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争春 靳芳菲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M0003,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时代要求并进行了重要部署,强调在新时代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为理论之源,以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为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时代要求并进行了重要部署,强调在新时代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为理论之源,以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为依托,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为核心。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在打牢根基、构筑框架、强化实践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坚定“两个确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人民至上,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强化思想、制度、组织建党同向协同发力,以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等重要时代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政治建设 人民至上 中国式现代化 党建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事实、价值与情感 被引量:3
2
作者 靳芳菲 吴争春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价值,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角、人民立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情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同时,从情感层面彰显了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信 历史事实 历史价值 历史情感
下载PDF
大学思政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靳芳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23-125,共3页
高校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德育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教学,应根据各自课程特色探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大学思政课程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方法与策略
下载PDF
共享经济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靳芳菲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2,共2页
近年来以"互联网+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共享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青睐,并成为促进传统行业发展、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与社会和谐、制度建设等有着密切联系。从政治经济... 近年来以"互联网+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共享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青睐,并成为促进传统行业发展、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与社会和谐、制度建设等有着密切联系。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共享经济的发展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权制度及结构变革。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共享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索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政治经济学 互联网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变迁及其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靳芳菲 《传承》 2013年第9期134-135,共2页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迁。通过梳理国家财政政策的演变,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变迁,论述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收入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土地财政"问题,可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一些可贵的...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迁。通过梳理国家财政政策的演变,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变迁,论述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收入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土地财政"问题,可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一些可贵的建议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政政策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非税收入
下载PDF
剩余价值理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6
作者 靳芳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2期120-120,共1页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情况,分析了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性。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按照邓小平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设想,阐述当前先富者带领后富者致富对政府...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情况,分析了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危害性。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按照邓小平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设想,阐述当前先富者带领后富者致富对政府实践这一设想的紧迫性要求。从而证实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发展 财富积累情况 邓小平改革发展思路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抗战史观的三重批判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争春 靳芳菲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54,共10页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加强理论辨析。抗战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及言论主要围绕否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论展开,其错误本质是坚持了片面、虚无、静止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整体思维和实践观点考...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加强理论辨析。抗战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及言论主要围绕否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论展开,其错误本质是坚持了片面、虚无、静止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整体思维和实践观点考察历史,坚持客观的、普遍联系的、动态的大历史观。从大历史观这一研究视角切入,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维度建构批判路径,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以总体原则论驳斥抽象认识论、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从整体意义上驳斥虚无抗战史观,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 抗战史 唯物史观
下载PDF
以农民合作社开展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靳芳菲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3-15,共3页
农民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经济基础,以农民平等自愿、平等互利、民主管理为基本形式,以合作社法律法规和制度章程为依据的互助性农业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民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经济基础,以农民平等自愿、平等互利、民主管理为基本形式,以合作社法律法规和制度章程为依据的互助性农业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从农民合作社视角出发考察农村扶贫工作问题,通过农民合作社解决"扶持谁""谁扶持""怎样扶"等问题,以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精准扶贫 贫困农民 经济组织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的权力嬗变与权力封闭性关系论析
9
作者 靳芳菲 代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16,共6页
在《资本论》中,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权力是如何透过封闭性来实现的,福柯则从微观权力视角阐释了权力的封闭特性。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之所以如此短暂,很大程度在于封建权力消退的不彻底性和资本主义权力建构的不完整性。基于中国近代... 在《资本论》中,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权力是如何透过封闭性来实现的,福柯则从微观权力视角阐释了权力的封闭特性。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之所以如此短暂,很大程度在于封建权力消退的不彻底性和资本主义权力建构的不完整性。基于中国近代的国情,自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叶近百年中国社会权力的嬗变,是伴随着外部力量对超稳定结构的破坏、在封闭性被打破的过程中内化为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的。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和封建性,注定无力建构封闭的资本主义权力。传统的广大农村,因其经济文化落后,往往是被忽略的反抗性群体,其狭隘的改朝换代意识和排外图存努力,注定了他们的失败。而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通过统合城乡无产阶级,从权力的建构上实现了对统一的人民主权的建构,建立了团结广大无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权力结构 权力嬗变 权力的封闭性
下载PDF
“智慧化-多元化-精准化”视角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芳菲 吴争春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68,共8页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重要发力点在于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智慧化”,推动基层政府带领下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化”。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从智...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重要发力点在于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智慧化”,推动基层政府带领下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化”。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从智慧化管理维度仍面临着技术、理念、效果的现实张力,在多元化协同供给维度面临着结构失衡、资源整合程度不深、效能提升不平衡等困境,在精准化供需匹配维度仍面临用户身份认同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价值与文化融合不充分等现实问题。突破这些困境,要在智慧化层面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健全数字治理的制度机制;在多元化供给层面健全多元协作的制度安排,加强数字乡村产业建设;在精准化供需匹配层面完善精细化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以三个维度的协同、协作、协调推进数字乡村治理“智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整体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多元化-精准化” 数字技术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原文传递
从族群理论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
11
作者 靳芳菲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第2期52-55,共4页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区域的族群现状,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参考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族群理论,该文在借鉴我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处理族群关系问题方法的基础上,以近年的新疆问题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区域的族群现状,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参考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族群理论,该文在借鉴我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处理族群关系问题方法的基础上,以近年的新疆问题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有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理论 中国少数民族问题 解决途径
原文传递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抗战史观的三重批判
12
作者 吴争春 靳芳菲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6期11-1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反思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者需要秉承的基本观点,既要“从古至今”又要“从后思索”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反思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者需要秉承的基本观点,既要“从古至今”又要“从后思索”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研究者 虚无主义 历史客体 从后思索 抗战史观 视域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