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李自成宁武关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所
-
出处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明末宁武关之战,是李自成统率百万农民军由西安直至北京,与明王朝间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关键的一场殊死战。广考文献并核以野外考察,可知是役主战场攻守态势,系农民军由城东,即当今宁武火车站外、半沟村西等两高地发射火炮,率先轰塌东门,大军蜂拥入城,战役遂告结束。是役攻守双方兵力为五十万对五六千;克关时间为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
关键词
宁武关
古战场
野外考察
东门
火炮炮位
-
Keywords
Ninwu passage
old battle field
fieldexamination
the east gate of the wall
-
分类号
K248.30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汉赵井陉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
基金
山西软科学基金项目031019-3成果之一
-
文摘
汉高帝三年(前204),著名的汉赵井陉之战,战地当山西平定旧关——河北鹿泉土门间的井陉一线;当年赵广武君李左车所说"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指井陉一线地形最崎岖陡仄、急剧落差之井陉关内外当今平定县柏井镇至井陉县天长镇段;主战场——韩信所设"背水阵",在当今井陉县微水镇北境岩峰村至上安镇间的西濒冶河(绵蔓水)、东南北三面环山的整个井陉道上所仅见、最适于双方数十万计大军野战的一处10平方公里黄土平缓坡谷地带。
-
关键词
韩信
井陉
背水阵
-
Keywords
Han Xin
Jingxing
back water front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赵无恤述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靳生禾
李广洁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4,共5页
-
文摘
赵无恤,一作赵毋(血阝),即赵襄子。赵鞅次子,母亲为狄人。赵鞅原立嫡长伯鲁为太子,后来日益发现无恤为贤,遂更立无恤为嗣。赵鞅死后,他继承遗志,兴兵平代戎,实现了北进战略;以严固民和的晋阳为依托,在晋卿斗争中战胜对手,决定了三家分晋的局面,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由春秋时代过渡到战国时代的决定性人物。
-
关键词
晋阳城
三家分晋
十七年
述论
战略思想
战国策
古代历史
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
赵世家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隋唐雀鼠谷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3-92,共10页
-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031019-3)成果之一
-
文摘
汾河峡谷雀鼠谷,当太原、临汾两盆地间襟喉,向为南北交通孔道和战略极冲。古来发生于雀鼠谷地区的兵争,仅荦荦大者凡20余次,尤隋大业十三年、唐武德三年两役,前者成为隋唐兴替关键之役,后者则赢得初唐的统一和巩固。雀鼠谷作为一大战略要塞集群,北起介休,中经灵石,南至霍州,凡70余公里;雀鼠谷实由雀鼠谷谷道、千里径山道和统军川间道等三道组成。向称"雀鼠谷南口"的今灵石南关,系阳凉南关、阴地关、汾水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称,其地唯一;乃至上古时代天下"九塞"之首的"大汾塞",亦正指此——南关可谓一处见证着一方三千年风云沧桑之历史文化渊薮。
-
关键词
野外考察
古战场
雀鼠谷
千里径
统军川
大汾塞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台壁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7-70,85,共5页
-
文摘
本文系作者就公元394年后燕西燕台壁之战古战场所作之野外考察报告,含是役之动因、战争始末。
-
关键词
台壁
黎城
古战场
野外考察
-
分类号
K23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昭君出塞与蹄窟岭刍议
被引量:6
- 6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9-53,共5页
-
文摘
王昭君深明大义,胸怀君国大局,置个人祸福于度外,请缨远嫁匈奴,其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其业绩赢得安边息民,致汉匈间长期和平亲善,更具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昭君与呼韩邪由长安至单于庭的路线,当东渡黄河北上,循涑水、汾河、桑干河三河河谷一线,经蹄窟岭至杀虎口出塞,是蹄窟岭、红沙岩口实属很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
关键词
昭君出塞
胡汉和平亲善使者
蹄窟岭
红沙岩口
-
Keywords
Zhaojun bidding farewell over the frontier
Hu -Han goodwill ambassador for peace
Tiku Ridge
Hongsha Rock pass
-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晋“假虞伐虢”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6
- 7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所
-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
文摘
春秋中叶,晋为打通向中原发展的战略通道,一再“假道于虞以伐虢”,终至各个击破悉灭之。此役所派生的著名典故“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数千年来在历朝历代朝野影响,既深且巨。据日前野外考察所知见,当年所假之道,即颠车令坂(亦即虞坂)。颠车令坂固有狭、广二义,狭义的颠车令坂,指北起春秋故虞城,南至故冥阝城;虞坂指西北起河东盐池,东南至故虞城。广义的颠车令坂,则含狭义的颠车令坂和虞坂。此役所涉古战场,皆当颠车令坂上:冥阝城当今平陆茅津渡;下阳当今平陆老城一带;上阳当今河南陕县旧城东南李家窑一带;虞城当今平陆北古城村一带。
-
关键词
假虞伐虢
颠軨坂
鄍
下阳
上阳
虞
-
Keywords
attack Guo by way of Yu
Dianlingban
Ming
Lower Yang
Upper Yang
Yu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蒙坑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山西地图>杂志社
-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4,共5页
-
文摘
我国古代史上发生在蒙坑的战争,重要者有四次,其中北 魏—后秦蒙坑之战、北周—北齐蒙坑之战,对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蒙坑东凭乔山, 西依汾河,横断南北三十里,乃一道独具特色的黄土冲沟天堑。本文系笔者就古来蒙坑古战 场所作野外考察报告,含蒙坑之战始末、蒙坑之战略形势、乾壁之地理位置以及相关之蒙坑 之口、新坂、天渡、贾山诸问题。
-
关键词
蒙坑
乾壁
新坂
天渡
贾山
野外考察
北魏-后秦
北周-北齐
-
Keywords
Mengkeng
Jia mountain
field investigation
-
分类号
K23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家将古战场考察报告
被引量:5
- 9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6-81,84,共7页
-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山西古战场野外考察与研究>(2010041086-02)
-
文摘
文献考订与野外考察,证明杨家将经历的主要战役杨业抗辽雁门之战、朔州之战、杨延昭抗辽遂城—羊山之战、杨文广抗夏筚篥之战等著名古战场,主要在当今晋北、冀中地区,同时也旁涉陕北、陇东等。
-
关键词
杨家将
古战场
野外考察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杨家将人物考略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
-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8-53,共6页
-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041086-02)
-
文摘
在我国历史上,"杨家将"父子祖孙、部曲僚属乃至巾帼女眷,满门历世以守土抗战为己任,同仇敌忾,百折不挠,视死如归,成为中国人民反对异族外来侵略、压迫的爱国主义经典。在诸家考证基础上,试图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着重就当年杨家将史地及人物生平事迹进行考略,以期为地方相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之研究与开发推波助澜。
-
关键词
杨家将
史地
考略
-
Keywords
"the Yang family"
historical site
sketchy investigation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历史地理文献之概观(上)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历史学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6-20,共5页
-
文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我国人民的地理知识,与我国文明史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迄今发现的殷商甲骨文,已有大量具有地理价值的地名,是研究商王朝的政治地理结构、疆域、山川大城、周边方国以及对外军事活动诸问题的重要史料。在后来的几千年历史时期中,我国地理文献不仅内容宏富,体制斑烂多彩,更具有绵绵数千年的连续性。凡此种种,都是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所能匹敌的。我们发掘、研究和利用这些地理学遗产,结合实地考查,可以了解历史时期我国人民的地理视野所及,探索祖国地理学的前进踪迹及其今昔发展的规律。
-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志
历史地理
地理知识
政治地理
相适应
历史时期
文献
魏晋南北朝
连续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昭君出塞与蹄窟岭刍议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
文摘
王昭君深明大义,胸怀君国大局,置个人祸福于度外,请缨远嫁匈奴。其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其业绩赢得安边息民,致汉匈间长期和平亲善,更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昭君由长安至单于庭的路线,当东渡黄河北上,循涑水、汾、桑干三河河谷一线,经蹄窟岭至杀虎口出塞,是以蹄窟岭、红沙岩口属极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
关键词
昭君出塞
胡汉和平使者
蹄窟岭
红沙岩口
-
Keywords
Zhaojun going out of the Frontier Pass
an ambassador of peace
Diku Mountain range
Hongsayankou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考察清理报告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
山西省测绘局
-
出处
《文物世界》
1995年第3期34-42,共9页
-
文摘
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考察清理报告靳生禾,谢鸿喜(山西大学)(山西省测绘局)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浚树《皇帝南巡之颂》碑(以下简称《南巡碑》)于灵丘。古往今来,《南巡碑》已历1534载,惜久已破碎残缺,仅在地表留残碑3块。1993年10...
-
关键词
《南巡碑》
《魏书》
北魏
《水经注》
孝文帝
灵丘
高宗纪
道武帝
民族融合
将军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都晋阳刍议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
-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晋阳的历史年龄抑或太原的持续发展 ,至少已有 2 50 0年。太原 ,尽管宋初统一战争中有堕晋阳而建太原之沿革 ,惟从晋阳到太原是一座地道的持续发展之城 ;七朝古都或别都 ;向为中央肩背及其表里山河之形势 ;地处古来华夏族与戎狄族接合地带及其文化多元性 ;具有多种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特产 ;典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代代典型历史人物及其典型社会性格 ;
-
关键词
山西
太原市
地理环境
历史
晋阳
-
分类号
K29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东西魏玉壁之战研究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靳生禾
谢鸿喜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
山西省测绘局
-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
文摘
东、西魏玉壁之战,在南北朝史及其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南北朝后期的历史走向,为日后中国古代第二次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文系首次完成玉壁之战古战场野外考察后的研究报告。
-
关键词
玉壁之战
古战场
野外考察
东魏
西魏
南北朝
战勤工作
战略战术
-
分类号
K23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赵鞅述论
- 16
-
-
作者
靳生禾
李广洁
-
机构
山西大学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0-14,共5页
-
文摘
赵鞅,亦称赵孟,一名老父,即赵简子。赵鞅是有名的“赵氏孤儿”晋正卿赵武的孙子,上将军赵成的儿子。赵成一代,史载甚简,可能死得很早,至少比较平庸,历史上无所建树。赵鞅出身于世代卿相之家,很年轻的时候就袭爵为卿了,晋定公十五年(前497)为正卿。他生当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大变革,六卿激烈斗争时期,卒于晋定公三十七年(前475)执晋政凡二十二年,既有开拓精神,有改革胆识,又雄才大略,励精图治,颇多建树;同时为“三家分晋”局面的形成,为赵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左传》
新兴地主阶级
六卿
解放奴隶
述论
邯郸
吕氏春秋
范宣子
三家分晋
奴隶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徐霞客游记>通论》
- 17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6-96,共1页
-
文摘
评《<徐霞客游记>通论》靳生禾(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教授)冯岁平同志编著的《(徐霞客游记)通论》(以下简称《通论》),1994年由他的母校西北大学出版社刊行后,被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推荐为徐学重要著作,诚为历史地理学界可喜可贺一盛事。我怀着浓厚的兴...
-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游记》
现代地理学
基础研究
《通论》
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观点
岩溶地貌类型
历史地理学
徐学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先赵人物述论
- 18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研究所
-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5-78,共4页
-
文摘
赵氏宗族在晋国历史上显赫了三个多世紀。从叔带去周事晋到赵衷襄助晋文公明修德政,为晋国跻身于“五霸”之列建立了功勋。后经赵盾执政直至赵武复出,赵氏各代都为晋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貢献。
-
关键词
晋文公重耳
赵盾
晋国
述论
左传
赵世家
诸侯
史记
宗族
公元年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山西通志·山川考》点校后记
- 19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
-
出处
《晋图学刊》
1987年第2期93-95,共3页
-
文摘
年来应聘承担省上古籍整理,点校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是考次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三,计十三卷。查核了九百多种文献的三千余条资料,引文乃至引文中之引文得以查兑者,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按计划顺利地完成了是考点校任务。工作中,考虑到《山川考》属历史地理范畴,校勘重点放在诸如地名、地望、道里、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之订讹方面;其次对引书、人名、史实方面的讹舛乃至引文中非校而可能导致地理概念之误会或生疑窦者,也酌于校勘。爰出校一千一百多条。
-
关键词
山川考
历史地理
点校
地理概念
地理因素
古籍整理
汾州府志
引书
文中子
《太平寰宇记》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历史地理文献之概观(下)
- 20
-
-
作者
靳生禾
-
机构
山西大学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Z1期17-21,共5页
-
文摘
元明清时期我国进入元明清时代,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阶段。一方面,中央集权的国家更加强化,经济上开始孕育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一方面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更由于晚清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侵,斗争愈加错综复杂,在这种总的形势下,尽管明代中叶以后有“海禁”的实施,清代有“闭关自守”的政策,毕竟国内民族的融合,中西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达到空前的水平。此时期的中国地理学之作,不论数量上,抑或质量上,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特别是有清一代地理书实谓举不胜举,1924年梁启超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中西交通史
中国地理学
资本主义萌芽
地理学史
西方殖民主义
徐霞客游记
经济文化
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