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巴东库岸段水库地震迁移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魏东 王孔伟 +2 位作者 朱伟 靳宝萍 张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5-929,共15页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巴东县库岸段发生上万次与水库蓄水相关的水库地震,最大震级5.1级。近几年发表相关论文50篇左右,侧重于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水库地震与坝前水位的关系、单个较大型水库地震以及微地震群的成因机理问题,...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巴东县库岸段发生上万次与水库蓄水相关的水库地震,最大震级5.1级。近几年发表相关论文50篇左右,侧重于水库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水库地震与坝前水位的关系、单个较大型水库地震以及微地震群的成因机理问题,对水库地震时间上的周期性以及空间上扩展规律研究尚少。本论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包括泉水流量的调查)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发表的文献资料,对巴东县库岸段水库地震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以下3点结论:(1)从时间上看,巴东水库地震的爆发具有周期性,表现为长周期和短周期。(2)溶洞坍塌型水库地震的分布呈线状,其形成机理与高孔隙水压以及动水圧过程密切相关。(3)同时野外泉水调查研究也表明三峡库区巴东段水库地震与溶洞坍塌具有密切关系,并且从机理上说明了水库地震空间扩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高桥断裂 泉水调查 溶洞坍塌
下载PDF
基于三峡库区库水位和降雨统计分析的八字门滑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魏东 王孔伟 +2 位作者 胡安龙 靳宝萍 朱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水位及降雨对八字门滑坡的影响,为八字门滑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方法]利用滑坡的监测资料对八字门滑坡的变形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在对库区水位及降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20种工况,利用Geo-Studio计算八字门滑坡的稳...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水位及降雨对八字门滑坡的影响,为八字门滑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方法]利用滑坡的监测资料对八字门滑坡的变形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在对库区水位及降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20种工况,利用Geo-Studio计算八字门滑坡的稳定性。[结果]八字门滑坡10个GPS监测点累积位移监测曲线均为阶梯形状并随着时间呈增长趋势,形态变化具有同步性。20种工况下八字门滑坡稳定系数大于1,当库水工况不变降雨工况变化时,最小稳定系数变化较小。当降雨工况不变库水工况变化时,最小稳定系数变化较大。最小稳定系数在库水位稳定在175水位、库水位稳定在145水位、2014年库水位波动、平均库水位、2013年库水位波动5种工况下依次减小。[结论]八字门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降雨和库区水位对八字门滑坡稳定性存在影响,库区水位对八字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库区水位变化幅度越大,八字门滑坡稳定性就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位移 降雨 库水位 统计分析法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忠县向斜内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伟 王孔伟 +2 位作者 魏东 靳宝萍 张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2,共5页
[目的]对三峡库区忠县向斜内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构造地质学相关理论,以三峡库区忠县向斜为研究重点,对忠县向斜构造与滑坡分布特征之间... [目的]对三峡库区忠县向斜内部滑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构造地质学相关理论,以三峡库区忠县向斜为研究重点,对忠县向斜构造与滑坡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忠县向斜局部构造可以划分为3个区段,分别为北部忠县向斜与万县向斜复合区段、中部忠县向斜主体区段和南部忠县向斜与SN向构造复合区段。[结论]滑坡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区段,主体区段滑坡规模较小;每个区段滑坡空间演化特征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局部构造特征改变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局部构造 忠县向斜 滑坡
下载PDF
临汾地震监测中心站深井地电阻率观测场地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靳宝萍 张亮娥 +3 位作者 张聪聪 荆红亮 杨静 李军 《山西地震》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临汾地震监测中心站于2020年7月开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观测场地地下具有较复杂的地质构造,存在大量裂隙,岩溶较为发育。应用高密度电法、钻井资料及建立井下视频系统场地三维地质模型,分析观测场地地质条件。... 临汾地震监测中心站于2020年7月开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观测场地地下具有较复杂的地质构造,存在大量裂隙,岩溶较为发育。应用高密度电法、钻井资料及建立井下视频系统场地三维地质模型,分析观测场地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场地地层岩性由上至下依次为黄土、砂砾层、灰岩层,灰岩层裂隙岩溶较发育,存在于地表下52~90 m之间,地下102 m处溶洞发育。该结果可为后期观测数据曲线特征分析、异常落实提供地质条件方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地电阻率 地质条件 三维地质模型
下载PDF
临汾中心地震台FHD质子磁力仪噪声干扰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聪聪 靳宝萍 《山西地震》 2020年第3期30-33,共4页
临汾中心地震台FHD质子磁力仪噪声值从2020年1月开始出现逐渐增大的迹象。文章从FHD观测原理谈起,对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台站运维人员对产生噪声原因的排查,最终判断噪声增大的原因为探头电感量设置较小。修改并选出合适的探头... 临汾中心地震台FHD质子磁力仪噪声值从2020年1月开始出现逐渐增大的迹象。文章从FHD观测原理谈起,对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台站运维人员对产生噪声原因的排查,最终判断噪声增大的原因为探头电感量设置较小。修改并选出合适的探头电感量后噪声值下降,数据曲线变得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力仪 噪声 探头电感量
下载PDF
由2010年河津MS4.8级地震探讨临汾台形变异常机理
6
作者 杨静 荆红亮 +1 位作者 靳宝萍 韩磊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从构造应力场角度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在2010年河津MS4.8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异常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余形变测项未出现异常的原因。
关键词 临汾中心 地震台 河津地震 前兆 异常机理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砂岩损伤劣化本构模型研究
7
作者 靳宝萍 王孔伟 +1 位作者 朱伟 魏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7,共4页
砂岩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和敏感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温度作用下砂岩的损伤劣化将对边坡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在不同温度、孔隙水压、围压作用下砂岩试验数据基础上,根据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特点,运用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方法,... 砂岩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和敏感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温度作用下砂岩的损伤劣化将对边坡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在不同温度、孔隙水压、围压作用下砂岩试验数据基础上,根据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特点,运用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方法,选取弹性模量作为损伤变量,推导砂岩在温度及水压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建立考虑温度效应和水压作用的砂岩损伤本构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计算理论与实际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说明建立的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温度作用下砂岩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温度作用 孔隙水压 损伤劣化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临汾龙祠地震台前兆观测系统维护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聪聪 韩磊 靳宝萍 《山西科技》 2019年第6期146-149,共4页
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是地震观测台站最根本的任务之一,而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除了与观测系统、周围环境等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在介绍临汾龙祠地震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供电系统、网络、仪器的维护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是地震观测台站最根本的任务之一,而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除了与观测系统、周围环境等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在介绍临汾龙祠地震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供电系统、网络、仪器的维护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观测系统 维护 临汾龙祠地震台
下载PDF
基于速率合成法的形变观测数据特征分析
9
作者 荆红亮 靳宝萍 +2 位作者 杨静 郭国祥 韩磊 《山西地震》 2020年第2期24-26,共3页
应用速率合成法对山西南部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山西南部地区显著地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异常特征不明显的同类型观测数据,经过速率合成后,群体异常信息更加突出,显示出较好的映震效果。
关键词 形变观测 速率合成法 群体异常信息 信噪比 山西南部地震
下载PDF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在跨断层资料中的应用
10
作者 荆红亮 郭国祥 +4 位作者 靳宝萍 张聪聪 杨静 李军 韩磊 《山西地震》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峪里跨断层Y5-Y4测段高差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出现的累计8.62 mm的张性变化,以及广胜寺测线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G1-G2)高差曲线加速张性变化,建立FLAC 3D有限差分模型,定量分析峪里建筑物对Y5点点位影响的数值解,... 针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峪里跨断层Y5-Y4测段高差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出现的累计8.62 mm的张性变化,以及广胜寺测线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G1-G2)高差曲线加速张性变化,建立FLAC 3D有限差分模型,定量分析峪里建筑物对Y5点点位影响的数值解,及广胜寺场地内施工与G1点点位的变化,计算两种荷载下的模拟沉降量。通过与实际观测数值对比,得出建筑物、施工与峪里、广胜寺的高差测值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测量 有限差分 沉降量
下载PDF
降雨对临汾站短水准观测干扰的分析
11
作者 郭国祥 张红秀 +1 位作者 靳宝萍 吝利民 《山西地震》 2022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对临汾地震监测中心站短水准跨断层BM4-BM1测段高差的分析,研究测站高差与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观测数据曲线变化形态和幅度主要与降水持续时间、降水量大小有关;当降水量大于300 mm时,测段(或测站)观测数据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变化... 通过对临汾地震监测中心站短水准跨断层BM4-BM1测段高差的分析,研究测站高差与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观测数据曲线变化形态和幅度主要与降水持续时间、降水量大小有关;当降水量大于300 mm时,测段(或测站)观测数据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变化形态以大幅下降为主。该研究结论可为观测资料的分析及异常核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水准观测 降水量 测站高差分析
下载PDF
土体荷载变化对临汾站水平摆倾斜仪观测的影响
12
作者 靳宝萍 张聪聪 +2 位作者 吝利民 杨静 荆红亮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临汾站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观测场地附近持续进行挖土施工,导致场地周边荷载变化。采用质点模型、二维模型及三维模型分别计算荷载变化对山洞内水平摆倾斜仪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土体荷载变化对临汾站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数据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荷载变化 水平摆倾斜仪 荷载模型
下载PDF
白家包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定性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伟 王孔伟 +1 位作者 魏东 靳宝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6-11,共6页
确定库岸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库岸滑坡的防治提供更有效指导.本文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了白家包滑坡监测资料以及三峡库区库水和降雨资料;然后定性分析白家包滑坡累积位移变形阶段及特征,将该滑坡累积位... 确定库岸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库岸滑坡的防治提供更有效指导.本文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了白家包滑坡监测资料以及三峡库区库水和降雨资料;然后定性分析白家包滑坡累积位移变形阶段及特征,将该滑坡累积位移主要影响因素分为三类:降雨和库水的共同作用;主要为降雨作用;主要为库水作用;最后利用相对库水位、降雨量和累积位移相关系数,分别建立降雨和库水位对滑坡位移影响系数模型,定量计算出该滑坡变形主要影响因素,与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白家包滑坡位移主要影响因素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吻合度较高,准确率为84.62%,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其方法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包滑坡 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运行质量分析
14
作者 张聪聪 杨顺达 靳宝萍 《山西科技》 2019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磁FHD观测已有十几年历史,这些观测数据对该区域及全国的地球物理、地震预报等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2018年数据完整性分析、常规差分分析、子夜均值对比分析和噪声分析等,得出临汾中... 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磁FHD观测已有十几年历史,这些观测数据对该区域及全国的地球物理、地震预报等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2018年数据完整性分析、常规差分分析、子夜均值对比分析和噪声分析等,得出临汾中心地震台新地磁房FHD完整性一般,数据可用性较好的结论,同时给出一些提高观测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D 质量分析 噪声分析
下载PDF
临汾站宽频带倾斜仪故障处理与维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吝利民 张聪聪 +2 位作者 荆红亮 靳宝萍 郭国祥 《山西地震》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文章以宽频带倾斜仪工作原理为基础,将典型故障分为控制功能性故障、信号调理故障和网络故障。并对临汾站宽频带倾斜仪2022年6月3日至12月4日期间出现的故障及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故障维修经验,在保障仪器运行... 文章以宽频带倾斜仪工作原理为基础,将典型故障分为控制功能性故障、信号调理故障和网络故障。并对临汾站宽频带倾斜仪2022年6月3日至12月4日期间出现的故障及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故障维修经验,在保障仪器运行稳定性、提高数据观测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倾斜仪 故障处理 运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