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力勇
王力
青于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0-603,584,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暴露的职业中学及工读学校学生样本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方法:使用创伤历史问卷和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对1023名在校生进行施测,筛选出具有创伤经历的559人作为有效样本,其中男生314人,女生242人,性别缺...
目的:分析创伤暴露的职业中学及工读学校学生样本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方法:使用创伤历史问卷和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对1023名在校生进行施测,筛选出具有创伤经历的559人作为有效样本,其中男生314人,女生242人,性别缺失3人,年龄为15.8±1.3岁。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6个竞争性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具有闯入、回避、负性情感、快感缺失、痛苦性唤起、焦虑性唤起的六维快感缺失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度。结论:六维快感缺失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症状结构
验证性因子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舟曲泥石流后对幸存者的访谈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恺君
张雨青
+2 位作者
青于兰
陈正根
刘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4-478,445,共6页
目的:探讨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特点,并比较其与西方幸存者表达的创伤后成长的差异。方法:以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区为例,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63名幸存者进行了个案访谈,收集了他们在灾难后感知到的创伤后成长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特点,并比较其与西方幸存者表达的创伤后成长的差异。方法:以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区为例,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63名幸存者进行了个案访谈,收集了他们在灾难后感知到的创伤后成长相关资料。结果: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发生率高,其内容包含七个维度(积极信念、生活的积极改变和新的计划、利他行为、积极的自我感知、感激、珍惜和人际关系改善),其中利他行为维度未包括在Tedeschi和Calhoun提出的五因素模型中。结论: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伤后成长有其独特之处,这与其对宗教的认同度和文化因素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PTG)
自然灾害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力勇
王力
青于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0-603,584,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创伤暴露的职业中学及工读学校学生样本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方法:使用创伤历史问卷和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对1023名在校生进行施测,筛选出具有创伤经历的559人作为有效样本,其中男生314人,女生242人,性别缺失3人,年龄为15.8±1.3岁。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6个竞争性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具有闯入、回避、负性情感、快感缺失、痛苦性唤起、焦虑性唤起的六维快感缺失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度。结论:六维快感缺失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症状结构
验证性因子分析
青少年
Keyword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 structur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dolescents
分类号
R395.1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舟曲泥石流后对幸存者的访谈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恺君
张雨青
青于兰
陈正根
刘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4-478,4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灾害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71073156)
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心理学
2008~2012)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特点,并比较其与西方幸存者表达的创伤后成长的差异。方法:以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区为例,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63名幸存者进行了个案访谈,收集了他们在灾难后感知到的创伤后成长相关资料。结果: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发生率高,其内容包含七个维度(积极信念、生活的积极改变和新的计划、利他行为、积极的自我感知、感激、珍惜和人际关系改善),其中利他行为维度未包括在Tedeschi和Calhoun提出的五因素模型中。结论: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伤后成长有其独特之处,这与其对宗教的认同度和文化因素的差异有关。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PTG)
自然灾害
质性研究
Keywords
Posttraumatic growth(PTG)
Natural disaster
Qualitative research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伤暴露青少年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分析
刘力勇
王力
青于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原文传递
2
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舟曲泥石流后对幸存者的访谈分析
吴恺君
张雨青
青于兰
陈正根
刘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