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胰腺分割方法
1
作者 张国栋 唐晓艺 +1 位作者 鞠蓉晖 宫照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9-1194,共6页
为解决CT图像中胰腺边界不规则导致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机制的多尺度U型网络模型。该模型由一个编码器及两个解码器组成,提高特征利用。针对模型中连续下采样导致特征空间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字塔注意力特征融... 为解决CT图像中胰腺边界不规则导致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机制的多尺度U型网络模型。该模型由一个编码器及两个解码器组成,提高特征利用。针对模型中连续下采样导致特征空间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金字塔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引入通道和空间两个独立注意力机制,提供多尺度输入信息并行采样,提高边界提取性能,提升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ISICDM 2018数据集上的平均Dice系数为85.35%,具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分割 注意力机制 双解码器 金字塔池化 特征融合 边界提取 多尺度信息
下载PDF
三维增强MR成像正常腰椎静脉解剖和椎管内前静脉宽度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鞠蓉晖 李松柏 +5 位作者 孙文阁 戚喜勋 李延亮 李春魁 徐娅莎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 (MRV)的显示率 ,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范围。方法 志愿者 62例。采用 3D FFE序列三维MR增强扫描 ,分别观察不同年龄组间各段椎管内、外静脉显示情况。选择椎管内静... 目的 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 (MRV)的显示率 ,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范围。方法 志愿者 62例。采用 3D FFE序列三维MR增强扫描 ,分别观察不同年龄组间各段椎管内、外静脉显示情况。选择椎管内静脉显示良好者测量各段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结果 除L1、L2 水平左右吻合静脉外 ,41岁以上组的静脉显示率均低于 40岁以下组。椎管内前静脉的平均宽度L1~L5逐渐增粗。年龄、性别、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能满意地显示椎管内静脉各分支及椎管外静脉的全貌 ,有利于对腰椎静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静脉丛 椎管内前静脉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造影术 解剖 数据收集
下载PDF
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晶 于晶 +6 位作者 鄢英男 桑亚荣 鞠蓉晖 潘龙 李桂泽 李欣 伍建林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旨在分析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的首次与治疗后胸部CT表现特点,包括病变部位、分布、密度及伴随征象等;以及经治疗后COVID-19肺部病变CT征象的动态变化。结... 目的:旨在分析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的首次与治疗后胸部CT表现特点,包括病变部位、分布、密度及伴随征象等;以及经治疗后COVID-19肺部病变CT征象的动态变化。结果:52例患者中,2例为轻型,胸部CT为阴性,其余50例患者(43例普通型及7例重型)首次胸部CT检查为阳性。45例(45/50,90.00%)患者首次CT均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其中30例(30/50,60.00%)为GGO伴部分实变,15例(15/50,30.00%)为纯磨玻璃密度影(pGGO),多见于肺野外周胸膜下区;仅5例(5/50,10.00%)首次CT表现为肺内实变,病变大多呈斑片状、多发性、多叶性。病变内增粗血管征占74.00%(37/50),空气支气管征占52.00%(26/50),病变周围“晕征”占54%(27/50),小叶间隔增厚形成的“铺路石征”占36.00%(18/50)。25例患者经2~10 d治疗后,胸部CT结果显示14例(56.00%)GGO不同程度吸收、密度变淡;11例(44.00%)密度增高转归为实变等。结论:COVID-19胸部CT具有一定特点,首次多表现为双肺外周多发斑片状GGO伴或不伴肺实变,多伴“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及增粗血管征等。治疗后肺部病变变化较快,可吸收缩小、密度变淡或出现变实、纤维化等,上述特点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实时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CT 空气支气管征 铺路石征
下载PDF
不同图像重建方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CTA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永生 姜本忱 鞠蓉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常规方法与减影法的图像质量、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辐射剂量的差别,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30例受检者行头颈CTA检查,增强扫描后利用薄层图像直接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的图像为Ⅰ组,使用减影法进行图... 目的比较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常规方法与减影法的图像质量、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辐射剂量的差别,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30例受检者行头颈CTA检查,增强扫描后利用薄层图像直接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的图像为Ⅰ组,使用减影法进行图像重建处理的图像为Ⅱ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血管病变检出率的差别。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方法所得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需求,同时减少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与减影法相比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 动脉瘤 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硬脑膜窦血栓形成:CT、MR表现及诊断误区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娅莎 鞠蓉晖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硬脑膜窦血栓约占青壮年中风病人的1%~2%。硬脑膜窦血栓的早期、准确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硬脑膜窦血栓的尽早治疗可减少并发颅内压增高、血栓向大脑静脉逆行性扩展导致的脑梗塞及死亡。本文阐述了硬脑膜窦血栓常见的影像表现及... 硬脑膜窦血栓约占青壮年中风病人的1%~2%。硬脑膜窦血栓的早期、准确诊断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硬脑膜窦血栓的尽早治疗可减少并发颅内压增高、血栓向大脑静脉逆行性扩展导致的脑梗塞及死亡。本文阐述了硬脑膜窦血栓常见的影像表现及诊断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 硬脑膜窦 血栓形成 诊断 中风
下载PDF
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在正常腰椎静脉系的应用
6
作者 戚喜勋 关丽明 +4 位作者 鞠蓉晖 孙文阁 李延亮 徐克 张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3DCEMRV)技术对正常腰椎静脉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D-FFE序列对62例不同年龄组自愿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扫描,观察腰椎各节段椎管内、外静脉的显示率,获取最佳腰椎静脉显示的扫描时相。结果:42...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3DCEMRV)技术对正常腰椎静脉的显示情况。方法:应用3D-FFE序列对62例不同年龄组自愿者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造影扫描,观察腰椎各节段椎管内、外静脉的显示率,获取最佳腰椎静脉显示的扫描时相。结果:42例腰椎管内各静脉和36例椎管外各静脉均得到良好显示,且上位腰椎静脉系显示明显优于下位腰椎,除了L1~2水平左右吻合静脉外,40岁以下组静脉显示率优于41岁以上组,注入造影剂后50~150s扫描显示腰椎静脉系最佳。结论:3DCEMRV成像能比较清晰的显示正常腰椎静脉的各主要分支,使得无创地深入研究腰椎静脉系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静脉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和动态观察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病例分析
7
作者 崔永生 鞠蓉晖 +2 位作者 宋晓明 闻鹏飞 韩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190-191,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磨玻璃结节的16层螺旋CT表现,以期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2例16层螺旋CT检出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特点及随诊观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纯磨玻璃样结节(PGGO)5例,良性2例,恶性3例;混杂磨玻...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磨玻璃结节的16层螺旋CT表现,以期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2例16层螺旋CT检出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特点及随诊观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纯磨玻璃样结节(PGGO)5例,良性2例,恶性3例;混杂磨玻璃样结节(MGGO)17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9例。结论综合分析磨玻璃样结节影像特点及随诊观察变化情况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样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癌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臧秀娟 鞠蓉晖 +1 位作者 刘红梅 单晓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4-656,共3页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其中17例经DSA对照。使用马根维显(磁显葡胺)造影剂对所有患者采用Smart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动态三期扫描...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其中17例经DSA对照。使用马根维显(磁显葡胺)造影剂对所有患者采用Smart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动态三期扫描。综合分析三期图像进行2D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成像、3D最大强度投影(MIP)及3D遮盖表面显示(VR)方法进行重建的血管影像,观察双侧肾动脉情况,完成诊断。结果:3DCEMRA显示了40例患者总共80支肾动脉主干,显示率为100%。40例中3DCEMRA显示肾动脉正常64支,肾动脉狭窄16支。17例有DSA对照者,DSA显示肾动脉正常19支,肾动脉狭窄15支;3DCEMRA除把2支轻度狭窄估为中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估为重度狭窄外,其它结果都同DSA一致,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100.0%,100.0%及95.5%。结论:3DCEMRA能清晰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作出可靠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可成为介入治疗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MRI与增强CT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石际 鞠蓉晖 林艳红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MRI与增强CT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89例PLC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并于完成TACE术后2~6个月内予以MRI、增强CT... 目的分析MRI与增强CT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89例PLC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并于完成TACE术后2~6个月内予以MRI、增强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各检查方法诊断TACE后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塞、病灶包膜与供血动脉来源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增强CT诊断TACE后病灶直径≤5 cm、门静脉癌栓塞、有无包膜的效能及其评估TACE疗效的价值。结果MRI检出有包膜病灶较多,而增强CT检出较少。MRI、增强CT均发现PLC主要供血动脉为腹腔动脉,MRI检出结果数据与DSA一致;同时,MRI对病灶大小的检出一致性较差,增强CT对病灶包膜的检出一致性较差;MRI对门静脉癌栓塞、病灶包膜的检出一致性正常;增强CT对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塞、病灶包膜的检出一致性正常。MRI与CT对病灶≤5 cm、门静脉癌栓塞、病灶有包膜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对病灶直径≤5 cm者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增强CT,MRI对有无包膜者的灵敏度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与增强CT各有优劣,但MRI在经TACE治疗后P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增强CT,其可提高对病灶直径≤5 cm者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及有无包膜者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增强
下载PDF
腰椎静脉丛三维增强MR静脉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鞠蓉晖 李松柏 +5 位作者 孙文阁 戚喜勋 李延亮 李春魁 徐娅莎 徐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3-859,共7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MRV)的显示率,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AIVV)的宽度范围。观察腰椎静脉系统在各种疾病情况下的表现。方法89例MR增强扫描受检者行MRV检查,其中62例为正常志愿者。分别观察不... 目的 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MRV)的显示率,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AIVV)的宽度范围。观察腰椎静脉系统在各种疾病情况下的表现。方法89例MR增强扫描受检者行MRV检查,其中62例为正常志愿者。分别观察不同年龄组各个腰椎节段的椎管内、外静脉显示情况。测量AIVV的宽度。观察各种疾病时椎管内、外静脉的表现。结果除L1和L2水平的左右吻合静脉外,其他各个节段41岁以上组的静脉显示率均低于40岁以下组(P<0.05)。AIVV平均宽度从L1-5逐渐增粗;年龄、性别、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VV全部显示的42例正常志愿者中,AIVV的平均宽度L1-L5逐渐增粗,范围在(3.9±0.6)mm-(7.9±1.2)mm;各种疾病时,AIVV可表现为正常、受压、移位或扩张。结论 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能满意地显示AIVV各分支及椎管外静脉的全貌,能够显示各种病变时椎静脉相应改变,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椎静脉的临床意义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静脉 三维增强MR静脉成像 脊柱疾病 诊断
原文传递
MRS与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后体积变化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鞠蓉晖 徐克 +7 位作者 李松柏 李光 贺政 孙文阁 戚喜勋 李延亮 王永峰 李兆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测量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前后MRS各代谢物浓度,分析各代谢物浓度的变化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头部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因中途患者死亡及不配合的患者有12例。纳入本组... 目的:测量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前后MRS各代谢物浓度,分析各代谢物浓度的变化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头部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因中途患者死亡及不配合的患者有12例。纳入本组患者共21例,鳞癌6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5例。单发11例,多发10例,共计42个病灶。利用3DSPGR序列测量肿瘤体积。结果:与体积变化有相关性的指标(P<0.05)有Cho、Cho/Cr、Cho/nCho,各指标与体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Cho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最显著,呈非线性相关。结论:放疗后肿瘤内Cho值是反映肿瘤代谢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化与肿瘤体积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磁共振波谱学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转移瘤放疗后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鞠蓉晖 徐克 +5 位作者 李松柏 孙文阁 戚喜勋 李延亮 王永峰 李兆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应用SWI技术对脑转移瘤放疗后SWI图像变化进行分析,以总结SWI技术对放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5例,共36个病灶,分别于治疗前3天内和治疗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常规MR检... 目的:应用SWI技术对脑转移瘤放疗后SWI图像变化进行分析,以总结SWI技术对放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5例,共36个病灶,分别于治疗前3天内和治疗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常规MR检查及SWI检查,得到磁敏感加权图像,观察不同时间段肿瘤内血管的变化。结果:36个病灶中,有32例个病灶的SWI序列图像可见肿瘤内血管及瘤内部少量出血;放疗后1天时即可观察到肿瘤内血管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伴随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内静脉血管亦逐渐减少。结论:SWI图像可以观察肿瘤内部静脉血管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SWI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优势的比较
13
作者 刘冬书 鞠蓉晖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检查诊断 DSA 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脑血管造影 筛查手段 颅内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