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收获后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靳百慧 杨羚钰 +7 位作者 徐玉龙 张义杰 魏正孟 康洪宽 侯永明 朱书生 朱有勇 何霞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4-292,共9页
采用Biolog技术,对云南省砚山县的盘龙、阿猛、干河3个乡镇进行了三七历年种植地的调查研究,以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为对照,研究三七收获后1-6 a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 采用Biolog技术,对云南省砚山县的盘龙、阿猛、干河3个乡镇进行了三七历年种植地的调查研究,以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为对照,研究三七收获后1-6 a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并未随年限增加呈现明显变化规律;微生物培养96 h活性旺盛。对Biolog板31种碳源吸光度值聚类分析表明,3个乡镇所取三七收获后1 a和6 a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均可聚为一类,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其余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聚类并未出现一定规律;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三七收获后1 a、6 a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羧酸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分别高出25.97%-55.59%和53.14%-65.68%;随着三七收获后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呈收获后2 a升高、4 a和5 a下降趋势。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干河乡外,阿猛乡和盘龙乡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微生物与未种植过三七的相比,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值总体差异不明显。试验说明三七轮作至少需6 a以上时间,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优势利用可反映出三七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微生物代谢 Biolog-ECO 功能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不同海拔水稻耐冷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婷 刘涛 +4 位作者 靳百慧 赵娟 徐玉龙 朱有勇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7-391,共5页
利用云南元阳梯田不同海拔的生态差异,以当地传统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现代品种楚粳27和合系22为材料,研究水稻耐冷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SOD活性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2)红脚老粳在1 850 m其POD活性最高,而现代品种分别在中... 利用云南元阳梯田不同海拔的生态差异,以当地传统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现代品种楚粳27和合系22为材料,研究水稻耐冷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SOD活性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2)红脚老粳在1 850 m其POD活性最高,而现代品种分别在中、低海拔最高;(3)传统品种CAT活性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而现代品种均在1 650 m达到最高值;(4)除楚粳27在1 450 m MDA含量最高外,其余品种均在1 850 m达最高值;(5)除合系22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 650 m最高外,其余品种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6)红脚老粳和楚粳27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 850 m达到最高,月亮谷和合系22则在1 650 m海拔最高。说明高海拔环境使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均遭受到一定的氧化伤害,但是不同品种耐冷性指标变化规律不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POD CAT MDA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几种土壤处理方法影响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玉龙 戴蕾 +4 位作者 赵丹 张义杰 靳百慧 张潇丹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6-1011,共6页
三七种植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三七根腐病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为了寻找一种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土壤生态控制处理方法,比较了8种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对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 三七种植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三七根腐病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为了寻找一种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土壤生态控制处理方法,比较了8种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对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土壤处理方法对克服连作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对试验处理的出苗率与存苗率、生物量的积累和减少根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为:田间蒸汽处理>大扫灭处理>威百亩处理>波尔多液处理>草木灰处理>高压蒸汽处理>活性炭处理>酒精处理。其中,田间蒸汽处理连作土壤后,三七的出苗率、存苗率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51.75%;生物量的积累也明显增加,根的鲜重和干重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0%和26.8%;根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为9.0%,比对照降低52.6%。8种不同处理对三七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茎粗、株高、根鲜重、根干重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大扫灭处理和田间蒸汽处理是两种较好的土壤处理方法,但是田间蒸汽处理是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最有效且最生态的方法。土壤经过田间蒸汽处理后,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土壤中的病原菌被杀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根腐病发生的土壤环境。因此,田间高温蒸汽处理土壤能够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从而延长土壤的使用年限,达到克服三七连作障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处理 根腐病 连作障碍
下载PDF
石林县三七仿生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义杰 张帅 +5 位作者 粟珊 靳百慧 全怡吉 王文鹏 杨宽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7-493,共7页
【目的】与三七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通过三七仿生种植模式探索三七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态机理,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明确三七传统种植与仿生种植的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方法】利用传统的土壤分离微生物方法对三七根际土壤微... 【目的】与三七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通过三七仿生种植模式探索三七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态机理,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明确三七传统种植与仿生种植的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方法】利用传统的土壤分离微生物方法对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仿生种植模式下,一年七、二年七和三年七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比灭菌后未种植三七的土壤(CK)细菌数量分别高90%、122%和77%;而传统种植模式下,二年七和三年七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分别比CK低37%和41%。仿生种植模式下,3个年份的三七根际土壤中,镰刀菌属的相对分离频率都小于传统种植模式。【结论】与三七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仿生种植模式可以提高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的含量,抑制镰刀菌的生长,丰富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维持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种植 三七 根际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下载PDF
元阳梯田水稻品种‘月亮谷’根系内生及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丹 赵娟 +5 位作者 刘涛 黄惠川 廖静静 靳百慧 朱有勇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了解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的根系内生及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以现代品种‘楚粳27’为对照,分别在云南省元阳县和建水县开展种植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菌落分离,共得到202个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 为了解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的根系内生及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以现代品种‘楚粳27’为对照,分别在云南省元阳县和建水县开展种植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菌落分离,共得到202个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可分离到11个种和8个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元阳县种植的水稻根系内生细菌的相似水平比建水县的低0.202,但其丰富度更高,差异更大;从0.890的相似水平划分,建水县种植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聚为一类,较单一,表明元阳县水稻生长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比较两个水稻品种在两个地点的根系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相对分离频率发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为优势属和共有属,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是两个品种在两个地点种植的共有种,两个地点种植的‘月亮谷’,其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均能分离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研究初步表明‘月亮谷’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种植其根系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差异,从土壤微生态的角度阐述了‘月亮谷’能够在哈尼梯田持续种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根际土壤细菌 水稻传统品种 '月亮谷’
下载PDF
三七圆斑病菌槭菌刺孢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及生存适合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慧玲 王飞 +6 位作者 靳百慧 张贺 杨宽 王文鹏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5个三七主要产区的34株三七圆斑病原菌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 Hartig) Deighton对嘧菌酯、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敏感性菌株进行了生存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对所有供试槭菌刺孢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杀菌剂的EC50值分别在0.03~1.91 mg/L、0.18~2.36 mg/L和0.45~2.15 mg/L之间,即该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对高于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低敏感性菌株的致病力和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性菌株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供试槭菌刺孢菌株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圆斑病 槭菌刺孢 嘧菌酯 咪鲜胺 苯醚甲环唑 敏感性 生存适合度
下载PDF
云南弥勒葡萄酒产区云中舞葡萄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宽 杨婷 +5 位作者 陈云德 毛如志 靳百慧 赵悦 朱有勇 何霞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云南弥勒是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的葡萄酒产区,以该产区云中舞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其果皮以及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WL培养基的菌落培养形态,酵母细胞微观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类鉴定方法对弥勒... 【目的】云南弥勒是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的葡萄酒产区,以该产区云中舞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其果皮以及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WL培养基的菌落培养形态,酵母细胞微观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类鉴定方法对弥勒云中舞葡萄果皮以及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云中舞葡萄分离得到的80株酵母菌共分为5个培养类型,采用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对选出的具有典型特征的15株酵母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序列比对分析和WL培养基聚类表明80株被测菌株鉴定为5属5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和桔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显示了酵母菌种类多样性;其中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占了所分离酵母总数的43.18%,为弥勒云中舞葡萄相关酵母菌的优势种。通过构建15株被测菌株与相关模式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均与各自相关模式菌株聚为一枝,和序列比对鉴定结果相一致。另外,鉴定为同种酵母的不同菌株间以及和模式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显示了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云南弥勒云中舞葡萄相关酵母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选育优良的本土葡萄酒酵母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物多样性 云中舞葡萄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金鑫 李孝敬 +3 位作者 黄艺伟 靳百慧 王慧玲 何霞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稀释涂板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年份三七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58株三七根际真菌,分属于9属25种,其中一年...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稀释涂板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年份三七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58株三七根际真菌,分属于9属25种,其中一年生三七根际土中分离到5属11种,二年生三七根际土中分离到8属18种,三年生三七根际土中分离到3属7种。在属水平上,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二年生>一年生>三年生。在木霉种水平上,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结论: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的可培养真菌种属差异较大,种植年限对真菌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际真菌 木霉 多样性
下载PDF
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根部内生菌及根际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娟 刘涛 +5 位作者 潘磊 靳百慧 赵丹 陈晨 朱有勇 何霞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37-3745,共9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稀释涂板法,对元阳哈尼梯田2个地方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的根部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进行了分离,石开究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特殊的内生菌组成.结果表明:试验共得到399个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稀释涂板法,对元阳哈尼梯田2个地方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的根部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进行了分离,石开究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特殊的内生菌组成.结果表明:试验共得到399个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月亮谷根部和其根际土壤分别分离到8和5个属,其中5个属是共有的;红脚老粳的根部和其根际土壤中分别分离到10和7个属,其中6个属是共有的.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月亮谷根部分离到11个种和5个属,根际土壤分离到8个种和4个属,其中5个种和4个属是共有的;红脚老粳根部分离到9个种和5个属,根际土壤分离到10个种和3个属,其中4个种和2个属是共有的.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大部分菌株都可以鉴定到种,而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只能初步鉴定到属.但两种方法在属层次上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元阳地方水稻根部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具有一定的种属同源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内生菌 根际土壤微生物 元阳梯田
原文传递
海拔变化对元阳梯田水稻叶片结构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百慧 孙婷 +2 位作者 潘磊 龙云福 何霞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467-7475,共9页
为探索云南哈尼梯田不同海拔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内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1450 m,1650 m和1850 m三个不同海拔的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与现代水稻品种‘楚粳27’和‘合系22’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 为探索云南哈尼梯田不同海拔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内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1450 m,1650 m和1850 m三个不同海拔的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与现代水稻品种‘楚粳27’和‘合系22’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以及叶绿素荧光仪对水稻叶片进行解剖观察,比较其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叶片内在相关结构参数的区别,以阐释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在不同海拔种植的形态结构和其随海拔变化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1)现代水稻品种在不同海拔的叶片结构相关参数均高于传统品种,但品种内随海拔的变化并没有呈现明显规律。其中,‘合系22’叶片厚度在中海拔为最大值0.98μm,高于同一海拔的‘月亮谷’55.94%,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在各海拔叶片厚度值均为最低;(2)在相同的海拔高度,现代水稻品种均表现为叶绿素含量高于传统品种,特别在高海拔1850 m‘楚粳27’叶绿素含量达到3.29 mg/g,比含量最低的‘月亮谷’高1.34 mg/g,增幅68.72%;(3)同一海拔中,现代水稻品种光合电子传导速率(ETR)值,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参数均高于传统品种,其中现代品种‘合系22’比传统品种‘月亮谷’在低海拔高出8.7μmol·m^-2·s^-1;‘合系22’Fv/Fm在高海拔1850 m时达到最大,比同一海拔‘月亮谷’高出2.19%。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水稻品种在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各参数均低于现代水稻品种,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远小于现代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水稻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土壤对元阳传统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的影响
11
作者 靳百慧 王罗涛 +3 位作者 王慧玲 魏怀方 刘辅向 何霞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4-1370,共7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水稻稻瘟病发病情况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元阳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将‘月亮谷’和‘日本晴’种植于元阳梯田土和温室土中,‘月亮谷’、‘红阳3号’、‘蒙古稻’、‘日本晴’和‘越光’... 为研究不同品种水稻稻瘟病发病情况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元阳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将‘月亮谷’和‘日本晴’种植于元阳梯田土和温室土中,‘月亮谷’、‘红阳3号’、‘蒙古稻’、‘日本晴’和‘越光’种植于元阳梯田土和东港稻田土中,在水稻生长到三叶一心期时,进行稻瘟病接菌处理,同时对种植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各理化指标与不同水稻品种稻瘟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日本晴’在两种土中的稻瘟病病情指数为29.07%和29.63%,是‘月亮谷’的两倍(12.04%,14.81%);元阳梯田土有效磷含量与‘月亮谷’‘日本晴’病情指数相关性指数分别为-0.945,-0.946。东港稻田土有效磷含量是元阳梯田土的2.68倍,呈极显著差异(p<0.01)。‘月亮谷’、‘红阳3号’、‘蒙古稻’病情指数在东港稻田土中分别比在元阳梯田土中增加了10%、25%、15%,‘越光’‘日本晴’分别降低了7%、15%。元阳水稻品种在元阳梯田土中均发病较低,而在东港土中发病程度加剧。说明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的品种,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碱解氮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元阳梯田土壤与当地水稻品种抗稻瘟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了梯田土壤对当地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质 水稻品种 病情指数
原文传递
云南、广西三七黑斑病病原链格孢菌的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迟 王慧玲 +4 位作者 金鑫 靳百慧 粟珊 段亚男 何霞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黑斑病是三七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大病害,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常导致成株落叶、幼苗生长点及茎秆顶端腐烂枯死。其病原一般认为是链格孢属真菌人参链格Alternaria panax Whetzel[1,2],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黑斑病病原为细... 黑斑病是三七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大病害,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常导致成株落叶、幼苗生长点及茎秆顶端腐烂枯死。其病原一般认为是链格孢属真菌人参链格Alternaria panax Whetzel[1,2],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黑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3],后定名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4]。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histone 3部分编码序列的PCR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分析三七主产区黑斑病菌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及几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差异,以期为三七黑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黑斑病 黑斑病菌 链格孢菌 水浸状 栽培生产 形态学鉴定 ITS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