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照顾者情绪应对方式及护理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韦红霞 靳文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照顾者情绪应对方式及护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80名颅脑损伤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 目的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照顾者情绪应对方式及护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80名颅脑损伤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量表及中文版护理负担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医学应对量表的回避、屈服维度分和中文版护理负担量表的个人负担、角色负担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医学应对量表的面对维度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照顾者的不良情绪,使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护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心理干预 颅脑损伤 照顾者 情绪 应对方式 护理负担
下载PDF
“321”健康教育策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靳文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3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策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TIA患者106例,2017年6月—2018年4月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2018年5—11月56例为观察组,采用“321”健康教育策略...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策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TIA患者106例,2017年6月—2018年4月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2018年5—11月56例为观察组,采用“321”健康教育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睡眠质量(PSQI评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1年复发率、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用药、锻炼、饮食、作息、复查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策略应用于TIA患者能有效促进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健康教育策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遵医行为 护理服务质量
下载PDF
康复阶梯图和认知行为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靳文翠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阶梯图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阶梯图联合认知行为干预。2组干... 目的:探讨康复阶梯图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阶梯图联合认知行为干预。2组干预2个月后比较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75.49±8.73)分]高于对照组[(64.17±7.52)分],ADL评分[(22.41±4.20)分]低于对照组[(29.08±6.12)分],FMA评分[(59.52±7.25)分]高于对照组[(50.65±6.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阶梯图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改善心理弹性水平、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阶梯图 认知行为 偏瘫 康复训练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观察家庭鼻饲在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韦红霞 靳文翠 赵景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鼻饲在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家庭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术后于院内接受鼻饲常规护理,家庭... 目的观察家庭鼻饲在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家庭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术后于院内接受鼻饲常规护理,家庭组患者及其家属则遵循自愿原则回归家庭进行鼻饲。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鼻饲知识认知度、患者鼻饲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家庭组患者家属鼻饲知识总认知度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家属鼻饲知识总认知度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5,P<0.001)。两组患者在腹泻、呕吐、堵管、误吸、肺部感染和代谢异常方面的并发症发生了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鼻饲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59.38%(19/32),显著高于家庭组鼻饲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4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家庭鼻饲可有效提升患者家属相关护理知识认知度,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充分地调动起家属在鼻饲护理中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可行性研究 鼻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