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半导体材料微观结构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兴忠 宋力刚 +3 位作者 靳硕学 张仁刚 王宝义 魏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8,共14页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在研究材料微观缺陷、微观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针对阳离子空位等负电性空位型缺陷的研究中,可以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种类与分布的关键信息.正电子湮没寿命和多普勒展宽能谱是正电子湮没谱学的最基本...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在研究材料微观缺陷、微观结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针对阳离子空位等负电性空位型缺陷的研究中,可以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种类与分布的关键信息.正电子湮没寿命和多普勒展宽能谱是正电子湮没谱学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半导体材料的空位形成、演化机理以及分布等研究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此外,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半导体薄膜材料的表面和多层膜材料的界面的微观结构和缺陷的深度分布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正电子技术所得到的微观结构和缺陷、电子密度和动量分布等信息对研究半导体微观结构、优化半导体材料的工艺和性能等方面有着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在半导体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围绕正电子研究平台在半导体材料微观缺陷研究中对材料的制备工艺、热处理、离子注入和辐照情况下,各种缺陷的微观结构的表征及其演化行为的研究成果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谱学 半导体材料 电子(动量、密度)分布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在线低能气体离子源 被引量:1
2
作者 靳硕学 郭立平 +6 位作者 彭国良 张蛟龙 杨铮 黎明 刘传胜 巨新 刘实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材料中氦和氢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一套离子束能量最高20keV的潘宁型气体离子源引出和聚焦系统,与200kV透射电镜联... 材料中氦和氢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一套离子束能量最高20keV的潘宁型气体离子源引出和聚焦系统,与200kV透射电镜联机,在离子注入现场原位观察氦和氢不同注入浓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变化过程。对离子源进行氦离子的起弧、引出和聚焦测试。离子源在15–60mA放电电流范围内稳定地工作。在5×10–3Pa和1.5×10–2Pa工作气压下,放电电压约380V和320V。低气压下引出离子束流比高气压下大,且引出束流随放电电流和吸极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等径三圆筒透镜有显著聚焦作用,在距透镜出口150cm处,离子束流密度提高一个量级以上。能量10keV左右的氦离子获得束流密度约200nA·cm–2的离子束,可满足多种材料进行在线离子注入和原位电镜观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源 辐照损伤 原位透射电镜
下载PDF
奥氏体316不锈钢微观缺陷的热演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晓 史大琳 +5 位作者 曹兴忠 靳硕学 张鹏 朱特 宋力刚 王宝义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4,101,共7页
从微观结构缺陷热演化的角度研究奥氏体316不锈钢。对样品由373 K升温到1473 K,然后间隔50 K,等时退火。微观缺陷由正电子湮没谱(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PA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表征... 从微观结构缺陷热演化的角度研究奥氏体316不锈钢。对样品由373 K升温到1473 K,然后间隔50 K,等时退火。微观缺陷由正电子湮没谱(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PA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表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空位型缺陷逐渐回复。在退火温度673~823 K范围内,出现明显的位错聚集和位错网的非均匀分布。在退火温度873 K后,位错型缺陷逐渐回复。退火温度873~973 K时有大型微观析出相析出。随后,析出相尺寸减小,大部分在1123 K之前回溶。在1373 K退火后,样品中几乎没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正电子湮没 缺陷 空位 位错 析出相
下载PDF
金属/合金材料吸附气体的热脱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特 曹兴忠 +6 位作者 吴建平 靳硕学 卢二阳 龚毅豪 赖信 张鹏 王宝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001-19006,19013,共7页
研究金属/合金材料中气体原子的迁移、聚集和成泡机制,通常以研究微观缺陷捕获气体原子的微观机制为出发点,分析气体原子与缺陷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材料中气体原子热动力学机制的一个主要课题。热脱附谱仪(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 研究金属/合金材料中气体原子的迁移、聚集和成泡机制,通常以研究微观缺陷捕获气体原子的微观机制为出发点,分析气体原子与缺陷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材料中气体原子热动力学机制的一个主要课题。热脱附谱仪(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TDS)采用原子质谱分析技术测量材料表面吸附气体的热脱附量随温度变化,获取气体元素原子与空位、位错等微观缺陷的结合能,以及气体原子/气泡的迁移能、热脱附能等热力学参数,从而研究材料中不同微观缺陷捕获气体原子以及气泡形成的微观机理。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应用TDS技术研究金属/合金材料中气体元素与微观缺陷相互作用机理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应用TDS技术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中辐照嬗变气体产物氢/氦与辐照缺陷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合金 热脱附 缺陷 微观机制
下载PDF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金属/合金微观缺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胡远超 曹兴忠 +6 位作者 李玉晓 张鹏 靳硕学 卢二阳 于润升 魏龙 王宝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16,共16页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非常有效的一种核谱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分布信息,特别是微观缺陷结构及其特性等传统表征方法难以获取的微观结构信息.近年来,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电子...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非常有效的一种核谱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分布信息,特别是微观缺陷结构及其特性等传统表征方法难以获取的微观结构信息.近年来,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在薄膜材料表面和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该技术对空位型缺陷的高灵敏表征能力,使其在金属/合金材料表面微观缺陷的形成机理、缺陷结构特性及其演化行为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缺陷特性的研究,如缺陷的微观结构、化学环境、电子密度和动量分布等,正电子湮没谱学测量方法和表征分析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能量连续可调的低能正电子束流,进一步实现了薄膜材料表面微观结构深度分布信息的实验表征.本文综述了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围绕北京慢正电子束流装置在金属/合金材料微观缺陷的研究中对微观缺陷特性的表征和表面微观缺陷演化行为的应用研究成果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 金属/合金 微观缺陷 表面/界面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ickel-Base Alloy C-276 Irradiated with Ar Ions
6
作者 靳硕学 郭立平 +6 位作者 杨铮 周忠坡 付德君 刘传胜 唐睿 刘飞华 乔岩欣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The irradiation damage in nickel-base alloy C-276 irradiated with 115 keV Ar ions from low to very high doses was investigate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irradiation damage in nickel-base alloy C-276 irradiated with 115 keV Ar ions from low to very high doses was investigate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grazing incident X-ray diffraction (GIXRD)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High density of interstitial type dislocation loops could be observed at a dose level of around 2.75 displacements per atom (dpa). With the irradiation dose increased to 27.5 dpa, the average size of loops increased from 5 nm to 16 nm, while the density of the loops decreased from 1.4 × 1011/cm2 to 4.6 × 1010/cm2. When the irradiation dose reached 82.5 dpa, original grains were transformed into subgrains whose sizes observed from TEM were about 20-60 nm. The fragmentation of grains was confirmed by GIXRD. The mean subgrain size was 40 nm, which was obtained from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of the X-ray diffraction lines using the Scherrer formula and Williamson formula. AFM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nanometer-sized hillocks formed at the dose of 82.5 dpa, which provided further evidence of grain fragmentation at a high irradiation d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adiation damage nickel-base alloy C-276 alloy super-critical water reactors
下载PDF
Magnetic field aligned orderly arrangement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CS/PVA/Fe3O4 membranes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萌 曹兴忠 +3 位作者 夏锐 周忠坡 靳硕学 王宝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81-587,共7页
The CS/PVA/Fe_3O_4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chainlike arrangement of Fe_3O_4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a magnetic-field-assisted solution casting method.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The CS/PVA/Fe_3O_4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chainlike arrangement of Fe_3O_4 nano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a magnetic-field-assisted solution casting method.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gnetic anisotropic CS/PVA/Fe_3O_4 membrane and the evolved macroscop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With the same doping content, the relative crystallinity of CS/PVA/Fe_3O_4-M is lower than that of CS/PVA/Fe_3O_4.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TR)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chemical bonding between polymer molecule and Fe_3O_4 nanoparticle. The Fe_3O_4 nanoparticles in CS/PVA/Fe_3O_4 and CS/PVA/Fe_3O_4-M are wrapped by the chains of CS/PVA, which is also confirm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analysis.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value of CS/PVA/Fe_3O_4-M obviously increas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n-magnetic aligned membrane, meanwhile the transmittance decreases in the UV-visible region. The o-Ps lifetime distribution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free-volume nanoholes present in the amorphous reg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CS/PVA/Fe_3O_4 membrane can be modified in its curing process under a magnetic field, which could affec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the transmittance of nanocomposite membrane. In brief,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macroscopic property of CS/PVA/Fe_3O_4 nanocomposite plays a vital role in exploring and designing the novel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CS/PVA/Fe3O4 membrane positron annihila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下载PDF
应用正电子湮没谱学对Fe-1.0%Cu合金氢致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见兵 张鹏 +5 位作者 朱特 曹兴忠 张怀强 靳硕学 于润升 王宝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铁基合金中的氢致缺陷是造成合金机械性能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氢对材料中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特别是氢致缺陷微观机理的研究是铁基合金的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应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ositron Annihilation Lifetime Spectroscopy... 铁基合金中的氢致缺陷是造成合金机械性能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氢对材料中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特别是氢致缺陷微观机理的研究是铁基合金的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应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ositron Annihilation Lifetime Spectroscopy,PALS)和符合多普勒谱(Coincidence Doppler Broadening Spectrum,CDB)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的Fe-1.0%Cu合金样品充氢过程中氢致缺陷的形成机制、缺陷类型以及氢与缺陷的相互作用及其微观机理等。结果表明,1 073 K高真空热处理和20%形变后723 K退火处理的样品充氢后会产生少量的位错,而1 173 K高真空淬火样品充氢后还会产生少量的空位团,在充氢过程中空位缺陷成为氢的捕获点,并与氢相互作用成为聚集空位的核心而形成空位团。CDB结果还表明,Cu析出物对本文合金样品的氢致缺陷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致缺陷 正电子湮没谱学 空位团 位错 FeCu合金
原文传递
不同合金元素对钛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金泉 徐碧聪 +3 位作者 靳硕学 张鹏 姜增辉 曹兴忠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6-344,共9页
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对工业纯钛(TA2)和钛合金(TC4)进行切削试验,获得了不同形态的切屑.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研究不同合金元素对绝热剪切敏感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绝热剪切敏感性与界面电子密度和晶格电子密度有关,界面电子密度越大,... 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对工业纯钛(TA2)和钛合金(TC4)进行切削试验,获得了不同形态的切屑.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研究不同合金元素对绝热剪切敏感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绝热剪切敏感性与界面电子密度和晶格电子密度有关,界面电子密度越大,结合强度越大,绝热剪切敏感性越高,晶格电子密度小,热导率低,绝热剪切敏感性亦高.TA2界面电子密度小,晶格电子密度大,绝热剪切敏感性低,切屑形态近似带状,TC4由于加入了合金元素Al和V,产生异相界面,界面电子密度增大,同时降低了晶格电子密度,使TC4有较高的绝热剪切敏感性,产生由绝热剪切带均匀间隔的锯齿形切屑.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研究具体合金元素对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可从一定程度上预测切屑形态,为设计、选择具有不同切削性能的材料,优化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锯齿形切屑 绝热剪切敏感性
原文传递
质子辐照对AL-6XN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岩欣 任爱 +4 位作者 刘飞华 郑玉贵 唐睿 靳硕学 郭立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7,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质子辐照前后的奥氏体不锈钢AL-6XN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未辐照的样品在高温高压水中生成了完整的氧化膜,样品增重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越高腐蚀增重越显著。经过质子辐...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质子辐照前后的奥氏体不锈钢AL-6XN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未辐照的样品在高温高压水中生成了完整的氧化膜,样品增重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越高腐蚀增重越显著。经过质子辐照后的材料在290℃/10 MPa水中氧化膜发生了严重的溶解,浸泡后样品出现了失重,在550℃/25 MPa超临界水中外层氧化膜发生了剥落,且浸泡时间越长,氧化膜剥落越严重。质子辐照不影响氧化膜的元素组成和相结构,同时建议了质子辐照后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水中氧化膜剥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堆 辐照 腐蚀 氧化膜
原文传递
硫化温度对ZnS薄膜生长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力刚 朱特 +6 位作者 曹兴忠 张仁刚 况鹏 靳硕学 张鹏 龚毅豪 王宝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1-655,共5页
采用热反应法对玻璃衬底上以磁控溅射制备的Zn薄膜进行硫化,制备出Zn S薄膜。薄膜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分别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和表征。利用慢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对... 采用热反应法对玻璃衬底上以磁控溅射制备的Zn薄膜进行硫化,制备出Zn S薄膜。薄膜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分别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和表征。利用慢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对四个不同硫化温度下得到的ZnS薄膜样品中膜层结构缺陷进行研究,测量了薄膜中的空位型微观缺陷的相对浓度,指出445℃硫化样品中正电子注入能量在1.5~4.5 keV后S参数最小,说明该硫化温度下反应生成的ZnS薄膜结构缺陷浓度最小,膜的致密度最高。XRD结果显示薄膜在445℃以上硫化后,呈(111)择优生长趋势。从扫描电镜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445℃硫化后,薄膜的晶粒明显地变得更大、更致密,这是因为ZnS晶胞比Zn晶胞大以及硫化过程中ZnS固相再结晶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薄膜 磁控溅射 硫化 正电子湮没谱学
原文传递
RAFM钢中H^+辐照空位型缺陷的慢正电子束研究
12
作者 张梓晗 宋力刚 +7 位作者 靳硕学 曹兴忠 孙建荣 洪志远 李小燕 李锦钰 燕青芝 王宝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4,共7页
为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RAFM)钢的辐照损伤机理,利用慢正电子技术研究了H^+辐照RAFM钢时所产生的空位型缺陷及其对于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H^+能量和剂量分别为100keV和1×10^15cm^-2、... 为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RAFM)钢的辐照损伤机理,利用慢正电子技术研究了H^+辐照RAFM钢时所产生的空位型缺陷及其对于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H^+能量和剂量分别为100keV和1×10^15cm^-2、1×10^16cm^-2、1×10^17cm^-2。慢正电子束多普勒展宽测量结果可得,S参数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大,W参数呈现正相反的趋势。样品中主要辐照区域为142~348nm,此范围内有大量缺陷产生,辐照产生的主要为空位型缺陷,其中多为氢-空位复合体缺陷,辐照缺陷的浓度随着H+剂量的增大而增加。空位型缺陷的尺寸大小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有所变化,辐照剂量达到10^17cm^-2时,S-W曲线斜率发生变化,故辐照缺陷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有较大尺寸的缺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M钢 H^+辐照 慢正电子束技术 空位型缺陷
原文传递
铁冷轧形变以及热处理对形变缺陷的影响
13
作者 龚毅豪 靳硕学 +4 位作者 卢二阳 况鹏 朱特 曹兴忠 王宝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650,共5页
采用常用冷轧设备对铁进行冷轧引入形变缺陷。研究形变量和温度对形变缺陷的影响。形变样品中的微观缺陷、物相结构和形貌分别使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分析。对经过673 K热处理的形变... 采用常用冷轧设备对铁进行冷轧引入形变缺陷。研究形变量和温度对形变缺陷的影响。形变样品中的微观缺陷、物相结构和形貌分别使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分析。对经过673 K热处理的形变样品前后进行XRD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样品中晶面方向(200)具有择优生长趋势,673 K热处理后,择优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晶粒的尺寸也增大。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和多普勒展宽能谱对样品中形变缺陷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形变引入的空位型缺陷约在673 K回复完毕,723 K后位错缺陷开始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谱学 冷轧形变 X射线衍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