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靳晨亭 朱桂平 +2 位作者 周万兴 陈吉生 江永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0.125mg,于第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10次用荧光偏振...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0.125mg,于第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Cmax)、达峰时间(Tp)和吸收速度常数(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Cmax)=(1.12±0.21)ng/mL,左心衰组Cmax=(1.61±0.36)ng/mL,两组比较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Tp)=(7.00±1.52)h,左心衰组Tp=(5.14±1.64)h,两组比较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ka)=(0.33±0.14)(1/h),左心衰组ka=(0.65±0.22)(1/h),两组比较,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衰 口服 血药浓度 左心衰 地高辛片 充血性心力衰竭 影响 对口 学分 常数
下载PDF
川芎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皮抑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靳晨亭 龙友明 郭雨青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皮抑素浓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2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川芎嗪干预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20周龄的Wistar大鼠(WKY)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干预组给予川芎嗪20 mg·kg^(-...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皮抑素浓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2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川芎嗪干预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20周龄的Wistar大鼠(WKY)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干预组给予川芎嗪20 mg·kg^(-1)·d^(-1)腹腔注射,共4周,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抑素浓度。结果血清内皮抑素浓度川芎嗪干预组(57±16)ng/ml,对照组(44±3)ng/ml,正常对照组(59±16)ng/ml。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皮抑素浓度升高,这可能是川芎嗪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发性 内皮抑素 川芎嗪 大鼠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合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的远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2 位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陆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5期508-509,共2页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AF患者30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通心络胶囊0.52g,3次/日,阿司匹林300mg/d;华法林组100例,予华法林...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AF患者30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通心络胶囊0.52g,3次/日,阿司匹林300mg/d;华法林组100例,予华法林1.25mg/d~5.00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阿司匹林30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随访5年,以脑栓塞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脑栓塞年发病率;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为5.0%,华法林组2.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5.6044,P<0.05),阿司匹林组为8.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6.4864,P<0.05)。华法林组有4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18例出现上腹痛、恶心,8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16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脑栓塞的远期效果不如华法林,但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林治疗的NVAF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栓塞并发症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脑栓塞
下载PDF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1 位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s。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2 位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陆蕙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NVAF患者15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50例,予通心络胶囊0.76g,3次/d,阿司匹林100mg/d;华法林组50... 目的 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NVAF患者15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50例,予通心络胶囊0.76g,3次/d,阿司匹林100mg/d;华法林组50例,予华法林1.25—5.0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阿司匹林组50例,予阿司匹林10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随访2年,以脑栓塞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 脑栓塞年发病率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6.0%)与华法林组(3.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15.0%)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华法林组有1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6例出现上腹痛、恶心,2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5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和华法林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月不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林治疗的NVAF患者可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兀棘而睛陆枪塞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非瓣膜病性 脑栓寒
下载PDF
右心房起搏联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靳晨亭 周万兴 +3 位作者 陆蕙 朱桂平 金文敏 曾智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0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AAI、DDD及DDDRP型起搏器联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心动过缓患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方法33例心动过缓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择期植入AAI、DDD或DDDRP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片治疗:负荷量0.2克,3次/天,7... 目的观察AAI、DDD及DDDRP型起搏器联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心动过缓患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方法33例心动过缓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择期植入AAI、DDD或DDDRP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片治疗:负荷量0.2克,3次/天,7天;继以0.2克,2次/天,7天;维持量为0.1~0.2克,1次/天,长期维持。其后进行临床、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随访期间未发现起搏器的并发症和胺碘酮的副作用。结果随访4~130月,所有患者均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心房颤动的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均显著减少;治疗后3年内心房颤动的发作频率与>3年(第3~10年)时比较无差异分别为(1.18±1.42)次/年和(1.13±1.41)次/年;T=365.5,P=0.96,治疗后3年内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与>3年(第3~10年)时比较无差异(分别为(5.15±7.28)小时和(3.37±5.27)小时;T=348.5,P=0.67。结论右心房起搏联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对心动过缓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一样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生理性起搏 心动过缓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3 位作者 朱桂平 雷达 周万兴 金文敏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8期722-723,共2页
目的:构建“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探讨该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1.构建“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2.在校三年级医学生160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80名)和B组(80名),A组采用“强化式教学法”教学,B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A组考试成绩77... 目的:构建“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探讨该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1.构建“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2.在校三年级医学生160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80名)和B组(80名),A组采用“强化式教学法”教学,B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A组考试成绩77.24±12.52,B组考试成绩68.84±14.34,两组比较t=3.9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式心电图教学法”能提高心电图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教学方法学 诊断方法学
下载PDF
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靳晨亭 周晓舟 +1 位作者 黄建明 周万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内皮抑素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主要功能是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本文综述了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内皮抑素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新生血管
下载PDF
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的观察
9
作者 靳晨亭 周万兴 +1 位作者 陆蕙 刘群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 :观察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安装AAI或DDD型起搏器后 ,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 :负荷量 0 2g ,每天 3次 ,7d ;继以 0 2g ,每天 2... 目的 :观察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安装AAI或DDD型起搏器后 ,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 :负荷量 0 2g ,每天 3次 ,7d ;继以 0 2g ,每天 2次 ,7d ;维持量为 0 1~ 0 2g ,每天 1次 ,长期维持。结果 :1例囊袋积血 ,钝性分离伤口 1 0cm清除积血后痊愈 ,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6~ 10 2个月 ,均获显效 ,随访期间未发现起搏器的并发症和胺碘酮的副作用 ;电极导管植入即时、术后 3个月和术后 6个月的起搏阈值 (固定脉宽 0 5ms)心房电极分别为 (0 5 5± 0 0 4)V ,(0 62± 0 0 4)V ,(0 5 6± 0 0 4)V ;心室电极分别为 (0 49± 0 0 9)V ,(0 61± 0 0 6)V ,(0 69±0 0 7)V。结论 :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疗效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I DDD型起搏器 胺碘酮 联合治疗 心动过缓 发心房纤颤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39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靳晨亭 周万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14-514,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性心动过速(AT)2例,心房扑动(AF)1例呈持续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2例. 1.2 电生理检查和RFCA方法对于旁路,消融心房和(或)心室最早激动点;对于双径路,消融慢径路;对于AT,消融最早心房激动点;对于AF,沿冠状窦口、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之间行线性消融,详见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内皮抑素及其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11
作者 靳晨亭 陆蕙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15-218,共4页
内皮抑素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主要功能是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本文简述了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以及运动、糖尿病、高脂血症对内皮抑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内皮抑素 缺血性心脏病 新生血管 心血管病学
下载PDF
小量脑出血和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靳晨亭 毛若莲 《铁道医学》 1997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小量脑出血和脑梗塞的临床分析靳晨亭毛若莲广州铁路中心医院510080急性小量脑出血(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20ml以下)和脑梗塞,借助颅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容易区分,但仅靠临床表现两者难以鉴别。小量脑出血误诊... 小量脑出血和脑梗塞的临床分析靳晨亭毛若莲广州铁路中心医院510080急性小量脑出血(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20ml以下)和脑梗塞,借助颅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容易区分,但仅靠临床表现两者难以鉴别。小量脑出血误诊率高,有报道误诊率63%,目前,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塞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冠脉造影术后股动脉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和手法压迫止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晓舟 靳晨亭 +3 位作者 陈丽璇 朱桂平 雷达 周万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6小时,B组采用手法压迫30分...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6小时,B组采用手法压迫30分钟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小时,两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完全相同,对比分析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①A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79/80),B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7.5%(78/80),两组比较X^2=0.00,p=1.00,无统计学差异。床上开始活动时间-A组为(21.96±1.91)分钟,B组为(114.76±10.23)分钟,两组比较T^*=1.00,T=3239.00,P=0.00。②A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1/79),B组11.3%(9/71),两组比较X^2=6.83,P=0.01,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的舒适度:A组1例尿潴留;B组3例尿潴留,8例背痛,4例腹胀便秘。两组比较X^2=105.64,P=0.00,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尿潴留、背痛和腹胀便秘等不适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M-1229型动脉压迫器 止血技术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下载PDF
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及负荷运动对它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桂平 钟亮尹 +4 位作者 周万兴 靳晨亭 曾智桓 张卫 刘群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9期731-733,共3页
目的 选取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其尚未出现高血压时血浆尾加压素Ⅱ (UⅡ )的变化及负荷运动对它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了解UⅡ在遗传性高血压发病中的地位。方法  5~ 6周龄SHR、Wistar-Kyoto大鼠 (WKY)各 2 8... 目的 选取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其尚未出现高血压时血浆尾加压素Ⅱ (UⅡ )的变化及负荷运动对它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了解UⅡ在遗传性高血压发病中的地位。方法  5~ 6周龄SHR、Wistar-Kyoto大鼠 (WKY)各 2 8只随机分为静态组、运动组 ,静态组行有创血压、血浆UⅡ测定 ,运动组行游泳负荷运动后做上述指标测定 ,分别比较静态组WKY、SHR 6min内的平均血压、峰血压、达峰时间、血浆UⅡ的均数和运动组WKY、SHR的上述指标的均数。结果 静态组WKY、SHR 6min内的平均血压、峰血压、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运动组WKY、SHR平均血压、峰血压、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静态组WKY、SHR的血浆U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运动组WKY、SHR的U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WKY的血浆UⅡ ,运动组较静态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SHR的血浆UⅡ ,运动组较静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UⅡ参与了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尾加压素Ⅱ
下载PDF
冠脉造影术后两种股动脉止血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晓舟 靳晨亭 +3 位作者 陈丽璇 朱桂平 雷达 周万兴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40-341,337,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B组采用Angioseal闭合器缝合法止血,两...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B组采用Angioseal闭合器缝合法止血,两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①A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79/80),B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79/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床上开始活动时间:A组为(21.96±1.91)min,B组为(19.2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A组1例,B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患者的舒适度:A组1例尿潴留;B组1例背痛。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尿潴留和背痛等不适的发生率低,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迫器 止血技术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负荷运动对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桂平 周万兴 +4 位作者 钟亮尹 张卫 靳晨亭 曾智桓 刘群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幼年时即高血压尚未完全形成时血浆NPY的情况以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从而探讨血浆NPY对遗传性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有何意义。方法  6周龄SHR、WKY各 2 8只 ,随机分为静态组、运动组 ,静态组行有创血压测... 目的 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幼年时即高血压尚未完全形成时血浆NPY的情况以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从而探讨血浆NPY对遗传性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有何意义。方法  6周龄SHR、WKY各 2 8只 ,随机分为静态组、运动组 ,静态组行有创血压测定、血浆NPY测定 ,运动组行游泳负荷运动后行上述指标测定 ,分别比较静态组、WKY、SHR 6min内的平均血压、峰血压、达峰时间、血浆NPY的均数和运动组WKY、SHR的上述指标的均数。结果 静态组WKY、SHR平均血压、峰血压有差异 ,血浆NPY无明显差异 ,而运动组WKY、SHR平均血压、峰血压无差异 ,血浆NPY却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幼年SHR运动后血浆NPY释放明显增多 ,此可能为遗传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对人类遗传性高血压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负荷运动 神经肽Y 遗传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药物干预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万兴 张卫 +2 位作者 文薇 靳晨亭 马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药物干预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恢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后对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30例 (年龄 6 4 8岁± 11 38岁 ,男 2 2例 ,女 8例 )符合WHO 1999年原发性高血压标准 ,并经动态血压检查定义为非杓型的高血压患... 目的 探讨通过药物干预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恢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后对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30例 (年龄 6 4 8岁± 11 38岁 ,男 2 2例 ,女 8例 )符合WHO 1999年原发性高血压标准 ,并经动态血压检查定义为非杓型的高血压患者 (非杓型组 )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试验法 ,在总剂量及药物种类 (硝苯吡啶缓释片及依那普利 )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调整用药时间加强夜间降压恢复杓型节律 (a处理 )或按常规的日间降压不恢复 (或保持 )杓型节律 (b处理 )。第一阶段两组分别接受其中一种处理 ,第二阶段分别接受另一种处理。用放免法同步测定每一处理前后的夜间 (2 :0 0 )、日间 (8:0 0 )血浆ET并复查动态血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 45例 (健康对照组 )以及 2 1例同期住院的杓型高血压患者 (杓型组 )作为对照组。比较非杓型组血压昼夜节律恢复后前后ET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ET均显著增高〔分别为 (97 93± 11 6 7)mmHgvs (92 0 0± 7 34)mmHg ;P =0 0 17;(96 96± 12 31)mmHgvs(77 82± 6 35 )mmHg ;(85 2 5± 2 6 97)pg/mLvs (5 9 32± 2 7 6 1)pg/mL ;(78 6 2± 31 17)pg/mLvs(49 89± 2 3 6 4)pg/mL ;P均 <0 .0 1〕。血压恢复杓型后 ,夜间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浆内皮素 药物治疗 ET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晓舟 靳晨亭 陈丽璇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52例均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2—60个月,根治率92.3%(48/52),有效率98.1%...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52例均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2—60个月,根治率92.3%(48/52),有效率98.1%(51/52)。结论合理、细致的护理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耐受性,且能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护理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寒放 靳晨亭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2型DM合并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组(治疗组,n=33)和单用依那普利组(对照组,n=3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2型DM合并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组(治疗组,n=33)和单用依那普利组(对照组,n=32),疗程均为2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5.6%,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FBI、Alb、Scr、BUN等均降低,IS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DM合并EH更加合理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依那普利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原发性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寒放 靳晨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探讨炎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及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60例正常血压受试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同时检测高血压病组的...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探讨炎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及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60例正常血压受试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同时检测高血压病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尿酸(UA)、体重指数(BMI),依据有无合并上述检测参数任何一项升高者将该组再分为有合并症和无合并症两个亚组。结果高血压病无合并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同级血压水平高血压病有合并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CRP与TC、TG、FBG、UA、BMI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两者之间可能是互相影响与作用的关系,TC、TG、FBG、UA、BMI均是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C反应蛋白 炎症 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