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禄贞经略延边的历史功绩 被引量:1
1
作者 靳大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4-229,共6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打响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第一枪。这枪声唤醒了几千年来沉睡的大地,击碎了大清王朝一统天下的迷梦,敲响了封建制度彻底覆灭的丧钟。正当人们翘首企盼同盟会员、革命党人吴禄贞组成燕晋联军,与武昌起义军,南北夹击。
关键词 吴禄贞 历史功绩 图们江 延边地区 间岛 革命党人 清王朝 日本政府 派出所 经略
原文传递
家当
2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54-56,共3页
时间从古至今人物一对梦想发财的夫妻[舞台上一幅母鸡孵蛋的漫画屏风,一张长条凳.如条件不允许,也可都不要。[在诙谐幽默的音乐声中,男主人公穷生打扮,兴冲冲地上场。夫 (酸溜溜地唱或说)做工务农累难挨,下海经商也是苦差.五行八作懒得干,
关键词 男主人公 诙谐幽默 穷生 音乐声 从古至今 摇摇头 金戒指 滚进 戏剧文学 旦扮
原文传递
谈戏曲的雅俗共赏
3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7-33,共7页
何谓雅俗共赏?词典上说:“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够欣赏。”这就是说,文艺作品既高雅,又通俗。那么,戏曲是高雅的呢?还是通俗的呢?或是雅俗共赏的呢?这与戏曲的某些属性不无关系。
关键词 戏曲创作 音乐唱腔 程式化表演 昆山腔 文化水平 戏曲文学流派 说唱艺术 雅化 魏良辅 宫谱
原文传递
戏剧与文化市场
4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6-59,共4页
“你说,戏剧是不是商品?”笔者和一位经商的朋友闲聊时间道。“当然是啊!”他睁大了眼睛,一本正经地:“这明摆嘛!如今啥不是商品?你说吧,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接着,不无调侃地笑道:“真是书呆子!都啥年头了,还提这问题... “你说,戏剧是不是商品?”笔者和一位经商的朋友闲聊时间道。“当然是啊!”他睁大了眼睛,一本正经地:“这明摆嘛!如今啥不是商品?你说吧,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到看不见摸不着的?”接着,不无调侃地笑道:“真是书呆子!都啥年头了,还提这问题。好象你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笔者一时语塞。他倒慷慨激昂地讲了一通,让人吃惊又不便公开引用,但谁都能心领神会的事例。看来,戏剧是不是商品?这只是个戏剧圈里人感兴趣,而圈外人却认为是不值得劳神费力的、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许应了那句老话;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所幸友人给了某种启发,使笔者能顺着他的思路,做一点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外人 内廷供奉 文艺产品 文化心理 钟馗嫁妹 庄家不识勾栏 风俗喜剧 改革开放大潮 文化艺术形式 堂戏
原文传递
关东少数民族题材历史剧与中原思想文化
5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东戏剧作为一种地域性戏剧,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出现了一批以少数民族历史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其剧目饮誉京华,名震剧坛,已经形成一种戏剧现象,引起人... 关东戏剧作为一种地域性戏剧,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出现了一批以少数民族历史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其剧目饮誉京华,名震剧坛,已经形成一种戏剧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少数民族历史 思想性格 乡土风情 契丹魂 韩德让 戏曲形式 历史故事 人物形象 承天太后
原文传递
浅说关东戏剧
6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28,共3页
关东戏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化现象,多年来已经引起了同行们的浓厚兴趣,成为我省戏剧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不断地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戏剧渊源、地域特征等各个角度,去研究、探讨关东戏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试图寻求带有普遍规律的共... 关东戏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化现象,多年来已经引起了同行们的浓厚兴趣,成为我省戏剧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不断地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戏剧渊源、地域特征等各个角度,去研究、探讨关东戏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试图寻求带有普遍规律的共识,去自觉地建构一座关东戏剧的宏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个性 热门话题 郝国忱 向阳坡 创作心理 赵羽翔 思想倾向 风情画 剧中人物 八旗子弟
原文传递
戏剧评论的品位——从李渔批评金圣叹想到的
7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3,共1页
明末清初时,江苏吴县有位金圣叹,以评点六才子书,而成为名噪后世的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金评本《西厢记》杂剧刻印行世,批文评点、手眼独慧,“透发心花,穷搜诡谲,阅者为之大快,”竟使“一时纸贵”。连当时颇有名气的李渔也由衷地赞叹:“... 明末清初时,江苏吴县有位金圣叹,以评点六才子书,而成为名噪后世的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金评本《西厢记》杂剧刻印行世,批文评点、手眼独慧,“透发心花,穷搜诡谲,阅者为之大快,”竟使“一时纸贵”。连当时颇有名气的李渔也由衷地赞叹:“读金圣叹所评《西厢记》能令千古才人心死。”但这位谙熟“优人搬弄之三昧”的浪子班头,以戏曲这个奇妙的座标,用氍毹这块神秘的魔毯,认真地审视金圣叹的评点时,却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圣叹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李渔 《西厢记》 六才子书 文学批评家 戏剧评论 江苏吴县 评本 舞台演出 案头剧
原文传递
水中情(小品)
8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1998年第12期57-61,共5页
时间90年代夏季的一个傍晚。地点农村水灾区。人物水生——复员水兵,兴安村长, 34岁。二铁——兴安村养鱼专业户, 35岁。丫妹——兴安村现役军人家属, 25岁。
关键词 水生 兴安 自言自语 电闪 救生圈 生铁 鸭子 军人家属 村长 铁水
原文传递
试谈帝王与戏曲
9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1997年第11期35-40,共6页
中国戏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植根于民间这片肥沃的土壤,历经两千多年的世代沧桑,在平民百姓的精心呵护下,于俳优伶人的呕心沥血的培育中,方造就了这块灿烂的艺术瑰宝,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漫长的戏曲发展道路上,作为“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封建社会 朱元璋 昆曲 唐玄宗 杂剧 教坊 孔子 平民 世代
原文传递
浅谈戏曲与传说
10
作者 靳大经 《戏剧文学》 1997年第2期8-10,2,共4页
戏剧与传说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今中外不少戏剧作品都吸收了民间传说的有益营养。有的甚至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如莎翁的名著《李尔王》。
关键词 民间传说 戏曲 剧作家 艺术形式 戏剧作品 故事情节 戏剧文学 题材 现实生活 生活真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