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柿竹园东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
作者 韦壮绵 陈华清 +3 位作者 张煜 周彦兆 谭晓玲 石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53-2764,共12页
以湘南柿竹园东河流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Pb、Zn、As、Cu、Hg、Cd的总量和赋存形态特征,并运用3类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以湘南柿竹园东河流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Pb、Zn、As、Cu、Hg、Cd的总量和赋存形态特征,并运用3类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最低为50%,最高达90.91%.土壤中As、Cu、Hg以残渣态为主,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Cd则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占绝对优势,而Zn表现出多种形态分布特征.基于总量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中下游段农田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分别为中等、高等、中等,潜在生态危害为Cd>Hg>Pb>As>Cu>Zn;基于模型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法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下游段主要为轻污染,中段为重-极重污染,其中以Cd、Pb为主要污染因子;基于形态的风险评估编码法价结果显示:Cd属于高-极高风险,Zn、Hg属于中等风险,Pb、As、Cu属于低风险.综合3种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中下游段的潜在生态风险分别处于中等、高-极高、中等风险水平,Cd是整个研究区的主要污染元素,急需采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竹园 农田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反渗透浓缩液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芳芳 李金城 +3 位作者 渠帅 尹雅迪 韦壮绵 杨展雄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40-44,50,共6页
反渗透膜工艺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伴随而来产生大量的反渗透浓水(ROC)。浓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和难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物,其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简述了国内外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工艺与方法,比较了各主要工艺的处... 反渗透膜工艺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伴随而来产生大量的反渗透浓水(ROC)。浓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和难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物,其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简述了国内外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工艺与方法,比较了各主要工艺的处理效果及优、缺点,以期为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工艺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无机盐 难降解有机物 工艺选择 处理技术
下载PDF
河流入海口潮间带某工业地块石油烃污染特征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荣海 陈余道 +3 位作者 韦壮绵 谢湉 李书迪 欧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4-1571,共8页
以河流入海口潮间带某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土壤及地下水样品中的石油烃(TPH),探究TPH在潮间带工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及潮汐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沿江区域地下水位受潮汐作用影响波动明显,含水层渗透系数平均... 以河流入海口潮间带某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土壤及地下水样品中的石油烃(TPH),探究TPH在潮间带工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及潮汐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沿江区域地下水位受潮汐作用影响波动明显,含水层渗透系数平均为1.40 m/d,且近江区域含水层渗透性较好;地块土壤TPH最大超标倍数为1.39倍,污染主要分布于核心生产区,主要赋存于第一个2个不同岩性层间的交界处附近,地层结构和潮汐效应对土壤TPH垂向分布作用明显,当水位下降时TPH向下迁移,部分残留在包气带中,水位上升则导致相反的过程;地块地下水TPH最大超标倍数为95.23倍,污染羽中心与土壤TPH污染主要区域一致,地下水流场对污染物迁移分布影响显著;潮汐效应使得TPH污染羽的范围扩大,地下水水位波动和无长期稳定流向使得TPH在土壤和地下水之间发生数次的重新分配,导致其迁移规律不明显。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潮汐效应引起的潮间带地下水位长期波动对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产生的显著影响,可为类似污染地块的有效管控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入海口潮间带 土壤 地下水 潮汐效应 石油烃 迁移规律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某山谷型采选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迁移规律分析
4
作者 张荣海 孟晶晶 +2 位作者 谢湉 陈余道 韦壮绵 《四川环境》 2022年第6期206-212,共7页
以西南岩溶地区某山谷型铅锌矿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具代表性的垂向土壤,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和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Pb、Zn、Cd和As的含量,研究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垂向迁移规律。... 以西南岩溶地区某山谷型铅锌矿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具代表性的垂向土壤,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和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Pb、Zn、Cd和As的含量,研究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垂向迁移规律。研究表明:与背景值相比,4种重金属均存在富集,其中Cd最为富集。与筛选值相比,As污染最为严重,其中选矿厂区的As污染面积最大,占比高达99.71%,而Zn、Pb和Cd元素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功能区污染严重程度均表现为选矿厂区>废水塘区>尾矿库区。除As元素外,其余3种重金属变异系数较大,存在极强的点源污染。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的铅锌矿开采活动的“三废”。垂向上,4种重金属垂向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d向下迁移浓度峰值出现的深度比Zn、Pb和As的要深。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岩溶矿区土壤污染的有效管控和修复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土壤重金属 污染特征 迁移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