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髓水肿和骨侵蚀的MRI联合CT诊断情况及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鹏 李静 +2 位作者 刘宇宏 崔轶霞 霍爱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髓水肿和骨侵蚀的MRI联合CT诊断情况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类风湿性患者59例,患者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半年随访观察中行CT及MRI扫描,对两种检查方法下的RA骨...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髓水肿和骨侵蚀的MRI联合CT诊断情况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类风湿性患者59例,患者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半年随访观察中行CT及MRI扫描,对两种检查方法下的RA骨髓水肿(BME)及骨侵蚀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各征象之间的评分差异以及与临床预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5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58%(44/59),无效率为25.43%(15/59)。MRI检查中治疗有效患者与治疗无效患者的骨髓水肿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4.194,P=0.000),治疗有效患者与治疗无效患者的骨侵蚀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460,P=0.647);CT检查中治疗有效患者与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前后SENS总评分差值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3,P=0.32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与MRI骨髓水肿评分、MRI骨侵蚀评分、CT骨侵蚀评分、CT关节间隙狭窄评分及CTSENS总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MRI联合CT可对患者骨髓水肿和骨侵蚀的破坏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能根据MRI、CT相关骨髓水肿和骨侵蚀评分进行预后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髓水肿 骨侵蚀 CT、MRI联合诊断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28
2
作者 高鹏 霍爱鑫 刘宇宏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1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IL-1、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2例RA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IL-1、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2例RA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1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雷公藤多苷20mg口服治疗,1日3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外周血TNF-α、IL-6、IL-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IL-1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及医生的总体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种药物发挥协同效应,可抑制外周血清L-6、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RA患者的体征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可作为RA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期疗效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霍爱鑫 王淑云 +1 位作者 张苗 赵辉 《陕西中医》 2015年第10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对关节炎患者类风湿性患病采用对白芍总苷胶囊以及来氟米特联合口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100例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来氟... 目的:对关节炎患者类风湿性患病采用对白芍总苷胶囊以及来氟米特联合口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100例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不良症状的人数情况。结果:治疗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症状的人数(6.00%)与对照组出现不良症状的人数(36.00%)比较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炎患者类风湿性患病采用白芍总苷胶囊及来氟米特的疗效显著,降低了不良症状的发生,安全且可靠,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来氟米特胶囊 @白芍总苷
下载PDF
CD94_rs2302489和NKG2A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高鹏 +2 位作者 王淑云 刘宇宏 霍爱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38-2142,共5页
目的:探讨CD94和NKG2A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易感性和抗TNF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抗TNF治疗的290例RA患者和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3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PCR LightSNiP分析对CD94(rs2302489)和N... 目的:探讨CD94和NKG2A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易感性和抗TNF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抗TNF治疗的290例RA患者和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3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PCR LightSNiP分析对CD94(rs2302489)和NKG2A(rs7301582,rs2734440,rs2734414)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抗TNF治疗后第12周和第24周,根据EULAR反应标准评估患者临床反应。结果:RA患者CD94 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43,95%CI:0.21~0.89,P=0.025)。CD94 AA纯合子在抗CCP抗体阴性患者中更为常见(OR=11.29,95%CI:2.38~52.26,P=0.002);与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相比,等位基因A与抗CCP抗体阴性显著相关(OR=5.01,95%CI:1.87~14.95,P=0.003)。与其他基因型患者相比,CD94 TT基因型患者12周后缓解率较低(OR=3.31,95%CI:0.07~0.89,P=0.020)。此外,与等位基因T或CT/TT相比,携带NKG2A rs7301582 C等位基因(OR=3.67,95%CI:1.13~18.94,P=0.015)或CC基因型(OR=3.59,95%CI:1.02~19.42,P=0.028)的患者在抗TNF治疗12周后无反应频率更高。结论:CD94和NKG2A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RA遗传易感性,影响患者抗TNF治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预后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霍爱鑫 李静 +1 位作者 刘宇宏 高鹏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01~2018-03-31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重型SLE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人)和对照组(34人),研究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01~2018-03-31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重型SLE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人)和对照组(34人),研究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环磷酰胺(诱导期:CTX 400 mg,静滴,每2周一次,共6次;维持期:CTX 400 mg,静滴,每月一次,两期共8. 0 g)。对照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CTX(诱导期:CTX 800 mg,静滴,每5天1次,共6次,维持期:CTX 800 mg每3月一次,两期总量共8. 0 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补体C4、抗ds DNA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改善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月、3月、1年,研究组患者的SLEDAI、补体C4、抗ds DNA抗体、ESR、CRP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发生副作用的人数为7人(21. 2%),对照组发生副作用的人数为18人(5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的副作用发生率要高于研究组。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小剂量CTX、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SLE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甲氨蝶呤 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霍爱鑫 张苗 +1 位作者 赵辉 王淑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8期1317-1318,共2页
免疫机制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内的某种物质,可以是有病变产生的异常因子,也可是自身存在的正常因子,都可以作为抗原[1]。这些抗原均可以激活免疫系统里的细胞,使他们数量增多并被激活,同时,抗原提呈细胞APC... 免疫机制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内的某种物质,可以是有病变产生的异常因子,也可是自身存在的正常因子,都可以作为抗原[1]。这些抗原均可以激活免疫系统里的细胞,使他们数量增多并被激活,同时,抗原提呈细胞APC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作为一个中介和枢纽,将枢纽两端的事物联系起来,一端为来自于人体内部和(或)外界的抗原,另一端为CD 4+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类风湿关节炎 CCP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抗体 免疫机制 抗体检测 事物联系
下载PDF
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霍爱鑫 高鹏 +1 位作者 刘宇宏 李亚民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估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3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RA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8人)和对照组(38人),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目的评估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5-03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RA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8人)和对照组(38人),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15 mg,每周1次),研究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15mg每周一次+依那西普25mg每周2次),12周为一疗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差异,评价疾病活动评分(DSA28)及有效率20%(ACR20)、有效率50%(ACR20)、有效率75%(ACR75)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起效率(86.3%)高于对照组(64.9%),经检验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照组)的ACR20、ACR50、ACR75分别为:74.5%(25.9%),45.8%(12.4%),27.1(0),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ACR20、ACR50、ACR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DAS28评分(2.3±1.6)低于对照组的DAS28评分(4.2±1.9),经检验二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31.4%)发生的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用依那西普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外周血miRNA-146a及P-gp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霍爱鑫 李静 +5 位作者 刘宇宏 王淑云 崔轶霞 敖亮 吴延龙 高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外周血miRNA-146a及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西药+温化蠲痹方治疗)与对照... 目的探究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外周血miRNA-146a及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西药+温化蠲痹方治疗)与对照组(51例,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12周,研究组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ⅠNP、OC、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TR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12周,研究组的外周血miRNA-146a及P-gp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化蠲痹方治疗RA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情况,降低外周血miRNA-146a及P-g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温化蠲痹方 骨代谢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56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霍爱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联合甲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ACR(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来评判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ACR20疗效;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ACR50疗效,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CR70方面,治疗2周、6周、12周、18周的效果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8周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药物疗法 甲氨蝶呤/治疗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江江 宗新玲 +2 位作者 高维东 曹光材 霍爱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7-70,共4页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结直肠癌术后EPISBO的发病率为4%~15%。EPISBO发病机制复杂,纤溶系统平衡破坏、神经反射、炎症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EPISBO的治疗应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术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结直肠癌术后EPISBO的发病率为4%~15%。EPISBO发病机制复杂,纤溶系统平衡破坏、神经反射、炎症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EPISBO的治疗应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术前完善肠道准备,术中减少肠道损伤及肠内容物外溢,减少腹腔污染的机会,术中适当应用防粘连剂,术后抑制炎症反应可预防EPIS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创伤诊治中心 综述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江江 宗新玲 +2 位作者 高维东 曹光材 霍爱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0-57,共8页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NKI、VIP、PubMed、CBM、Web of Science数据库系统检索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国际协作网评价员工作手册规...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NKI、VIP、PubMed、CBM、Web of Science数据库系统检索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国际协作网评价员工作手册规程,对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偏倚分析,运用RevMan 5.2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项随机对照试验,916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在胃肠减压引流量[WMD=-403.30(95%CI:-532.99,-273.62)]、肛门恢复排气时间[SMD=-1.33(95%CI:-1.75,-0.91)]、住院时间[WMD=-4.19(95%CI:-5.79,-2.59)]有潜在的临床疗效,同时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P=0.050)。结论奥曲肽在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改变奥曲肽给药方式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肠梗阻 奥曲肽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增强西妥昔单抗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江江 宗新玲 +2 位作者 高维东 曹光材 霍爱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43-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增强西妥昔单抗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或相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在不同时间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株,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水平。冬凌草甲素、西妥昔单抗、冬凌草甲素联合西妥昔...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增强西妥昔单抗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或相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在不同时间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株,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水平。冬凌草甲素、西妥昔单抗、冬凌草甲素联合西妥昔单抗与SGC7901胃癌细胞株共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Bcl-xL、Cyclin D1的转录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增殖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浓度越高则增殖水平越低,相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GC7901胃癌细胞株无药物干预时凋亡率为(2.90±0.90)%;西妥昔单抗作用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为(9.30±2.20)%;冬凌草甲素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为(18.20±4.20)%;冬凌草甲素联合西妥昔单抗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高达(57.10±8.70)%,显著高于单药组细胞凋亡率(P<0.05)。冬凌草甲素联合西妥昔单抗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后,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表达水平减少,与冬凌草甲素组、西妥昔单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cl-xL、Cyclin D1 mRNA转录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EGFR/STAT3通路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增强西妥昔单抗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冬凌草甲素 细胞增殖 西妥昔单抗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现状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江江 宗新玲 +2 位作者 高维东 曹光材 霍爱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20世纪70年代,黎介寿院士发现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再次手术探查后易发生复杂肠外瘘。经过对此现象长期不懈的研究,黎介寿院士在1995年全国胃肠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概念,并于1997年发表了首篇关于EPISB... 20世纪70年代,黎介寿院士发现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再次手术探查后易发生复杂肠外瘘。经过对此现象长期不懈的研究,黎介寿院士在1995年全国胃肠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概念,并于1997年发表了首篇关于EPISBO发生、发展的论著[1]。EPISBO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2]。Stewart等[3]报道90.00%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是EPISBO。吴咸中院士[4]报道EPISBO的发病率为0.06%~14.31%。夏建福等[5]报道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后EPISBO的发病率为5.30%。肖兴元等[6]回顾分析了512例结肠直肠癌手术,其中23例(4.49%)发生EPISBO。研究[7]报道EPISBO是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2%(20/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炎性肠梗阻 诊治
下载PDF
中药药浴联合NB-UVB治疗儿童玫瑰糠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文慧 霍爱鑫 +1 位作者 刘乐 干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儿童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童玫瑰糠疹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儿童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童玫瑰糠疹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仅予NB-UVB照射,隔日1次,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17的浓度。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玫瑰糠疹严重度分级(PRSS)积分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2组有效率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17的浓度均较前明显下降。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治疗儿童玫瑰糠疹,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使患者血清中IFN-γ、IL-17的浓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浴 窄谱中波紫外线 儿童 玫瑰糠疹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miR-21和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爱鑫 巴燕娜 +2 位作者 吴振彪 崔轶霞 贾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948-6951,共4页
目的:探讨miR-21和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根据SLEDAL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n=49)和中重度活动组(n=44),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 目的:探讨miR-21和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根据SLEDAL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n=49)和中重度活动组(n=44),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B细胞中miR-21、miR-155、骨形成蛋白-2(BMP-2)和骨形成蛋白受体Ⅱ(BMPRⅡ)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 R-21和mi R-15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活动组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21和mi R-15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活动组和对照组,且轻度活动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BMP-2 mRNA和BMPRⅡ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活动组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BMP-2 mRNA和BMPRⅡ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活动组和对照组,且轻度活动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21和miR-155相对表达量与BMP-2 mRNA和BMPRⅡmRNA均呈正相关(r=0.292、0.365和0.481、0.279,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21和miR-155相对表达量均与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0、-0.289和-0.751、-0.308,P<0.05)。结论:miR-21和miR-155在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BMP信号通路异常活化而发挥作用,且与补体C3和C4呈负相关,有望作为监控SLE患者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B细胞 MIR-21 MIR-155 骨形成蛋白-2 骨形成蛋白受体Ⅱ
原文传递
通滞苏润江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鹏 霍爱鑫 刘宇宏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通滞苏润江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究通滞苏润江片对炎性因子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同时服... 目的探讨通滞苏润江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究通滞苏润江片对炎性因子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同时服用安慰剂,实验组将对照组的安慰剂替换为通滞苏润江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含量,并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实验组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疲劳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DAS28、CRP、RF、ESR、TNF-α、IL-1、sVCAM-1、sICAM-1及vWF均降低(均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改善明显(P〈0.05)。结论通滞苏润江片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体内急性期蛋白分泌,降低炎性因子含量以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滞苏润江片 类风湿关节炎 内皮细胞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延安市≥40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鹏 霍爱鑫 +1 位作者 刘宇宏 崔轶霞 《华南预防医学》 2019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研究延安市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常住居民中≥40岁活动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学应对问卷、生活质量量表调及应对量表,采用单、多... 目的研究延安市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常住居民中≥40岁活动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学应对问卷、生活质量量表调及应对量表,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延安市476例年龄≥40岁活动性RA患者进行调查,以男性患者为主(占63.87%),年龄以60~78为主(79.62%),家庭月均收入以3000~5999元为主(53.36%),病程以1~5年为主(53.36%)。生活质量总分为(72.86±23.05)分。生活质量与面对呈正相关关系(r=0.742,P<0.05),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关系(r=-0.671、-0.835,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标准偏回归系数:-0.412、-0.206、0.252)、关节变形(标准偏回归系数:-0.537、-0.714、0.369)、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标准偏回归系数:-0.308、-0.521、0.721)、运动功能障碍分级(标准偏回归系数:-0.723、-0.632、0.362)均是生活质量得分、面对得分和屈服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陕西延安市RA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应予以早期干预,增加健康宣教力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