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解吸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2-氨基吡啶
1
作者 姚恕 陈彬 靳金伦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以硅胶吸附管采集空气中2-氨基吡啶,经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结果显示,空气中2-氨基吡啶线性范围0.5~20.0μg/ml,短时间采样最低检出浓度为0.052 mg/m^(3),8 h采样最低检出浓度0.0162 mg/m^(3),... 以硅胶吸附管采集空气中2-氨基吡啶,经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结果显示,空气中2-氨基吡啶线性范围0.5~20.0μg/ml,短时间采样最低检出浓度为0.052 mg/m^(3),8 h采样最低检出浓度0.0162 mg/m^(3),采样效率>99.19%,穿透容量为0.984 mg(以500 ml/min采样)。低温避光保存,样品可稳定5 d。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2-氨基吡啶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场所 2-氨基吡啶 溶剂解吸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通风设施评价及改造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恕 王宏峰 +6 位作者 赵生友 杨平 李兆辉 马连英 李重啸 温博 靳金伦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4年第2期109-110,114,共3页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多年来频发职业性铅中毒的原因,探讨有效措施降低铅中毒的发病率。方法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通风设施进行评价与改造。结果该企业原作业场所铅监测点的超标率为62.9%,最高点超...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多年来频发职业性铅中毒的原因,探讨有效措施降低铅中毒的发病率。方法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通风设施进行评价与改造。结果该企业原作业场所铅监测点的超标率为62.9%,最高点超标207倍;工种的超标率为64.6%,最高超标139倍;通风不良的排风口占72.0%,主要是通风管道堵塞或破损,造成控制风速不达标。对原有通风设施进行重新疏通,更换排铅烟管道,更新铅尘除尘器的过滤袋。改造后作业场所铅监测点的超标率下降为13.2%,最高浓度超标5倍。企业铅中毒新发病例数由每年17例下降为每年3例。结论该企业由于通风系统维护不当造成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严重超标,导致铅中毒发病率较高,对通风系统改造后,作业场所铅浓度明显改善,铅中毒患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通风设施 评价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苯乙醛酸和苯乙醇酸 被引量:2
3
作者 靳金伦 陈彬 +3 位作者 马连英 姚恕 吴异 古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86-1287,共2页
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和合成橡胶工业。人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的苯乙烯,89%将代谢为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从尿中排出[1])。目前,测定PGA和MA的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2-6]),本文通过调整流动相配比加入三乙胺,使... 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和合成橡胶工业。人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的苯乙烯,89%将代谢为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从尿中排出[1])。目前,测定PGA和MA的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2-6]),本文通过调整流动相配比加入三乙胺,使流动相中甲醇含量达到30%以上,不仅避免了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必须用特殊色谱柱的劣势,而且目标峰的保留时间短,峰形尖锐且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仪 尿中苯乙醛酸和苯乙醇酸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液体工业助剂中7种苯系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
4
作者 黄鉴 陈彬 +3 位作者 叶琳 靳金伦 王宏峰 金东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为建立液体工业助剂中7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测定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标准样品及工业助剂样品分析,使用仪器自带谱图库、自建标准谱图库、自建本底谱图库... 为建立液体工业助剂中7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测定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标准样品及工业助剂样品分析,使用仪器自带谱图库、自建标准谱图库、自建本底谱图库比对以及结合保留指数等方法进行定性。结果显示,通过比对仪器自带谱图库及自建标准谱图库定性出苯,检索相似度>90%;与本底谱图库比对检索,定性出甲苯及苯乙烯,检索相似度均>90%;结合双色谱柱保留指数,7种苯系物均能定性。提示该方法不需要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用于液体工业助剂中苯系物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色谱法 气相 质谱 谱图库 苯系物 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某铅锌矿职业卫生工程控制措施及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洪信 靳金伦 +3 位作者 孙永欣 李重啸 温博 黄鉴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了解某铅锌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针对性的工程控制措施,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强度)度;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明确采用的职业病工程控制措施。结果某铅... 目的了解某铅锌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针对性的工程控制措施,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强度)度;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明确采用的职业病工程控制措施。结果某铅锌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铅、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石灰石粉尘、二硫化碳、碳酸钠、工频电场等,矽尘、铅尘、噪声均存在超标现象,接触矽尘最高的超标近12倍,接触铅尘最高超标0.2倍。结论该铜锌矿主要的工程控制措施有湿式作业、湿法除尘器、密闭作业等,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但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控制措施也是降低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卫生工程 评价
原文传递
某采石场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车明 靳金伦 +5 位作者 赵生友 陈彬 程遥 李岩松 张洪信 杨迪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5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采石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的工程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现场检测法、实验室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采石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破碎工... 目的通过对采石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的工程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现场检测法、实验室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采石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破碎工接触矽尘总尘CTWA为11.75-13.10mg/m^3,呼尘CTWA为2.12-2.28mg/m^3,噪声强度为89.7~90.3dB(A),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为密闭作业、湿式作业、自然通风、机械排尘等。结论采石场采取了工程控制措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仍然不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需加强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才能切实起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 通风 工程防护措施
原文传递
氯碱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改造 被引量:2
7
作者 车明 陈彬 +7 位作者 温博 姚恕 靳金伦 于晶 孙丽丽 程遥 张冬 叶红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6年第4期371-372,377,共3页
目的了解氯碱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分析作业场所超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方法对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及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目的了解氯碱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分析作业场所超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方法对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及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氯、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酸及三氧化硫、碳酸钠、钡、可溶性化合物和噪声。部分工种接触硫酸(CSTEL为3.5 mg/m^3、CTWA为1.39 mg/m^3)、氯(3.21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原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结论经改造,密闭了稀硫酸排放工艺,增加干燥塔的机械排风,解决了硫酸、氯超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碱 职业病危害 防护
原文传递
2020年吉林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明莉 陈彬 +3 位作者 温博 靳金伦 于晶 汪传文 《预防医学论坛》 2022年第9期670-674,共5页
目的调查2020年吉林省不同行业、经济类型、规模的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分析职业病发病和分布的一般规律,明确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期间正常生产的吉林省相关单位进行入企调... 目的调查2020年吉林省不同行业、经济类型、规模的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分析职业病发病和分布的一般规律,明确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期间正常生产的吉林省相关单位进行入企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林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数占调查总企业数的66.05%,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160615人,占从业人员的30.2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7.52%、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为16.7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数2483个,申报率为36.15%。接触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最多,占接害总人数的54.75%;接害人员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延边,占比分别为35.75%、22.18%、8.61%。从行业分布看,汽车制造接害人数最多,占24.14%;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煤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为11800、11653、9479、8135人,占比分别为7.35%、7.26%、5.90%、5.06%。结论2020年吉林省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相对普遍,企业管理水平偏低,尤其在小微企业中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危害因素 现状调查 职业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