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P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5
1
作者 鞠鹤鹏 戴菁 +4 位作者 谢逸欣 郑婕 陈丽璇 陈洁 梁卫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9-313,共5页
建立一种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实现对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通过比对选取3种致病菌特异性基因、沙门... 建立一种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实现对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通过比对选取3种致病菌特异性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hlyA)基因、大肠杆菌O157脂多糖编码(rfb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Fem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通过实时LAMP筛选合格引物。设计微流控芯片,将引物冻干后固化到芯片上,制成LAMP微流控芯片。选择合适的LAMP反应体系,添加显色剂,加入芯片中,反应结果通过肉眼或仪器判读。使用标准菌株检验芯片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并使用人工污染样品进一步检验其在实际样品检测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制成的LAMP微流控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3种致病菌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100 cfu/ml,可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微流控芯片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下载PDF
2013年某区所属部队自备水源水质理化指标检测
2
作者 鞠鹤鹏 曾婷 +1 位作者 黄仕稳 马丽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1-211,共1页
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体的健康发育。为调研某军区所属部队自备水源水质的情况,共抽取了99个水样,对其进行18个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对象:99个水样采自各个部队... 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体的健康发育。为调研某军区所属部队自备水源水质的情况,共抽取了99个水样,对其进行18个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对象:99个水样采自各个部队营区的输水管道、水井、地下水、水库、桶装水等,根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采集、运输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区 水质 卫生标准 理化指标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丽 代科 +2 位作者 曾婷 黄仕稳 鞠鹤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7,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装红腰豆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分析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测定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装红腰豆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分析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测定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28 7、0.017 3、0.127 9 mg/kg,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7 4、0.034 7、0.255 8 mg/kg。本研究方法可为HPLC法测定灌装红腰豆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测量不确定度 食品添加剂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官兵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代波 刘乐斌 +4 位作者 申立 曾岚 蒋昀 鞠鹤鹏 银涛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对官兵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伯乐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Bole.NES)对南部战区某部队100名官兵分别在湿热及舒适环境下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比较官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神经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与舒适环境...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对官兵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伯乐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Bole.NES)对南部战区某部队100名官兵分别在湿热及舒适环境下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比较官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神经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与舒适环境比较,官兵在湿热环境下的心算、系列加减、视觉保留、记忆扫描、数字检索等神经行为测试项目的能力指数降低,分别由2.99、3.33、2.12、4.11、1.51下降至2.74、3.18、1.79、3.1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官兵情绪测试的紧张-焦虑等5项负性情绪得分升高、有力-好动得分由17.98下降至14.21、注意力调转测试的正确个数由29.33个下降至25.83个、曲线吻合测试的耗时由15.46 s增加至17.47 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露于湿热环境可能对官兵的情感情绪、智力、学习与记忆能力、感知觉以及心理运动等神经行为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官兵 神经行为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 被引量:16
5
作者 谢逸欣 黄仕稳 +3 位作者 鞠鹤鹏 陈丽璇 吴晖 曾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265,共4页
目的:建立食品中有机硒含量和无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50%盐酸提取食品中无机硒成分,通过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进行消解,测定无机硒含量。有机硒含量通过总硒与无机硒含量差减法获得。结果:硒的检出限是0.0028 mg/kg,线性范围是... 目的:建立食品中有机硒含量和无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50%盐酸提取食品中无机硒成分,通过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进行消解,测定无机硒含量。有机硒含量通过总硒与无机硒含量差减法获得。结果:硒的检出限是0.0028 mg/kg,线性范围是(0~10)ng/mL。经回收实验与实际样品检测,总硒加标回收率为83.82%~101.4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5%~3.79%;无机硒加标回收率为97.95%~102.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4.10%。结论:该测定方法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好、检出限低,适合用于测定食品中有机硒及无机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有机硒 无机硒 食品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融合蛋白及融合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照玲 鞠鹤鹏 戚中田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病毒属,是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包膜糖蛋白E1、E2均位于病毒颗粒外表面,主要参与子代病毒颗粒的形成(如组装)及病毒新一轮感染(如细胞黏附、受体结合以及膜融合等过...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病毒属,是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包膜糖蛋白E1、E2均位于病毒颗粒外表面,主要参与子代病毒颗粒的形成(如组装)及病毒新一轮感染(如细胞黏附、受体结合以及膜融合等过程)。目前研究认为,有包膜病毒均通过一个共同机制--膜融合将自身基因组输送至靶细胞,然后进行复制、转录与翻译、子代病毒组装与释放。经受体结合[如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pH改变[如流感病毒、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和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或二者兼具(如鸟类肉瘤病毒、白血病病毒)的方式,与细胞膜或内体(endosome)膜发生融合[1]。本文将对近年来HCV E1、E2所介导的膜融合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融合 IMMUNODEFICIENCY 融合机制 包膜糖蛋白E1 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正链RNA病毒 白及
原文传递
组氨酸质子化触发病毒膜融合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照玲 鞠鹤鹏 戚中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54-659,共6页
膜融合是有包膜病毒入侵靶细胞的关键步骤,低pH、受体结合、二者兼具或其他尚未界定的机制均可触发病毒融合蛋白的构象重排,介导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或内体膜间的融合。组氨酸(histidine,His)残基是唯一一个质子化状态变化(pKa^6~7)接近... 膜融合是有包膜病毒入侵靶细胞的关键步骤,低pH、受体结合、二者兼具或其他尚未界定的机制均可触发病毒融合蛋白的构象重排,介导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或内体膜间的融合。组氨酸(histidine,His)残基是唯一一个质子化状态变化(pKa^6~7)接近于病毒融合阈值(~pH6)的氨基酸,参与多种低pH依赖的病毒融合蛋白构象转变及膜融合,对其可能作用机制的阐述将有助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包膜病毒 膜融合 组氨酸 质子化 低PH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中关键组氨酸位点突变体的构建与感染性
8
作者 刘霜 鞠鹤鹏 +2 位作者 戚中田 边中启 秦照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构建组氨酸(Histidine)位点突变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突变体,并检测其感染性。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将HCV包膜蛋白E2第490位和第62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丙氨酸(Alanine),构建突变质粒H490A和H621A,采用T7体外转... 目的构建组氨酸(Histidine)位点突变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突变体,并检测其感染性。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将HCV包膜蛋白E2第490位和第62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丙氨酸(Alanine),构建突变质粒H490A和H621A,采用T7体外转录法制备病毒RNA,通过电穿孔法导入Huh7.5.1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电穿孔效率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感染性。结果 H490A和H621A突变型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体外转录获得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病毒RNA均能在Huh7.5.1细胞中表达病毒蛋白,电穿孔效率高达90%以上;野生型病毒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HCV阳性细胞,H490A病毒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比野生型明显减少,H621A病毒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到阳性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组氨酸位点突变的全长表达质粒H490A和H621A,两种突变体病毒的感染性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组氨酸 点突变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构象性表位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嵌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9
作者 徐扬 高婷婷 +3 位作者 秦照玲 鞠鹤鹏 赵平 戚中田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构象性表位AR3与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嵌合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鉴定。方法采用重叠拼接PCR法,将HCV AR3表位的基因插入pSVB-24H质粒中,构建pSVB-24H-AR3重组质粒;再用PCR法扩增出全长的AR3-S...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构象性表位AR3与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嵌合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表达鉴定。方法采用重叠拼接PCR法,将HCV AR3表位的基因插入pSVB-24H质粒中,构建pSVB-24H-AR3重组质粒;再用PCR法扩增出全长的AR3-S嵌合基因,将其克隆到pCMV-HA载体中,构建pCMV-HA-AR3-S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和PEI转染法导入293T细胞,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分泌情况。结果 PCR法分别扩增出pSVB-24H部分载体、HCV AR3及HBs部分基因共3条基因片段;利用两步重叠拼接PCR,扩增得到1 118bp的三片段拼接产物,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SVB-24H-AR3位置正确,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及开放读码框正确,但细胞表达产物难以被抗-HBs识别;将完整的1 128bp的AR3-S基因插入带HA标签的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CMV-HA-AR3-S构建正确,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AR3-S蛋白可与HA抗体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也显示细胞内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AR3-S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SVB-24H-AR3和pCMV-HA-AR3-S嵌合表达质粒并在细胞中表达,为后续开展基于HBs的病毒样HCV颗粒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构象性表位 乙型肝炎病毒 S抗原 嵌合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