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理论与D-S证据理论的FMEA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可佳 耿俊豹 徐孙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2-2668,共7页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中主观性较强以及权重分配不够合理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理论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FMEA方法。首先,参考软件FMEA方法,将故障被检测度引入到硬件FMEA方法...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中主观性较强以及权重分配不够合理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理论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FMEA方法。首先,参考软件FMEA方法,将故障被检测度引入到硬件FMEA方法中,并应用模糊理论建立模糊评定等级及对应模糊数。其次,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专家赋权法合理分配权重。最后,基于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得出各故障模式的风险排序。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评估偏差量来科学地分配权重,使得评估结果更合理、RPN值更准确、故障模式风险排序更客观。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模糊理论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权重分配
下载PDF
考虑认知不确定度和评估贴近度的AHP赋权法
2
作者 韦可佳 耿俊豹 徐孙庆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AHP中可能出现的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要求,以及专家主观性认知不足的问题,结合群决策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认知不确定度和评估贴近度的群决策AHP赋权法。基于评估贴近度分配专家权重;提出专家认知不确定度的概念,对各判断矩阵... 针对传统AHP中可能出现的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要求,以及专家主观性认知不足的问题,结合群决策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认知不确定度和评估贴近度的群决策AHP赋权法。基于评估贴近度分配专家权重;提出专家认知不确定度的概念,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了合理修正;最后,采用循环调节的方式加权得出专家群体的判断矩阵。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评估贴近度与认知不确定度合理地分配专家权重并修正判断矩阵,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不满足一致性要求所造成的影响,使得群决策AHP方法更加简洁、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在工程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群体决策 权重 评估贴近度 认知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S冲突证据合成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孙庆 耿俊豹 +1 位作者 魏曙寰 韦可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8,共5页
产生反直觉结果是D-S证据理论在融合冲突证据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S冲突证据合成方法。利用Pignistic概率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同时,引进证据间相似度、支持度、确定度、决策度以及可信度来共同确定证... 产生反直觉结果是D-S证据理论在融合冲突证据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S冲突证据合成方法。利用Pignistic概率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同时,引进证据间相似度、支持度、确定度、决策度以及可信度来共同确定证据的权重,合理地分配冲突在各命题的比例;并对存在冲突的证据进行修正处理;最后,利用统一信度函数模型对证据进行合成。通过算例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在处理冲突证据时优于其他方法,鲁棒性和收敛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理论 证据冲突 合成规则 Pignistic概率距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技术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星人 徐孙庆 +1 位作者 韦可佳 耿俊豹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对于船舶的运行至关重要,科学的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开展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的评估,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船用柴油机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在论述技术状态评估指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对于船舶的运行至关重要,科学的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开展船用柴油机的技术状态的评估,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船用柴油机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在论述技术状态评估指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最大功率、最大转速、排气温度、冷却水温、滑油压力、滑油温度、振动信息、滑油质量作为评估柴油机的技术状态评估指标。案例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于船用柴油机技术状态评估,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技术状态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