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靳宝雍
廖亚涛
+3 位作者
马林
李怀胜
唐康来
周兵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7-294,共8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术(superior capsule reconstruction,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2019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20...
目的观察并评价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术(superior capsule reconstruction,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2019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20例使用自体阔筋膜行动力化SCR和经典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动力化SCR是在经典SCR的基础上将冈上肌肌腱残端缝合在自体阔筋膜上。本研究中,行动力化SCR患者10例(动力化SCR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51~82岁,平均67.0岁。经典SCR患者10例(经典SCR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50~68岁,平均59.0岁。两组均属于退变型巨大肩袖撕裂。术前及末次随访对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Goutallier分级分别对肩关节疼痛、功能及脂肪浸润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3±7.6)个月[动力化SCR组和经典SCR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2.2±7.5)个月和(16.4±6.7)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随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化SCR组和经典SCR组患者平均病程分别为(28.2±15.0)个月和(20.4±9.5)个月;术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峰下间隙、VAS、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及Goutalli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和内旋活动度,肩峰下间隙,VAS,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动力SCR组术后VAS[(1.5±0.7)分vs.(1.4±0.5)分,P=0.678]、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84.7±10.2)分vs.(85.1±9.2)分,P=0.902]、ASES评分[(89.4±6.8)分vs.(87.8±6.7)分,P=0.505)]及肩峰下间隙[(9.8±1.9)mm vs.(10.0±3.0)mm,P=0.796]与经典SC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动力化SCR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脂肪浸润程度较经典SCR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动力化SCR和经典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均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经典SCR相比,动力化SCR冈上肌脂肪化程度获得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上关节囊
动力化
脂肪浸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在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靳宝雍
李焱
+2 位作者
马林
周兵华
唐康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介绍肩关节稳定机制的新理论——再平衡理论,以及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肩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结合本课题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肩关节静力和动力稳定机制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回顾文献并总结...
目的介绍肩关节稳定机制的新理论——再平衡理论,以及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肩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结合本课题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肩关节静力和动力稳定机制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回顾文献并总结临床经验,笔者提出了"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即当肩关节稳定机制破坏后,肩关节稳定可以通过肩关节静力稳定机制和动力稳定机制的再平衡来实现。在肩关节动力稳定失去平衡时,可通过动力稳定机制不同组织之间再平衡和/或静力稳定机制组织加强,恢复肩关节动力性稳定;在肩关节静力稳定失去平衡时,通过肩关节静力稳定机制中软组织和骨结构的再平衡来恢复肩关节静力性稳定。结论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是用整体、运动的观点来认识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后的转归,可以有效指导临床上肩关节不稳或运动功能障碍等涉及肩关节稳定机制疾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不稳
再平衡理论
动力稳定
静力稳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林
靳宝雍
+3 位作者
郑小龙
杨瑷宁
周兵华
唐康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4-930,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治疗的5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资料。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治疗的5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资料。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22例(男7例,女15例)(A组),冻结肩33例(男10例,女23例)(B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术治疗。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肩关节内旋和外旋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A组患者VAS评分[2.5(2.0,3.3)分]和Constant评分[(33.7±9.6)分]均显著低于B组[4.0(3.0,5.5)、(45.8±12.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37.0个月(20~7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B组肩关节VAS评分[均为1.0(1.0,1.0)分]、Constant评分[(87.0±3.2)、(85.7±4.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A、B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改善幅度分别为99.3°±19.9°、83.3°±27.7°,外展改善幅度分别为102.0°±21.5°、83.9°±32.8°,A组较B组前屈和外展改善幅度更大;A、B组VAS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1.0(1.0,2.3)、3.0(2.0,4.5)分,B组较A组改善更显著;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53.3±9.5)、(39.8±12.9)分,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和冻结肩均可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但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和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松解术
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题名
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靳宝雍
廖亚涛
马林
李怀胜
唐康来
周兵华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
出处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87-294,共8页
基金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CQYC20200303135)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军事临床技术创新能力项目。
文摘
目的观察并评价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术(superior capsule reconstruction,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2019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20例使用自体阔筋膜行动力化SCR和经典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动力化SCR是在经典SCR的基础上将冈上肌肌腱残端缝合在自体阔筋膜上。本研究中,行动力化SCR患者10例(动力化SCR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51~82岁,平均67.0岁。经典SCR患者10例(经典SCR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50~68岁,平均59.0岁。两组均属于退变型巨大肩袖撕裂。术前及末次随访对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Goutallier分级分别对肩关节疼痛、功能及脂肪浸润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3±7.6)个月[动力化SCR组和经典SCR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2.2±7.5)个月和(16.4±6.7)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随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化SCR组和经典SCR组患者平均病程分别为(28.2±15.0)个月和(20.4±9.5)个月;术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峰下间隙、VAS、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及Goutalli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和内旋活动度,肩峰下间隙,VAS,Constant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动力SCR组术后VAS[(1.5±0.7)分vs.(1.4±0.5)分,P=0.678]、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84.7±10.2)分vs.(85.1±9.2)分,P=0.902]、ASES评分[(89.4±6.8)分vs.(87.8±6.7)分,P=0.505)]及肩峰下间隙[(9.8±1.9)mm vs.(10.0±3.0)mm,P=0.796]与经典SC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动力化SCR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脂肪浸润程度较经典SCR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动力化SCR和经典SCR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均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经典SCR相比,动力化SCR冈上肌脂肪化程度获得显著改善。
关键词
肩袖撕裂
上关节囊
动力化
脂肪浸润
Keywords
Rotator cuff tear
Superior capsule
Dynamic
Fatty infiltration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在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靳宝雍
李焱
马林
周兵华
唐康来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基金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CQYC20200303135)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军事临床技术创新能力项目。
文摘
目的介绍肩关节稳定机制的新理论——再平衡理论,以及该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肩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结合本课题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肩关节静力和动力稳定机制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回顾文献并总结临床经验,笔者提出了"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即当肩关节稳定机制破坏后,肩关节稳定可以通过肩关节静力稳定机制和动力稳定机制的再平衡来实现。在肩关节动力稳定失去平衡时,可通过动力稳定机制不同组织之间再平衡和/或静力稳定机制组织加强,恢复肩关节动力性稳定;在肩关节静力稳定失去平衡时,通过肩关节静力稳定机制中软组织和骨结构的再平衡来恢复肩关节静力性稳定。结论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是用整体、运动的观点来认识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后的转归,可以有效指导临床上肩关节不稳或运动功能障碍等涉及肩关节稳定机制疾患的治疗。
关键词
肩关节不稳
再平衡理论
动力稳定
静力稳定
Keywords
Shoulder instability
rebalancing theory
dynamic stability
passive stability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林
靳宝雍
郑小龙
杨瑷宁
周兵华
唐康来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4-930,共7页
基金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CQYC20200303135)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军事临床技术创新能力项目。
文摘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治疗的5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资料。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22例(男7例,女15例)(A组),冻结肩33例(男10例,女23例)(B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术治疗。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肩关节内旋和外旋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A组患者VAS评分[2.5(2.0,3.3)分]和Constant评分[(33.7±9.6)分]均显著低于B组[4.0(3.0,5.5)、(45.8±12.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37.0个月(20~7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B组肩关节VAS评分[均为1.0(1.0,1.0)分]、Constant评分[(87.0±3.2)、(85.7±4.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A、B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改善幅度分别为99.3°±19.9°、83.3°±27.7°,外展改善幅度分别为102.0°±21.5°、83.9°±32.8°,A组较B组前屈和外展改善幅度更大;A、B组VAS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1.0(1.0,2.3)、3.0(2.0,4.5)分,B组较A组改善更显著;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分别为(53.3±9.5)、(39.8±12.9)分,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囊270°松解和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和冻结肩均可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但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和Constant评分改善幅度更明显。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松解术
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Keywords
Shoulder joint
Arthroscopy
Joint capsule release
Dysfunction
Clinical effect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取自体阔筋膜动力化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靳宝雍
廖亚涛
马林
李怀胜
唐康来
周兵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肩关节稳定机制再平衡理论在肩关节不稳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靳宝雍
李焱
马林
周兵华
唐康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3
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比较
马林
靳宝雍
郑小龙
杨瑷宁
周兵华
唐康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