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细长丁钩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吴坤芳 覃义淳 +2 位作者 余永壮 韦世盟 易世良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2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自制细长丁钩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且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比较自制细长丁钩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且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正中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自制细长丁钩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及伤椎体高度、椎管内骨块占位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总时长、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 h、24 h、72 h时,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椎体的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改善程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椎体的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改善程度及Cobb角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细长丁钩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可促进椎体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丁钩 微创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椎弓根钉棒 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坤芳 余永壮 +3 位作者 周继权 覃义淳 韦世盟 易世良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因患者颈椎结构产生退行性变化,引起脊髓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脊椎功能退行性病变。该病的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如果错过治疗时机。一旦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受损,那将是不可逆的,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残疾。基于此,本...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因患者颈椎结构产生退行性变化,引起脊髓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脊椎功能退行性病变。该病的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如果错过治疗时机。一旦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受损,那将是不可逆的,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残疾。基于此,本文就以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作为重点展开综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方法
下载PDF
髋臼横韧带定位髋臼假体前倾校正骨盆旋转
3
作者 革韩 赵秉诚 +5 位作者 覃文报 刘付胜华 余海龙 覃义淳 韦世盟 韩春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73-479,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的旋转变化,探讨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前倾角植入的影响,评估使用髋臼横韧带作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骨盆旋转角度变化的校正作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的旋转变化,探讨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前倾角植入的影响,评估使用髋臼横韧带作髋臼假体前倾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骨盆旋转角度变化的校正作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初次THA的40例44髋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初次THA术的患者,术前、术后CT扫描质量符合标准、能确定髋臼解剖前倾角、髋臼假体前倾角的患者。排除标准: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既往有髋关节严重创伤手术史以及翻修术等,术前、术后双髋关节CT扫描,CT横断面上骨盆明显倾斜、两侧髋关节的中心显示明显不在同一层面、难以确定水平线测量前倾角的患者,予以排除。手术均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皮前将1枚施氏针以垂直于地面方向打入髂骨嵴,术中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通过直接参照或间接参照髋臼横韧带进行髋臼挫磨及安装臼杯,使髋臼假体开口平行韧带进行安放,在此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施氏针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变化,确定手术过程中骨盆旋转度数,同时测量并记录挫磨髋臼及安放假体时,相对于身体长轴髋臼手术前倾角的数值。术后通过CT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对术中手术前倾角和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术中骨盆旋转发生在本研究中的平均度数为(18±4)°。44个髋关节中,所有的病例都能对髋臼横韧带进行辨认,术中手术前倾角平均为(33±5)°,有93%(41髋)的病例大于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的前倾角上限25°,余下的7%(3个髋)也全部大于24°。术后CT测量髋臼假体的解剖前倾角为(21±10)°,与术前髋臼解剖前倾角度(1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4,P >0.05)。结论在后外侧入路THA术中,体位改变骨盆前旋转会影响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使用髋臼横韧带作为解剖标志指导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植入,可以排除患者体位改变骨盆旋转对前倾角的影响,提高髋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髋臼 骨盆 旋转 前倾角 韧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