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锐 刘世清 +5 位作者 周炎 黄涛 夏韶襁 刘骏辉 朱世振 韦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46-4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 目的系统评价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逆行髓内钉组短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中出血量逆行髓内钉组少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逆行髓内钉组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3,3’-二吲哚甲烷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源 朱俊勇 +2 位作者 陈祖华 曾川 韦准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研究吲哚-3-甲醇(I3C)的重要衍生物3,3’-二吲哚甲烷(DIM)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IM对SiHa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IM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目的研究吲哚-3-甲醇(I3C)的重要衍生物3,3’-二吲哚甲烷(DIM)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IM对SiHa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IM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DIM对SiH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DIM对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DIM对SiHa细胞干预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4.44μmol/L。分别以25、50、100μmol/L的DIM处理48h后,SiHa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09±1.32)%、(21.11±3.36)%和(55.46±6.33)%,阴性对照组为(4.56±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DIM处理48h后,荧光显微镜下SiHa细胞呈现皱缩、变圆,并形成明显的凋亡小体。Western blotting显示随着DIM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中MAPK家族的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受抑制,JNK、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I3K家族的Akt、p-Akt、PI3K p110α、PI3K p110β、PI3K classⅢ、GSK3-β、p-PDK1和p-c-Raf蛋白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DIM能抑制SiHa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MAPK家族和PI3K家族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实现的,并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宫颈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吲哚甲烷 宫颈癌 SIHA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远翔 李皓桓 +3 位作者 彭飞 张华伟 孙维国 韦准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病例22例,骨折按 AO 分型 A 型3例,B 型7例,C 型12例,术后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并采用 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肘、... 目的:观察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病例22例,骨折按 AO 分型 A 型3例,B 型7例,C 型12例,术后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并采用 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肘、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9.5个月),22例患者术后及随访 X 线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末次 Anderson 评分优良率95.5%。结论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符合生物学固定、并发症少、术后前臂功能恢复迅速等优点,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锐 刘世清 +3 位作者 周炎 夏韶襁 赵奇 韦准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根据已知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骨折Rtiedi-All...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根据已知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骨折Rtiedi-Allgower分型、踝关节cT、跟骨牵引、骨折部位皮肤张力性水疱、软组织损伤程度、患肢肿胀、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手术方式、植骨、合并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等17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分组、统计及赋值,采用单因素X^2检验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6例患者获6-1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Mazur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41例,良32例,可19例,差14例,优良率为69%。影像学资料显示,使用Rtiedi-Allgower分型分为两组,Rtiedi-AllgowerI型13例、Rtiedi-AllgowerⅡ型48例为一组,Rtiedi-AllgowerIII型45例为另一组,其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3%和36%;软组织损伤重组和轻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28%和90%;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28%和84%;合并骨质疏松组和不合并骨质疏松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33%和85%;术后无并发症组与术后有并发症组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76%和21%。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骨折Rtiedi-Allgower分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方式、合并骨质疏松和术后并发症为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飞 谢威 +5 位作者 刘远翔 万震宇 韦准 张小龙 唐金明 施家奇 《骨科》 CAS 2016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观察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为41~62岁,平均为(52.9±6.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肘... 目的观察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为41~62岁,平均为(52.9±6.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肘关节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均可见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5例患者可见关节囊内游离体生成。所有患者均通过肘后入路在鹰嘴窝开窗,清理、松解肘关节的前后侧并解除鹰嘴及冠状突的骨赘阻挡,达到清除阻挡、减轻疼痛、增加活动度的目的。采用梅奥肘关节功能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肘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结果12例患者获得6~20个月术后随访,平均(11.8±1.0)个月。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3~6 分,平均(5.08±1.08)分,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0°,平均42.08°±17.64°。术后疼痛评分为1~4分,平均(2.5±1.0)分,大多数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0°,平均116.25°±16.80°。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僵直,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及活动度改善有明显作用,尤其适用于严重肘关节僵直患者,对肘关节活动度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肘关节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3
6
作者 韦准 李皓桓 +3 位作者 刘远翔 张小龙 谢威 万震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核内蛋白Nur77-线粒体易位途径”诱导凋亡。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软骨细胞并传代2—3次后,转入无血清培养培养环境,添加不同浓度的...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核内蛋白Nur77-线粒体易位途径”诱导凋亡。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软骨细胞并传代2—3次后,转入无血清培养培养环境,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IGFBP-3以及设置对照组,同时处理24h后,分别通过普通及荧光显微镜观察IGFBP-3对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吸光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比例、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IGFBP-3诱导细胞核内受体Nur77。结果(1)原代培养的单个软骨细胞贴壁后呈不规则多边形,生长至融合时呈“铺路石样”,经过数次传代,细胞由多边形逐渐伸展为成纤维细胞样;(2)普通明场和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凋亡小体,表明外源性IGFBP-3软骨细胞能诱导软骨细胞凋亡;(3)CCK-8数值:空白组为1.43±0.03;阴性对照组为1.44±0.05;IGFBP-3组(0.5、1.0μg/ml与2.0μg/m1)分别为1.31±0.03、1.06±0.07、0.82±0.10;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IGFBP-3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IGFBP-3组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流式细胞仪结果:空白组为97.57%;阴性对照组为97.63%;IGFBP-3组(0.5-2.0μg/m1)分别为90.03%、80.03%和67.33%,统计学分析结果同CCK-8;(5)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表明,IGFBP-3处理组中,细胞核内受体Nur77从细胞核易位至线粒体,而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见此现象。结论IGFBP-3可通过诱导Nur77从细胞核易位至线粒体,从而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软骨细胞 Nur77 细胞核-线粒体易位
原文传递
循环游离核酸在骨肉瘤诊断与预后评估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准 郭卫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429-432,共4页
骨肉瘤是常见于20岁以下儿童与青少年的原发性骨肿瘤,早期骨肉瘤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无明显特异性,确诊时多为晚期骨肉瘤,常伴有肺部转移,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骨肉瘤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循环游离核酸是存在于人体循环系统中,游离于细... 骨肉瘤是常见于20岁以下儿童与青少年的原发性骨肿瘤,早期骨肉瘤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无明显特异性,确诊时多为晚期骨肉瘤,常伴有肺部转移,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骨肉瘤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循环游离核酸是存在于人体循环系统中,游离于细胞外的微量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核酸片段,具有取材方便、可重复性强、稳定存在等特点,其水平异常与骨肉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发生、发展有关。循环游离核酸中的循环游离DNA、miRNA、lncRNA在骨肉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对骨肉瘤的预后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本文就循环游离核酸与骨肉瘤的关系及其在骨肉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循环游离核酸 分子诊断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8
作者 万震宇 李皓桓 +5 位作者 彭飞 李建平 刘远翔 韦准 谢威 唐金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17-121,133,共6页
目的:对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生物力学优势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为Ⅱ型32例、Ⅲ型26例、Ⅳ型7例;末次随访... 目的:对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生物力学优势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为Ⅱ型32例、Ⅲ型26例、Ⅳ型7例;末次随访时,采集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并通过肩关节正位X线测定肱骨头高度丢失值,综合术后达到骨性愈合时间,来综合评定肩关节的功能恢复。结果:术后随访6-20月(平均11.8月),平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14.0±2.7)周;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为93.9%,肩关节X线示肱骨头高度丢失值为(1.4±1.0)mm,内固定物在位,无松动断裂。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通过囊外复位保护周围肩袖组织、内下支撑螺钉重建内侧支撑柱、缝合修复损伤肩袖及早期合理康复锻炼,可获得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肩袖
原文传递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华伟 李皓桓 +4 位作者 彭飞 高明勇 孙维国 刘远翔 韦准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2膝),男6例,女13例(16膝),年龄17-31岁,平均21.4岁,手术均采用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2膝),男6例,女13例(16膝),年龄17-31岁,平均21.4岁,手术均采用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手术前后应用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8.5月),19例患者术后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无骨折及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轴位X线片和CT示髌股解剖关系恢复正常。术后末次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分别为93.91±5.14和92.45±7.32,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分别为(5.68±2.14)°、(4.21±1.34)°和(5.57±2.51)°,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能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胫骨结节 Q角
原文传递
采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维国 李皓桓 +4 位作者 彭飞 彭文飞 张华伟 刘远翔 韦准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2013年,采用Wagner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73-87岁,平均79.4岁,骨折Jensen-Evans分型均... 目的:观察应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2013年,采用Wagner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73-87岁,平均79.4岁,骨折Jensen-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33例患者术后及随访X线片假体位置好,获得良好的骨性固定,术后末次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3.9%。结论:采用Wagner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能下地负重、减少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迅速等优点,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粗隆间骨折 Wagner假体
原文传递
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治疗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伟 李皓桓 +4 位作者 彭飞 高明勇 孙维国 刘远翔 韦准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21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手术前后应用Rasmussen功能评分及影... 目的:探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21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手术前后应用Rasmussen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2月)。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无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术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可有效重建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复杂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