分为网络组和非网络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伤后至就诊的时间间隔、致伤原因、送院工具及通讯联络、院前及院内处置。结果网络组1h内入院明显高于非网络组。网络组伤员送院前417例(89%)有预报,非网络组108例(13%)120送院前有预报。结论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在严重创伤伤员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城市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10
作者 霍正禄 葛绳德 +3 位作者 陈王林 赵雪莲 穆学夏 刘世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94-96,共3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的应用霍正禄,葛绳德,陈王林,赵雪莲,穆学夏,刘世康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已将许多生长因子用于治疗烧伤患者。...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的应用霍正禄,葛绳德,陈王林,赵雪莲,穆学夏,刘世康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已将许多生长因子用于治疗烧伤患者。Nanney等[1]证实生长因子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灼伤
下载PDF
严重感染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正禄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20世纪后半叶,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使急性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当急性细菌感染发生脓毒症并伴发休克、酸中毒、少尿或低氧血症时,其死亡率仍然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例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在30%~50%。近年来,感染... 20世纪后半叶,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使急性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当急性细菌感染发生脓毒症并伴发休克、酸中毒、少尿或低氧血症时,其死亡率仍然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例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在30%~50%。近年来,感染、炎症、内环境的联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炎症级联和凝血级联及其相互作用可能是脓毒症预后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率 严重感染 炎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细菌感染 急性感染 休克 低氧血症 少尿
下载PDF
美英日德国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综观 被引量:55
12
作者 桂莉 周彬 +1 位作者 霍正禄 杨瑞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下载PDF
483例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美堂 霍正禄 +2 位作者 周彬 曹晖 衣月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十二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 目的 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十二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 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 4 5∶1,5 0岁以后男女构成比基本相等;PTE和DVT的复发率依次为11 .8% (4/ 34)和2 8 .2 % (12 4 / 4 39)。结论 PT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创伤和骨折是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雌激素水平可能与PTE和DV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玉泉 霍正禄 +3 位作者 陈清勇 沈企周 卢小军 王彦刈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小、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等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 ,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 1、CD6 2 p和CD6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与梗死部位无关。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血小板活化功能 定量检测 流式细胞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非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德龙 王美堂 +1 位作者 何建 霍正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近十年来,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此同时,有关ALI和ARDS的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的研究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 近十年来,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此同时,有关ALI和ARDS的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的研究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与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相比,限制性或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有较好的预后,且并未加重休克或增加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一些药物治疗,如肺表面活性物质、NO、糖皮质激素、活性蛋白C等对ALI和ARDS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液体管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糖皮质激素 活性蛋白C
下载PDF
肝素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美堂 何建 +2 位作者 梅冰 姚橹 霍正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研究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内毒素组(B组)、内毒素+肝素组(C组)和内毒素+低分子肝素组(D组),每组12只。肺损伤动物模型采用静脉注射脂多... 研究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内毒素组(B组)、内毒素+肝素组(C组)和内毒素+低分子肝素组(D组),每组12只。肺损伤动物模型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来制作,用NovaStstProfileM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Westernblots检测磷酸化p38MAPK水平。结果①给予内毒素各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性下降,1h后各时间点B、C、D组的PaO2显著低于A组(P<0.05);在4h和6h时,C组和D组PaO2明显高于B组(P<0.05),但C、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给予内毒素各组的血浆TNF-α水平进行性升高,在1h后各时间点B、C、D组的血浆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4h和6h时,C组和D组血浆TNF-α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根据肺损伤的病理改变,A、B、C和D组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0.1分、(2.4±0.5)分、(1.6±0.5)分和(1.8±0.4)分,C、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④各实验组动物予以内毒素处理1h后p38MAPK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组在4h后p38MAPK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但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内毒素诱导的ALI动物模型,肝素和LMWH干预可能对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在改善低氧血症和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肝素 低分子肝素 P38 MAPK
下载PDF
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亚低温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长胜 霍正禄 +1 位作者 杨瑞和 龚志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目的 :研究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 1区细胞凋亡及亚低温的治疗作用。方法 :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 2 0分钟造成前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治疗组。海马CA1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过程... 目的 :研究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 1区细胞凋亡及亚低温的治疗作用。方法 :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 2 0分钟造成前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治疗组。海马CA1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过程通过序列光镜观察进行研究 ,原位末端标记 (TU NEL)法用来检测死亡神经元的 DNA片断。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后 ,海马 CA1区锥体神经元于再灌注后 2~ 7日死亡。死亡锥体神经元的序列光镜观察没有发现早期的凋亡样改变 ,DNA片断化也发生在 DND出现之后。亚低温处理动物再灌注后 2~ 7日 ,海马 CA 1区缺血性神经元死亡较常温处理动物显著减轻 ,再灌注后 3~ 7日 ,海马 CA 1区 DNA片断化也显著减少。结论 :缺血后的亚低温治疗产生了神经保护作用 ,而抑制神经元 DNA片断化的出现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短暂性 细胞凋亡 亚低温 沙土鼠 病理
下载PDF
大城市区域性创伤急救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传苗 黎爱军 +2 位作者 霍正禄 连斌 沈美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9,共3页
针对创伤救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城市区域性创伤急救网络体系和一体化救治模式的结构组成,并对创伤急救的救治程序与功能定位做了进一步完善,同时明确了分级救治、伤情评估和检伤分类等概念。
关键词 创伤 急救网络 流程 救治模式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危险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艳梅 霍正禄 +1 位作者 王士雯 赵玉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提出适合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危险的评估标准。方法选择412例连续的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得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 目的提出适合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危险的评估标准。方法选择412例连续的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得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危险指数。结果术前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病史以及术前ST段压低≥0.05mV、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计数>1.0×109/L是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患者根据计分的不同可分为四级危险程度。分级程度越高,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高。从心性死亡的发生情况来看,单纯以死亡率比较,随着危险程度的增加心性死亡率也逐渐增加,但是通过统计学分析表明,只有Ⅰ级和Ⅳ级、Ⅱ级和Ⅳ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危险程度越高,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围术期心脏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世蒙 霍正禄 +1 位作者 杨维权 曹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B组)、创伤失血性休克地塞米松处理组(C组)。分别于模型完成的1、2、3、6、12h时间...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B组)、创伤失血性休克地塞米松处理组(C组)。分别于模型完成的1、2、3、6、12h时间点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IL) - 1β、IL - 10水平,取肺、脾做光镜检查。结果 大鼠遭受创伤失血性休克打击后,血浆TNF -α水平持续增高,6h达高峰;IL - 1β、IL - 10持续增高;光镜下肺损伤,脾小体萎缩、坏死,败血脾。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血浆TNF -α、IL - 1β、IL - 10的表达水平,减轻脾、肺组织损伤,脾小体持续增生。结论 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的同时,抑制IL - 10的高水平表达,显示了较好的免疫调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地塞米松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