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靖颖霞 李湘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5-368,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从而判断复苏后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利用窒息、3妇重物压迫胸部、夹闭心底血管丛三种方法制造雄性...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从而判断复苏后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利用窒息、3妇重物压迫胸部、夹闭心底血管丛三种方法制造雄性清洁级SD大鼠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分别在复苏成功后3、6、12h处死,取大脑皮层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组各相应时间点的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但各实验组之间ICAM-1和VCAM-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g重物组6h和12h脑组织ICAM-1和VCAM-1含量较3h高(P〈0.05),夹血管组6h和12hICAM-1表达较3h高(P〈0.05)。结论三种不同方法所致的大鼠脑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三种模型均可用于今后的CPR后脑损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动物模型 脑损伤 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下载PDF
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靖颖霞 李湘民 刘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9期1725-1726,1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分为两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夹闭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给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0.02 mg/kg,小剂量组;0.2 mg/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分为两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夹闭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给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0.02 mg/kg,小剂量组;0.2 mg/kg,大剂量组),记录心率、血压的变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1 h和6 h存活率.[结果]造模后约1~2 min所有大鼠均出现心脏骤停,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69%和74%,ROSC时间分别为(155±78)s、(85±25)s,1 h存活率分别为89%和86%,6 h存活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复苏成功率,6 h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 h存活率,ROSC时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2 mg/kg肾上腺素用于大鼠心肺复苏较0.02 mg/kg可明显减少心脏按压时间,缩短ROSC时间,但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6 h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反而会降低1 h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肾上腺素/投药和剂量 大鼠
下载PDF
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探析
3
作者 靖颖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6期187-188,共2页
目的:分析针对急救设备应用专管共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社区卫生部门人员50名,在此期间对社区卫生部门的急救设备采用专管共用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卫生部门人员的应急能力掌握情况及急救设备利用率。结果:实施后,社区卫... 目的:分析针对急救设备应用专管共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社区卫生部门人员50名,在此期间对社区卫生部门的急救设备采用专管共用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卫生部门人员的应急能力掌握情况及急救设备利用率。结果:实施后,社区卫生部门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评分及实践技能应用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面对突发事件时急救设备使用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卫生部门人员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可有效提升急救设备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设备 专管共用模式 医疗设备
下载PDF
慢阻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与sST2和NT-proBNP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敏 靖颖霞 +1 位作者 李华桦 张义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esis 2,sST2)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esis 2,sST2)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及期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例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湖南省人民医院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研究对象血清sST2和NT-proBNP水平以及血脂、肾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sST2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ST2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NT-proBNP和sST2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r=0.875,P<0.05;r=0.718,P<0.05),sST2与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r=0.796,P<0.05)。此外,sST2和NT-proBNP水平与血脂及肾功能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肾功能和血脂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检测sST2和NT-proBNP水平有助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生物标志物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急诊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轶群 靖颖霞 +1 位作者 熊选政 郭春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为在急诊诊断及治疗中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主要表现为对称... 目的:探讨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为在急诊诊断及治疗中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瘫痪;(3)81.25%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部分患者在清晨发病;(4)抽血均显示低钾血症;(5)麻痹症状在补钾治疗后缓解。结论: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青壮年男性居多,临床对称性瘫痪是其特征,且以下肢为主,诊断中低钾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麻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血症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6
作者 陈攀 郭春林 +1 位作者 靖颖霞 熊选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6期3679-368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应... 目的:探讨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94.1%(32/34),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82.4%(28/34),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瑞替普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高的安全性,较少的不良反应,同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临床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再通率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血浆NT-proBNP变化及与QT离散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轶群 靖颖霞 +1 位作者 熊选政 郭春林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及QT离散度(QTd)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②选择急诊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2例,对照组60例;②测定脑钠肽前体质量浓度(NT-proBNP);③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自动测算QT间期,同时人工测量QTd;...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及QT离散度(QTd)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②选择急诊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2例,对照组60例;②测定脑钠肽前体质量浓度(NT-proBNP);③12导联同步心电图自动测算QT间期,同时人工测量QTd;④对患者随访3月,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变化及QTd的差异;⑤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法分析NT-proBNP与QTd的关系。结果①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中毒组NT-proBNP浓度及QT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一氧化碳中毒组血浆NT-proBNP及QTd下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NT-proBNP与QTd具有正相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NT-proBNP及QTd升高,NT-proBNP与QTd具有正相关性,对一氧化碳中毒后心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NT-PROBNP QT离散度
下载PDF
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对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轶群 张义雄 +3 位作者 侯琨 熊选政 靖颖霞 石玄言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早期识别和干预医院内危重患者,探讨医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对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防止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住院患者的安全,降低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发生率,提高医院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通过建立医院内快... 目的 :早期识别和干预医院内危重患者,探讨医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对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防止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住院患者的安全,降低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发生率,提高医院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通过建立医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包括预警的启动标准、组建快速反应小组、医院对人员及急救设备的管理、以及快速反应系统的运行机制。收集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前后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病例,对比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前后抢救成功率的变化。结果 :在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前后,我院半年收治病人数分别为13172和15806人次,心跳呼吸骤停发生率分别为119和63例,发生率明显下降;而建立医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后,心跳呼吸骤停紧急呼叫50例,其中11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22%,而建立前紧急抢救54例,抢救成功仅为4例;我院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抢救成功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院内患者临床恶化指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减少了院内突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应系统 院内 心跳呼吸骤停 抢救成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