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涂层力学性能纳米压痕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韦利明 万强 +1 位作者 宋丹路 闫亚宾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三种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钛合金抗微动涂层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峰值载荷等试验参数对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后的耐磨涂层抗变形的能力最好,可作为抗微动涂层使用,峰值载荷... 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三种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钛合金抗微动涂层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峰值载荷等试验参数对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后的耐磨涂层抗变形的能力最好,可作为抗微动涂层使用,峰值载荷对试样弹性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影响明显,随峰值载荷增大测试结果逐渐减小,减小趋势呈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化学镀 涂层 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橡胶隔振器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振凯 徐兵 +2 位作者 胡文军 韦利明 牛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1-175,共5页
以橡胶隔振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弹性本构模型,对拉伸、压缩、剪切状态下分别进行有限元计算,探讨橡胶等不可压缩材料大变形有限元建模技术;重点研究橡胶结构不同受载方式下变形模式及有限元分析所需要的材料试验数据。经与试验结果对比... 以橡胶隔振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弹性本构模型,对拉伸、压缩、剪切状态下分别进行有限元计算,探讨橡胶等不可压缩材料大变形有限元建模技术;重点研究橡胶结构不同受载方式下变形模式及有限元分析所需要的材料试验数据。经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到隔振器三种状态下,填充超弹本构模型最优的材料数据类型,为橡胶结构件的数值模拟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超弹性 有限元 材料模型
下载PDF
油气管道弱磁力层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万强 牛红攀 +2 位作者 韦利明 孙乐 胡绍全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1-225,共5页
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油气管道运行了近40年,在役管道中约60%服役时间超过20年,进入事故多发期。对于大量新老管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未融合、气孔、裂纹、腐蚀等引起应力集中等缺陷。目前的内检测手段难以有效发现这类缺陷,并且受... 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油气管道运行了近40年,在役管道中约60%服役时间超过20年,进入事故多发期。对于大量新老管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未融合、气孔、裂纹、腐蚀等引起应力集中等缺陷。目前的内检测手段难以有效发现这类缺陷,并且受到许多清管条件的限制。油气管道弱磁力层析无损检测技术不受现场检测条件限制,可直接对新建和长期运行的铁磁性管道进行上述缺陷检测,根据缺陷异常等级针对性地提出维修建议,预防管道穿孔、开裂等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能力与完整性管理水平。建立铁磁构件应力集中区的力磁耦合模型,可以定性预测缺陷的分布、深度以及应力对磁信号的影响。在理论基础上,利用研发的弱磁信号采集仪对燃气管道进行了检测,准确地查找出了埋地燃气管道的穿孔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弱磁力层析 应力集中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侵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承海 孟松鹤 +3 位作者 白光辉 韦利明 齐菲 胡江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2-776,共5页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的升温速率、烧蚀平衡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烧蚀平衡温度增幅约为200~300℃;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内部微结构特性引起纤维、基体及界面间的烧蚀不均匀,界面烧蚀破坏了纤维束与基体间的联系,使得纤维束与基体同时失去了支持,形成烧蚀表面脱层;烧蚀表面存在少量的Al2O3粒子沉积,垂直烧蚀表面的纤维裸露出表面,因粒子撞击所施加的弯曲动量而折断,不会形成热化学烧蚀下的针状纤维结构,纤维断裂较平齐;粒子侵蚀作用在产生直接的材料质量损失同时,间接损伤使材料表面变得"松软",促进了材料的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线烧蚀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下载PDF
大阻尼高比刚度复合材料仪表板结构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森 张术国 +1 位作者 梁天锡 韦利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21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五层夹芯复合材料仪表板的设计结构,其中上、下蒙皮和中心层设计成嵌入式共固化多层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并在上蒙皮和中心层以及在下蒙皮和中心层之间设计成一定厚度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其动... 提出了一种新型五层夹芯复合材料仪表板的设计结构,其中上、下蒙皮和中心层设计成嵌入式共固化多层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并在上蒙皮和中心层以及在下蒙皮和中心层之间设计成一定厚度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制作出试件的模态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此种设计结构具有非常高的阻尼和比刚度特性,为轻质精密复合材料仪表板设计理论和制作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复合材料结构 嵌入式共固化多层阻尼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模态分析实验
下载PDF
管线钢半穿孔损伤的金属磁记忆检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云飞 韦利明 +1 位作者 万强 贾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29,共4页
油气运输管道出现穿孔、裂纹及塑性变形等机械损伤后易导致安全隐患并造成重大事故。该文采用金属磁记忆法对半穿孔损伤的X80管线钢试件进行检测分析,通过金属磁记忆微量磁场检测系统测量机械损伤诱发磁场的法向分量信号,并采用ARAMIS... 油气运输管道出现穿孔、裂纹及塑性变形等机械损伤后易导致安全隐患并造成重大事故。该文采用金属磁记忆法对半穿孔损伤的X80管线钢试件进行检测分析,通过金属磁记忆微量磁场检测系统测量机械损伤诱发磁场的法向分量信号,并采用ARAMIS三维光学全场动态应变测量系统实时获取试件表面应变分布。根据结果得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验证金属磁记忆法检测管线钢半穿孔机械损伤的可行性,为X80管线钢构件或输运管道的定量无损评估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金属磁记忆 半穿孔损伤 无损评估
下载PDF
X80管线钢不同缺陷类型的磁记忆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云飞 韦利明 万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探究X80管线钢不同缺陷类型的力磁耦合特性,设计了平板试件与穿孔、边缘切槽3种不同试件,通过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对X80管线钢试件不同缺陷类型的磁记忆信号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材料试验机对试件导入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与应力集中... 为探究X80管线钢不同缺陷类型的力磁耦合特性,设计了平板试件与穿孔、边缘切槽3种不同试件,通过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对X80管线钢试件不同缺陷类型的磁记忆信号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材料试验机对试件导入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与应力集中,通过光学应变测量系统获取试件表面的实时应变情况,同时采用磁记忆检测仪对试件表面诱发磁场的法向分量与切向分量进行卸载离线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塑性损伤程度的增加,无缺陷试件的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与切向分量从平缓趋向波动,但未出现明显的峰值;含穿孔与切槽试件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在缺陷处出现过零点与反对称双峰,切向分量出现单峰值,并且渐趋明显.初步探究了X80管线钢塑性损伤与磁记忆信号之间的关联性,为油气管道塑性损伤程度的无损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磁记忆检测 缺陷 力磁耦合效应 塑性损伤
下载PDF
X80管线钢塑性损伤诱发磁化无损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云飞 韦利明 万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X80管线钢被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输运管道中,其钢材构件出现塑性损伤等缺陷后易产生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准确检测和评估构件塑性损伤程度,该文采用金属磁记忆方法对X80钢材塑性损伤与损伤诱发磁场强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 X80管线钢被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输运管道中,其钢材构件出现塑性损伤等缺陷后易产生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准确检测和评估构件塑性损伤程度,该文采用金属磁记忆方法对X80钢材塑性损伤与损伤诱发磁场强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针对两种含典型缺陷的管线钢平板试件,采用实验拉伸机导入不同程度应力集中与塑性损伤,同时通过光学应变测量系统实时获取试件表面应变分布,采用自行搭建的微量磁场检测系统测量试件表面诱发磁场法向分量。结果表明:试件诱发磁场强度法向分量与塑性损伤程度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初步建立X80钢塑性损伤与诱发磁场的非线性关系曲线与定量表达式,可为X80钢材构件塑性损伤程度与无损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金属磁记忆 塑性损伤 无损评价
下载PDF
多向编织炭/炭的复合材料烧蚀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孟松鹤 陈妮 +2 位作者 许承海 白光辉 韦利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是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的综合作用,构件边缘区域以机械剥蚀为主,中心区域表现为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相互耦合,没有明确的分界;基体炭与炭纤维的抗烧蚀性能相差较大,炭纤维的抗热化学烧蚀性能、抗机械剥蚀性能明显高于基体炭,烧蚀后试件烧蚀表面仅剩下凸起的纤维束骨架结构;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在轴向体现为单根纤维失去周围基体支持而发生剥离,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好;在径向体现为烧蚀表面脱层,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下载PDF
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常松 梁森 韦利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1-216,共6页
针对精密加工设备的微位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的新型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控制系统,在NI PXI数据采集系统和BK激振器的基础上,搭建了该系统的实验平台,提出将有源噪声控制理论应用到微位移振动的主动控制中,开发了在La... 针对精密加工设备的微位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的新型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控制系统,在NI PXI数据采集系统和BK激振器的基础上,搭建了该系统的实验平台,提出将有源噪声控制理论应用到微位移振动的主动控制中,开发了在Lab VIEW软件环境下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和F-XLMS控制算法的控制程序,分别在正弦、扫频和随机激励信号下进行微位移主动隔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激励信号受控后的振动位移大幅度降低,验证了该系统对微位移主动隔振的有效性,为精密仪器、微纳米设备的微位移智能主动隔振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微位移主动隔振 压电陶瓷作动器 自适应滤波控制算法
下载PDF
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模糊PID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森 王常松 +1 位作者 韦利明 梁天锡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解决精密加工设备的微位移隔振问题,研制了一种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的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系统。在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和激振器的基础上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提出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fuzzy-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简称Fuzz... 为了解决精密加工设备的微位移隔振问题,研制了一种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的智能微位移主动隔振系统。在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和激振器的基础上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提出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fuzzy-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简称Fuzzy-PID)算法理论应用到微位移的主动隔振控制中,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workbench,简称LabVIEW)环境下开发了整个系统的算法控制程序,分别在扫频、随机和正弦激励信号下进行了微位移主动隔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受控后的振动位移大幅度降低,验证了该方法对微位移主动隔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主动隔振 压电陶瓷作动器 模糊-比例积分微分(Fuzzy-PID)算法 微位移控制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耐高温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的模态分析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乾 梁森 韦利明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6-79,101,共5页
通过综合考虑氟橡胶的硫化特性和T700/QY260的固化工艺,提出了一种能够耐高温氟橡胶的粘弹性阻尼材料组分,将其溶解在四氢呋喃的溶剂中,然后使用刷涂工艺把阻尼胶料溶液刷涂在复合材料预浸料(T700/QY260)中,制成带阻尼层的复合材料预浸... 通过综合考虑氟橡胶的硫化特性和T700/QY260的固化工艺,提出了一种能够耐高温氟橡胶的粘弹性阻尼材料组分,将其溶解在四氢呋喃的溶剂中,然后使用刷涂工艺把阻尼胶料溶液刷涂在复合材料预浸料(T700/QY260)中,制成带阻尼层的复合材料预浸料,使用热压罐按照T700/QY260的固化工艺曲线将铺设好的带阻尼层复合材料预浸料制成嵌入式共固化耐高温阻尼复合材料试件;通过模态分析试验得出该结构试件的模态频率、模态阻尼随阻尼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为耐高温大阻尼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和理论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复合材料 耐高温 模态测试
下载PDF
新型智能隔振复合结构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常松 梁森 韦利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5,100,共6页
针对精密机械的微位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以PVDF压电薄膜为作动器和传感器的新型智能隔振复合结构。根据压电方程推导出了层叠式PVDF压电薄膜作动器厚度变形量表达式,建立了该智能复合结构的隔振理论模型,采用LMS自适应控制算法,以Mat... 针对精密机械的微位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以PVDF压电薄膜为作动器和传感器的新型智能隔振复合结构。根据压电方程推导出了层叠式PVDF压电薄膜作动器厚度变形量表达式,建立了该智能复合结构的隔振理论模型,采用LMS自适应控制算法,以Matlab和有限元混合建模分析方式对本智能隔振复合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与Matlab计算数据一致,验证了本新型智能隔振复合结构对微位移隔振的有效性,其结论将为精密仪器、微纳米设备的微位移智能主动隔振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主动隔振 聚偏氟乙烯 最小均方自适应控制算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石棉/酚醛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松鹤 韦利明 +1 位作者 陈妮 许承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59-262,共4页
作为理想的绝热材料,石棉/酚醛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本文测试了常温、200℃和400℃下石棉/酚醛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石棉/酚醛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强度下降明显,碳化率影响材料强度... 作为理想的绝热材料,石棉/酚醛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本文测试了常温、200℃和400℃下石棉/酚醛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石棉/酚醛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强度下降明显,碳化率影响材料强度值;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模式均为脆性破坏,温度对破坏模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酚醛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一种质轻、高强度复合材料阻尼仪表板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文锐 梁森 +1 位作者 韦利明 梁天锡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工程应用需要,研究设计一种质轻、高强度复合材料大阻尼的仪表板,提出使用共固化工艺制作新型嵌入阻尼的复合材料与PMI泡沫组合的多层夹芯结构,该结构能保持了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又能达到减振、质轻的效果,并根据选用复合材料... 针对工程应用需要,研究设计一种质轻、高强度复合材料大阻尼的仪表板,提出使用共固化工艺制作新型嵌入阻尼的复合材料与PMI泡沫组合的多层夹芯结构,该结构能保持了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又能达到减振、质轻的效果,并根据选用复合材料和铺层的不同提出了两种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初步表明:所提出方案能达到设计要求,结论可以为精密、高速、动载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共固化工艺 阻尼薄膜 PMI泡沫 多层夹芯结构
下载PDF
大阻尼高刚度复合材料仪表板的设计结构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术国 梁森 +2 位作者 梁天锡 郝文锐 韦利明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4期56-60,68,共6页
设计了一种五层夹芯多层阻尼薄膜嵌入的复合材料仪表板结构,并采用多次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来制作该大阻尼高刚度复合材料仪表板。它们分别是:上、下蒙皮和中心层的制作,上、下蒙皮和中心层与泡沫塑料的粘接与紧固件的预埋,孔的修正及仪... 设计了一种五层夹芯多层阻尼薄膜嵌入的复合材料仪表板结构,并采用多次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来制作该大阻尼高刚度复合材料仪表板。它们分别是:上、下蒙皮和中心层的制作,上、下蒙皮和中心层与泡沫塑料的粘接与紧固件的预埋,孔的修正及仪表板的包边加工。通过成形质量检验和加载试验,验证了成形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层夹芯多层阻尼复合材料结构 多次热压罐固化成型 大阻尼 高刚度
下载PDF
热-氧-辐照复合环境下硅泡沫加速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动华 靳凡 +1 位作者 韦利明 王罗斌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硅泡沫是特殊工程装置中的关键结构材料,其在服役过程中不仅承受机械载荷,还将长期承受气氛-温度-辐照等复杂环境载荷。研究发现,硅泡沫在热-氧-辐照-机械等多种应力作用下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且硅泡沫内部具有多级复杂微结... 硅泡沫是特殊工程装置中的关键结构材料,其在服役过程中不仅承受机械载荷,还将长期承受气氛-温度-辐照等复杂环境载荷。研究发现,硅泡沫在热-氧-辐照-机械等多种应力作用下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且硅泡沫内部具有多级复杂微结构,与传统的硅橡胶热降解相比,在热-氧-辐照组合条件下的硅泡沫老化本质上更复杂,准确预测硅泡沫寿命一直面临巨大挑战。开发新的实验技术、发展更强的数值建模能力、建立硅泡沫多应力因子老化的理论模型等,对于预测硅泡沫使用寿命和指导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单因子热氧老化、辐射老化机理以及多因子加速老化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硅泡沫加速老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泡沫 多因子加速老化 阿伦尼乌斯老化模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基于等效能量原理的延性材料J(δ)阻力曲线测试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云强 蔡力勋 韦利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6,共10页
基于等效能量原理获取的I型裂纹试样弹塑性载荷-位移关系和J积分-载荷关系半解析统一表达式,借助半解析法实现了对多种裂纹试样J阻力曲线的有效测试;采用该方法,还可很容易实现C型外缺口压缩(C-shaped outside edge-notched compression... 基于等效能量原理获取的I型裂纹试样弹塑性载荷-位移关系和J积分-载荷关系半解析统一表达式,借助半解析法实现了对多种裂纹试样J阻力曲线的有效测试;采用该方法,还可很容易实现C型外缺口压缩(C-shaped outside edge-notched compression,COEC)小试样的高温J阻力曲线测试。此外,借助半解析公式确定的锐裂纹试样的实时裂纹扩展长度,亦可实现延性材料的裂尖张开位移(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CTOD,δ)阻力曲线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能量原理 延性材料 I型裂纹 半解析 阻力曲线
下载PDF
带权重因子相关函数对数字图像算法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罗斌 万强 +2 位作者 韦利明 岳动华 贾东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在传统数字图像相关算法中,图像子区中每个像素点对相关系数的贡献是一样的,这与实际变形情况存在差异.采用一种带高斯权重因子的相关函数计算物体变形前后2幅图像的位移场,并将其与传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 在传统数字图像相关算法中,图像子区中每个像素点对相关系数的贡献是一样的,这与实际变形情况存在差异.采用一种带高斯权重因子的相关函数计算物体变形前后2幅图像的位移场,并将其与传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采用高斯权重因子相关函数后,数字图像相关算法的计算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相关函数 权重因子
下载PDF
Compressive testing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ly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20
作者 韦利明 张月 +2 位作者 许承海 孟松鹤 田晓晓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It is important to reveal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subjected to complex loading,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failure laws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The uniaxial and biaxial compr... It is important to reveal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subjected to complex loading,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failure laws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The uniaxial and biaxial compressive performances of 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3D C/C)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becomes larger when the loading direction parallels to the z-direction of 3D C/C.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was mainly caused by fracture fiber bundles to form an overall shear fault in the z-direction. The failure mode was delamination of fiber bundle/matrix interface for the x- and y-direction samples. The biaxial compressive failure of x-y direction compressioncompression specimen was caused by the low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In addition,for y-z and z-x direction compression-compression samples,the shear-type failure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plumbing the loading direction. Overall,the weak-interface is still a main factor to influent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3D 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 composites MICROSTRUCTURE biaxial testing failure mo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