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霍璐阳
李志国
+2 位作者
刘晴
刘宇彤
董爱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3,共3页
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研究了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大豆(Glycine max)和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种植大豆和加入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出...
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研究了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大豆(Glycine max)和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种植大豆和加入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出抑制—恢复—激活的趋势。土壤中加入短密木霉后,40 d时脲酶活性的激活率最高,达到31.13%;种植大豆后,5 d时抑制率最高,达到10.35%,20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0、150 mg·kg-1时,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抑制—激活的趋势,在5~10 d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抑制率最高时达到16.18%,20 d后呈现激活效应。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30 d时激活率最高,达8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脲酶
咪唑乙烟酸
短密木霉
大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志国
霍璐阳
+2 位作者
刘宇彤
刘晴
董爱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试验土壤真菌,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农药含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后,短密木霉对其他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试验土壤真菌,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农药含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后,短密木霉对其他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差异显著。单独种植大豆(Glycine max)后,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类变化不明显。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有显著的影响。短密木霉、大豆、咪唑乙烟酸三者互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土壤中的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都逐渐的减少,10~20d降解效率最高。短密木霉、大豆和咪唑乙烟酸都会影响咪唑乙烟酸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乙烟酸
短密木霉
大豆
降解率
土壤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宇彤
霍璐阳
+2 位作者
李志国
刘晴
董爱荣
《森林工程》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和咪唑乙烟酸及三者相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
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和咪唑乙烟酸及三者相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10~30 d中均呈现激活趋势;在土壤中加入粘质沙雷氏菌,5~20 d中,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呈现激活趋势,粘质沙雷氏菌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在土壤中加入100 mg/kg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10 d时开始激活,30 d时呈现抑制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 d和30 d时均有激活趋势;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再加入100 mg/kg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抑制—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激活—恢复—抑制—激活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综上所述,说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的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粘质沙雷氏菌
咪唑乙烟酸
脲酶
蔗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刘子玥
王辉
+2 位作者
霍璐阳
崔守斌
苑泽宁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为研究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以松花江流域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松花江流域湿地的生态现状,结合生态补偿的案例,探讨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退耕还湿补偿、开发重建补偿、封闭及立法补偿、湿地银行补偿、湿地替代...
为研究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以松花江流域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松花江流域湿地的生态现状,结合生态补偿的案例,探讨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退耕还湿补偿、开发重建补偿、封闭及立法补偿、湿地银行补偿、湿地替代费补偿、湿地被许可人自行补偿等。在补偿的过程中,注意解决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融资和支付、退耕居民的安置和补偿的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湿地恢复后期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为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湿地保护
生态补偿
原文传递
题名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霍璐阳
李志国
刘晴
刘宇彤
董爱荣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94)
文摘
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研究了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大豆(Glycine max)和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种植大豆和加入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出抑制—恢复—激活的趋势。土壤中加入短密木霉后,40 d时脲酶活性的激活率最高,达到31.13%;种植大豆后,5 d时抑制率最高,达到10.35%,20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0、150 mg·kg-1时,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抑制—激活的趋势,在5~10 d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抑制率最高时达到16.18%,20 d后呈现激活效应。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30 d时激活率最高,达85.23%。
关键词
土壤脲酶
咪唑乙烟酸
短密木霉
大豆
Keywords
Soil urease
Imazethapyr
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
Soybean
分类号
S158.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志国
霍璐阳
刘宇彤
刘晴
董爱荣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94)
文摘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试验土壤真菌,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农药含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后,短密木霉对其他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差异显著。单独种植大豆(Glycine max)后,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类变化不明显。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真菌数量、种类有显著的影响。短密木霉、大豆、咪唑乙烟酸三者互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土壤中的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都逐渐的减少,10~20d降解效率最高。短密木霉、大豆和咪唑乙烟酸都会影响咪唑乙烟酸的降解。
关键词
咪唑乙烟酸
短密木霉
大豆
降解率
土壤真菌多样性
Keywords
Imazethapyr
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
Soybean
Degradation rate
Soil fungal diversity
分类号
S158.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宇彤
霍璐阳
李志国
刘晴
董爱荣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94)
文摘
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和咪唑乙烟酸及三者相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10~30 d中均呈现激活趋势;在土壤中加入粘质沙雷氏菌,5~20 d中,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呈现激活趋势,粘质沙雷氏菌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在土壤中加入100 mg/kg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10 d时开始激活,30 d时呈现抑制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 d和30 d时均有激活趋势;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再加入100 mg/kg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抑制—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激活—恢复—抑制—激活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综上所述,说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的变化显著。
关键词
大豆
粘质沙雷氏菌
咪唑乙烟酸
脲酶
蔗糖酶
过氧化氢酶
Keywords
Serratia marcescens
imidazolium
urease
sucrase
catalase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4
作者
刘子玥
王辉
霍璐阳
崔守斌
苑泽宁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LBH-Q13102)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TD10)
+1 种基金
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307092)
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KJTD2011-2)资助
文摘
为研究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以松花江流域湿地为例,通过分析松花江流域湿地的生态现状,结合生态补偿的案例,探讨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退耕还湿补偿、开发重建补偿、封闭及立法补偿、湿地银行补偿、湿地替代费补偿、湿地被许可人自行补偿等。在补偿的过程中,注意解决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融资和支付、退耕居民的安置和补偿的收费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湿地恢复后期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为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湿地保护
生态补偿
Keywords
Songhua River Basin
wetland protec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霍璐阳
李志国
刘晴
刘宇彤
董爱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李志国
霍璐阳
刘宇彤
刘晴
董爱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宇彤
霍璐阳
李志国
刘晴
董爱荣
《森林工程》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松花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刘子玥
王辉
霍璐阳
崔守斌
苑泽宁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