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封式工艺制备18650型LiFePO_4锂离子电池 被引量:1
1
作者 韦俊红 李玉琦 +1 位作者 杨涛 杨瑞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6-157,共2页
以LiFePO4和石墨为正、负极活性材料,用直接封口方式制备额定容量为1 300 mAh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存放30 d后,与半敞开式工艺相比,直封式工艺制备的电池电压提高0.15 V,荷电保持率提高13%,循环1 000次后的容量提高7%,表面无锈蚀。热... 以LiFePO4和石墨为正、负极活性材料,用直接封口方式制备额定容量为1 300 mAh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存放30 d后,与半敞开式工艺相比,直封式工艺制备的电池电压提高0.15 V,荷电保持率提高13%,循环1 000次后的容量提高7%,表面无锈蚀。热误用、短路、过充电、强制放电、振动和机械冲击测试时,电池均不起火、不爆炸,撞击测试时不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4) 封口工艺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硫对InN(0001)面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韦俊红 李玉琦 张文庆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硫对InN(0001)面氧吸附及硫钝化对InN(0001)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原子介入后,氧原子在InN(0001)面的吸附能与氧原子单独在InN(0001)面的吸附能相比,各个高对称位的吸附能降低,说明硫原子没...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硫对InN(0001)面氧吸附及硫钝化对InN(0001)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原子介入后,氧原子在InN(0001)面的吸附能与氧原子单独在InN(0001)面的吸附能相比,各个高对称位的吸附能降低,说明硫原子没有氧原子容易在表面成键;在硫钝化过程中,SInS结构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氮化铟 钝化
下载PDF
直封式工艺制备18650型LiMn_2O_4锂离子电池
3
作者 韦俊红 张培彦 +1 位作者 杨涛 杨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03-2105,共3页
分别以LiMn2O4和石墨作为正负极活性材料,用直接封口方式制备了圆柱18650型1400mAh锂离子电池。结果表明,与采用半敞开方式制备的电池相比,该制备工艺不但缩短了电池的制作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解决了电池壳体表面锈蚀的问题。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 MN2O4 直接封口工艺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能带调控对三元哈斯勒半金属材料TiIrBi结构和热电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韦俊红 董宁 张敏平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外力调控下TiIrBi的电子结构以及热电特性。结果表明,TiIrBi是一种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对其施加外力,在应变从-4%到4%的过程中,带隙减小,电子结构得到调控。当压缩应变ε=-1%时,TiIrBi的电子结构由直...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外力调控下TiIrBi的电子结构以及热电特性。结果表明,TiIrBi是一种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对其施加外力,在应变从-4%到4%的过程中,带隙减小,电子结构得到调控。当压缩应变ε=-1%时,TiIrBi的电子结构由直接带隙变化为间接带隙。施加压缩应变时,热电性能明显提高,热电优值达到0.96,n型掺杂影响显著。因此,压缩应变调控了TiIrBi的电子结构,提高了TiIrBi的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热电性质 外力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Pd对O吸附在ZnO(0001)面上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宪起 田勋康 韦俊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3-196,共4页
本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Pd在ZnO(0001)面上的吸附、Pd对O吸附的影响及Pd替代表面Zn原子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Pd的吸附位置不随覆盖度变化,Pd稳定吸附位为H3位;(2)Pd在1/4单层吸附时比1个单层吸附时稳定;(3)Pd的存在增强了氧在ZnO... 本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Pd在ZnO(0001)面上的吸附、Pd对O吸附的影响及Pd替代表面Zn原子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Pd的吸附位置不随覆盖度变化,Pd稳定吸附位为H3位;(2)Pd在1/4单层吸附时比1个单层吸附时稳定;(3)Pd的存在增强了氧在ZnO(0001)面上的吸附,O原子可以扩散到Pd吸附层的下,Pd处于最上面,具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度 PD ZNO 吸附 催化剂
下载PDF
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韩红梅 韦俊红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4-126,共3页
针对目前大学扩招、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大学物理实施模块教学、分层管理的教学思路。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模块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措施,保证模块教学、分层教学顺利实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模块教学 分层管理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_nP_m^-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庆 崔小敏 韦俊红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nPm-(M=Al,Ga,and In,2≤n+m≤3)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原子的MnPm-团簇是单重态,而MP-则是二重态.富P的MP2-和富M的M2P-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都是具有C2V对称性的等腰三角形,前者...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nPm-(M=Al,Ga,and In,2≤n+m≤3)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原子的MnPm-团簇是单重态,而MP-则是二重态.富P的MP2-和富M的M2P-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都是具有C2V对称性的等腰三角形,前者是锐角三角形,P-P键具有很大的强度;而后者则是钝角三角形,不存在M-M间的键合.在三原子磷化物阴离子团簇中,MP2-团簇比M2P-团簇稳定,而后者中M-P键的强度比前者强.M2P-比MP2-和MP-团簇的垂直电离能(VDE)和HOMO-LUMO能隙都高,MnPm-阴离子团簇的垂直电离能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稳定性
下载PDF
S钝化InN(001)面第一性原理研究
8
作者 戴宪起 韦俊红 田勋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钝化 INN 第一原理 吸附能
下载PDF
ZnO(10■0)面结构的从头计算(英文)
9
作者 曹永华 韦俊红 王治国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8年第5期624-627,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超级原胞模型,计算了ZnO(10■0)非极性表面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顶层Zn原子明显向体内弛豫0.0328 nm,第2层Zn原子的弛豫远离体材料0.0237 nm,使得它类似于表面原子.顶层O原子的弛豫仅为0.0146 nm,导致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超级原胞模型,计算了ZnO(10■0)非极性表面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顶层Zn原子明显向体内弛豫0.0328 nm,第2层Zn原子的弛豫远离体材料0.0237 nm,使得它类似于表面原子.顶层O原子的弛豫仅为0.0146 nm,导致表面Zn-O二聚体有强烈扭转,扭转角达9.2°.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计算结论和实验结论吻合的很好.此外,还计算分析了ZnO的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从头计算 (10-↑10)非极性表面 态密度
下载PDF
工科类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多元化课堂教学改革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俊红 郑亚辉 刘琳霞 《高师理科学刊》 2021年第7期91-93,共3页
大学物理教学对工科学生综合素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工科类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授课现状,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4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物理... 大学物理教学对工科学生综合素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工科类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授课现状,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4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物理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多元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外力对三元哈斯勒半金属ZrIrSb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韦俊红 孔慧君 +1 位作者 刘潇 张敏平 《河南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2-38,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应变对三元哈斯勒半金属材料ZrIrSb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未加外力时,ZrIrSb的晶格常数与实验所测结果吻合较好。应变从-5%到5%的变化过程中,带隙逐渐减小,当拉伸应变ε=2%时,ZrIrSb的能带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应变对三元哈斯勒半金属材料ZrIrSb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未加外力时,ZrIrSb的晶格常数与实验所测结果吻合较好。应变从-5%到5%的变化过程中,带隙逐渐减小,当拉伸应变ε=2%时,ZrIrSb的能带结构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并结合物理知识分析了带隙发生变化的原因。计算了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光学性质,讨论并分析了由于电子结构的变化而引起光吸收增强、吸收边发生红移的现象。应变影响了ZrIrSb的电子结构,提高了ZrIrSb的光学性能,为ZrIrSb在光电子器件实际应用中性能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外力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Ab initio study 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phase stability of ZrC_(2) under high pressure
12
作者 Yong-Liang Guo Jun-Hong Wei +2 位作者 Xiao Liu Xue-Zhi Ke Zhao-Yong Jia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50-358,共9页
The structural stabilities and crystal evolution behaviors of the hyper stoichiometric compound ZrC_(2)(carbon rich;C/Zr> 1.0) are studied under ambient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 The structural stabilities and crystal evolution behaviors of the hyper stoichiometric compound ZrC_(2)(carbon rich;C/Zr> 1.0) are studied under ambient and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ix viable structures of ZrC_(2) in P21/c,Cmmm,Cmc2_(1),P4_(2)/nmc,Immm and P6/mmm symmetries are identified.These structures are dynamically stable as their phonon spectra have no imaginary modes at zero pressure or at the selected high-pressure points.Among them,the P21/c phase represents 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whereas P21/c,P4_(2)/nmc,Immm and P6/mmm phases are part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series.The phase order and critical pressures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are determined to be approximately 300 GPa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of states and enthalpy.Furthermore,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The P21/c and Cmc2_(1) phases display a semi-metal nature,whereas the P4_(2)/nmc,Immm,P6/mmm and Cmmm phases exhibit a metallic nature.Moreover,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tructural,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ZrC_(2),thereby providing key insights into it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evaluating its behavior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phase transi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electronic band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